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颖而出!iPhone 12成最受用户欢迎的5G手机!
虽然如今智能手机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有两家厂商的地位难以动摇,分别苹果和三星,不管是销量还是销售额,都对其它手机厂商有着很大优势,但做生意主要是为了赚钱,虽然三星手机销量更高,但主要是靠售价中低端走量机型撑起来的,而苹果仅凭数量不多的几款高端机型就赚走了整个行业大部分利润,所以论资排辈,个人认为苹果应该排在第一位。
特别是在手机进入5G时代后,苹果又再次展现除了强大的竞争实力,iPhone 12作为后来者,又再次把一众对手远远甩在了后面,iPhone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此刻展现的淋漓尽致,在5G手机多到数不清的情况下,iPhone 12依然轻松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受用户欢迎的5G手机。
在某平台,iPhone 12以月销量超40万部的成绩稳居高端5G手机榜首位置,这个成绩甚至超过绝大多数低端千元机,最近各大平台又搞了一个满5000减800的活动,iPhone 12销量又再次暴涨了一波,虽然大家对iPhone态度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么痴迷,但事实证明只要稍微一降价,在同等价位情况下,iPhone依然是优先选择对象。
更让人不解的是,不支持5G,售价不低的iPhone 11依然还能受到大量用户欢迎,更是让友商羡慕不已,究其原因,除了品牌号召力,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是主要原因,在iPhone上几乎看不到没完没了的弹窗,也不会碰到不给授权就不能用的APP,大量优质软件基本以AppStore为首发平台,iOS14.5开始实施的隐私保护新规更是在用户心中照成了非常良好的印象。
有人可能会说iPhone 13更香,还是继续等吧,其实有些情况和你想象的并不一样,虽然最近网上爆出iPhone 13会有一些升级改变,但主要都集中在Pro版上,比如果粉最期待的120Hz高刷屏在iPhone 13标准版上是没有的,此外,更省电、显示效果更惊艳的新一代屏幕据说今年也只用在Pro版上。
也就是说除了性能更强的A15处理器,iPhone 13在很多方面和iPhone 12是没有太大区别的,至于近日网上爆出13刘海更小,个人也没多大意义,刘海再小它还是刘海,也并没有消失,对颜值影响依然是存在的。
所以各位要是不买Pro版,完全可以考虑目前售价更低的iPhone 1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新东方(EDU)公布2021财年第3季度业绩:净收入11.9亿美元,同比增长29%
北京时间4月20日,新东方(EDU)公布了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净收入超11.9亿美元,同比增长29%;学生报名人次约为2,296,800,同比增长43%。截至2021年2月28日,学校总数为118家;学校及学习中心总数达1,625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净增209家(2020年同期学校及学习中心总数为1,416家),与上季度相比净增107家。
净收入超预期,K12业务全面复苏
“我们欣喜看到,新东方2021财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取得同比29%的增长,大大超越预期。”新东方董事会执行主席俞敏洪表示,这主要得益于作为公司增长引擎的K12中小学全科课后教育业务开始全面复苏,学生报名人次同比增长57%,收入同比增长约37%。其中,中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小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40%。随着疫苗推广,新东方的海外业务逐步开始恢复,出国考试准备业务同比下降12%,出国咨询和游学业务同比上升11%。
发力卫星城市,OMO贡献更多收入
在业务扩张方面,本季度新东方在衡水市新开设一家线下培训学校。截至2021财年第三季度末,新东方的教室面积同比增加约17%,环比增加7%。与此同时,在冬季学期期间,新东方在大多数现有城市和25个新的周边卫星城市推行了OMO在线课程,吸引了数量可观的新用户,并在低成本下取得了较高的学生留存比率。
“我们很高兴看到,OMO战略为本季度的总收入带来了更大贡献。”新东方首席执行官周成刚表示,OMO战略连同本地化和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能有效地以较低成本提高报名人数和收入。未来,为进一步把握更多市场机遇,提高公司长远的盈利能力,新东方将继续推行线下扩张与OMO战略,把服务覆盖范围扩展至更多城市和学生。
优化成本控制,兼顾公司稳健与发展
展望未来,新东方执行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志辉指出:“基于疫情在国内已得到有效控制,相信新东方的业务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恢复到正常水平。随着营收逐渐恢复,新东方的利润率亦同步逐渐向好。在本季度中,Non-GAAP经营利润率为9.7%,较上一季度的跌幅缩窄;Non-GAAP净利润率为13.7%。未来,新东方将持续优化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对OMO产品和纯线上平台的投入,以兼顾公司的稳健与发展,平衡公司的增长性和盈利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强生第一季度销售额超过分析师预估
摘要
【强生第一季度销售额超过分析师预估】强生第一季度销售额223.2亿美元,同比增长7.9%,分析师预估219.8亿美元;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2.59美元,上年同期2.30美元。(美股投资网)
强生第一季度销售额223.2亿美元,同比增长7.9%,分析师预估219.8亿美元;第一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2.59美元,上年同期2.30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可口可乐第一季度业绩超市场预期,宣布将提高饮料价格以应对成本上升
4月20日,美股投资网了解到,可口可乐(KO)CEO James Quincey周一表示,该公司将提高饮料价格,以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可口可乐CFO周一早些时候表示,未来12-18个月的大宗商品环境“具有挑战性”。其表示,铝罐短缺问题将在2022年得到缓解。塑料、铝、果汁和咖啡方面存在通胀压力,高果糖玉米糖浆也看到了通胀迹象。通胀今年可控,但2022年是一大挑战,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的价格上涨可能在今年二季度开启。
James Quincey表示:“我们在2021年有很好的对冲,但在2022年积累了压力,因此价格不得不有所上涨。”
他补充说:“我们将对价格上涨进行智能管理,考虑使用包装尺寸的方式,并真正为消费者优化价格点。”不过,Quincey没有透露哪些可口可乐产品将会涨价。
昨日可口可乐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5%至90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86亿美元;每股收益下降19%至0.52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0.5美元;合并净利润为22.55亿美元,同比减少19%。
截至当地时间4月19日收盘,可口可乐报54美元,涨0.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维权女”PK特斯拉:与其上车顶维权,不如用检测说话!
摘要
【“维权女”PK特斯拉:与其上车顶维权 不如用检测说话!】当舆情已经由个案发展为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监管部门应该主动介入,提供能服众的检测报告。双方各执一词的纠纷中,只有让过硬的证据说话,才能消除消费者、企业和公众的疑虑,给市场一个期待已久的真相。(美股投资网)
19日,在上海车展现场,一女子身穿“刹车失灵”T恤,站在特斯拉车顶上声嘶力竭地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由于行为过激,该女子被保安强行“拖走”,后被警方带走调查。
网络截图
一时间,特斯拉展台秒变“315现场”,相关视频刷爆全网,登上热搜,特斯拉又一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事情闹得这么大,问题也是一箩筐。女车主为何要“车顶维权”?特斯拉应当用什么态度对待消费者?我们能从事件中学到什么?想要解锁正确的吃瓜姿势,别着急,往下看↓↓
1、维权之前发生了什么?
“车顶维权”的张女士来自河南郑州。事实上,她已经维权2个月了。
此前,张女士对外表示,今年2月在安阳驾驶特斯拉出行期间车辆刹车失灵,连续追尾两车,导致车内两人受伤。她与4S店交涉后,遭遇店方多次推诿“甩锅”,无奈之下,她在3月份站上自己的特斯拉车顶维权。也就是说,张女士的“车顶维权”不是第一次了。
特斯拉相关4S店回应称,就张女士的维权行为,已和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调解,但张女士拒绝进行车辆质量检测,只是要求退车。4S店负责人表示,事故认定书认定事故发生是由于张女士未保持合理行车距离,而并非是质量问题,因此无法满足张女士的诉求。
当事双方各执一词,张女士的诉求也迟迟没有结果。一个月之后,张女士与几位特斯拉维权车友商量好一起在上海车展现场维权,轰动全网。
2、特斯拉称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
“车顶维权”不仅没有换来想要的结果,张女士还因为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毕竟,即便张女士再有理,其行为也违反了治安管理相关规定。
特斯拉方面则依然坚持此前的说法,除了坚持表示张女士拒绝第三方检测,拒绝任何形式的方案外,还强调了“对不合理诉求不妥协,同样是我们的态度”。
特斯拉副总裁也专门对外表示:“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
但据张女士此前的微博回应看,她并未拒绝第三方检测,同时此前的事故认定结果也并不权威。
张女士微博截图
事件发展到这一步,局外人估计已经懵圈,真相也显得扑朔迷离。不过,无论怎么看,当事双方的行为都相当“硬核”,一边为了维权不惜扰乱公共秩序,另一边不管面临多大舆论压力,都不改强势傲慢的口风。到底孰是孰非,看来我们还得等这子弹再飞一会儿了。
3、特斯拉的“底气”从何而来?
事实上,特斯拉在风口浪尖呆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在网上随便搜索“特斯拉刹车失灵”就会发现上百万条相关信息,这种现象并非个例。
从去年到现在,涉及特斯拉质量问题的负面新闻从未间断。更有媒体统计,去年特斯拉在国内发生的因刹车失灵等质量原因引起的事故近十起。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今年2月,特斯拉正在经历其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故障召回。此后,还被五部门约谈了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OTA)等问题。
特斯拉的负面消息也绝不止张女士一个。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公路行驶时撞上一棵树并起火,车内两名男子死亡。美国警方认定事发时汽车处于无人驾驶状态,并称调查人员将对特斯拉发出搜查令,以获取在得州发生事故车辆的所有数据。
全球的负面新闻一个接一个,特斯拉必须好好掂量掂量了。
4、“车顶维权”告诉我们什么?
消费者以闹维权不妥,但商家对应傲慢态度同样值得商榷。
一方面,作为消费者,面对权利受损时不要失去理性,因为一旦失去理性,很可能将自己置于不利境地,有理反而成了没理。同时,一定注意留存证据,为维权提供足够的支撑。最后,一定要通过合法渠道维护权利,与商家协商不成,也应当诉诸市场监管部门以及法律部门寻求保护。
另一方面,“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老话对商家而言不是一句空话。所有商家无论大小,都应该把消费者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处理纠纷问题上,不要摆出一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姿态。要知道,在舆情旋涡中,别人并不关心企业说了什么,更关心企业说话的态度。商家如果真正学会了尊重消费者,就不会出现“不合理的诉求不妥协,合理的诉求不理会”这样的闹剧。
与其上车顶维权,不如用检测说话
佘颖
4月19日的上海车展,特斯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冲上热搜——一名身穿印有“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维权者爬上展车车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引来大批群众围观。
当天特斯拉官方回应称,爬上车顶的张女士因超速导致撞车,多次沟通无法解决。而张女士则坚称,警方从未判定其超速,系特斯拉多次推诿“甩锅”。故而不惜“车顶维权”。目前,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警方还提示消费者应通过合法合理途径,表达诉求维护权益,切勿采取过激行为,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消费维权合法合理的途径有哪些呢?首先肯定是跟商家直接沟通;如果沟通不畅,可以向12315消费投诉热线和消协组织寻求帮助;如果调解不成,那就只能申请仲裁或者到法院起诉。这几年还兴起了向网络平台投诉举报,通过舆情发酵施加影响,感受到压力的商家往往会主动求和,监管部门也会更加重视。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消费维权的重要渠道。
但是不管哪个渠道,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商家和消费者。从目前已有的信息来看,特斯拉与消费者有过直接沟通,但是双方分歧较大,特别是在对刹车失灵与超速行驶的关系上,因为没有权威检测下结论,谁也说服不了谁。
所以,目前急需一份客观、真实、权威的检测报告。车主想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企业想要平息消费纠纷,双方应当在检测场寻求真相,而不是舆论场你来我往。尤其是维权车主,站到车顶上也解决不了问题,反而给自己招来麻烦。
据媒体报道,在市场监管部门的调解下,双方同意选择第三方检测技术机构后协商鉴定事宜。此后,特斯拉和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出去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检测,但被张女士拒绝。对此,特斯拉的说法是:“车主拒绝任何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而张女士的解释是:她上网查询后发现,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主要认证家电、手机等小件,不是专业的汽车质量认证机构。
实际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下属的国家级认证机构,可以说是全中国最权威的质量认证机构。列入我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的汽车、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等,其3C认证工作大都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指定承担。
普通消费者不掌握的信息,监管部门应当予以说明。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就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等问题共同约谈了特斯拉。但如今看来,只约谈企业不足以解消费者心头之惑。
而总是被怀疑删改数据、刹车失灵,又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估计特斯拉也很恼火。后台数据不能直接提供给消费者,提供给权威检测部门总是可以的。
当舆情已经由个案发展为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监管部门应该主动介入,提供能服众的检测报告。双方各执一词的纠纷中,只有让过硬的证据说话,才能消除消费者、企业和公众的疑虑,给市场一个期待已久的真相。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刹车失灵!”车主“大闹”展台,特斯拉质量问题再引关注
4月19日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上,特斯拉展台首日上演的“车主维权事件”无疑成了全场的焦点。一名身穿印有“刹车失灵”和特斯拉logo字样白T恤的年轻女子,突然爬上一辆特斯拉展车车顶,不停地高喊“特斯拉刹车失灵!”瞬间吸引了数百名观众围观,随后现场视频和图片开始在网络上大量传播。
女车主的行为大约持续了5分钟,之后现场调动了大量安保人员强行将该女子控制,两名疑似工作人员的男子,直接将该女子提着手脚抬离现场,整个过程非常粗暴。而最新的消息显示,该女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美国当地时间19日,特斯拉股价开盘大跌,盘中一度跌逾6%。截至收盘,特斯拉股价下跌3.4%,报714.63美元,市值缩水24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71亿元。
无奈的极端维权事件
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这是又一起比较复杂的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当事人就是此前在郑州维权的特斯拉车主张女士。张女士曾于2019年购买了一辆特斯拉Model3。今年2月份,张女士的父亲驾驶着该汽车在河南安阳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
据此前相关媒体报道,张女士曾表示,事故发生时,其父亲曾猛踩刹车,但没有效果。而张女士本人在事故发生前,在等红绿灯时也曾遇到过类似情况。
张女士认为是因为“刹车失灵”故障导致了车祸,特斯拉店方表示可以提供第三方检测数据来证实车辆是否出现故障,但车主担心第三方检测数据会被店方修改,拒绝进行检测并要求退车。
张女士表示,特斯拉方面不仅不承认车辆存在质量问题,更对她不理不睬。因为事情没有得到解决,今年3月9日,张女士曾于郑州车展时对此事进行了维权,当时她将自己的Model3轿车的两侧也喷上了“刹车失灵”的字样。
车展首日女车主维权事件发生后,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针对此事表示:“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我们没有办法妥协,就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陶琳态度强硬的回应引发了广大车主和网友的强烈不满,认为特斯拉又在习惯性“甩锅”,同时该事件更引发了特斯拉在对待中国用户的态度以及产品质量方面的热议。新华社发文隔空质问:高管傲慢回应让人费解,谁给了特斯了“不妥协”的底气?
事故频发的热销车
其实,车展上的女车主维权事件并不是特斯拉质量问题的个案。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有关于特斯拉“失控”、“刹车失灵”、“黑屏”、“异响”、“辅助驾驶自动开启”等问题层出不穷。
自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度靠着价格和科技的优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而自2020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后,特斯拉在产能和交付量上都有了飞速提升。国产Model 3至今已经历5次降价,起售价从最初的35.58万元降至目前的24.99万元。
伴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产品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自国产Model 3交付以来,北京、上海、杭州、南充、无锡、临沂、郑州、温州、广州、深圳、南昌等地发生过十余起因车辆“异常加速”或“刹车失效”引发的交通事故。
而针对这些事故,特斯拉并没有进行过反省,其官方表态大多是“因为驾驶员误操作导致”、“女性踩刹车力量弱”、“路面太滑”等,认为车辆本身并不存在缺陷。不断被曝光的质量问题明显降低了车主的信任,消费者维权事件也频频引爆舆论。但特斯拉对此并不太在意,甚至其创始人马斯克都认为,出现质量问题是产能飞速提升时的无奈情况。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特斯拉重要的利润来源。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在华总交付量达49.96万辆,同比增长约36%。虽然就当前的销量来看,特斯拉一直处在电动汽车销量的排行榜前列。但是随着国产电动汽车的全面进步,在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新势力的围剿下,在苹果、百度、小米、华为等互联网巨头相继入局的压力下,特斯拉的优势将会越来越小。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特斯拉在中国快速扩张的同时不注重产品质量,缺少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起码的尊重,还保持着一贯的“强硬”和“傲慢”,早晚会得到市场给出的教训。
4月19日夜间,针对车主维权事件,特斯拉发表了一份有别于陶琳风格的官方声明,声明中表示:作为一家汽车科技企业,驾驶安全和产品质量一直是我们毫不妥协的品牌追求和基本原则;我们的初心是坚持为用户创造安心、舒适的电动出行生活,在我们的业务流程和模式中,消费者是永远的核心,我们珍惜和尊重每一份反馈,并全力以赴、尽己所能去改正、完善,我们相信只有秉承负责任的态度,持续完善客户服务,才能更好的传递优秀产品体验;对于大家看到的种种关于特斯拉产品安全问题的疑问和关注,我们始终愿意全力配合国家级的第三方权威机构的全方位检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特斯拉的消费者放心,争取消费者的理解和谅解;我们珍惜每一个客户,所以我们愿意公开承诺: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特斯拉与客户,始终是一体的。对于客户的具体诉求,我们一定会尽己所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但愿,这一次,特斯拉的回应是发自内心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英伟达盘前直线下挫,消息称英国将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其收购ARM
摘要
【英伟达盘前直线下挫 消息称英国将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其收购ARM】英伟达盘前直线下挫,跌近3%。此前,有消息称,英国将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美股投资网)
英伟达盘前直线下挫,跌近3%。此前,彭博消息称,英国将以国家安全为由干预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
延伸阅读:
显卡供应短缺局面难改 英伟达称显卡价格已失控
据报道,英伟达称2021年仍将面临显卡供应短缺的局面,英伟达将继续努力增加供应,但目前想拿到新显卡仍然很困难,游戏玩家、加密货币矿工和“黄牛党”已经让显卡实际价格失控了。
华创证券指出,由于疫情影响,全球芯片都出现了紧缺的情况,显卡也不例外,显卡厂商的产量出现了大幅下滑。另外,近期虚拟币行情火爆,“挖矿”导致对显卡的需求爆发。A股相关公司主要有胜宏科技、通富微电、景嘉微等。(证券时报网)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异动 | Peloton(PTON)盘前跌超6%,监管机构警告消费者注意其跑步机安全问题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获悉,4月19日(周一),截至发稿,Peloton(PTON)美股盘前跌6.03%,报109.2美元。在此前多起儿童和宠物因Peloton Tread+跑步机受伤的事件后,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警告消费者称该款跑步机存在安全问题。
CPSC在声明中表示,该款跑步机有对儿童造成严重擦伤、骨折和死亡的风险,儿童消费者应该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该监管机构表示,已知晓39起事故,其中一人死亡,正在调查所有已知的与Peloton Tread+跑步机相关的事故。
Peloton则回应称没有理由停止使用该跑步机,同时表示16岁以下的儿童不应该使用该款跑步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新华社评“车顶维权”:特斯拉对质量的自我要求等需与市场期待匹配
美股投资网4月19日消息,今日,2021上海车展上,一名女士身穿“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衫,站到车顶在特斯拉展台维权,一时成为舆论热点。对此,新华社发表评论。
文章称,这不是相关车企第一次遇到“车顶维权”,也不是“车顶维权”第一次引发舆论热议。站上车顶维权既不安全也不体面,于公共秩序更无益。于上海车展而言,出现这样的事情,有关方面应当依法依规,该调查的调查,该处理的处理。与此同时,在社交网络上,也有不少舆论认为,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关切,车企应当更加认真,直面问题。
作为汽车行业的“明星”品牌,特斯拉对质量的自我要求、对用户的承诺需要与市场期待相匹配,这才能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任何企业而言,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正道。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可口可乐2021Q1营收90亿美元,超预期
可口可乐:2021年Q1营收90亿美元,预期86.3亿美元,去年同期86.01亿美元;可口可乐2021年第一季度可比每股收益55美分,预期50美分。截至发稿,可口可乐盘前涨0.75%。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