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机构调研】英伟达的元宇宙布局

作者  |  2021-12-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时间:2021年12月20日 10:00-11:00

嘉宾:NVIDIA中国区Omniverse业务经理何总

要点归纳:

如何看待元宇宙:元宇宙是一个概念集合,是在AI、区块链、XR技术、图形可视化技术、引擎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集合体。

为什么今年“元宇宙”这么火热:三个因素:①消费者的需求和现有技术提供的应用间存在矛盾,未来将会出现更沉浸式、更让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模式。②AI、区块链、XR等技术在比较集中的时间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③疫情推动了从线下到线上的进程。

英伟达在数字孪生领域的分行业“三步走”计划:第一步,先做传媒娱乐和建筑两个行业,初步应用数字化。第二步,做产品设计,是微观数字化。第三步,最终目标是实现数字孪生的工业制造。

Omniverse平台:

目标:找到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并且满足它。

设计初衷:未来英伟达会开源出来越来越多工具免费供大家使用,这将大大降低很多人参与创作的门槛,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

解决的问题:①通过统一的文件格式解决了设计协同问题;②通过文件轻量化解决了文件过大的问题;③通过多样的应用初步满足了不同行业的需求。

平台定位:Omniverse不会替代UE4、Unreal等离线引擎。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一个基于引擎等产品之下的底层技术服务平台。

虚拟人融入日常生活需要多久,是否可行:虚拟人技术行业分了三步发展:①实现超写实;②引入AI,使其拥有对话能力;③情绪识别。虚拟人项目英伟达已经研发几年了,目前还处于初期。我们认为在未来3-5年内,虚拟人融入日常生活有可能会实现。

英伟达在虚拟人技术领域的壁垒:最核心的技术是数字人1.0时代的超写实逼真感。不管是光线追踪还是路径追踪,都需要大量算力,目前能提供这样技术的平台只有英伟达。

嘉宾介绍:

我们如何看待元宇宙?

首先元宇宙是一个概念的集合,它不是某项可以落地的应用,这点是大家都公认的。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很多技术的掺杂在一起的,大家认为未来的数字化世界,或是未来的世界,都可以被统称为“元宇宙”。这里涉及很多具体技术概念问题,在比如AI、区块链、XR技术、图形可视化技术、引擎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的加持下,元宇宙是一个很多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技术集合体。最终“元宇宙”这个概念在2021年集中落地和爆发,在让大家看到这些概念都可以有长足进步的前提下,大家也在热炒这个概念。因此,元宇宙总结来讲,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集合。

为什么今年大家把“元宇宙”概念炒得这么热?

我们认为有3个因素:

①大家可以看到在过去20-30年里,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系列比较伟大的公司,这里不乏有中国的企业。我们今天使用的互联网产品有几类,包括视频、音乐、短视频、网上购物等,可以说都是2D的。现在供求双方的平衡有点被打破了,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大家看到抖音APP,DAU有6-7亿,昨天晚上看到TikTok上周已达到10亿DAU,日活用户已经到了瓶颈阶段。在这个前提下,2D互联网出现了什么变化呢?消费者需要在某些环境中得到满足,和现在技术提供给消费者已有的应用,相互之间是有矛盾的。所以未来消费者需要的更好的、更沉浸式、更有让年轻人,尤其是00后年轻人喜欢的消费模式一定会出现,这是第一个因素。

②刚刚提到的比如AI和XR等各类技术。大家可能关注了AI,AI在6-7年前开始,到现在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落地AI应用,比如大家去机场,工作人员不需要人工审核身份证、人脸对比,而是通过AI进行人脸识别。所以现实场景中已经有很多应用了,并且许多这样的应用已经落地了很多年,并且技术成熟了。XR也是一样,XR在2014、2015年曾经有过一段低谷,但随着技术进步,比如我几个月前戴着Pico打了一次乒乓球,感觉体验比5年前好多了。虽然现在设备的感受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这个方向已经逐渐落地成熟了。同时还有一系列不同行业专业的技术,比如区块链、物理学模拟、图形可视化渲染技术等,这些技术越来越成熟了,而且这些技术成熟在同一时间节点发生。另外,推动市场热炒“元宇宙”概念,就是因为这些技术都在同一时间点集中爆发,让大家看到了一种可能。当这些技术同时进步,同时达到一个节点的时候,那我们幻想中某一概念就会出来,现在大家都找到了这样一个概念,叫元宇宙。

③我们不能回避疫情对前两件事情的促进,让大家看到了线上办公、线上会议,甚至前两天看西城男孩的线上演唱会,各种各样的活动由原来线下的形式搬到线上来。这是疫情的推动,让这件事情进入到公众的视野。

我首先进行了简单回顾、总结了一下我所理解的元宇宙。然后就为什么大家在今年热炒这个概念分析了3个方向的因素和推动力。

在我讲完怎么看待元宇宙概念之后,再回到英伟达怎么去看元宇宙。其实英伟达不是为了元宇宙而做了什么平台,其实Omniverse平台已经研发5年了,这在公司,财报、创始人黄仁勋先生的发言中均有提到。公司在这个平台上已经投入了数亿美元,Omniverse在2019年发布,但当时大家的关注度还不太够。所以这也侧面印证了公司是以技术为导向的,创始人也非常具有技术的前瞻性。

我们先谈Omniverse平台的由来。这个平台最开始解决我们从用户、从客户使用端角度看到的3个方向的难题:

①设计协同问题。我们发现全球有4100万设计师,或者说各种创意工作者,每天会用大量不同的软件,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CAD、CAE、CAM软件等。而且这些软件可以有超过30多家不同CAD软件公司,甚至超过50个不同类型的设计软件工具,这些都出自这4100万全球设计师手中。再比如我们在做概念设计用Maya,比如设计一个杯子,完成这个杯子的概念设计后,我们就需要添加材质,比如用陶瓷质感,然后发现添加材质需要用到Substance这款软件,材质添加好再去做渲染,发现还要用软件渲染软件。总结下来,在一个经典的设计流程中,一个设计师每天至少面对3款不同的软件,而这3款不同的软件恰恰还不是同一家公司的,而且文件的格式也不是标准统一的,这会让设计师很痛苦,从概念设计到加材质、渲染,整个过程中需要把文件反复传进传出,这个过程非常痛苦。比如说现在PPT格式的大小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同样3D设计里的文件也是与日俱增的,越来越大的,所以操作起来非常麻烦。

②文件量巨大会导致很多工作根本做不了。传统设计软件的版本每年迭代一次,又不能舍弃对传统文件研发支持,只能在以前的版本和研发平台上更新。这就导致文件越来越大,解决不了轻量化的问题。

③不同行业的需求。我们发现这4100万名工程师分布在不同的行业,有的在传媒娱乐做电影设计、动效大片,有的在楼宇设计里做建筑,有的在工厂里做制造,甚至还有做科学研究仿真的。每个行业之间又有不同的行业属性,不同行业需求不同。

在公司看到3个痛点后,公司就推出了Omniverse这样的平台。我们公司是一个硬件平台公司,而Omniverse是一个承在所有设计软件之下的技术平台,它帮助大家集成同一个文件格式,比如USD。大家都在同一个页面下,基于英伟达的Omniverse平台,同时操作概念设计软件、添加材质的软件、同时可以看到渲染的效果,在整个协同的过程中至少能节省50%的设计效率。我们在数据量上也做了一个测试,一个72GB的Maya文件可以轻量化到700+K,也就是10的5次方的降维。这样就能实现会我们在GTC上看到宝马工厂的展示。这样即使是上1TB的数据,我们也能够轻而易举在里面做修改、渲染,以及各种各样的工作。我之前在GE这样工业公司工作过,在前10年、20年,工业公司一直想做,但一直没有推出来。直到今年有Omniverse才把它推出来,这是数据量巨大的情况下,我们通过轻量化方式实现的。第三,我们在各行业都有各自不同的应用,我们面向不同行业,都有不同行业的专有技术集成在这个平台里。同时我们在平台上又开放了面向不同行业开发者的开发权限,我们有一个产品叫Omniverse Kit extension,基于extension可以通过API,通过Python,通过C++语言,实现对不同行业的开发定制功能。

总结下来,我们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来推出这个平台,而且是在两年前推出的。今年也基于这个平台做了很多应用,比如我们的工业机器人Isaac Sim、自动驾驶的DRIVE AGX、数字虚拟偶像的Avatar平台,类似还有很多。我们也会在接下来研发中发布行业应用方向的产品。这些就是向全球用户展示基于Omniverse可以实现无限不同行业的可能,这是我们推出这个平台的核心逻辑。

其实这个平台是根据罗列出的3点需求推出的,让我们的用户,甚至不单单这4100万设计师,未来可能是全民化都可以参与3D世界设计、数字世界设计的平台。这个平台整合了英伟达过去20多年积累的专业图形可视化、XR、AI、物理学模拟引擎、基于核心数据中心级别算力,这5大项技术融合在一起的技术平台基座。它是下沉于刚刚提到的CAD等各种软件工具,我们不会去替代这些工具,而是提供给未来设计师所使用软件的技术底座。有很多媒体报道称这个平台是为了元宇宙准备的,其实只是有点不谋而合的感觉。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看待在元宇宙在未来数字世界里,有哪些业务场景是可以应用。我们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找到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并且满足它。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创建出了一个数字孪生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要反馈给真实的物理世界中的用户,满足人类的设计工作的需要。比如说宝马的数字化工厂,过去是没有办法去数字化孪生整个工厂车间。大家知道生产车有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其中光总装车间全部做完就已经有上TB的数据。至于宝马的数字工厂有什么用处,根据宝马董事会的米兰先生介绍的,每年都会调整宝马的生产线,以利于它的产能和产量,甚至是工艺的改进,每次改产品线都是他们的大难题。但如果这件事情能够搬到数字世界中,正如英伟达和它合作做这样数字化孪生宝马工厂的案例一样,其工作的效率提升了30%,这个工作效率的提升都是可以通过真金白银体现出来的。

另外,在一个月之前GTC大会上,我们发布了虚拟人制作平台,平台里展示了Toy-Me,也就是玩具版的黄仁勋先生。它非常智能,可以听懂不同专业科学家提出的非常复杂的问题和文化,同时可以讲述非常专业的知识,比如天体物理学、哲学方面、分子蛋白相关比较深层次的专业领域知识,这是对未来数字人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落在具体应用领域里,我们又展示了点餐机器人,这个和我们每天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去一个便利店买东西,或者去快餐店点一份东西,这是我们日常经常看到的场景。我们做了一个调研,大概全球2500万个Store小店,我们理论认为在未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这些小店都会进行数字化转型,都应该放一个点餐的机器人。我们做了不同行业案例都是回馈到现实生活需求中,这是我们在不同的行业和应用的落地。

Q&A:

Q:能否展开谈一谈在英伟达计划当中,数字孪生的前景是怎样的?英伟达是不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和整个现实世界完全映射的数字世界?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的话,会初步分成哪几个阶段,它的标志会是怎样的,大家预期会在怎样的时间去实现?

A:其实“数字孪生”这个概念很早就提出了,我没有记错应该是麻省理工学院一个教授或者博导提出这个概念,这已经是10多年甚至20年前的事情了。这个概念有点像工业界做一个工厂,一个车间,甚至是设计某一个产品,可以映射在数字世界里的一个概念。这是我们刚刚在介绍了宝马工厂时,解释他们为什么需要有这样一个数字化映射。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数字化映射对于他们现实中工厂生产布局的改造,或是工艺流程升级和革新非常重要,所以才有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都想做,但如果数据量超级大的话,吃很多算力的同时,还要实现各种不同软件、平台、主数据的打通等,所以进展比较缓慢。这是数字孪生的背景。

我们如何去看数字孪生,其实英伟达服务数字孪生,包括像达索、西门子、PGC这些公司,已经合作20多年了,我们非常清楚这些软件公司,这些工业客户需要什么。我们看到这些痛点之后走了几步,有几个规划。我们发现需要分行业进行“三步走”:

第一步是先做两个行业:传媒娱乐,大家如果喜欢看电影,那些电影的特效,是最早应用这些数字化理念孪生,比如像《复仇者联盟》的动漫形象,变形金刚等,都是数字化。第二个行业是建筑,建筑里有BIM(建筑信息模型)和CIM(城市信息模型)的概念。这两个行业是我们在一年半前已经打通了,这是第一步走,在这个行业里怎么做数字化。

第二步是产品设计,可以理解为微观的数字化。比如耳机,某一个单体产品设计的数字化,这个还在进行中,我们的进展还是如预期一样,也都集成了很多。

第三步,我们最终目标就是数字孪生的工业制造,类似于宝马工厂这种级别的。虽然现在我们跟宝马做出来了,但是它不具备可复制性。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的工厂能有宝马工厂数字化这么全面的。所以这一步的前提要求非常高,要有所有工厂的数字化数据,同时还要引入类似Omniverse的技术平台,整合整个流程、数据标准能力的平台,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算力。所以这是我们对数字化孪生工厂“三步走”规划。

总结起来,我们对于未来数字化世界的创建,包括元宇宙世界的创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所谓的数字孪生不单单是1:1把世界孪生出来。我们数字孪生世界应该会比真实世界大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几万倍,因为你要做整个场景,比如宝马工厂的场景,需要切分成不同的设计模组,或者不同的数字世界,其实它会比真实世界大好多倍,这是我们看到的。反馈回来对我们的工厂也好,其他行业也好,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Q:Omniverse的定位和Unreal这些引擎之间如何分工,目前有多少功能是重叠的,长期来看是否会逐渐取代它们?

A:如果大家对于引擎稍有了解,可以这样分享一个例子,我们的引擎和友商的引擎是不一样的。大家玩游戏的话知道手机上的“吃鸡游戏”,或者PC端的《魔兽世界》、《暗黑破坏神》等,这些游戏都下载下来,手机上需要几个G,PC端甚至有几百个G的游戏。而那些几个G,几十G,几百G的文件是什么呢,其实那些就是像Unreal这样的引擎所做的,是提前预制好的、并且离线的,所以它们的定义是离线引擎。而Omniverse要做的平台是实时的,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目前我们和所有的CAD软件公司,包括和引擎公司合作这么多年关系都非常不错,我们不会去替代他们任何一个产品。我们的理念是提供一个基于他们产品之下,底层技术的服务平台。

Q: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实时和离线的区别是什么,分别都是什么样的应用场景,能否举一下例子?

A:因为我玩的游戏比较少,最近几年就玩过手机端的“吃鸡游戏”,这其实是一个离线游戏。大家注意到,角色跑动时的影子是没有光影的。或者说一颗手雷在现实世界可以把房子炸掉,但游戏里的楼始终还是在那儿,不会塌的。这个就叫离线,它不会动,也不会变。

什么是实时呢,未来实时的引擎应该是人在那儿跑,影子一直跟着走,光照也会发生改变。比如真实的场景里会有日出日落,我们就针对那个场景做出应该有的日出日落,但现在离线游戏中有一些是没有这些实时光影。

在实时引擎中,有日出日落,有时间的变化,随着时间变化太阳的角度也不一样,人的光影也不一样,下雨了影子也会发生变化。更进一步,我扔了一颗手雷真的有可能把木屋和厕所炸掉,旁边的物体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离线和实时的区别。

Q:Omniverse现阶段推广比较大的障碍是什么,是技术上不够成熟,还是应用场景受限,或者价格,或者说消费者的一些习惯?您预计Omniverse的推广和普及的拐点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A:这是个好问题,我们实际上非常重视生态的开发,所以Omniverse在两年前推出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布局整个生态,像我这样的角色在全球也有其他的同事在做。

先分享中国的,中国的生态已经有很多个,我们有超过3000名开发者正在使用,这个数据每天都在上升,每天都有人在我们的网站上去下载这个产品。我们的目的是有了这样的平台后,要大大降低设计者的门槛。我们在全球的4100万设计师,很多都是以前工科毕业的,像计算机的,包括CAD、辅助设计,还有各种各样花了很多年图纸的工程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

大家可以关注我们一个产品GauGAN,GAN就是绘图生成软件的简称,这是我们推出完全免费的绘图工具。以前的绘图工具比如用CAD软件需要一笔一笔画,画完之后做三维造型,添加材质渲染,然后做出三维模型。GauGAN引入了AI和深度学习的工具,现在GauGAN 2.0版本是几个礼拜前发布的,你可以输入一段文字,比如说Cloud,它就会直接生成一个云彩。比如输入一段“我想要非常阳光明媚的阳光,但我要让那个阳光穿透在森林里”,它就会自动生成一个树林里穿透阳光的照片。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未来我们会开源出来越来越多这样的工具,免费给大家使用。这会大大降低很多人参与创作的门槛,也就是人人皆可以成为设计师,这也是我们的设计初衷。我们非常重视生态,让大家在平台上自己去开发工具,自己生成作品,这是我们的核心想法。

另外在推广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因为Omniverse这样新鲜的事物出来,我们肯定还会逐步扩展功能。我们在软件平台的各种不同专业方向和行业延伸,这些都在不断探索。我再举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平台叫Audio2Face,大家可能听说过,字面理解就知道。就是我输入一段语音或文字,就可以驱动现在比较流行的三维数字人模型面部动作。Audio2Face我们已经推出了两年多了,其实我们还不止于此,我们还开发出Audio2Translator(语音语义驱动动作),自己让数字人身体,比如像老黄演讲,输入一段他的手怎么样去摆,这是我们在不断研发的。未来我们还会上Audio2Emotion,同样我喊了一个“啊”,这个“啊”表情应该是什么样,是惊讶,还是被人不小心碰到了疼了一下的痛,都会是成为我们研究的发展方向。推广出来需要迭代,不断进步的,我们的功能和性能会往更宽广应用方向努力的,这是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的,也是我们不断努力,让平台更加优化,算法更加好,门槛更加低,让每个人成为设计师。

这里给大家打个小广告,我刚才说的Audio2Face,我们硅谷同事的6岁女儿,给她父亲生日派对上,她就花了几分钟时间,用笔记本Audio2Face唱了一首生日歌,把这首歌输入Audio2Face平台里,驱动她特别喜欢的一个卡通动画里的犀牛角色,让犀牛唱出来,现场播放给她父亲。我们有这样的工具可以大大降低设计师、设计者的门槛,这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未来趋势,这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Q:现在虚拟数字人也比较火,你觉得虚拟人真的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说做直播,或者是做偶像,或者是做营销这种,您觉得技术方面达到普及需要多久,是否困难?商业模式上是否可行?

A:其实我本人在国内已经做了3年的数字虚拟人的生态,整个市场的需求在过去一两年内非常多。

先回答一下这个技术,其实这个技术里也是分了“三步走”,英伟达在硅谷有数字研究院。①实现超写实。国际上包括国内做的超写实级别的数字人基本上离不开我们的技术,我本人也亲自去跟进了一些项目,带着我们的团队一起,包括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做的超写实数字人,比如央视主持人,比如新华社,比如其他超写实级别的项目,我们都做过。②要引入AI,要让它有对话的能力,Conversation AI这方面我们已经开始有布局了,而且已经实现了。③情绪情感的识别,这种情绪情感的识别就在于,今天我们是电话会议,如果面对面的话,真实人类对对方的表情、情绪的识别是非常准确的。我们如何让数字人能够具备这种能力,这个我们已经研发几年了,目前还处于初期。我们认为未来3-5年内,虚拟人融入日常生活真的有可能会实现,这是从技术角度看到的。

另外是市场前景。特别巧,前一段时间我刚看过一个数据,全球数字虚拟人的市场在2028年可能会达到513亿美金的市场规模。中国可能会在2030年达到50亿美金,也就是1/10的市场,所以这个市场前景还是很大的。刚刚您提到的业务场景都是数字人1.0时代了,比如数字偶像、数字直播、主播,这些都是赚眼球的。我觉得就像艺人一样,一股风过去这个浪潮也就过去了。我们更关注的是真正能落地,帮助到大家切实的应用。比如刚才说的点餐机器人,数字人也可以做出来的,包括未来可以通过全息投影的方式,在店里做一个数字的点餐员,这些都有可能会出现,这些才是真正地服务我们落地的需求。

其实我们的数字宝马孪生工厂里大量引入了数字人,在视频里会有很多工人,那个工人都是我们用数字人的技术做出来的。人在里面怎么走,操作台的高低,是否需要弯下腰走过某一台设备和操作台,这些都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这些才是服务真实应用场景。所以我们认为未来的数字虚拟人应该真正应用到这样的业务场景里,才会有真正的业务逻辑在里面,所以前景非常大。

Q:您说超写实数字人形象的技术上一定要用到英伟达的技术才能实现吗?

A:不是一定,是用了我们的会更好。

Q:关于数字人的塑造,同行中的平均水平是什么样子,以及达到你们这样的水平,或者进行商业化水平需要多久,或者多难?

A:这里核心的一个技术就是数字人1.0时代的超写实逼真感,这个逼真感核心是图形学理论轮廓范围内。图形学,上世纪就开始很多人研究算法。比如从光栅化算法过渡到光线追踪,光线追踪是图形学里的里程碑,或者图形学巅峰的算法是路径追踪。光栅化就是三角面,看到那些好莱坞大片后来制作的,好莱坞也做了很多虚拟人物,这些人物以前都是光栅化,因为是用多少亿的三角面做出来的,这就是一个技术。

2018年英伟达提出实时光线追踪,这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也是最高端的一个技术。实时光线追踪的核心是光源打在脸上反射出来的效果,这个技术叫光线追踪,这是英伟达提出来了。我们技术路线是在2035年实现路径追踪,也就是追踪所有的光线,实现路径追踪。

回到您问为什么一定是英伟达呢,因为不管是光栅化也好还是光线追踪也好,还是未来的路径追踪也好,它会要大量的算力。还有一个核心的图形学底层的技术,比如这种光线追踪技术,算力+图形学底层技术,能够提供这样技术的平台只有英伟达。目前看来,GPU市场我们占80%以上。另外,我们不但是芯片的制造公司和销售公司,我们的图形学算法科学家,还有深度学习、AI人工智能算法科学家,在我们公司里这些人员占全球的60%。所以,我们在软件、算法、图形学理论算法研究储备是远远领先于同行的,这是为什么大家在做这个时离不开我们的技术,或者说选择我们的技术会比别人要好很多,超过和领先别人很多个身位的核心原因就是这样。

Q:以后英伟达会成为一个内容输出服务平台的话,这个版权是属于定制者,还是属于技术提供公司呢?

A:我们是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了GPU显卡,刚刚提到的算法,包括图形学的东西其实都是开源免费给大家用的,我们没有跟别人分享这个人代言费100万,我们提成多少,从来没有,这是需要明确的。

Q:英伟达现在商业模式是提供数字人编制服务,然后收取数字服务费吗?

A:我们没有服务费,别人会选择我们的GPU,GPU上有我们的算法,算法上很多是免费的,我们没有收过任何服务费。

Q:那之后英伟达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A:我们刚才也提到了生态合作伙伴,我们更想让生态合作伙伴在平台上做应用,由我们的生态合作伙伴提供这样的服务给大家,我们不会自己去做。我们也没有那么多人去做这样具体落地的事情。

Q:听起来Omniverse平台主要是给Autodesk等产品提供一个标准的数据格式是吗?

A:是的。

Q:现在Autodesk也有数据格式,而且也是比较公开的格式。英伟达的数据格式相对以前的来讲有什么优势吗,会有什么改进吗?

A:其实Autodesk和达索都尝试推出类似Omniverse平台的产品,但都没有成功。其核心的逻辑在于Autodesk和达索都不会使用对方的产品,比如Autodesk竞争对手可能有几十家,它要推出自己的格式让大家去用的话,那几十家都要使用它的格式,但大家都是它的竞争对手。所以这件事情只有硬件公司,在它们利益范围之外的平台,中立的平台才会做成,就是这么简单。我们选择的是USD格式,这是皮克斯2016年提出的,是免费开源的。

Q:刚才你提到GAN这个算法,主要用在动画制作上,工业设计上基本上用不到的对吗?

A:刚才我提到的工具都是我们的探索,未来某一天也许会提出工业相关的GAN算法生成。

Q:使用我们平台的话可以把设计的文件包大小缩减,是说我们把一部分放在云端了吗?

A:它是USD技术,可以轻量化,并没有放在云端,它的结构就是颠覆的。文件大小的缩小,纯粹是USD的优势,这是最核心的。如果大家对这个感兴趣,可以上网搜一下USD,这是非常伟大的发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一体两翼”:贝壳牵手圣都的诗和远方

作者  |  2021-12-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尽管当前楼市整体遇冷,三季度贝壳业绩呈现韧性,整体下滑优于大市,前三季度依然保持盈利状态。在贝壳不断强化过冬能力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贝壳依然坚定在新兴及其他业务上不断投入,其布局新居住的步伐并未放缓。

贝壳三季报显示,其自营业务被窝家装和拟并购的圣都家装均稳步推进。被窝家装三季度在北京竣工1,127单,环比提升35%。面向服务者,被窝家装推出行业首个全服务者职业学习基地——精工学堂,致力于为家装全产业链输出专业人才。面向消费者,被窝家装推出“十心实意”服务承诺,完善保障体系,降低消费者风险。圣都在1月至9月实现累计合同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5%。贝壳与圣都在人才招聘、交付中台、供应链能力上开始互相融合学习。

日前,贝壳董事长兼CEO彭永东提出“一体两翼”布局战略,“一体”即房产交易赛道;“两翼”指的是家装家居赛道和普惠租房业务。

关于“一体”, 彭永东认为,链家二十年、贝壳三年半的实践主要聚焦的就是这个“一体”。在贝壳看来,行业正从规模发展向效率与品质驱动转变,未来居住行业的品质服务溢价开始凸显,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将是决定行业趋势变化的关键变量,品质与服务将成为居住行业新的“护城河”。

而贝壳的战略变阵和整体宏观环境变化密不可分。随着供需平衡和房价长期相对稳定,未来会出现三个转变,即市场的重心会由“房”转向“人”,由“交易”转向“服务”,消费者的需求由‘买到房’转向“住的好”。 “贝壳将通过建立品质正循环、技术驱动创新、中性市场观,坚持对行业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效率和消费者体验,创造长期价值。”彭永东曾在二季度财报会时如此表示。

贝壳的观点也在宏观政策层面得到印证。下半年,包括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拍、限降、限融、限付等调控政策均指向“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市场寒冬背后,贝壳看到的是更大的增量市场。数据显示,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占GDP比重一般达到10-12%,这其中住房投资的比重只有5%左右,另外还包含了更广泛的居住服务。而我国目前房地产业占GDP比重只有7%,主要是房地产投资,由此可见居住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今年7月,贝壳宣布将以总对价不超过人民币80亿元,收购华东区域知名装企圣都家装,并根据包括监管批准在内的惯例交割条件分阶段推进收购安排。消息传出后,有行业人士表示,两家联姻属于情理之中,某种意义上贝壳、圣都“气质类似”,且有协同互补效应。

作为科技驱动的新居住服务商,贝壳长期以来对家装领域保持浓厚兴趣、且耐心十足,此前不乏推出被窝家装、入股相关领域公司等行为,同时低调在北京等市场耐心打磨模式和标准。作为“住”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装是一个价值数万亿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口碑并不好、用户体验亟待改善的领域。进军家装市场,对贝壳而言顺理成章,且在存量房市场沉淀的品质、效率提振思路,完全可以迁移、复用到家装赛道,以再次践行其产业互联网“重做一遍”的方法论。

圣都和贝壳双向选择:底层是价值观同频

家装行业与贝壳赖以起家的二手房交易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非标、消费者满意度差,地域性强,同时又线上化程度低。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甚至是成败的关键,因此价值观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

圣都价值观倡导 “客户第一 、走正道、团队协作、简单快乐、竞争成长、共嬴感恩”,其背后有创始人颜伟阳深深的情怀烙印。颜伟阳曾说,自己的父亲是一位木匠,而父亲真诚、质朴、勤奋的品质深深地影响了自己。

颜伟阳认为,家装周期长,接触点多,问题和矛盾特别多。但这些问题主要是从业者造成的。对于消费者,圣都推出了众多服务承诺。比如,如果甲醛超标砸掉重做,造成的时间和材料成本,完全由圣都承担。再比如,承诺绝对零增项,把容易造成增项的坑全部都填掉。

长期以来,房产中介行业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虚假房源泛滥、吃差价、甚至卷款跑路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价值观不正的服务者一定不会提供好的服务,这也是这个行业受到诟病、客户评价不高的重要原因。贝壳倡导“客户至上、诚实可信、合作共赢、拼搏进取”,同样是为了真正影响行业服务者,让行业发展更加可持续。

底层价值观相通,让贝壳和圣都得以系统性兼容。

殊途同归,圣都、贝壳的“难而正确”之路

相比二手房交易,家装领域的改造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是典型的“大行业,小公司”格局。整个行业服务参差不齐,存在甲醛超标、恶意增项、吃回扣等众多乱象。尽管整个行业多年来一直高速发展,但真正形成规模的佼佼者寥寥无几。2018年我国建筑装饰企业达到12.5万家,其中全国性布局企业不足50家。

圣都基于价值观推出服务承诺背后是对于品质的决心,因为将所有可能的增项累计在一起,报价看起来会比较高,因而签单难度会增加。但颜伟阳深信这是正确的事。为了提升服务品质,颜伟阳自己开设了直达号,亲自解决客户投诉的问题。颜伟阳认为,不怕客户提出问题,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直达号开设以来,虽然投诉率上升了55%,但客户满意度也提升了45%。经过19年的发展,目前圣都已实现江浙全区域覆盖,并在上海、成都、武汉、合肥等城市成立直营分公司。

贝壳同样得益于价值观的坚持,坚定相信“对客户好,对服务者好”。早期的链家,甚至曾经一度面临买卖经纪人全部走光的窘境。作为替补手段,链家不得不选择招没有经验的新人入行,从零开始培养。在链家发展的历史上,多次因价值观作出选择,包括不吃差价、真房源、安心服务承诺等。在度过一次又一次无回报期之后,市场总能带来正向的反馈。一次又一次的价值观选择,为这个组织建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并实现从链家到贝壳的顺利过渡。

上下游密切协同,目之所及的“诗和远方”

贝壳与圣都各自都在深耕居住服务,彼此的能力能够形成很好的协同。

随着存量房时代的来临,用户的话语权变得越来越高,对于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市场缺的并不是需求,而是品质服务的供给。合并之后,对于贝壳而言,拥有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居住服务能力,能进一步强化其品质优势。对于圣都而言,能够有效补充客户群,降低获客成本。对于客户而言,其从买房到装修,都能够获得始终如一的品质服务。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

在更深的层面,由于贝壳和圣都均在居住服务领域积累了大量产业互联网的方法论,尤其是贝壳已经在房产交易领域有过“先竖再横”的成功实践,结合圣都在家装领域长达19年的积累,其对于家装领域的标准化、线上化流程再造将会加速。同时,贝壳过往在数据库、VR等领域积累的底层能力,打造的“数字空间”,也将延展到家装领域,并催生更多可能性。

彭永东曾表示,行业迭代的最终目的就为了实现三件事,第一消费者体验能不能更好;第二效率能不能更高。第三就是协同。未来家装行业价值链条庞大而复杂,面对角色众多的市场,企业如何结合不同空间给出不同解决方案,未来只有协同各行业品牌,链接各产业链条,才能实现效率与企业的双赢。(CIS)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SEC对SPAC“杀鸡儆猴”:Nikola(NKLA)受罚1.25亿美元解决欺诈指控

作者  |  2021-12-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NKLA)同意在两年内分5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支付1.25亿美元,以了结对其的指控。该公司被指控在产品、技术能力和业务前景方面误导投资者,进而欺骗投资者。

SEC官员表示,他们希望这一处罚将对所有希望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达成合并交易而上市的公司发出警告。具体而言,官员们表示,要求从公开资本市场融资的公司的声明需要完全准确。

此举标志着SEC对SPAC进行更彻底监管的最新举措。今年春季,SEC发布了新的会计指导意见,有效地遏制了SPAC的激增。

Nikola于2020年6月上市,该公司曾警告投资者,公司可能面临罚款。该公司是未盈利电动汽车初创公司通过SPAC上市的推动因素,随着特斯拉在2020年飙升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兴趣也随之高涨。

Nikola是至少四家因可能误导投资者而接受联邦机构调查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之一,其他公司包括Lucid(LCID)、Lordstown Motors(RIDE)和Canoo(GOVE)。

去年,尽管Nikola从未生产过一辆汽车出售,该公司的股价飙升至近100美元,该公司的市值一度超过福特。而周一,Nikola的股价收跌7.31%,报9.25美元,与100美元的价格差距悬殊。

华尔街最高监管机构表示,Nikola要为该公司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Trevor Milton的误导言论负责。Milton对美国司法部7月提出的欺诈指控拒不认罪。

SEC在一份新闻稿中称,在该公司尚未推出一款商业产品之前,Milton就开始了一场公关活动,目的是让Nikola的股价暴涨并维持在高水平。SEC称,他的推文和媒体采访错误地给投资者留下了Nikola已经达到某些产品和技术里程碑的印象,而这些信息正是投资者在同意投资该公司时会使用的重要信息。

SEC执法部门主管Gurbir Grewal表示:“Milton的虚假声明错误地描绘了公司业务和技术的真实状况,这种不当行为——以及它对散户投资者造成的伤害——应受到处罚:今天和解协议所提供强有力的补救措施。”

SEC的罚款在意料之中,Nikola一直在配合SEC的调查。该公司首席执行官Mark Russell上月表示,Nikola预计将向SEC支付1.25亿美元的罚款,以了结因误导投资者而受到的民事欺诈指控。

华尔街分析师在很大程度上认为,这笔罚款对该公司和Milton来说都是一个好兆头,有利于该公司摆脱调查,也有利于去年9月离职的Milton。

据了解,SEC的调查和罚款与美国司法部的刑事调查是分开的。今年7月,美国联邦大陪审团指控Milton在“几乎所有业务方面”撒谎,以推动这家电动汽车初创公司的股票销售。

Nikola表示,它将要求Milton赔偿与政府和监管调查有关的成本和损失。

此前,Milton通过通用汽车(GM)前副董事长Steve Girsky所支持的一家空白支票公司将公司上市,一夜之间成为亿万富翁。在卖空投资者Hindenburg Research指控Nikola和Milton就该公司的业务和技术向投资者撒谎后,SEC展开了调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Moderna(MRNA)CEO:预计数周内开始研发针对Omicron变种加强针

作者  |  2021-12-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Moderna(MRNA)的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ancel预计,研发针对Omicron变种的加强针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可能在几周内开始研发工作。

Moderna希望明年初开始对疫苗进行临床试验,以遏制Omicron变种的快速传播,但目前的重点是研制mRNA-1273新冠疫苗的加强针。此前,Moderna表示其加强针可提高针对omicron变种的抗体水平。

Bancel表示,针对Omicron变种的疫苗只需要在现有新冠疫苗的基础上稍作调整,“我认为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在开始研发针对Omicron变种的疫苗前,该公司还需等待有关该变体的重要信息。“这还需要一两个星期,”Bancel表示。

“在(监管)批准后,我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生产 5 亿剂。但我们现在的产能比一年前高得多,”他表示。

“一些监管机构希望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另一些仍未决定。 在我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疫情的严重程度。”

在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签署了初步协议后,Moderna已经开始与瑞士就疫苗订购进行讨论,以确保其开发的新型mRNA疫苗的供应。

Bancel表示:“我们有许多新疫苗正在研发中,例如针对流感或RS病毒的疫苗。RS病毒会导致一种对老人和幼儿致命的呼吸道疾病。”“我们可以将这三种mRNA疫苗组合成一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Meta(FB)奈飞(NFLX)上榜12月美股最拥挤交易名单-大多数大型科技股并不拥挤

作者  |  2021-12-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瑞银公布了12月份美股最拥挤和最不拥挤交易名单。

据悉,瑞银团队汇总了全球主动基金经理的头寸,然后将股票占活跃交易投资组合权重与“相关股票指数基准”(relevant equity index benchmark)进行比较,以计算积极权重(active weight)。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看多/空的指标,但是逆向投资者通常会回避拥挤交易,押注暂时受冷落的标的。

具体名单如下。

十大最拥挤交易的美国大型股清单(积极权重由高到低):

Visa(V),联合健康(UNH),嘉信理财(SCHW),赛默飞世尔(TMO),美国运通(AXP),万事达(MA),Meta(FB),特讯通讯(CHTR),丹纳赫(DHR),奈飞(NFLX)。

十大最不拥挤交易的美国大型股清单(积极权重由低到高):

苹果(AAPL),特斯拉(TSLA),亚马逊(AMZN),微软(MSFT),英伟达(NVDA),伯克希尔哈撒韦(BRK.B),埃克森美孚(XOM),宝洁(PG),强生(JNJ),沃尔玛(WMT)。

此外,在中小型股方面,瑞银同样给出了最拥挤和最不拥挤交易名单。具体如下。

五大最拥挤交易的美国中小型股清单(积极权重由高到低):

美国国家保险(ANAT),Biohaven Pharmaceutical(BHVN),Parsons(PSN),WillScot(WSC),切萨皮克能源(CHK)。

五大最不拥挤交易的美国中小型股清单(积极权重由低到高):

AMC院线(AMC),First Financial(FFIN),Cadence Bank(CADE),Arrowhead Pharma(ARWR),凯特地产信托(KRG)。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KeyBanc:收购塞纳(CERN)不具战略意义-下调甲骨文(ORCL)评级至“持股观望”

作者  |  2021-12-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KeyBanc分析师Michael Turits发布研究报告,将甲骨文(ORCL)的评级从“增持”下调至“持股观望”,Turits表示,甲骨文收购塞纳(CERN)的交易被视为是“增加”收益,但这是一项“非战略性”匹配。

该分析师指出,甲骨文以大约280亿美元现金收购塞纳,有助于本公司的盈利和营收增长,并有助于其进一步进军医疗保健领域,但可能会使该公司失去重心。它并不像企业SaaS、数据库和云计算那样具有战略意义。

此外,Turits表示,由于资产负债表上有230亿美元,这笔交易可能导致更多债务或融资,而这些资金原本可以用于股票回购、更多战略性收购或云资本支出。

甲骨文股价盘前小幅上涨,至91.91美元,而在周一宣布收购计划后,该公司股价曾下跌逾5%。该公司今年迄今的股价涨幅已超过43%。

甲骨文目前的股价“估值合理”,市盈率为18.7倍,而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为20.5倍。

上周,Stifel分析师Brad Reback表示,收购塞纳可能标志着甲骨文回归积极的企业收购战略,该公司在过去几年中收购了Sun Microsystems、Siebel Systems 和PeopleSoft。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反弹,华尔街机构开始抄底,调整组合,交易大数据汇总

作者  |  2021-12-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CEO兼创始人Ken 根据之前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经验称,到年底最后一个交易日,往前算8天,T-8就要开始对投资组合进行Rebalance,构建明年新的投资组合,因为每年1215日附近,都是对冲基金清仓一些亏损股票的时候,以起到减税的作用,所以你会看到很多中小盘的股票大跌,现在,卖压已经接近出尽。

根据美股大数据StockWe,预计明年1月就会有超过125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股市,机构现在已经开始提前布局,美股回调局面将出现反转,12月圣诞礼物(冲业绩效应)和随后的1月效应还会将其美股推得更高。

flow

很多公司都在支撑点位置上反弹,

se2

 

2021-12-21 18-53-54

 

这是今天机构实时订单汇总出上百万的Call看涨期权,信息今天都分享到vip

sCALLPUT

 

2022三大趋势有望加速发展

作者  |  2021-12-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2021年,全球经济在波动中复苏,在迎接2022年的最后节点,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来势汹汹,为整个市场增添许多变数;新冠疫情、供应链危机以及通胀飙升造就了动荡的2021年股市,那在我们即将迎来的新的一年里,将会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方向以及需要注意的风险呢?

贝莱德iShares主管Jeff Spiegel认为,数字化转型、自动化技术和免疫学这三大趋势将有望在明年加速发展。

 

数字化转型

随着远程工作和在线零售在全球大流行期间爆炸式增长,数字化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尤其是云计算,巩固了其重要性。贝莱德的报告显示,全球在云计算服务上的支出预计将从今年的3320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3970亿美元,70%已经使用云计算服务的组织预计明年将增加在这一领域的支出。

Spiegel表示,到2024年,公共云计算支出预计将达到7160亿美元,到2030年可能超过1万亿美元。

他写道:“尽管市场关注的是90%的组织都是云用户这一事实,但我们认为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只有12%的组织将核心应用完全转移到了云计算上。”

此外,他还提到通过5G来提高网速,以及网络犯罪的威胁和成本日益增加等催化剂,这些有望让云计算和5G供应商以及网络安全相关企业成为数字化转型再加速的潜在受益者。

iShares网络安全与科技ETFIHAK)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涨近5.7%

 

自动化

Spiegel表示,我们可能正处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崛起的加速时期。

过去两年,抗疫限制措施可能对供应链造成破坏,导致原材料价格和工资通胀大涨,但强劲的消费者支出和信心持续推高需求。

自动化可以是物理的(机器),也可以是数字的(人工智能),通常两者兼用,应用于许多行业。

该报告指出,由于疫情,考虑到随着全球供应链变得不那么可靠和工资上涨导致劳动力成本增加,67% 的公司提高了自动化能力,机器服务的订单量比2020年增加了37%,这是对供应链中断的回应,Spiegel认为这种中断在2022年将继续,并可能持续到2023,并预计机器流程自动化市场的规模将从 2018 年的仅 20 亿美元的收入增长到 2028 年的 140 亿美元。

Spiegel观察到,许多企业已采用人工智能来实现账单等流程的自动化,他预测企业之间的交易将会越加自动化。他表示,医疗保健行业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创建旨在自动接收病人和整合支付解决方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对付款人和供应商来说,这或是一种变革」。

此外,汽车行业的自动化竞赛也在加速——尽管随着V8引擎的“轰鸣声”被电动汽车的“呼啸声”所取代,竞争变得更加安静。虽然全自动驾驶汽车尚未上路,但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等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兴起。虽然这项技术以前只适用于高端车辆,但成本的降低将成为明年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辆以及卡车运输的一个转折点。从2015年到2020年,ADAS市场规模每五年就翻一番,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320亿美元。

iShares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多部门ETFIRBO)和iShares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与科技ETFIDRV)今年迄今分别上涨1.2%和约19.5%

 

从抗击新冠病毒到抗癌战争

虽然2021年是基因组学突破的非凡之年,基因组学空间对于开发和推出有助于结束全球大流行的 mRNA 疫苗至关重要,但我们相信,到2022年,肿瘤疗法的创新可能会更具突破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大的治疗领域,预计到2024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美元。与化疗等传统工具相比,免疫疗法将在肿瘤领域引入更有针对性、更人性化的“精准治疗”。

管理着 310 亿美元的资产并专注于医疗保健的PM, Erin Xie 博士表示,“肿瘤学是我们看到生物制药领域最有前途的创新之处。今天对肿瘤生物学的科学理解比几年前要先进得多。使药物能够专门针对癌细胞的技术正在引领新一波治疗浪潮。

报告指出,抗体药物偶联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癌症,还有不计其数的药物正在研发中。他并称,目前正在开发300多种双特异性抗体,预计到2026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其他展望

瑞银的 Art Cashin表示,他看好股票,至少在今年上半年,原因之一是:消费者的健康。尽管许多人认为 2021 年是巨大消费热潮的一部分,但Art Cashin认为,真正的消费热潮将持续到 2022 年。

其二是,他认为,企业回购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高水平,这对股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力。

对于大型科技股(苹果、微软、英伟达等)将继续成为影响上半年市场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更多的监管限制即将到来。

Art Cashin还表示要注意分析师可能低估实力,这是 2021 年的重大事件之一:分析师低估了经济实力,并大幅低估了盈利增长 10% 或更多。Art Cashin 认为这种情况将再次发生,至少在 2022 年的前六个月是这样。2022年的收益会高多少?目前,分析师估计标普 500 指数明年的收益将增长 10%Art Cashin 认为将是 15%,甚至高出 20%

 

关于风险

综合各家大行的观点来看,机构对于影响市场最大风险点的共识主要集中在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通胀高企以及美国国会和美联储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减码政策等。

高盛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周二在CNBC的节目中表示,“我们预计,未来几年,股票和许多其他资产的回报率不会达到过去几年的水平”,投资者不应指望股票和其他资产的牛市会继续下去,并建议进行适当的风险管理。另外,预计末来几年,美国国会和美联储对经济和市场所造成的影响将比疫情更大。此外在削减支持政策的过程中,主要问题是通涨。

值得参考的是,美联储在2004-2006年左右对通胀做出的反应是,从20046月到20066月共加息17次。在此期间,几乎所有的资产都在亏损,包括股票,唯一的赢家是石油和黄金。

 

公司软件巨头甲骨文宣布以283亿美元收购电子病例公司Cerner

作者  |  2021-12-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经网科技12月21日讯,据新浪科技消息,企业软件巨头甲骨文公司(Oracle)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的现金收购电子病例公司Cerner(塞纳),交易总规模约为283亿美元。

该报价较Cerner上周四的市值溢价20%,这笔交易预计于2022年完成。分析人士称,通过将大量健康数据引入其云服务,该交易有助于甲骨文提升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影响力。

在两家公司宣布交易后,甲骨文股价在今日早盘交易中下跌逾2%。上周五,在媒体率先爆出甲骨文有意收购Cerner的消息后,甲骨文股价曾一度下跌6%。

对于甲骨文而言,这笔交易是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并购。甲骨文创建于1977年,当前市值约为264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京东云助力乡村振兴-公布乡村数智化解决方案全景图

作者  |  2021-12-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与京东科技联合发布《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首次深度阐述数智乡村概念,并发布中国第一个数智乡村指数DIRI(Digital & Intelligent Rural Index)。在京东云技术支持下,京东科技率先进入数智乡村建设领域,经过在全国各地的实践,首次秀出JDT乡村数智化解决方案,提出“建设以乡村数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乡村新型基础设施,打造乡村产业数智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生活智慧化三大类解决方案,激活并带动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五大关键要素循环流动”的数智乡村理念愿景和战略方向。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小兵表示,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与土地、资本、人力以及知识管理一并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全面展现了这一重要时代变化,既体现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精神,又符合乡村振兴对数智技术的要求,既对地方和相关企业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又可作为京东科技集团推进数智乡村的路线图。

“数智乡村”是“数字乡村”的升级版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任李勇坚表示,《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首次深度定义了数智乡村概念。他表示,“数字乡村”强调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应用,“数智乡村”概念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是指综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智技术,建设以乡村数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乡村新型基础设施,推动乡村产业数智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生活智慧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进一步科学全面地衡量我国数智乡村发展情况,《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以数智乡村的基础设施、生产与服务、环境与治理、生活水平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数智乡村发展指标体系,发布了中国首个数智乡村指数(DIRI),对全国数智乡村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量化,助力掌握数智乡村建设演进水平。

DIRI指数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数智乡村建设水平高速发展,全国的数智乡村指数达到23.92,较2016年的4.81提升了4.97倍,年均增长幅度超过20%。尽管各地区之间数智乡村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性,但整体全局稳步发展,尤其在基础设施、生产与服务、治理与环境、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乡村振兴核心驱动力。

白皮书同时指出,由于面临资源整合平台缺乏、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风险防控有待提升、数智化专业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数智乡村发展依然存在一定的阻力。

“乡村兴则国家兴”,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需要数智技术助力。

《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指出,依托京东集团新型实体企业技术与产业优势,京东科技集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智技术,从“乡村数智化合伙人”的定位出发,率先构建起“一基三化五流动”的乡村数智化服务体系,正在携手政府共同推进技术进乡、农商兴乡、农品出乡、金融到乡、人才回乡“五乡”行动,扎实推进“以实助实”,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JDT乡村数智化解决方案中的“一基”是构建以乡村数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乡村数智操作系统能够基于时空数据引擎实现乡村全域数据的汇聚、治理、共享,挖掘释放数字信息的价值,时空AI引擎能够高效建立应用模型,降低人工智能开发成本,最终缓解乡村数智化建设过程中数据难以互通共享的根本难题,逐步实现乡村数据的“汇通管用评”。比如,京东科技助力四川省广汉市打造的乡村数智操作系统,实现了农业数据的汇聚、管理、服务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基于此,广汉市政府能够为市企业主提供“反向定制”建议,生产商重新打造更适合目标受众的配料和包装,销售量同比暴增46倍。

“三化”是京东科技的乡村产业数智化解决方案、乡村治理现代化解决方案和乡村生活智慧化解决方案。在乡村产业数智化层面,京东科技能够构建以京东智能供应链为基础的产、供、销一体化解决方案,聚焦数智生产、数智流通、数智营销等场景,推进数智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比如,在陕西铜川,京东科技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IoT智能农场,从智能施肥、AI诊断虫害到区块链防伪追溯,智能农场能够实现金银花药材智能化种植,降低药农种植风险,农民收入也大幅增加。

在乡村治理方面,京东科技搭建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核心,覆盖智慧党建、社会治理、环境监测、应急管理等多场景的乡村治理体系,探索建立与乡村产业发展、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匹配的乡村治理模式。比如在山东省济南市,京东科技的AI+视频实时监测系统,让农区秸秆焚烧造成环境污染和重大安全隐患的行为“无处遁形”,树立了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行业新标杆。

面向乡村生活领域,京东科技则以京东集团零售、物流、科技、健康等多元化业务为支撑,围绕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消费、医疗、教育、养老等迫切需求,提供一揽子智慧化惠民服务。在天津市某区,京东科技联合当地政府,整合公安、医疗、社保、民政等部门的资源,搭建起覆盖全区20万老年人的“一库一网一平台”信息服务体系,并通过物联网穿戴设备、人工智能外呼服务等,为需要重点关照的独居老人构建了智能生活基础保障。

《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显示,通过数智科技激活乡村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人才流五大关键要素循环流动,将成为未来数智乡村的发展方向。京东科技以“信息”融通促进技术“进乡”,打通乡村振兴信息大动脉;以“商流”畅通助力农商“兴乡”,搭建数智会展、云上集市等特色营销平台;以“物流”贯通服务农品“出乡”,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数智平台;以“资金”联通加快金融“到乡”,提升普惠金融能力;以“人才”互通带动人才“回乡”,让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发展,正在成为数智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

京东科技数智乡村业务负责人刘贤志表示,京东科技将充分释放 “一基三化” 乡村数智化服务体系的支撑作用,携手政府共同推进技术进乡、农商兴乡、农品出乡、金融到乡、人才回乡“五乡”行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数智乡村白皮书(2021)》建议,针对数智乡村建设及推进的现状与问题,未来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加大因地制宜的综合试验试点,积极宣传推广特色案例,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进一步推动数智乡村与农业农村的融合发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