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为暴雪收购案通过CMA审查-微软披露索尼将推出多款独占新游

作者  |  2022-10-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为了增强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合理性,并让监管部门认为这起收购案不会对其他游戏公司构成实质性威胁,微软在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对该收购案审查的过程中把“压力”给到了主要竞争对手索尼。

近日,微软在向CMA提交的一份文件中提到,索尼可能将在2023年推出《漫威蜘蛛侠2》《漫威金刚狼》《地平线》《最终幻想16》《Forspoken》等大量第一方和第三方独占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提到的游戏中,除了《漫威金刚狼》仍未官宣发布日期外,其它几款都已确定在2023年推出。据悉,《漫威金刚狼》由美国游戏厂商Insomniac Games开发,该厂商同时也负责《漫威蜘蛛侠 2》的开发工作。

不过,对于《漫威金刚狼》的发布计划,索尼和Insomniac Games双方仅给出了非常有限的信息,除了官方发布的预告片外,目前仅可得知该项目正由射击游戏《特殊行动:一线生机》的前叙事导演Walt Williams负责制作。

因此,在索尼方没有给出《漫威金刚狼》的具体发售信息的背景下,微软此次提到该款游戏将在2023年推出的消息是否足够可信,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微软之所以透露这一重要信息,是因为此前CMA在审查过程中提到担心这桩收购案会损害索尼以及其它竞争对手的市场利益。

CMA认为,微软可能会通过“扣留”索尼旗下游戏主机PlayStation中和动视暴雪相关的内容(尤其是《使命召唤》系列),以阻止索尼通过主机游戏平台或平台内游戏订阅制与其竞争。此外,CMA担心微软可能会通过独占动视暴雪提供的内容,将其与微软的“生态系统”相结合,以超越谷歌、亚马逊和英伟达等竞争对手。

在此前巴西经济保护管理委员会(CADE)对微软暴雪收购案的审查中,索尼作为重要的问询对象之一,就曾向CADE表示,除动视外,目前还没有其它游戏厂商能创造出能与《使命召唤》分庭抗礼的游戏IP,一旦它加入微软的游戏库中,将令其它厂商无力与其竞争。

在微软回复CMA的文件中还提到,“索尼高管最近表示,他们正在通过收购实现稳定增长,这使得索尼的公司运营处于‘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或许是为了缩小微软收购暴雪给自家游戏业务带来的冲击,索尼也没有停下四处收购游戏厂商的脚步。

从1月开始,索尼就陆续收购了诸如《命运》开发商 Bungie、芬兰手机游戏开发商Savage Game Studios等游戏厂商,同时也投资了Epic Games、From Software等厂商。

此外,《最终幻想》开发商、日本知名游戏厂商Square Enix也成了索尼的目标。7月,Square Enix 子公司Eidos蒙特利尔工作室创始人Stephane DAstou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索尼确实有意收购SE Tokyo,以获得《最终幻想》《王国之心》等IP.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新美联储通讯社”放风:美联储可能缩小12月加息幅度

作者  |  2022-10-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周五(10月21日),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著名分析师Nick Timiraos发表了最新观点:美联储预计将在下次利率会议上(11月1日至2日)再次加息75个基点,届时可能会讨论是否以及如何释放12月放缓加息步伐的信号。

美联储内部存在分歧

美联储内部存在不小分歧,一些美联储官员表示,他们希望尽快放慢加息步伐,并在明年初停止加息,以观察今年的举措对经济的影响,他们希望降低加息造成的经济急剧放缓风险。而另一些官员则认为,现在讨论这些问题还为时过早,因为事实证明,高通胀将更加持久和广泛。

今年以来,美联储共加息了3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上调至3.00%-3.25%,乃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最高的利率水平。美联储过去三次利率会议(6月、7月和9月)均加息75个基点,创下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速度。在今年6月之前,美联储已经28年没有过加息75个基点了。

尽管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怨声载道,但就目前而言,美联储遏制通胀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美国通胀水平仍在近四十年高位附近徘徊。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2%,连续7个月位于8%上方,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动较大的因素)同比增长6.6%,续创1982年8月以来新高。

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挑战

如果美联储选择在12月加息50个基点,他们将面临一个现实挑战:如何向公众证明他们并没有在对抗通胀的斗争中退缩。

今年夏季,投资者曾一度乐观地预计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从而促成了市场在7月和8月反弹。但这和美联储的目标相冲突,因为更宽松的金融环境会刺激支出和经济增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随即在8月底发表了一番罕见的鹰派讲话,导致市场持续大幅下挫。

Timiraos表示,如果官员考虑在12月加息50个基点,他们会希望投资者能为此做好准备,从而避免引发新一轮持续上涨。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同时利用他们新的经济预测显示,他们可能会在2023年将利率提升至稍高于上月预测的水平。上个月,多数美联储官员预计明年利率将至少提高到4.6%。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投资者现在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春季前将利率提高到5%。

牛津经济研究院首席美国经济学家Kathy Bostjancic称,如果决策者决定12月加息50个基点,他们就有理由担心会引发另一轮市场反弹。Bostjancic表示:“股市一直非常渴望看到美联储做出转向,官员们必须解释,50个基点仍然是一次有意义的加息。”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Jason Furman警告,如果今年秋天市场再次出现反弹,美联储可能不得不以超出预期的幅度进行加息,以减缓经济增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六连涨”后首次降价、最大降幅近10%-特斯拉急向中国市场要销量

作者  |  2022-10-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价格频繁调整的路上,特斯拉继续狂奔。只是这一次,特斯拉国产车型的调价更显得意味深长。

10月24日,特斯拉中国官宣对国产Model 3后驱版、高性能版,及Model Y后驱版、长续航版、高性能版等五款主销车型进行调价。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降价幅度最大,降幅3.7万元或9.37%;Model 3后驱版本降幅最小,为1.4万元或5%。

“特斯拉降价并不意外。”在中国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李颜伟看来,特斯拉要完成全年计划需要扩大用户群,在目前形势下需要尽快扩大销售。

特斯拉本轮降价早有苗头。9月中旬,特斯拉中国开启了“变相降价”,对于自9月16日到9月30日完成提车并选择在特斯拉店内购买保险的车主,提供8000元保险补贴,保险补贴可直接用于减免车价;随后,特斯拉于10月1日再度推出一项保险补贴活动,消费者在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购车,若选择通过特斯拉合作保险机构购买相应车险,可通过尾款减免7000元享受保险补贴。彼时,不少观点认为,特斯拉的保险补贴活动都是官方调价的过渡行为。

乘联会数据显示,1-9月,特斯拉中国销量31.8万辆,同比增55.4%,这一成绩也已经和去年全年水平相当,超过了中国头部造车新势力“蔚小理”销量之和。其中,Model Y销量21.91万辆,同比增长135.8%,位列中国高端SUV(售价30万元以上)销量榜首;Model 3销量9.9万辆,同比降11.4%。而本次降价之后,作为国目前特斯拉最受欢迎的车型,Model Y后驱版售价跌回30万元以内,仍可享受2022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约11088元。

“在中国的电动车市场,价格竞争压力较大已然不是新鲜事儿。”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现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采取的是“一口价”的直营模式,这也是电动化时代的一大特色,而直营的特点就是透明的价格体系,且可以直接触达用户,“对价格频繁调整的特斯拉,也为了在中国市场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某新能源品牌内部人士则表示,促成此次降价一个重要因素是产能大幅提升带来的交付交期大幅缩短。亦有某证券分析师认为,在特斯拉上海工厂扩产后,目前的订单已无法满足产能需求。

在特斯拉六大工厂中,上海超级工厂稳居要位。2021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为93.6万辆,其中上海工厂共交付48.413万辆,占比高达51.7%。及至今年,上海超级工厂对特斯拉全球的贡献度依然稳定在50%以上。销量方面,中国市场今年前三季度交付占比超过35%,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

值得留意的是,在此次价格下调之前,特斯拉中国在一年时间之内已经“六连涨”。2021年1月,新款国产Model 3上市,起售价24.99万元,5月和7月先涨后降;11月19日,Model 3售价上调1.5万元至25.09万元; 11月24日,Model 3后轮驱动版上涨至25.5652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上涨至28.0752万元; 12月,Model 3起售价涨1万元至26.56万,Model Y起售价涨2.1万元至30.18万元。

此外,今年3月,特斯拉除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长续航、高性能版均涨价1万元之外,还将后轮驱动Model Y售价提高至31.69万元,涨幅15060元;6月,国产Model Y长续航版涨价1.9万元至39.49万元。

“降低售价一直是刺激销量最有效的方式。”前述业内人士表示,现在和未来——中国市场不光是特斯拉的生产基地,还是空间巨大的发展基地,“中国市场对于特斯拉来说,无论是作为销售市场还是生产基地都需要倚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特斯拉毕竟还是领军者,潜力还是不小的,未来的竞争格局会以比亚迪、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和特斯拉为主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熊市买美国国债,收益率超过9%,还无风险,是真的吗?抗通胀最好的投资品种

作者  |  2022-10-23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在美股市场中,难道真的没有稳赚的投资方式吗?有高的回报就一定伴随着高风险吗?为了打破这个投资学的“潜规则”,我们做了大量的研究,给各位朋友整理出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另类的投资攻略,当看完本期视频,对你都能够有所启发。

回顾今年的美股让无数投资人“遍体鳞伤”,不管你是散户投资者还是华尔街的大基金,对买卖股票热情都在持续降温。

去年,证券商嘉信的散户日均成交量曾达到惊人的841万笔,而今年Q3嘉信平均每日处理的散户交易数量已降至552万笔,为其2020年底收购TD Ameritrade以来的最低水平。

摩根士丹利旗下的平台,散户交易员在第三季度平均每天进行的成交比数也降至88.5万笔交易。这一数字较一年前下降了16%,也是该投行自2020年底收购Etrade Financial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些平台的成交活跃度已远低于“散户大战华尔街”时代的巅峰时期。当时散户投资者推动了GME等网红股的大幅飙升。在今年,尽管也会有部分MEME股一度出现短线行情,但往往最终都只是昙花一现。BBBYAMC的股价在8月份就曾一度飙升,但此后所有的短线涨幅很快就被抹去。

此外,AAII投资者调查显示,美股交易情绪已经跌到2020年疫情爆发时的低位,红线代表个人投资者股票的配置,今年以来急速下降。

美国国债概念,分类,现在哪个品种适合我们

那么在现在的熊市,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任由高通胀吞噬着我们的现金,让我们银行的现金不断的贬值,我们该如何应对?该如何配置我们的资产呢?有没有一个有比较高的稳定回报,零风险的投资产品呢?

答案是有的,美国国债或许是最佳的投资选择。美国历来就有发行国债的传统,种类也不少。但对于家庭储蓄,Series I Saving Bond简称 I Bond可以算是最稳赚不赔的了。今年下半年的 I Bond竟然涨到了9.62%,赶快来了解一下。

I Bond是由美国财政部发行债券的,简单来说就是高息借钱给美国政府,承诺到期后按照说好的利率来支付利息以及归还本金,这一点其实和银行的定存类似。这种bond存在很久的时间了,政府98年就开始发行了。

为什么最近I Bond比较火热呢?因为它的利息是和通货膨胀挂钩的,半年调整一次。从202251日开始,I Bond的保证利息是我们刚才提到的9.62%。在现在这个高通胀,股市动荡的时代,无风险,高利息的国债自然是上上之选!可以保护保护投资人的钱,不被通货膨胀侵蚀!

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高利息保证利率的优点,它还有利息可以免除州和市政稅,兑现时如果满足条件还可以大学学费免收入所得税。

不过I Bond也有缺点

第一利率不稳,虽然2022年下半年的利率将近10%,但未来很有可能下跌,因为过去10年间I Bond的平均利率只有2~3%左右。

如果你想靠I Bond赚大钱,我觉得还是想想算了,相比其他诸多理财产品,I Bond的整体利率其实是比较低的。由于利率与通胀挂钩,遇上通货紧缩,利率甚至会降为0

不过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在111日之前都是按照9.62%现在高利率计算,那么在111日当天以及以后就会按照新的调整利率计算。所以这里就需要我们判断了你觉得9.62%这个水平够高了,以后就要降了,那你可以在111日之前买入,如果还觉得111日当天以及以后的水平要高于现在那就可以再等等。

美国目前的通货膨胀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美联储说不惜一切降通胀,但是现在看来还是效果甚微。所以11月的新利率也不会差太多,整体来讲今年买I Bond是个不错的选择。当我们买I Bond的时候,无论是月初买还是月底买,你都会拿到整个月的利息,在卖出时无论你是月初卖还是月底卖,这个月都不算利息,所以我推荐大家月底买卖的时候月出卖。

第二有年限30年以及罚款,利息不是每次发放,而是在领取时一并计算,必须持有30年吗?答案是否定的。在I Bond购买一年后就可以提早兑现,但是持有的时间不到5年,那么3个月的利息要扣除。5年以上就不用扣除利息这个罚款。

当然,如果一年内有特殊情况想取出钱款,也是有办法的。我们可以向美国财政部发送电子邮件,解释赎回债券的原因和需要赎回债券的数量种类,最后还要记得告诉他们收款账户哦。

第三,购买限制。每年只能购买最多10000 美元的新 I-Bond,每人每年可以给不同的SSN购买单个不超过1万美金的gift。理论上我们可以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一份。另外还有 5,000 美元的 I-Bond 可通过退税购买。对于希望建立有意义的通胀壁垒的大型投资者而言,购买限制是一个主要缺点。

不过,如果大家要给孩子买I Bond需要慎重一些,因为如果孩子以后上大学申请finacial aid的话,债券资产会算入孩子的个人资产,可能会影响申请。

TIPS

除了I Bond其实TIPSTreasury Inflation Protected Securities)中文叫做通胀保值国债,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来讲可能比I Bond还要更好。

它的年限是5年,10年,30年期,每年付息两次,利率固定。正是因为 TIPS 债券定期支付半年一次的利息,而 I-Bond 投资者只有在卖出时才能获得应计收入。

所以如果你是寻求当前收入的人,那 TIPS I-Bonds 更适合你。

此外TIPS流动性要强于I Bond,你可以在二级市场购买金额无限的TIPS,可以上万可以上百万美元,所以如果你是大型投资者想在短期内为你的投资组合建立有意义的通胀保护,这可能是唯一途径。

哪些国家持有最多的美国国债?

在国际贸易中,美国之外的国家或地区会采用购入美国国债的方式作为外汇储备,进行资产的保值投资。

目前美国国债外债的最大持有者是日本,截止至20223月,日本持有1232.4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接近美国外债的18%

中国位居第二,截止至20223月,持有1039.6千亿美元,占美国外债的15.5%

这两个国家持有的美国国债占据了境外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

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十五个国家如下(截止20223月)

日本:1232.4 千亿

中国:1039.6 千亿

英国:634.9 千亿

爱尔兰:315.9 千亿

卢森堡:300.8 千亿

开曼群岛:292.9 千亿

瑞士:274.1 千亿

比利时:264.6 千亿

法国:247.0 千亿

中国台湾:238.4 千亿

巴西:237.2 千亿

加拿大:221.8 千亿

中国香港:208.2 千亿

印度:199.8 千亿

新加坡:191.8 千亿

中国为什么要大举购买美国国债?

由上述数据可知,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国债外债,截止至20204月,持有了1.07万亿美元的国债,占美国国债外债总量的15.5%

为何中国会持有如此大量的美国国债?

1. 降低出口价格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出口业大国,这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美元又是国际最为通用的货币单位,为了维持出口量以及出口利润,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需要保持人民币相对于外币(如美元),在较低的一个位置以获取贸易差价利润。

控制人民币升值的有效方法就是大量购入美国国债,因为购买美国国债需要美元,大量持有美国国债意味着大量兑换了美元,美元的减少就会使其增值。相对应的,人民币就会贬值,这就可以维持中国的低出口价、以及高出口利润。

2. 稳定资产安全

作为国家层面的投资,相对于房地产、股票或其他国家的国债,购买美国国债是目前最为安全和稳定的国家资产投资方式。

3. 扩展对外贸易

美元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尤其是在邻近中国的中东地区,这就意味着持有美元可以有效扩展对外贸易范围。而持有美国国债即可提高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进而可快速进行对外贸易版图的拓展。

怎么买I Bond

首先购买I Bond 的方式是在官网购买,现在我们就来打开treasure directGovhttps://www.treasurydirect.gov/这个网页,购买之前我们首先要注册一个账户,

然后就会进入注册页面,在这个注册页面简单介绍了开户的三个流程,我们直接拉到最下面点击apply now

在这一步我们要选择账户类别,大部分朋友们都是个人账户,所以我们点选 Individual,在这个页面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公司和信托都是可以购买I bond,所以如果你有公司和信托,也可以买起来,后面的操作和个人一样,我们点击submit

接下来的一步就是需要你填写一些基本信息,姓名,社安号,生日,地址。联系方式等,需要提醒的是这里的邮箱一定要是你能收到邮件的邮箱。因为注册成功之后,系统会把你的账号发到邮箱,

这里所有红色星号的部分都是必填的,driver Wicense 驾照可以不用提供,电话也只需要提供一个即可,底下是银行信息,你将用填写的这个银行里面的资金来买I Bond,所以一定要核对好你的银行信息,一旦填错了,就比较麻烦了。系统会暂停你的账户申请,你需要邮寄相关文件给 treasure direct 等他们审核,这个过程需要10-15天,非常非常的麻烦,所以务必要好好核对你的信息,然后我们点选这个方块,证明我们提供的社安号无误,并且是美国纳税人,点选submit

接下来会给你一次机会核对你的个人信息和银行信息,确认无误后,滚动至页面底部,点选submit。接下来就是设置一些密码保护的问题,我们就不说了。完成这些操作,你就可以收到邮件,这也就证明了你已经开户成功了。

有了 Treasury Direct 账户以后,登录以后在BuyDirect tab 里面下图红圈处购买即可,然后submit

然后在这个地方你只需要,选择你购买的额度并输入,最少是25美元,最多是10000美元,在Purchase Amount这里输入的数字必须是25的倍数,50100125等都可以,在下面就是购买日期,我们选最近的日期就可以了。然后点击submit就可以了。

整个过程是非常简单的耗时也不用太久。

好了,今天的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下你的评论,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美联储内部在加息存分歧,美股反弹,12月加息50基点,放缓加息步伐?

作者  |  2022-10-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三大指数周五收盘走高,借助周五反弹,三大股指本周创造了6月以来最佳单周表现。而今日美股得以反弹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短期国债收益率回落以及一些联储官员担心激进加息措施可能导致过度紧缩。

截至收盘,道指收盘上涨748.97点,涨幅为2.47%,报31082.56点;纳指涨244.87点,涨幅为2.31%,报10859.72点;标普500指数涨86.97点,涨幅为2.37%,报3752.75点。

本周道指累计上涨4.89%,标普500指数上涨4.74%,纳指上涨5.22%

美股投资网分析团队认为美股大幅震荡,是与紧张的投资者针对消息面作出膝跳反应式决定分不开的。随着美联储为遏制通胀上涨而采取的加息政策使美股市场愈发动荡,投资者们越来越多的选择短线交易策略。

 

美联储内部关于加息存在分歧

美联储内部存在不小分歧,一些美联储官员表示,他们希望尽快放慢加息步伐,并在明年初停止加息,以观察今年的举措对经济的影响,他们希望降低加息造成的经济急剧放缓风险。而另一些官员则认为,现在讨论这些问题还为时过早,因为事实证明,高通胀将更加持久和广泛。

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记者Nick Timiraos发文称,美联储可能考虑暗示减少12月加息幅度。鸽派美联储官员、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此后直言,是时候开始考虑放慢加息速度。

美联储理事库克周四表示,美国通胀率仍然高得令人无法接受,利率需要继续上升才能令通胀得到控制。然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政策的限制性。”

一直以来美联储官员希望通过提高借贷成本抑制支出、招聘和投资来减缓过热的经济活动。他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胀一定会降下来。

然而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怨声载道,但就目前而言,美联储遏制通胀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美国通胀水平仍在近四十年高位附近徘徊。

 

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挑战

12月加息幅度会有多少呢?50个基点吗?如果真的是50个基点,又如何向公众解释他们在阻止高通胀的斗争中没有退缩呢?

今年夏天,由于投资者一度乐观地预计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促成了市场在7月和8月美股的反弹。但这和美联储的目标相冲突,因为更宽松的金融环境会刺激支出和经济增长。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随即在8月底发表了一番罕见的鹰派讲话,导致市场持续大幅下挫。

如果官员考虑在12月加息50个基点,我们认为美联储官员们必须解释,50个基点仍然是一次有意义的加息。才可以继续保持他们的威信!同时美联储官员们会希望投资者能为此做好准备,从而避免引发新一轮持续上涨。

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美联储12月加息50个基点,同时利用他们新的经济预测显示,他们可能会在2023年将利率提升至稍高于上月预测的水平。上个月,多数美联储官员预计明年利率将至少提高到4.6%

12月中旬的会议之前,官员们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来观察几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经济指标,包括就业和通胀指标。美国劳工部将于1028日发布7-9月当季报告。

 

美股科技股最好的时光已过去?FAAMG这个财报季“有点难”

作者  |  2022-10-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科技公司在经历两年多的盈利增长后,预计业绩将出现大幅下滑,原因是通胀和对经济的担忧导致消费者和企业削减支出。

Catalyst Private Wealth创始人兼执行合伙人布伦丹康诺顿(Brendan Connaughton)认为,科技公司高管将会在本季度和下季度用尽一切方法处理坏消息,他们可以抛出各种可能的减记或借口,然后试图超过已经降低的预期。

科技股投资者正准备在未来数周迎接企业的谨慎声明、未达标的数据和悲观情绪,因为科技股高管们正试图在明年之前摆脱公司的所有包袱。分析师预期,“FAAM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微软及谷歌母公司Alphabet)本次财报季表现难言乐观。

康诺顿说:“企业领导层将会非常、非常保守。我认为业绩指引将非常糟糕。”今年9月当季的美股业绩看起来很糟糕。FactSet的估计显示,苹果的销售额将下降4.6%,而去年同期的增幅为38%。

另一方面,企业收入仍将增长,但增幅很小。IT行业的综合收入预计将增长4.7%,而去年同期的增幅为19.8%。令人惊讶的是,科技股的表现仍好于标普500指数的整体表现,至少在盈利方面是这样。FactSet目前显示,标普500指数的整体第三季度混合利润增速将为1.2%,这将是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的利润同比增长,营收增速将达到8.7%。

与Alphabet、Facebook母公司Meta、Twitter和社交媒体股Match Group等互联网巨头的预期相比,这些跌幅似乎不大。这些公司覆盖了通信服务行业的互动服务领域,分析师预计它们第三季度的收益将下降20.4%,混合营收将增长6.4%。一年前,这些公司整体收益飙升了43.3%,营收飙升了39.8%,主要受Alphabet的业绩增长推动。

这些公司当前的财报季将受到整体广告环境和Meta业绩的拖累。预计Meta财报将显示,来自同行的竞争加剧,来自Reels短视频产品的广告收入下降,以及有关削减成本的讨论。

Cowen & Co分析师约翰布莱克里奇(John Blackledge)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今年以来,Meta的股价下跌了60%以上,自22年第二季度以来下跌了25%左右,原因是各种宏观因素、iOS隐私变化、竞争加剧,以及用户粘性转向Reels,而Reels目前的盈利速度较低。”考虑到广告业务预期放缓,华尔街一致认为Meta的收入将下降4.8%。

另一方面,尽管Alphabet预计将在本季度实现收入增长,但由于广告环境和同行竞争,该公司预计增速只有9%。上个季度,由于来自抖音和其他视频流媒体对手的竞争,YouTube的收入增长放缓。

就目前而言,华尔街预期软件将是本季度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但收益增长仍将相当疲弱,约为1.9%,收入增长为11.8%。微软(Microsoft)的个人电脑业务规模庞大,而且由于美元走强而受到汇率波动的严重影响。预计该业务收入将增长9.9%左右,而美股投资网ows业务将放缓,Azure云业务将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至44%左右。

美银证券分析师布拉德希尔斯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我们预计微软本季度营收将与此前498亿美元的预期大致持平,预计Azure和Office业务会有增长,但会被PC/美股投资网ows的疲软抵消。”

与此同时,分析师预期亚马逊总收入将增长15.7%,其中AWS云计算业务的增长更大,约为31%。这一总营收增幅低于2020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飙升37%的水平,当时网购热潮推动了亚马逊业绩。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盘前|热门中概股走低-网易跌超5%;推特跌超10%-马斯克计划收购后精简75%员工

作者  |  2022-10-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股指期货盘前下挫,热门中概股普跌,网易跌超5%。推特大跌超10%,马斯克称收购推特后将精简75%员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报4.28%。

个股方面

热门中概股普跌,网易跌超5%,蔚来、百度跌超2%,阿里巴巴、京东跌超1%。

推特(TWTR)盘前跌幅扩大,一度近14%。马斯克在收购Twitter公司的交易中告诉潜在投资者,他计划裁减推特7500名员工中的近75%,将公司员工数量精简至只有2000名以上。

Snap(SNAP)盘前重挫26%,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6%至11.2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且增幅创历史新低。

Meta跌超3%,Meta Platforms收购GIF图片搜索引擎Giphy的交易今日被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再次叫停。Meta同意放弃交易,而Giphy将另寻买家。

相关资讯

坚定看好特斯拉 木头姐再次入场“抄底”

马斯克为推特制定“强力瘦身”计划:裁员75%!

美股聚焦

日元贬值已不再是跌多少的问题?小心这一全球市场“核爆”按钮

美股公司

特斯拉未来市值要超苹果、沙特阿美总和?华尔街马上泼冷水

[PAGE@默认页1]

[PAGE@默认页2]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股掘金|美国柴油供应仅够25天-原油应声上涨-石油股集体上扬

作者  |  2022-10-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石油板块集体上涨,Baker Hughes涨超6%,瓦莱罗能源涨5.31%,阿帕奇石油涨5.24%,哈里伯顿涨4.92%,EOG能源涨4.9%,斯伦贝谢涨4.86%,帝国石油涨1.11%,加拿大自然资源涨4%,Cenovus能源涨3.86%。

周三,WTI 11月原油期货收涨2.73美元,涨幅3.29%,报85.55美元/桶。布伦特11月原油期货收涨2.38美元,涨幅2.64%,报92.41美元/桶。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的数据,美国只有25天的柴油供应,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需求高企。代表需求的馏分油供应的4周滚动平均值升至2007年以来的最高季节性水平。虽然单周数据看需求略有下降,但在卡车运输、农业和供暖增加的情况下,整体仍处于两年来的最高水平区域。

医疗公司直觉外科公司(ISRG)涨9%,数据显示,公司营收高于分析师的预期,每股收益超出了分析师的预期。公司每股收益为$1.19,总营收为$1.56,而此前美股投资网Investing.com对分析师的调查显示,分析师预期该公司的营收为$1.51B,每股收益为$1.12。

阿斯麦(ASML)涨超6%,阿斯麦第三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0%至58亿欧元,超预期的53.9亿欧元;净利润同比下降2.24%至17.01亿欧元,超预期的14.2亿欧元;每股盈余同比增长0.04%至4.29欧元,环比则增长21.86%。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净营收61-66亿欧元,市场预期为61.3亿欧元;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约49%,市场预期为50.3%;预计全年净营收211亿欧元,毛利率接近50%。

奈飞大涨13%,Q3财报显示,在付费订阅用户重拾增长以及高于市场预期的业绩指引推动下,该股盘后一度涨逾15%。财报显示,奈飞Q3营收79.26亿美元,同比增长5.9%,市场预期为78.5亿美元。营业利润15.3亿美元,同比下降13%,市场预期12.6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9.3%,上年同期为23.5%,市场预期为15.9%。

全球流媒体付费订阅用户净增长241万,超出了奈飞此前预期和市场预期的100万;截至三季度,流媒体付费用户总数2.2309亿,同比增长4.5%,市场预期为2.217亿。此外,奈飞还预计,第四季度付费订阅用户将净增长450万,市场预期为390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特斯拉“不及预期”!股价年内跌37%-马斯克扬言:市值超苹果和沙特阿美总和

作者  |  2022-10-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长期来看,我认为特斯拉的市值可以超越苹果和沙特阿美的总和。”马斯克在最新的财报说明会上如是表示。

特斯拉发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14.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50.8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37.57亿美元相比增长56%;不过仍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20.9亿美元,这是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季度营收低于预期。在财报业绩电话会上,公司高管还对四季度和全年业绩做了预测,并回应了市场关心的布局原材料、收购推特等问题。

马斯克还透露,特斯拉可能回购50亿至100亿美元的股票,具体情况有待董事会的批准和审查。股价方面,截至美东时间10月19日收盘,特斯拉报收222.04美元/股,总市值6958亿美元。今年以来,在马斯克斥资440亿美元收购推特,以及人们对经济放缓、通胀加剧和利率上升的担忧的背景下,特斯拉股价已累计下跌近37%,而相较2021年11月414.5美元/股的历史高点来看,已近乎腰斩。

特斯拉三季度营收增长56%但不及预期

10月19日,特斯拉发布2022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汽车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14.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50.8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37.57亿美元相比增长56%;不过仍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20.9亿美元,这是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季度营收低于预期。

此外,特斯拉第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2.9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7.97亿元),与去年同期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16.18亿美元相比增长103%,而上一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2.59亿美元;自由现金流33.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38.5亿元),第三季度调整后每股盈利1.05美元,特斯拉今年三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7.9%,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8.4%,连续第二个季度低于30%。在交付数量方面,特斯拉三季度交付汽车34.383万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交付数量创单季高,却低于华尔街预期的约35.8万辆。

有分析认为,报告期内售卖碳排放指标收入的大幅下滑可能是特斯拉三季度营收不及预期的原因之一。其实,特斯拉以往盈利的一大主要贡献就是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三季度公司通过出售该额度的收入为2.86亿美元,创去年三季度以来新低,较今年一季度所创下的高位6.79亿美元更是减少了58%,环比则减少17%。

特斯拉表示,“我们实现了行业领先的营业利润率,同时也遇到了重大不利因素。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盈利能力,同时柏林工厂、得州工厂和 4680 电池产能爬坡效率较低。此外,与我们市场上的所有其他主要货币相比,美元在持续走强。”

产能方面,特斯拉的产能目标仍然是年化50%的增长。不过,首席财务官柯克霍恩表示,由于运输瓶颈的问题,今年不太可能实现全年交付数量增长50%,即使产量可能达到这一水平。今年4月,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今年将生产超过150万辆汽车,而在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累计共生产929910辆汽车,这意味着,第四季度产量需要超过57万辆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参考,在2021年最后三个月,该公司生产了305840辆汽车。

特斯拉可能会回购价值至多100亿美元的股票

财报发布后,特斯拉公司高管出席财报电话会议。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提到特斯拉可能会进行股票回购,此外,马斯克对特斯拉市值的目标是超越苹果公司和沙特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的总和。

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表示,鉴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不断增长的211亿美元现金余额,特斯拉可能回购50亿至100亿美元的股票,具体情况有待董事会的批准和审查。

马斯克还打消了外界对于市场需求因为经济低迷下滑的担忧。“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最远未来,公司预计能够售出我们生产的每一辆车”。他表示。他还推测,特斯拉市值有朝一日可能超过苹果和沙特阿美的总市值。目前,这两家公司的总市值为4.4万亿美元。

公司首席财务官柯克霍恩也进行发言,表示柏林超级工厂和得州超级工厂的运营成本使得特斯拉第三季度的利润率有所下降。他强调,柏林超级工厂和得州超级工厂生产的每一辆电动汽车对特斯拉汽车的总体销量贡献巨大。

柯克霍恩表示,特斯拉能源也录得有史以来最好的毛利润,主要是受 Megapack 电池组业务的推动作用。柯克霍恩说,尽管存在供应链风险,特斯拉仍希望今年能实现大约50%的增长。

推特价值可能远高于目前估值

关于电池的原材料,马斯克在电话会议中确认,特斯拉正推进在德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沿岸建设锂精炼厂的计划,以获得对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更多控制权。此前据报道,特斯拉几个月来一直在考虑这个项目,但之前还考虑过至少另一处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选址。该公司已经告诉州监管机构,计划在Corpus Christi附近建造一个电池级氢氧化锂精炼工厂。

马斯克称锂价“贵得离谱”,并一再鼓励企业家开始提炼锂,以缓解锂电池所用关键材料的供应瓶颈。

而当被问及收购推特的问题时,马斯克表示“我对推特的情况很兴奋……我认为这是一项长期失去活力的资产,但它具有惊人的潜力。推特的长期潜力比它目前的价值要大一个数量级。”

根据法院法令,马斯克收购推特需在10月28日下午5点之前完成交易,如果交易不能按期完成,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将在11月设定下次庭审日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拼多多Temu加速扩张-下一站落出非洲

作者  |  2022-10-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拼多多Temu上线不足两个月,已开始着手扩张。近日,拼多多在非洲也上线了Temu,并已在非洲多个国家进入GooglePlay购物免费榜前200应用之列。

据新消费日报分析师了解,目前拼多多还未正式布局非洲市场,只是先上架了Temu APP。

目前,拼多多Temu仅在北美市场铺开,10月15日,Temu在美国苹果应用商店的购物板块中排名第五,10月17日Temu升至第二,仅次于亚马逊购物;10月18日,Temu则冲上美国苹果应用商店购物板块的榜首位置。

可以看出,在北美市场发展较为顺利的拼多多,已经不满足于单一海外市场,开始寻求扩张。

Temu放弃“砍一刀”模式

Temu首站选择北美,考虑欧美客户对隐私的关注,并未上线“砍一刀”功能。Temu的界面相对拼多多更为简洁,增添了“购物车”功能。

上线之初,有消息指出,未来Temu仍将添加“砍一刀”功能,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拼多多方面确认。

一直以来,“砍一刀”都是拼多多在国内引流获客的主要方式,这一策略带来了低成本流量裂变,与之对比Temu在海外则没有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加持。目前在美国获客成本较高的情况下,Temu引流难度加大。

浙商证券研报中指出,预计Temu未来可能会延续拼多多社交+游戏的引流策略。目前,Temu在Instagram、Twitter和Facebook上都建立了官方账号,在Facebook上已经开始发布推广的合作,推广方式主要包括在Tik Tok、YouTube和Instagram上发布视频的形式,根据粉丝人数确定推广价。

随着电商平台竞争逐渐激烈,用户选择更多,获客成本也在逐渐提升。据悉,2013年获客成本平均为4.5美金/用户,目前获客成本达到40美金/用户。

“欧美客户普遍没有分享链接的习惯,Temu聚焦低价即可,不需要逆向培养用户习惯。”跨境电商专家陈涛认为,如果拼多多将Temu在非洲大规模铺开,“砍一刀”或将重现,这也更加符合当地市场追求低价的特点。

从全球市场来看,非洲是增长最快的电商市场之一,而且是与东南亚市场有相似之处的低价市场。在非洲市场尚未形成稳定格局的情况下,是值得开辟的新兴市场。

数据显示,非洲至少有631个实体商品B2C在线市场。中国玩家占据非洲电商平台主导地位。DataSparkle数据显示,非洲地区购物类应用活跃度排行榜中,中国玩家比例达60%。

据陈涛介绍,非洲以及东南亚市场的引流成本均低于北美市场,这也对以低价商品为主的Temu商家较为友好。“尤其是在悄然上涨的运营和物流成本导致卖家的利润空间在无形中被压缩的背景下,平台需要更低的成本吸引招商。”

据了解,Temu目前采取0佣金、0保证金的模式招募全品类商家,但卖家无定价权,由平台统一定价,然后以供货价与卖家结算。Temu整体流程大致为卖家报价、寄样审核、卖家供货、平台销售、签收结款,到货时间预估为7-9天左右,卖家签收后,按照签收日T+1来结款。

有从事跨境B2B业务的负责人告诉分析师,Temu当前定价普遍较低,虽然有利于吸引新客户,但长此以往,很容易打击商家积极性,从而导致商家流失,缺乏多样性。“Temu需要尽快拓展到更多的市场,以量带动营收,提升卖家信心。”

出海成本高昂拼多多承压?

据悉,Temu目前并未在海外建仓,预计短期物流将主要通过直邮的方式实现,主要依靠专线运输服务或与国际物流商合作。有买家在社交平台提及,Temu在美国市场多以FedEx为主。

Temu上大部分商品显示的交货时间在5-15天,如果延迟交付,买家将获得全额退款,并免费获得商品。

与国内市场相比,国外市场物流派送成本整体较高,今年上半年,亚马逊曾发布公告上调物流费。业内担心,较高的物流成本可能会使低价策略难以为继,带来亏损。

对比来看,Temu的主要对手SHEIN、Shopee均有当地仓。

其中,SHEIN选择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建立海外退货仓。通过在海外建立退货仓,退货后商品可以快速二次销售,降低物流和库存成本。

Shopee自建物流体系SLS,结合各地特点,通过自有物流平台Shopee Express或与第三方物流平台合作的方式,实现跨境物流服务、仓储、运输、进出口报关清关等相应的物流服务,且配送价低于市场价约30%。总部位于新加坡的Shopee已在国内建立上海、泉州、深圳和义乌四个转运仓。

上述负责人认为,Temu自建仓是早晚的事,未来如果单量达到一定量级,也有可能与极兔一起打造出海物流。“年终大促是Temu以及所有跨境电商的重要节点,拼多多有可能在四季度与更多的当地仓合作。”

“黑五”、“双十一”、“圣诞季”接踵而至,跨境电商的竞争也愈发白热化。Temu不仅需要面对SHEIN、Shopee的挑战,还要应对海外零售商去库存,商品价格或将进一步下探,但同时带来不小的业绩压力。

“对于拼多多来说出海是续多多买菜又一个战略级的项目,以低价以及补贴的策略来撬动流量,这也意味着Temu不会错过欧美市场重要的年终大促。”

浙商证券也在研报中提及,商业模式上,前期类自营的商业模式,后期主要依然需要依靠平台模式变现。目前SKU仍在扩充当中,未来仍然需要看客单价以及规模效应;需求上,低客单价符合全球消费趋势,且可能是一段时期的趋势。竞争对手如SHEIN、Wish、Shopee已经深耕海外多年,且有巨头亚马逊,当前的效率基于品类较少,随着品类的扩充,效率能否保持且能够形成复购,有待观察和验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