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巨头奈飞(NFLX)将于美东时间周四美股盘后公布2021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该公司预计,随着节目内容的增加,用户数量将出现强劲增长。
股价承压
近期,在市场处于抛售成长型股票的背景下,奈飞的股价也持续承压。年初至今,该公司股价已经下跌了10.3%。对于最新一季的财报,不难想象投资者将高度聚焦于该公司公布的用户数据,这将是该公司股价能否被再度推高的决定因素之一。
进入新的一年以来,奈飞股价一路走低
订阅用户数量是关键
毫无疑问,订阅用户数一直是奈飞业务的关键。随着付费订阅人数的增多,该公司产生的营收就越多。而营收的增长也让奈飞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新的内容制作。而新的电影和节目内容则又会吸引更多的订阅者,并留住现有的会员,以此形成良性的循环。
在截至9月30日的2021年第三季度,奈飞共有2.14亿的订阅用户。这比第二季度增加了440万,与前年同期相比则增加了1800万。而在疫情爆发的背景下,全球数十亿家庭愿意花更多时间待在家里,因此家庭娱乐的需求在疫情爆发的一开始就出现激增。
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尽管经济正逐步重新开放,但奈飞的订阅用户仍在不断增加。公司的管理层预计这一势头将持续下去,并预计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将增加850万的订阅用户。这一预期数值与前年第四季度的增幅大致相当,同时,这也将使该公司的订阅用户数增加至2.22亿。按照这个规模,奈飞预计第四季度的营收将达到77亿美元,全年营收将达到308亿美元。另一方面,在截至9月30日的九个月里,奈飞已经花费120亿美元的资金用以增加节目内容。
如果奈飞在第四季度能实现其预期的850万新增订阅人数目标,这将会进一步推动其在流媒体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此外,这也允许其在2022财政年度中,在节目内容方面投入更多。
营业利润率
投资者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是奈飞的营业利润率。此前,市场看好奈飞股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尽管考虑到季间会出现波动,但其总体的盈利能力指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
而随着原创内容上的复苏,公司管理层预计第四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6.5%,这一数值依然远远低于前年同期的14%。“营业利润率较同期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们将积压制作的节目内容放在第四季度中播出,同时,相关的原创节目内容为公司带来了大笔的摊销,与前年同期相比,Q4的摊销的费用预计将增加19%(在前年同期,摊销费用同比仅增加8%)”,公司管理层在第三季度财报业绩会上解释道。
不过,奈飞依然预计2021年公司全年的营业利润率将达到20%或更高,这大大高于该公司在2020年时18%的营业利润率。
华尔街预期
据了解,华尔街的分析师预计奈飞在第四季度的营收为77亿美元,每股盈利为0.82美元。如果奈飞业绩最终与华尔街的预期一致,那营收与前年同期相比将增长16%,但盈利将下降31%。
预期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内容制作费用的增加。事实上,奈飞在去年第四季度的内容制作上受到了严重限制,这主要是由于新一轮新冠疫情爆发,奈飞在一些地方受制于一些疫情时期的限制措施。无论如何,分析师们认为收入或盈利都不应成为决定奈飞股价对第四季度业绩反应的主要因素。
相反,投资者更应该关注订阅用户数目。如果奈飞公布的订阅数达到850万或更高,这可能会成为扭转其股价下行趋势的催化因素。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Meta(原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承诺,在未来十年内,每年将向元宇宙投入100亿美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Meta将如何从元宇宙中赚钱?
为了找到答案,英国《金融时报》最近查阅了Meta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提出的申请,这些申请指向了两个词:虚拟现实和超定向广告。
将沉浸式世界变成“现实”
Meta多项专利技术指出,利用用户的生物特征数据,增强视觉效果,并确保他们的数字形象具有逼真的动画效果。
其中一些专利涉及眼睛和面部跟踪技术,即通过微型摄像机或传感器,将面部以及瞳孔的变化信号收集在头戴式耳机上,用于增强用户的虚拟现实体验。
比如,Meta于今年1月4日获得了一项通过头戴式耳机追踪用户面部表情的系统专利,该耳机可以根据用户的反应调整虚拟内容。
另外一项专利申请显示,将一台“可穿戴磁传感器系统”放在身体周围,可用于追踪“身体姿势”的变化。设计平台Sketch的草图显示,一位用户戴着该设备,但在虚拟现实中以士兵的身份出现,并佩戴着剑和盔甲。
还有一项专利提到一种“头像个性化引擎”,可以根据用户的照片,使用包括“皮肤复制器”在内的工具创建三维头像。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一位名叫Noelle Martin的法律改革者称:“Meta的目标是能够模拟你的每一个毛孔,每一缕头发,每一个微动作。”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与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Meta的“人类监控计划”。
“(他们的)目标是创建人物、地点和事物的3D复制品,它们具有超现实和超触感性,与真实的事物无法区分。事实上,他们正在开展一项全球人类克隆计划。”
数据——超定向广告
与此同时,这些专利也暗示了Meta将在元宇宙通过超定向广告和内容赞助赚钱。
比如,建立“虚拟商店”,用户可以在这里购买数字商品,或者购买与品牌赞助的现实商品相对应的商品。
Meta全球事务主管Nick Clegg最近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
“对我们来说,元宇宙的业务模式是以商业为主导。”“很明显,广告在其中起了作用。”
根据Meta早在2020年申请的一项专利,可根据用户的年龄、性别、兴趣和在社交媒体的互动方式,向用户展示个性化广告。
研究表明,眼睛注视方向和瞳孔活动可能隐含着有关用户兴趣和情绪状态的信息,例如,如果用户的眼睛停留在图像上,这可能表明他们喜欢图像。这个时候,追踪用户瞳孔和面部表情的专利就派上了用场。
还有一项专利,允许第三方通过类似于该公司现有的广告拍卖的投标流程,在虚拟商店中“赞助事物的外观”。
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和味道。
很明显,Meta将通过这些专利在其元宇宙中提供比现有网络产品更具有针对性的广告。
美国律师事务所Foley Hoag的技术律师Brittan Heller对此提出了质疑:“我的噩梦是,基于我们的非自愿生物反应的定向广告将开始出现在元宇宙中。。。。。。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有多重要。目前没有法律限制。”
Meta表示:“虽然我们不评论我们专利的具体覆盖范围或申请专利的理由,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专利不一定涵盖我们产品和服务中使用的技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还有批评者怀疑,在Meta前产品经理Frances Haugen去年揭发Facebook之后,宣布进军元宇宙的行为分散了近期审查的注意力。
“他们将如何处理更多数据以及如何确保数据安全?” 游戏制作公司Epic Games前用户体验总监、现担任独立顾问的Celia Hodent 也提出了质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将允许空客和波音(BA)的部分机型在5G无线服务区域内运营,这大大降低了对航班时刻表的潜在影响。
FAA周日表示,飞机制造商已经表明,5G信号不会对空客和波音的某些机型的关键设备造成干扰。
FAA表示:“即使获得了这些新的批准,一些机场的航班仍可能受到影响。”它批准了许多配备两种雷达高度计的空客和波音飞机型号,约占美国商业机队的 45%。但大多数客机仍受到限制,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航班中断。
据悉,AT&T(T)和Verizon(VZ)计划在美国多个社区推出新的5G服务。此前,美国官员要求无线运营商推迟原定于1月5日开始的新服务。官员们预测,5G干扰可能会对飞机的安全运行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本月初,全球最大的光刻机生产商ASML在德国的工厂发生火灾,引发半导体行业担心。台积电作为ASML光刻机的最大客户也回应了此事,他们表示不担心会对2022年生产有什么影响。
在日前的财报会上,台积电高层回应了ASML工厂火灾的问题,称没有理由担心这场火灾会对2022年的生产计划产生影响。
台积电强调,该公司的产能增长,包括EUV光刻在内的工艺都可以按计划完成,不担心ASML的履约能力。
目前台积电的7nm及以下工艺产能都需要EUV光刻机,根据财报透露的信息,在第四季度,台积电7nm制程芯片的出货量占到了总晶圆出货量的27%,而5nm制程芯片占比则为23%。
至于ASML,根据他们之前的信息,虽然评估是否影响今年的光刻机交货还有点早,但这次事件影响的主要是EUV光刻机生产,DUV光刻机不受影响。
EUV光刻机是生产7nm以下工艺的关键设备,ASML是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每台售价1亿欧元,将近10亿人民币,去年交付了35台EUV光刻机,今年计划交付55台EUV光刻机,三星、台积电及Intel是主要的客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国内车主反映,自己刚刚提回来的 2022 款特斯拉 Model 3 后驱版已经换上了 AMD Ryzen 芯片。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 Model 3 / Y 全部都会换成新版 AMD Ryzen 车机硬件,如果按特斯拉之前的模式,应该也会给老硬件用户提供付费升级渠道。
不过,虽然新的处理器带来了更加流畅快速的车机使用体验,但根据特斯拉官方的说法,新的车机硬件会对续航造成小幅影响。根据海外官方显示,海外市场 Model 3 后驱版在使用 AMD 芯片后,搭载 18 英寸轮辋车型的 WLTP 续航里程从 637 公里降至 626 公里,搭载 19 英寸轮辋车型的续航里程由 614 公里降至 602 公里。同时,根据海外用户提供的订单更新消息来看,续航降低主要是由于全新车机硬件优化了触摸屏体验,这种硬件变动需要更多功率,所以会导致续航略有下降。不过,目前官网并未对续航里程信息进行调整。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除了新的芯片之外,据悉 2022 新款车型将会配备一块锂离子辅助电池,电压 15.5 伏,电池容量 6.9 安时,这块电池将用来代替原本的 12 伏铅酸辅助电池。同时,新车还将提供加热雨刷器,提升冬季使用体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科技行业一直引领着市场,而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然而,时间来到2021年,这一格局似乎被打破了。
截至12月31日收盘时,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为23.2%,落后于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29.2%的涨幅,此外略高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21.1%。眼下,纳指势将轻松地收于两者回报率之间,但是这一涨势远远低于2020年的45%。
在表面涨幅数据之下,科技行业的走势更加波动,年初,市场先是对SPACs产生疑虑,随后因为疫情概念股的不确定性增加,转而抛售这个板块的个股。
时至年终,我们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环境中,一方面是通胀问题持续和潜在的加息可能性,另一方面是和疫情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从消费者支出到供应链混乱,再到软件市场的需求持续减少,这些对科技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将难以避免。
以下,我们就来关注2022年科技行业值得关注的5件大事。
1、半导体不再是周期性产品了吗?
如果说2020年软件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2021年则完全是半导体行业的天下。英伟达股价上涨超一倍,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制造商,而半导体ETF-iShares PHLX Semiconductor (NASDAQ:SOXX)今年也累计上涨了45%。
供应链的设计宗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而不是增加冗余程序,但是,眼下的供应链却出现了困局,导致手机、汽车以及几乎所有需要用到芯片的产品的生产都陷入了僵局。后市,由于汽车电子化、物联网、人工智能、计算设备和电力等因素推动的高需求,加上供应限制,芯片的热潮恐怕会持续下去。
领先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应用材料公司 (NASDAQ:AMAT)的CEO Gary Dickerson表示,“长期趋势正从结构上推动半导体及设备厂商的价值走高。”
过去半导体行业是周期性行业,因此问题常常在于,产能的增加是否会导致过剩,而现在,当半导体生产仅仅只是能够勉强满足需求,那么这个行业就暂时不会陷入周期性停滞。
2、软件行业继续放缓?
软件公司是2021年放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因此前一年受到了疫情的大幅推动,而今年没能继续维持。
其中,视频会议服务提供商Zoom今年股价已经累计下跌了45%,较高点跌了59%,而且公司本身增长放缓,预示着其后市可能也不会再令人兴奋。除了Zoom以外,软件行业表现较好的大都是SaaS公司,包括甲骨文和Teradata等。
2022年和2023年,投资者需要弄清楚的是,软件行业的疲软会不会成为新常态,疫情推动的繁荣是否已经消失不再。事实上,在利率上升和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关注下,该行业所面临的压力可能会只增不减。
3、眼球经济的价值在哪里?
所谓注意力经济(attention economy),也成为眼球经济,指的是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或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培养潜在的消费群体,以期获得最大的未来商业利益的经济模式。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社交媒体行业。
社交媒体是一个2021年陷入困境的行业,几家新媒体同行都在同步下滑。Pinterest Inc (NYSE:PINS)和Roku Inc (NASDAQ:ROKU)这两家典型企业今年股价都从高位下跌了50%,全年累计跌逾30%。与此同时,Spotify Technology SA (NYSE:SPOT)、推特 (NYSE:TWTR)甚至Snap (NYSE:SNAP)等公司的跌幅更甚。
另一方面,从更长期的趋势上来看,广告收入和内容订阅收入转移到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其中,AT&T剥离华纳传媒,和探索传媒合并,而Paypal此前也曾计划斥资450亿美元收购Pinterest,一系列举措都向投资者昭示了眼球经济下,这一类公司的潜在战略价值。
4、FAANMG领导地位依旧?
市场整体表现依赖于全球最大的几家科技公司的带领。谷歌 (NASDAQ:GOOG)、微软公司 (NASDAQ:MSFT)、苹果 (NASDAQ:AAPL)、Meta Platforms Inc (NASDAQ:FB)、奈飞公司 (NASDAQ:NFLX)、亚马逊 (NASDAQ:AMZN)今年以来都是上涨的,虽然后两家公司的股价落后于大盘。
总体来说,这些公司摆脱了反垄断审查和规模方面的挑战,继续公布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利润和收入增长数字。但是,投资者不可忽视的是,即使有些人认为估值并不疯狂,但是在EV/自由现金流方面,Meta已经达到24倍,谷歌母公司Alphabet也已经达到了27.5%。
5、并购浪潮回归?
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可能会刺激科技行业的并购增加。
2020年,赛富时公司 (NYSE:CRM)收购了Slack,美国超微公司AMD (NASDAQ:AMD)收购了Xilinx。而2021年并购有所放缓,其中,只有微软收购Nuance以及几笔和数字中心相关的交易。Zoom宣布放弃收购Five 9,Pinterest/Paypal的谈判也没有最终达成,英伟达公司 (NASDAQ:NVDA)对ARM的收购则仍在审查中。
虽然反垄断担忧可能仍会影响巨头的收购步伐,但是增长放缓和利率较低,可能还会继续推动新的并购行为,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软件或媒体行业。而随着2021年最后几周甲骨文收购Cerner的消息传出,2022年的科技并购“发令枪”可能已经打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将允许空客和波音(BA)的部分机型在5G无线服务区域内运营,这大大降低了对航班时刻表的潜在影响。
FAA周日表示,飞机制造商已经表明,5G信号不会对空客和波音的某些机型的关键设备造成干扰。
FAA表示:“即使获得了这些新的批准,一些机场的航班仍可能受到影响。”它批准了许多配备两种雷达高度计的空客和波音飞机型号,约占美国商业机队的 45%。但大多数客机仍受到限制,可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航班中断。
据悉,AT&T(T)和Verizon(VZ)计划在美国多个社区推出新的5G服务。此前,美国官员要求无线运营商推迟原定于1月5日开始的新服务。官员们预测,5G干扰可能会对飞机的安全运行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本月初,全球最大的光刻机生产商ASML在德国的工厂发生火灾,引发半导体行业担心。台积电作为ASML光刻机的最大客户也回应了此事,他们表示不担心会对2022年生产有什么影响。
在日前的财报会上,台积电高层回应了ASML工厂火灾的问题,称没有理由担心这场火灾会对2022年的生产计划产生影响。
台积电强调,该公司的产能增长,包括EUV光刻在内的工艺都可以按计划完成,不担心ASML的履约能力。
目前台积电的7nm及以下工艺产能都需要EUV光刻机,根据财报透露的信息,在第四季度,台积电7nm制程芯片的出货量占到了总晶圆出货量的27%,而5nm制程芯片占比则为23%。
至于ASML,根据他们之前的信息,虽然评估是否影响今年的光刻机交货还有点早,但这次事件影响的主要是EUV光刻机生产,DUV光刻机不受影响。
EUV光刻机是生产7nm以下工艺的关键设备,ASML是全球唯一的EUV光刻机供应商,每台售价1亿欧元,将近10亿人民币,去年交付了35台EUV光刻机,今年计划交付55台EUV光刻机,三星、台积电及Intel是主要的客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无惧“缺芯潮”,但是久久攻克不下的印度市场着实让马斯克“头痛”。
周四,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回应一位Twitter用户关于特斯拉进军印度的计划是否有任何进展的问题时表示:“仍然在面对来自政府的大量挑战”。
特斯拉和印度政府之间的谈判已持续了数年,但在是否在当地建厂以及印度的进口关税等问题上的分歧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马斯克此前曾表示,希望最早2019年开始在印度销售特斯拉汽车,但三年过去了,这一目标似乎仍遥遥无期。印度政府要求特斯拉加大在印度的采购力度,并分享详细的生产计划;马斯克则要求降低税收,这样特斯拉就可以在这个预算敏感的市场上以更低的价格销售进口汽车。
高昂的汽车进口关税一直是各大车企进入印度市场的拦路虎,4万美元以下的进口电动车税率为60%,若超过4万美元,关税税率则进一步上升至100%。马斯克曾在Twitter上公开抱怨印度关税太高,“印度的关税是世界上大国中最高的”。
还有些印度官员希望该公司能先在印度本土生产电动车,并承诺会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目前,印度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且该国充电基础设施匮乏。印度去年售出的240万辆汽车中,只有5000辆是电动汽车,而其中只有少数是豪华电动车。
马斯克对此表态称,特斯拉很有可能在印度建厂,但前提条件是特斯拉能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去年7月,特斯拉已致函印度交通部和工业部,企图将电动车进口关税从目前的60%-100%降至40%,但并未成功。
去年1月,特斯拉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班加罗尔注册了子公司特斯拉印度汽车能源有限公司。2月,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特斯拉首家印度工厂将落户卡纳塔克邦,虽然此后特斯拉为进军印度“招兵买马”,但目前来看建厂的计划仍在博弈之中。
去年12月,特斯拉的7款“车型”已经在印度获得了销售批准。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印度子公司——特斯拉印度汽车和能源公司已经拿到了另外3款车型的审批证书,迄今总共有7款车型获得了审批。然而,特斯拉在印度上市的明确时间仍然不得而知。
除了印度政府的压力,特斯拉还需面对其他海外厂商的竞争。梅赛德斯奔驰周三宣布,将于第四季度前在印度推出由当地工厂组装的旗舰车型EQS。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环球经济仍然处于“缺芯”烦恼中,这给晶圆代工业带来了卖方强势的市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简称“台积电”)1月13日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显示其全年总收入按年增长接近20%、毛利润率超过50%,可谓颠覆人们对制造业“缓增长、薄利润”的陈见。
不过,晶圆代工竞争激烈,台积电需继续保持高速的资本投入,2022年的资本开支(CapEx)将大幅提高到400亿至440亿美元。透视台积电当前的扩产计划,几座海外厂房、南京厂房以及位于台湾省内的先进厂房,将成为投资重点项目。
业绩“荣枯线”双达标
进入2021年,台积电盈利能力继续飙升,市场一度将50%的毛利润率和20%的季度收入按年增长率,作为评判该公司两项业绩的“荣枯线”。尽管第二季度还在线上挣扎,但台积电此后运营顺利,四季度业绩站在指标之上。
财报显示,台积电2021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4381.89亿元新台币(约合158.46亿美元),按年增长21.2%,连续第六个季度创纪录;净利润为1662.32亿元新台币(约合60.11亿美元),按年增长16.4%;季度毛利润率则高达52.7%。
未经审计的2021年业绩则显示,台积电总收入达到15874.15亿新台币,按年增长18.5%;净利润达到5965.4亿新台币,按年增长15.2%;毛利润率则达到51.6%。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预计2022年全球晶圆产业的产值将按年增长接近20%,而台积电则领先一步,达到超过20%、不到30%的增速。其中一季度预计营收166亿至172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
台积电在台湾证交所和美国纽交所均有上市,按照美国股市的最新收盘报价,市值约6400亿美元。在2021年,台积电股价累计上升了12.1%。
近几年来,台积电一直在和美国英特尔、韩国三星进行技术赛跑。在2020年下半年,台积电率先将5纳米先进制程用于量产,这为台积电锁定了全球最先进的消费电子订单,例如智能手机、高速运算CPU和GPU等。从业绩看,台积电总收入的44%来自于智能手机芯片订单,37%来自于高速运算芯片订单。
台积电的高毛利率,也和代工了最先进的芯片有关。当前,28纳米栅极长度的晶体管被认为属于先进晶圆制造技术,在2021年,台积电总收入中有64%来自5纳米至16纳米之间制程的订单,而5纳米制程的订单贡献比重已经达到19%。
直到近期,英特尔、三星都尚未成功将5纳米制程进行量产,这也令台积电订单火爆。有市场消息称,尽管每年的一季度应该是消费电子的传统淡季,但台积电的客户却已经开始抢订单,其中就包括了AMD、英伟达、高通、苹果等公司,纷纷以缴纳预付款的方式争夺产能。
魏哲家还披露,3纳米制程的技术研发正按照预期推进,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多个明星项目有待投资建设
台积电的市占率、技术龙头位置,和其在厂房建设上的投资难以分开。当前,台积电拥有全球最多的晶圆厂房资产,仍然不得不维持高额的“基建”支出继续建设生产线、无尘室。在2022年,台积电将在南京、美国、日本等地投资建设新的产线,还可能再建一座2纳米厂房,上述“明星”项目都将令台积电耗费巨资。
在2021年的1月,台积电的资本性支出计划就令市场惊奇,当时的最高计划达到了280亿美元,相当于比2020年增加64.5%,结果到了年底,实际数字达到了300.4亿美元。
展望2022年,全球晶圆产能仍然十分紧俏,因此台积电计划在2022年将全年资本性支出提升到400亿至440亿美元,这相当于比2021年还要增加大约1/3至接近1/2。
台积电的投入将占据全球投入的约四成,增速也快于全球平均增速。1月11日,市场咨询机构IC Insights发布报告称,全球前端设施的晶圆厂设备支出预计将在 2022 年同比增长10%,达到超过98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也是连续第三年增长。这说明,台积电一家的支出就或将达到四成或接近一半。
透视台积电的晶圆厂资产,可以发现在2022年,台积电将在全球多地火热进行“基建”。其中就包括在日本、南京的成熟制程厂房,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先进制程厂房,以及在台湾省内的又一座2纳米厂房。
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上市场份额超过50%的台积电,目前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晶圆厂资产,包括位于中国台湾省的四座12英寸超大晶圆厂、四座8英寸晶圆厂和一座6英寸晶圆厂,另外在江苏省南京市、美国各拥有一家全资控股的12英寸晶圆厂和一家全资控股的8英寸晶圆厂。然而,扩产的脚步并不停歇。
多国伸出“橄榄枝”
多国政府频频向台积电伸出“橄榄枝”。在去年,日本政府力邀台积电在当地建厂,并在11月得到首肯。有消息称,这个日本厂房的投资总额将高达8000亿日元(折合约70.6亿美元),将建在日本南部的熊本县。
为何日本希望台积电在当地“落户”?有市场分析称,日本当地的汽车制造业、消费电子行业都深受晶圆供应紧张的困扰,希望台积电在日本的厂房能令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此外,将台积电纳入日本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一环,会进一步提升日本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
迄今为止,台积电在全球的落成厂房都采用全资控股的形式,然而日本厂房却将接受日本当地的电子产业龙头索尼入股合资。台积电曾经披露称,日本厂房主要关注特殊制程和成熟制程。
竞夺高端晶圆厂,无疑是各国提升芯片产业能力的重要一环。美国此前也成功令台积电“落户”亚利桑那州,这个将采用5纳米先进制程的工厂已于2020年5月开工,预计将在2024年投产,市场预期其2021年至2029年的支出将合计达到约120亿美元。
在13日的业绩电话会上,投资者提问台积电是否会扩展欧洲厂房。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回应称,目前欧洲设厂仍在早期评估阶段,有许多考虑因素,首要是客户需求。他还对是否继续接受合资建厂回应道,在目前日本设厂的合资方式仅仅是特殊案例,台积电仍倾向于自身主导设厂。“不过台积电的厂不论在哪里都会支援全球客户。”刘德音称。
台积电的晶圆厂,将有助于推进整条产业链释放产能,其于南京的扩产也在进行中。台积电计划投入28.87亿美元在南京厂扩充28纳米成熟制程,这种成熟制程为汽车制造和诸多消费电子制造商渴求,有望缓解芯片短缺的结构性难题,预计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2023年年中实现满产,产能最高达到每月4万片。
不过,台积电仍然将会把最先进的制程留在台湾省,和布局在新竹、台中、台南和高雄的多个厂房联动。当前,台积电已经在进军2纳米工艺的研发,或将在中科园区附近的高尔夫球场兴建2nm晶圆厂,并为后续1纳米工厂预留用地。这也将成为继竹科宝山之后,台积电规划的第二个2纳米晶圆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