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无惧银行业危机,表现给力。是因为市场甚至预期美联储今年内就会降息,简单来讲,就是因为市场预期折现率下降,推动了美股估值的修复。
但是在这一简单逻辑的背后,却有两大阻碍美股上涨的暗流:一是机构的暗自做空,二是散户的胆怯。如果将这两大暗流考虑在内,目前美股的强势这回可算是真的到头了。
大家好,欢迎回到美股投资网,我们立即开始今天的节目吧!
第一股大暗流是机构的暗自做空。
目前很多的专业投资大机构,显然是看空并下大单做空美股的。
例如华尔街知名空头、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师Mike Wilson表示,当前银行业的动荡使美国股市的盈利指引看起来过高,越来越不现实。在核心经济数据发生变化之前,美国股市有可能下跌。第一季度可能是今年美股的高点,预计在美联储发出降息信号之前,股市风险回报不会出现根本性改善。
再比如英国金融时报的最新评论显示,经济数据疲弱导致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7个月以来的低点。美股投资者正避开成长型股票,转向更具防御性的股票。
而且,美债收益率飙升,加上企业持续悲观的盈利前景,使得美股当前的性价比,正创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吸引力正逐步减弱。
但华尔街大机构,像高盛,摩根大通,和其它大基金,他们的仓位一般是上百亿,他们不太可能因为预测接下来有可能发生风险,而直接全部清仓持股,即使他们愿意,被他们管理钱的客户也不愿意这样操作。
所以,他们更可能就是同时做多和做空股票,并买入上百万甚至上亿的看跌期权来对冲风险,我们来看美股大数据4月6日周四的数据。
我们通过监测华尔街机构大单的软件,美股大数据 StockWe 就能查看当天,当周机构仓位的细节。
点击期权异动实时订单流,选择日期,
在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当天的期权交易总的趋势的看跌的,看涨减去看跌的总权利金接近11亿美元。
下面是当天开盘到收盘每分钟的Call和Put分布图。
下来是期权的订单明细:
权利金按照从大到小排序,红色的是看跌期权Put,绿色的看涨期权Call,显然我们看到红色的看跌期权很多,绿色Call很少,最大的几笔直接都是上亿的资金量,这可是机构的真金白银。
你看第一笔4月6日的TSLA看跌期权,到期日是2024年1月19日,行权价是450,合约价266.95这一笔权利金达到了1.12亿,下面的SPX,到期日今年4月28日,行权价5000,合约价910.2资金量也到了1.04亿。
另外有一些非知名机构虽然也看空美股,但,一接盘量有限,二机构直接做空美股,基本面没有充足的理由。于是倾向于使用利率互换来应对美股下跌。
本来这个利率互换工具,是用来为利率波动提供“保护”的,但是现在却被用来保护美股下跌:简单汫逻辑是这样的,这个利率互换工具单独来看,就是一张赌约,设定一个未来美联储利率的“阈值”比方说6%,超过这个阈值购买利率看多合约的人就会爆赚,当然合约到期还没到6%,这张合约的价值就是0了。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本金”5000万的购买费用只需要37.5万—这笔购买合约的费用,就相当于保险费用,利率向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变动,到期后合约价值为0,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变动,收益成倍放大,不可斗量,
当然,当前的利率离”國值〞利率(Strike Rate)越远,“保险〞费用越低,合约价格跟随市场情况和市场预期的变动而变动,
今年3月初时,利率互换市场是基本“平衡〞的:即赌美联储在年底前将利率提高到6%以上(“國值〞利率 6%)与押注美联储将在年底将利率降低到4%以下的“保险费〞一样贵。但现在,机构投资者正在疯狂购买对应末日情景的“保单〞:现在购买美联储在今年12月前降息约200个基点的利率互换合约的“保险”费,已经是购买保护利率攀升至6%以上情景所需费用的两倍。
一方面,这表明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转向的预期强烈;另一方面也表明市场对崩盘的恐惧:美联储现在口径是,今年年内绝对不会发生降息;但是如果真的发生200个基点的大幅降息,那得发生多大的事儿?美股得暴跌多少,才能刺激美联储做出这样的举动?
这张图是历史上衰退前后美股的表现,总体上来看,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言,但是从平均值上来看,衰退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单次、短期波动异常剧烈的衰退,这种短时的巨幅上下,将会像大浪淘沙一样打爆很多市场参与者。所以现在机构对于利率互换保险的青睞,主要目的是防止短时巨幅波动被彻底震出场外。
第二大暗流是散户的胆怯
散户投资者往往在市场上升期会积极进场,但是本轮的美股反弹,散户却选择旁观了。
自2021年年初以来,散户的交易流量一直在上升,当时的典型事件是对美国游戏零售商GME的做多狂热。
根据数据提供商Vanda的数据,散户在今年早些时候疯狂涌入美股市场,在2月的前两周净买入量创下历史纪录:170亿美元。但散户的信心仿佛跟硅谷银行一起崩塌了:在3月的最后两周,散户仅净买入90亿美元的美股,是2020年底以来的最低值。
毕竟散户手中的钱是有限的,高通胀已经让他们每月多支付几百美元的开销,科技和零售大公司纷纷裁员,现金为王啊。
银行存款外流令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受关注
我们再来看一下近期银行存款外流,令美联储发起的一项广受欢迎的融资计划。这个计划在华尔街被称为逆回购,金融公司和其他机构通过逆回购得以从大量现金余额中赚取利息。这个工具呢从货币市场基金和其他机构借入资金,同时向这些机构提供美国国债等证券,并在第二天返还资金。
但是从反面来看,这实际上也在从银行系统中抽走资金,否则这些资金本可以用于投资或放贷。
截至周三,美联储的逆回购工具坐拥超过2.2万亿美元的资金。该工具支付4.8%的年化利率,远高于大多数银行提供的利率。
一些分析师建议,美联储应修改该工具的条款,以防有更多银行陷入困境。但任何政策讨论都可能因美联储加息控通胀等因素而变得复杂,而且官员们过去曾表示,他们更倾向于让市场力量发挥作用。
美联储理事沃勒在今年1月的一次主持式讨论中表示:“每天,企业都在把它们不需要的超过2万亿美元流动性交给我们。”
美联储数据显示,自3月初以来,银行存款已下降3630亿美元,至17.3万亿美元。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货币市场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已增加3040亿美元,达到创纪录的5.2万亿美元。
货币市场基金管理的资产中有超过40%投资于该逆回购工具。美联储在10年前创建了该工具,目的是在当时银行体系充斥大量储备资金的情况下提高利率。自2022年年中以来,大约有2万亿美元或更多资金曾流入该工具。对该工具的需求在2021年出现爆炸式增长,当时美联储在新冠疫情期间的积极刺激措施引发一波存款流入银行体系。
自3月初硅谷银行和Signature Bank相继倒闭后的几周内,对美联储逆回购工具的使用没有明显变化,但一些分析人士表示,银行业压力使人们更难预测美联储相对较新的工具将如何影响隔夜贷款市场。
2009年至2018年期间担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达德利(William Dudley)说:“这次的不同之处在于,货币市场基金将资金回笼到银行系统的效果没有以前好。由于监管机构在大约10年前作出的一个决定,银行一直不愿在美联储存放额外的准备金(即流动性良好、随时可用的现金)。
达德利说,他们选择将准备金余额计入银行计算的一个关键监管缓冲指标,即补充杠杆率(SLR)。
随着疫情对金融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官员们从2020年4月起暂时将准备金不计入SLR的计算,期限为一年。在一年的豁免到期后不久,逆回购需求开始上升。
达德利说,计算SLR时对准备金的处理“是一些大银行尤其不希望持有更多准备金的一个原因”。
为了减少每晚存放在美联储的准备金,美联储官员有几个选择。分析人士说,一种方法是降低支付给货币市场基金的利率。
2021年6月,美联储将隔夜逆回购利率提高了0.05个百分点。当时,由于利率接近于零,货币市场基金难以覆盖运营成本,令金融系统的一个重要领域面临风险。该隔夜逆回购利率亦发挥着短期利率下限的作用。
也有一些分析师称,如果美联储通过下调逆回购工具利率,来为那些迟迟没有提高存款利率的银行提供救济,这种做法并不妥当。
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纽约联储前高管Brian Sack说,这个工具一直在达成其核心目标,即“对隔夜利率进行高度有效的控制”。“我认为美联储不应该试图通过降低这个替代选项的吸引力来迫使储户将资金存入银行。我认为降低该逆回购利率不是一个恰当的政策手段。”
银行间的竞争加剧往往会推高借贷成本并损害利润。对银行家来说,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复苏过程中基本没有出现的困境。随着货币刺激政策带来了过多的存款,许多银行选择不向客户支付更高的利率,即便美联储在一路加息。
CTBC Bank USA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银行仍在流失存款,但相对于约17万亿美元的存款总额而言,这基本上是九牛一毛。”他表示:“如果没有爆出更多的坏消息或不可预见的市场事件,那么美国银行系统是稳定的。”
美联储官员已表示,随着美联储通过缩表从银行系统中抽走准备金,他们预计逆回购余额将下降。如果逆回购余额不下降,央行官员让银行系统中保持充足准备金的目标可能遇阻,并引发是否要提前结束缩表计划的问题。
官员们已暗示希望避免出现这种结果。达拉斯联储行长洛根(Lorie Logan)呼吁耐心等待市场力量发挥作用,使银行系统中的准备金变充足。洛根在纽约联储担任高级管理人员时帮助设计了该逆回购工具。
洛根在1月份的一次演讲中表示,资金从隔夜逆回购工具到银行的重新分布过程不一定是完全平顺无阻的。
由于投资者消化了上周失业救济申请数据,同时静候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以期从中获得更多美国经济放缓程度及美联储证策路径的线索,美股三大股指周四集体收高。
截至收盘。标普500上涨0.36%,而道指涨0.01%。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上涨0.76%。
劳动力市场降温
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1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为22.8万,远超预期的20万和前值19.8万(大幅上修至24.6万),这也是该数据连续第9周(前值以修正值为准)超过20万。在过去的3个月里,每一周的首次申请失业金都经历了大幅上调。
4周移动均值为23.8万,较前一周修正后的均值减少0.4万,前一周的4周平均数据从19.8万上修至24.2万。
与此同时,美国3月25日当周续请失业救济人数为182.3万,预期170万,前值168.9万(上修至181.7万),创下了2021年12月11日当周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份远超预期的失业金人数增加了最近就业增长放缓的信号。接下来,市场的注意力将集中在周五晚间公布的重磅非农报告,这一结果将影响美联储对接下来加息路径的态度。
本周五是耶稣受难日,美国股市和债市均休市,但当天将按往常公布美国月度非农就业报告。在这一重磅就业报告揭晓前,交易者保持防御姿态,给美股盘中回升制造难度。
彭博数据显示,分析师多数预期,美国3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将从2月的31.1万降至24万人,势创今年1月以来最低纪录。
衰退近在咫尺?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多数投资者们对经济降温的迹象感到高兴,并希望这能推动美联储改变其加息行动的路线。
不过,美国银行财富管理高级副总裁 Rob Haworth 表示,他们现在想知道美联储在降低通胀、收紧经济至衰退点方面是否走得太远。
" 市场现在越来越关注随后的数据,而不是美联储,并试图选择美联储将在何时触及峰值利率。很多人心里的想法是,“经济衰退”对吧?,那市场必须开始为此定价,但是那不是我们美银定价的参考,所以坏消息肯定是坏消息。"
今日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James Bullard表示,“美联储为缓解金融压力而采取的措施正在奏效,接下来应该继续加息以遏制高通胀。金融压力似乎已经减弱。”
他认为,近期银行业动荡引发的信贷条件收紧不会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目前贷款需求仍然强劲,继续适当的宏观审慎证策可以遏制金融压力,而适当的货币证策可以继续给通胀带来下行压力。
但是在近期一项调查预测中,多数经济学家们还预测,美国今年可能陷入衰退,并且可能直到步入 2024 年还面临高通胀;高盛此前甚至将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提高至 35%。
周三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衰退将至的担忧升温。
截至收盘,在主要股指中,只有道指周三收高,涨幅0.2%。纳指下跌1.1%,标普500指数下跌0.3%。
周三美国多项经济数据不佳,体现劳动力需求、通胀和经济的降温趋势:
1. ADP报告显示,3月份非农业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加了14.5万人。这一数字低于2月份的26.1万,也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ADP首席经济学家Nela Richardson表示,3月就业数据是证明美国经济正在放缓的几个信号之一,雇主正在从一年前的强劲招聘和大幅涨薪趋势中抽身,劳动力市场正在冷却。私营部门招聘放缓,也显示出美国经济增长中的疲软势头,或暗示着衰退的到来。
机构分析指出,虽然ADP较非农就业数据的影响相对没那么大,但它肯定表明紧张的劳动力市场有所缓解,并将加剧人们对美联储可能在收紧证策方面走得太过的担忧。
科技公司是劳动力市场低迷的最大罪魁祸首之一,今年它们在股市受到了投资者热捧。
今年迄今,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累计上涨14.6%,远超标普500指和道指分别6.5%和1%的涨幅。但是近期科技股反弹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最近银行业动荡促使投资者从金融类股转投科技股。
2. 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ISM非制造业指数意外显著下降至三个月新低,其中新订单扩张速度大幅疲软,新出口订单创纪录暴跌,价格指数显著回落。
美国3月ISM非制造业指数51.2,大幅不及预期的54.6,2月前值为55.1。50为荣枯分界线。最新数据表明,虽然服务业PMI仍处扩张区,但企业和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
3月ISM服务业数据显示的疲软迹象,与本周稍早公布的制造业数据态势吻合。随着信贷条件收紧和利率居高不下,服务业数据可能会加剧人们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最新的一连串经济数据为定于本周五发布的就业报告增加了赌注。到目前为止,数据显示失业率一直徘徊在历史低位附近。低于预期的数字可能会加剧人们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此外今日美股盘后,零售巨头Costco衡量销售的一项关键指标将近三年来首次下降,这是又一美国经济的不祥之兆。
今年3月,总体同店销售额下降1.1%,为2020年4月以来首次月度销售额下滑。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双双增长超6%之后,Costco 2月的同店销售增速已经放缓至3.5%,3月数据显示形势非但没有好转,反而继续恶化。
Costco周三称,3月在美国地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1.5%,加拿大地区下降2.4%,美加以外全球其他地区的销售额增长2%。电商业务的同店销售额下降12.7%。
Costco 负责财务和投资者关系的助理副总裁Josh Dahmen 周三表示,油价下跌和美元汇率下行对业绩造成压力。他还指出,食品、杂货和生鲜食品的同比价格通胀均较2月有所下降。
剔除汽油价格波动后,3月Costco在美国的同店销售额也只增长了0.9%,为2020年4月以来最低增速,创疫情初期以来最差表现。
美股投资网分析表示,连续增长放缓让人质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
周三盘后COST下跌近2%。过去 12 个月,其股价下跌了 13.6%。相比之下,标准普尔 500 指数同期下跌 9.6%。
上述数据再结合本周发布的2月JOLTS职位空缺数近两年里首次跌破1000万,以及3月ISM制造业指数在剔除新冠疫情因素后创2009年来最低,均支持美联储或不需要进一步加息的观点。
当前美国利率期货市场押注美联储在5月暂不加息的概率一度从55%升破60%,小幅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45%降至不足40%。周一时,市场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押注还曾超过50%。
市场预期美联储5月完成加息,年底前四次降息至基准利率4%
今天人工智能股继续大跌,英伟达一度跌4% 到 264美元
我们VIP社群昨天已经在高位卖出了英伟达 NVDA 275.9 美元锁住 10 美元的利润。
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想获得前纽约证券交易所分析师Ken 亲自指导,顶级投资思维,给你带来及时、真实和最重要的市场关注点ccva
美国小非农数据大爆冷,最新公布的ADP美国经济报告显示,3月美国私营部门就业人数仅增加14.5万人,远远低于预期的21万人。
这也导致美国私营部门第一季度的平均每月招聘人数仅为17.5万人,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21.6万人,并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平均人数39.7万减少过半。
私营部门招聘放缓,也显示出美国经济增长中的疲软势头,或暗示着衰退的到来。
数据解读
ADP首席经济学家Nela Richardson表示,3月就业数据是证明美国经济正在放缓的几个信号之一,雇主正在从一年前的强劲招聘和大幅涨薪趋势中抽身,劳动力市场正在冷却。
另根据ADP的计算,美国私营公司3月员工的年薪增长率为6.9%,低于2月的7.2%。
具体来看,就业增长在服务业和商品生产行业中平分秋色,这对一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美国经济来说并不寻常。数据显示,服务业和商品生产行业分别增加了75000人和70000人。
行业中,金融业上月减少了51000个岗位,专业和商业服务减少了46000个,制造业也减少了30000个岗位。而休闲和酒店行业增加了98000名工人,贸易运输和公用事业增加了56000人,建筑业增加了53000人。
此外,小型公司在3月主导招聘,规模小于50人的企业共吸收了超过10万名工人。中型企业增加了3.3万个岗位,而大型企业只新招了1万人。
市场反应
作为周五美国劳工部非农数据的前瞻性指导,ADP的大幅下降似乎也在暗示非农的不利。根据此前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周五的非农数据预计录得23.8万人的就业增长,失业率则保持在3.6%左右。
ADP数据公布后,美国国债收益率和美元快速下跌。截至发稿,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跌破3.30%(3.294%),创下去年10月以来的新低点。美元指数回吐涨幅,从101.70跌至101.50。
周二,美元指数已经创下2月初以来的最低日收盘价。美元兑日元则在ADP数据公布后触及一周低点,在131.00区间震荡。
此外,掉期合约将美联储在5月会议上加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下调至44%左右,而他们在ADP报告发布前看到的可能性为50%,本周早些时候他们押注的可能性为70%。
不少人认为,美联储需要从现在开始谨慎行事,尤其是在加息的决定上,否则美国经济将很难实现软着陆。
特斯拉交2023年第一份战报,生产和交付数据双双创纪录!但是为何周一股价跌超7%?让我们今天好好的分析一下这里面的原因,看完一定会解开你内心的疑惑!不要走开,大家好,欢迎来到美股投资网。
这次交付真实的信息及简单讲解
挑起价格战后,2023年特斯拉Q1的生产和交付数据为:产量同比增长44.3%至44.1万辆;交付量同比增长36.4%至42.3万辆,超过华尔街预期的42万辆,并创单季度新高。
首先我们看这交付量,单从数据和当前经济环境来看是非常好的。第一季度国内经济的萧条,欧美车贷利率高到离谱的情况下能创记录,不得不说这份数据了不起!
有人说1季度才交付42万辆达不到特斯拉180W量的全年目标,或者又说大降价才比去年第四季度涨那么一点。我只能说每个人看待的角度不同。
我们要知道每年的第一季度是最淡的季度,根据往年的数据后面的季度都会比第一季度销量高。我们直接看图。(去年特殊原因)所以,今年完成180万的销量目标完全没问题。
而且,今年第一季度相对上一年的第四季度的涨幅为4.3%,和往年相比也是表现更好,18年第一季度比17年第四季度增长0.5%,19年第一季度比18年第四季度降低30.7%。20年第一季度比19年第四季度降低21.1%。21年第一季度比20年第四季度增长2.3%。22年第一季度比21年第四季度增长0.5%。
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往年情况一比较就会发现今年第一季度的表现亮眼。
不过也有很多的分析师认为这次交付数据不及预期,我看了很多的新闻,连续看下来,都是转述FactSet 的调研结果,说华尔街几个分析师对特斯拉Q1交付有预估41万到45.1万的,FactSet 把这些结果取了中间值,是43.2 万辆。所以就是低于预期!
问题是FactSet原文出处呢?这是它的官网 FactSet 还有个中文网站 factset.com/zh/,但是搜遍官网也搜不到所谓周五发的预估43.2万辆的新闻稿。
它也是美股上市公司:辉盛研究系统(FDS)号称专为专业投资人士设计的整合性软件和数据方案,卖分析数据和工具为主.那就挺神奇了,几家新闻稿转述的来源居然查不到原文?
可能庄家怕自己卖都来不及!
我们再来说说交付数据里面隐含的负面信息。那就是Model X/S交付大幅不及预期。预期16K实际10K多。这两款车的售价很高,利润也是比较高。一辆相当于2辆Y,这会对财报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
当然特斯拉大跌基本面也有做空的理由,我们浅谈一下
不可否认一季度交付量的大涨,归功于此前的“价格战”,今年年初,特斯拉“降价狂潮”席卷全球,分别在中国、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多国和地区大幅降价,涉及Model 3和Model Y等市场畅销车型,一度引爆消费者购车热。中国区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2月,特斯拉中国分别交付新车超6.6万辆和7.44万辆,累计交付超14.04万辆。
不过,市场对此也有担忧,尽管一季度特斯拉产销双双创纪录,但点燃价格战的战火,最终会损伤特斯拉的利润率。
特斯拉的“价格战”引发了一些列连锁反应。截至3月中下旬,已有超过40家车企加入到了车市本轮“价格战”之中,方式也各有不同。
Bernstein的分析师认为:特斯拉最近的降价反映了其结构性成本优势,这将有助于特斯拉向竞争对手施压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并主导电动汽车市场。但是认为,降价将削弱行业盈利能力(包括特斯拉的盈利能力),但是,由于特斯拉财力雄厚,现在不太可能在价格战中退缩。
不少投资者担心的是,特斯拉未来需要更多降价才能推动销售,而这样一来,公司的利润率必然将会受到侵蚀。对于2023年全年,特斯拉此前表示预计将生产180万辆汽车,并暗示交付量也将接近这一数字。特斯拉高管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未来多年内将产量和交付量的年平均增速维持在50%。
一些分析师表示,要实现这一增长水平,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价。
在过去的一年里,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已经大幅放缓,虽然在2023年投资者日期间提到当前生产成本削减一半,但关于实现这一愿望的时间还未可知。这让市场对特斯拉何时可能恢复近30%的汽车利润率持非常谨慎态度。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更看重盈利能力,所以考虑到目前的形势,焦点可能会转回最近的降价对特斯拉在保持汽车利润率方面取得进展的影响,这使得特斯拉本月即将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成为关键关注点。
美国的电动车退税政策将再度生变,市场担忧这一政策对特斯拉将有不利影响。周五美国财政部在官网公布了《通胀削减法案》中关于电动汽车拟议的规则指南,以确定车辆需符合什么样的要求才能获得税收补贴。
去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通胀削减法案》,法案将为在北美地区进行最终组装的电动汽车提供高达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但对汽车电池中的关键矿产、组件等都有其他要求。
为了让税收抵免规则具备更大的确定性,财政部上月公布了对电动汽车售价的要求:电动轿车的售价必须低于5.5万美元才能获得税收抵免,电动面包车、皮卡和SUV的价格上限则为8万美元。
在这个基础上,今天新增的规则指南将7500美元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对应“关键矿产要求”和“电池组件”要求,即每符合一项可获得3750美元,两者皆符合就可获得全额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
为获得“关键矿产要求”的3750美元税收抵免,电动车电池使用的一定比例的关键矿产需要在美国国内采购或加工,或从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伙伴那里采购或加工。
2023年开始,这一比例为40%;2024年开始为50%,2025年为60%,2026年为70%,2027年之后为80%。另外,目前符合条件的国家有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尚未包括欧盟成员国。
在“电池组件要求”方面,若想获得3750美元税收抵免,电池组件有一定的比例必须在北美制造或组装。
2023年开始,这一比例为50%;2024年开始为60%,2026年开始为70%,2027年之后为80%,2028年为90%。从2029年开始,这个适用百分比为100%。
美国财政部表示,这些规则定于4月17日在联邦公报上公布。4月18日之后,申请税收抵免的电动汽车将受到以上两项要求的约束。
此外特斯拉还推出充电新品Cybervault。一机两用,可家充,可携带。但是市场却不兴奋。
这CyberVault充电桩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重量为13千克,造型采用 Cybertruck 设计语言,产品以保护外箱和充电设备一体化,满足客户对安全,经济,美观,耐用的需求。
特斯拉 CyberVault 充电桩是单相 220V 工作的充电设备,兼容特斯拉全系车型,对应充电性能为 32A/7KW。
但是众多网友表示7kw有点低了,现在全系都支持11kw,不用不是浪费么。整个就是中看不中用。
我们最后来谈谈股价。
特斯拉近期股价走势明显弱于英伟达,微软等大科技股,也弱于大盘。一直在190附近盘整。但前几个交易日起已经有了变化。5日,10日,20日60日均线全部呈向上多头排列。周五也出现了1条6.24%的放量大阳线。这是走势转强的表现。特斯拉股价K线自11月到现在的形状是一个头肩底的形态,这种形态大概率有不小的上涨空间。
第二第一季度的交付虽然没有大幅超预期,但也大体符合预期。不会成为卖空理由。
第三大盘近期是上涨趋势,且最近发表的经济数据也越来越支持对美联储今年下半年就要降息的预期。所以大盘还能向上突破一段时间。
综合以上三点,认为特斯拉到财报前的股价走势不会太差,但由于交付没有大超预期,大涨的概率也比之前预计的小多了。我们敬请期待后期特斯拉走势吧。
为什么Guardforce AI (GFAI)的股价今天暴涨?原因是华尔街市场对于人工智能AI的热潮继续提振股价,德国也在考虑禁用ChatGPT,市场把目光投向美国其他人工智能企业,GFAI股票的极端热情开始于周五,周五股价上涨近46%,周一暴涨171.47%。
我们美股投资网从GFAI基本面研究发现,Guardforce AI (GFAI)最初是一家物流企业,而目前自称是一家安全物流、AI驱动的机器人服务(RaaS)和网络安全公司。它是一家小型公司,流通盘outstanding share只有一百多万,很容易被资金操纵,相比之下,同行BBAI和SOUN是它的100倍流通盘。
自从ChatGPT公开亮相以来,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已经是有目共睹。华尔街分析师提到几只人工智能股票,包括GFAI在周一都暴涨。
此外,GFAI股价的涨势与两个引人注目的行业相关。
首先,Grand View Research指出,去年全球安全物流市场的估值达到了786亿美元。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该行业将以8.9%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预计收入应达到1534.4亿美元。
第二,机构market指出,全球RaaS市场在2023年应该达到18亿美元的估值。分析师预测,该领域应以17.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最终达到40亿美元的估aaa
在美国的银行危机还没接近尾声时,很多市场人士都在猜测下一场危机是否会到来?因此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调研,希望能在混沌的市场中帮很多人看清一切,调研结果让我很震惊,首先是加息和银行的倒闭,为什么接下来会让大量欧美中小企业倒下?
另外,当前美国房产面临与次货危机爆发前,非常相似的两个特征:地产下行与债务高企。商业地产前景黯淡,今年920亿美元的非银行办公室债务到期,需要再融资,但困难重重。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几个话题,大家好,欢迎来到美股投资网。
由于银行危机产生的不确定性,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对贷款的影响。小型和中型银行可能会收紧其贷款标准,并减少贷款的发放,这可能是银行为了支撑其财务状况的自愿努力,或者是为了应对监管机构的高度审查。但是这是对住宅和商业开发商、制造商和其他依赖债务为其运营融资的企业的一种打击。
这情况正被分析师和投资者密切关注。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的中小企业可能是下一个感受到快速加息之痛的,原因在于,与通常发行固定利率债券、几乎不受短期利率波动影响的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依赖于银行直接融资,因此其影响是实时显现的。
中小企业对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都至关重要。欧盟委员会估计,中小企业在欧盟雇佣了约1亿人,且占欧盟经济产出的一半以上。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面临更高利率的风险和违约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并没有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公司表现得相当不错的情况下。
不过,一些市场人士正在密切关注任何令人紧张的迹象。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预计,美国和欧洲中小企业的违约率到9月份时将分别达到3.75%和3.25%,较上年同期的1.6%和1.4%高出一倍多。
欧洲央行最新的银行贷款调查显示,在本月银行业危机带来影响之前,欧元区银行在2022年第四季度对企业贷款或信贷额度标准已然大幅收紧。
投行Jefferies的分析师预估,在2022年,美国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从5%升至7.6%,到今年年中时可能进一步升至9.5%左右。分析师指出,最新的美国高级信贷员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信贷条件“明显收紧”。
我们分析得出在当前不断恶化的环境下,大公司过得还很好,而小公司将受到利息和能源成本、供应链中断以及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所带来的最大压力。
苏黎世保险集团首席市场策略师称,即使利率大幅上升,投资者的注意力也一直集中在那些状况良好、能够应对更高借贷成本的公司上。“但当你提到欧洲和美国所有依赖银行融资、循环贷款(Revolvers)、所有权融资的中小企业时,资金正在成为一个主要问题。”
英国的中小企业尤其脆弱,因为它们受到增长疲软、居高不下的通胀和英国央行提高利率的多重打击。美国威嘉律师事务所编制的一项指数显示,在截至2月份的季度里,英国企业困境水平加速升至2020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曼氏金融集团最近的另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两年里,22%需要外部融资的英国中小企业由于融资成本较高、处理时间长和缺乏灵活性而无法获得融资。
针对英国央行最近的加息,英国小企业联合会(FSB)全国主席表示“通胀正在让小企业付出巨大代价,它们比大企业更容易受到投入成本螺旋式上升的影响,并且正承受着巨大的利润压力。”
此外,小企业在线融资平台Biz2Credit表示,美国大型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批准率在2月份继续走低,为连续第九个月下降;小型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批准率也有所下降。
而在最近几周,由于硅谷银行倒闭给储户带来的担忧,美国小型银行已遭遇1190亿美元的资金流出。Biz2Credit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他预计小企业现在将更难获得资金,且最大的挑战是利率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虽然利率在明年之前不太可能下降,但至少小企业知道这是他们必须支付的最高水平。”
尽管如此,分析师表示,随着融资成本飙升、融资难度加大,违约率飙升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明显。随着流动性枯竭,一些看似特殊的小问题开始冒出来了。
当美欧银行业面临如此大的压力时,目前美国正面临着地产下行和债务高企的双重压力。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席卷全球,由于美国房地产泡沫膨胀速度过快,使得美国整体进入了一场“购房潮〞中,但由于购置房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居民很多通过货款的方式来购置房屋。
大量涌现的货款需求叠加监管部门的审核不力,使得美国居民的贷款情况迅速恶化。而当时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迅速破灭,许多地区的房产就沦落到“资不抵债”的地步,导致美国出现了大规模居民违约断供的情况。
最终,“次货危机〞爆发。
但是我们仔细看,现在美国也面临着与次货危机爆发前非常相似的两个特征:
一是,居民货款金额快速上升并突破历史新高;
二是,随着本轮美国大幅度加息,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
上个月,美国纽约联储公布了四季度家庭债务和信贷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第4季度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增长 2.4%,总计增加3940亿美元,为20年来最大名义增幅,总债务达到创纪录的16.9万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 1.3 万亿美元。
房地产与债务
毫无疑问,房地产市场起落与居民的债务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次自然也不例外,目前美国居民债台高筑主要也是受房贷影响。
从纽联储公布的债务结构数据来看,在美国目前的债务余额中,房货占比己上升到了71%,这超过了2008年次货危机的水平。这原因主要是在疫情期间,美国“直升机撒钱”助推了美国楼市火爆,进而掀起了又一轮的“购房潮〞。
从各地区的货款情况来看,码农较多且房价较高的,加利福尼亚州货款情况最为严重,这个地区单单房贷的数量就已经超过部分州的全部贷款数量,而随着目前美国高科技企业大规模裁员,下岗的码农能否继续按时还货将成为未来美国政府最需要关心的问题之一。
从货款人员的结构来看,目前美国30-59岁的人群时期是贷款的“主力军〞,其货款数量己经占据了全美贷款数量的60%以上。
而从这部分人群的货款结构来看,随着年龄阶段的增长,房贷占其货款数量的比重就越大,也就是说高昂的房贷是导致目前美国人民债台高筑的“罪魁祸首”。
此外美国富有的房东们也无力支付房贷!
我们以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为例。2021年,即便因为新冠疫情写字楼空无一人,这家公司旗下的基金依然收购了Columbia Property Trust,一家在纽约、旧金山、波士顿和华盛顿特区拥有至少15座办公楼,价值39亿美元(包括债务)的物业管理公司。
当时,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私人商业地产全球负责人John Murray信心满满地说:美国主要城市的优质办公楼将为我们的客户提供长期价值。
而现在啪啪打脸!
上个月,Columbia Property Trust拖欠了其七座标志性建筑的价值约17亿美元的按揭贷款,其中包括租给马斯克的推特在旧金山的塔楼和前纽约时报总部,现在是Snap的所在地。不只是太平洋资管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所有者之一布鲁克菲尔德公司也违约了洛杉矶市中心的两座摩天大楼的贷款。
更令市场震惊的是,3月2日,黑石集团有价值5.62亿美元的商业地产按揭贷款支持证券(CMBS)发生违约,这批证券是以2018年收购的芬兰企业SpondaOy拥有的一系列写字楼和商店为担保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投资者把商业地产视作和国债一样的安全资产,尤其是那些位于主要城市黄金地段的商业地产。
他们认为拥有长期租约和不断上涨的租金的优质建筑是非常安全的。尤其是亚马逊和Meta这样的科技巨头在租用办公场所方面毫不吝啬。
那么现在大家对于房地产什么观点呢?办公室的平均使用率约为新冠疫情前水平的50%——这可能成为新常态。在这种情形下,市场当然不会押注商业地产出现反弹。
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多数房东能够保留他们的建筑物而不会拖欠贷款,这是因为当时接近零的利率使得继续付款或获得新融资非常容易。当时很多投资者希望,一旦疫情消散,将会有更多人重返办公室。但是,至今这样的情景并没有出现。
据美国按揭银行家协会称,今年将近920亿美元的非银行办公室债务到期,需要再融资。在监管机构去年警告不要过度敞口后,作为商业房地产融资最大来源的银行正在尽量避免此类按揭贷款。根据房地产分析公司Green Street的数据,美国写字楼的价值已经比一年前下降了25%。
今天美国经济的前景比之前两年更加黯淡,美联储预测到年底失业率将攀升至4.6%。即使美国经济复苏,很明显许多建筑也永远不会复苏至以往熙熙攘攘的场景。一些业主正在研究将写字楼改建为住房,但由于高昂的成本和工程的复杂性,这些改造在短期内不会减少办公楼供应。
让我们用数据冷静的看待当前的美国房市。
从房价指标来看,目前美国标准普尔房价指数已经连续6个月出现了下跌的情况,且下跌的速度及幅度均超过了次贷危机时的水平。截至2022年11月,美国前十大城市的房价指数为313.07点,二十大城市的房价指数为 301.51点。
房价的大幅下跌也造就了目前美国房地产市场“资不抵债〞。数据显示截至 2022年3季度末,约有45万购房者的货款超过了所有的房屋价值,其中约60%购房者是(即27万)在2022年前 9个月购买房屋,也就是说在美国房市尾巴抢购房屋的美国居民成为了在美国房市高位站岗的“接盘侠〞。
整体来看,美国在2022年约8%的房屋抵押货款目前略高出房屋价值水平,另有20%的抵押货款处于明显高出房屋价值的状态。也就是说目前在联邦住房管理局(FHA)购买抵押贷款的购房者中,超过四分之一的美国居民已经“资不抵债”。
而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寒冬还在持续中,美国1月成屋销售环比连续12个月下跌,销售量跌至逾十二年来的最低水平。2023年2月21日,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发布数据显示,美国1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400万户,创2010年10月以来新低。美国1月成屋销售总数环比跌0.7%。
这些情况就都说明了,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全面进入“寒冬〞,且这一情况还在持续恶化。这将导致了美国居民对于房地产投资的兴趣大不如前。商业地产已经从安全且能提供稳健回报的优质资产转变为风险越来越大、波动性越来越大的资产。
1.美国电视体育界巨震!世界摔跤娱乐公司(WWE)宣布,该公司将与美国终极格斗冠军赛(UFC)母公司Endeavor Group合并!
2.芬兰今起正式加入北约,芬兰总统将前往布鲁塞尔出席入约仪式。
3.Facebook母公司Meta首席科学家回应AI开发:甚至没有人类智能水平AI蓝图,无须害怕AI。
4.科技裁员潮下的苹果首次內部裁员指向零售岗位。
5.百元油价信心重燃!分析师:联合减产凸显欧佩克“稳油市”决心。
6.美国制造业超预期萎缩关键指标3月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
7.巴西央行最新报告预测该国2023年通胀率为5.96%
8.消息称英特尔2024、2026年将推出新GPU,台积电代工
9.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将在本周暂时关闭其在美国各地的办公室,并为释放裁员消息做准备。
10.美国地产巨型堰塞湖迅速膨胀:黑石BREIT赎回请求激增至45亿美元
今日金融圈的大事回顾!
by @StockWe
【4月2日】
1. 突发!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多个成员国宣布,从5月开始削减石油供应量,总减产幅度超过100万桶/日
2. 三星员工直接将企业机密信息以提问的方式输入到ChatGPT中,导致数据泄漏给更多人
3. 特斯拉周日公布的结果超出了预期:公司第一季度在全球交付了422,875辆汽车,创下了新的纪录
4. B站UP主发起停更潮,平台收益减少、收支难以平衡是停 止更新的主要原因。
5. 谷歌首席执行官预告谷歌“最强大脑” Bard将迎重磅升级,模型使用了1370亿个参数。
6. 4月4日,特朗普将作为美国史上第一位前总统,出庭受审。
7. 据传,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Ultra 两款机型的机身侧面,将弃用静音键。
8. 意大利全国40多座机场的空中交通服务人员举行罢工,要求提高工资。约20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4月1日】
1. 彭博社发布了专门为金融领域打造的大型语言模型BloombergGPT!分析市场情绪分析、新闻分类和问答
2. 美国一季度超5000亿美元疯狂涌入现金类基金,科技股连续六周净流入。
3. 特斯拉官宣布,明天将上市充电新品。据特斯拉透露,该产品采用一体式冲压成型工艺制造,具有高强度低碳钢材质箱体。
4. OpenAI已在意大利下线ChatGPT。
5. 美国芯片法案相关规定引发不满韩国专业人士:霸王条款不可接受
6. 电动车蔚来公布2023年3月交付量,交付新车10,378台,同比增长3.9%,其中高端智能电动SUV交付3,203台,高端智能电动轿车交付7,175台。
7.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未来几周内,推特将开放所有有助于显示推文的源代码。
8. 微软微公号,Microsoft Teams国内版今天正式落地,Teams会议室、Teams应用商店、Teams电话等更多功能将会陆续开启。
几乎所有市场人士过去几周都在猜测,谁会是这场欧美银行业危机中倒下的下一块多米诺骨牌——有不少人聚焦于其他区域性银行、也有不少业内大佬忧心于商业地产。
但是,眼下真正尤为脆弱,但又看似不怎么起眼的,或许是大把大把的欧美中小型企业!
与通常发行固定利率债务、几乎不受短期利率波动影响的大公司不同,中小企业严重依赖银行进行直接融资,因此它们对于本轮银行业危机的冲击波影响,是能实时感受到的……
虽然欧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更高利率和潜在违约风险,到目前为止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特别是在大企业表现相当不错的情况下,但一些市场参与者已经开始寻找这一领域所出现的任何紧张迹象。
企业融资愈发艰难
中小企业对大西洋两岸的经济都至关重要。据欧盟委员会估计,中小企业在欧盟雇用了约1亿人,占欧盟经济产出的一半以上。
但眼下,在央行快速加息和信贷收紧的背景下,欧美中小企业的日子显然不好过。
杰富瑞分析师估计,2022年美国小企业支付的银行贷款平均利率从5%左右升至了7.6%,到今年年中可能进一步达到9.5%左右。
欧洲央行最新的银行贷款调查则显示,在本月银行业面临压力之前,欧元区银行报告的2022年第四季度对企业的贷款或信贷额度的信贷标准就已大幅收紧。这是该调查自2011年欧元区债务危机以来的最大变化。
Generali Investments高级信贷策略师Elisa Belgacem表示,“在当前不断恶化的环境下,‘大就是美’,而小企业反倒将感受到利息和能源成本、供应链中断以及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下降带来的最大压力。”
苏黎世保险集团(Zurich Insurance Group)首席市场策略师Guy Miller表示,当你想到欧洲和美国所有依赖银行融资、循环贷款(Revolvers),甚至往往依赖于所有权融资的中小型企业时,资金正成为一个主要问题。”
英国企业最为危险?
由于受到疲弱增长、两位数通胀和英国央行利率上升的影响,英国中小企业目前被认为特别脆弱。
威嘉律师事务所(Weil Gotshal & Manges)编制的一项指数显示,英国企业面临的困境程度在截至2月的季度进一步攀升,达到了2020年6月疫情初期以来之最。
Manx Financial Group最近的另一项调查则指出,在过去两年中,22%需要外部融资的英国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成本较高、处理时间漫长和缺乏灵活性,而无法获得融资。
该机构首席执行官Douglas Grant表示,虽然不少中小企业已经锁定了固定期限的利率,以限制进一步加息的风险,但仍有不少中小企业没有这样做。小企业如今能指望的,也只剩下押宝如今利率已经来到峰值了。
作为对英国央行最近加息的回应,英国小企业联合会(Federation of Small Businesses)主席Martin McTague表示,”通胀正在给小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它们比大型企业更容易受到不断上升的投入成本的影响。政府需要证明它站在小企业一边。”
弱势群体开始显露
事实上,早在本轮银行业危机发酵前,评级机构标普在去年年底时就曾预计,到今年9月份,美国和欧洲的投机级企业违约率可能翻一番,分别达到3.75%和3.25%。
而针对小企业的在线融资平台Biz2Credit显示,2月份美国大型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审批率已连续九个月下降,小型银行的企业贷款审批率也同步下降。最近几周,美国小型银行流出了1190亿美元资金,因储户在硅谷银行倒闭后感到恐慌。
Biz2Credit首席执行官Rohit Arora表示,他预计小企业现在融资将变得更加困难,最大的挑战是利率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在明年之前利率不太可能下降。
随着融资成本飙升且越来越难以获得,违约率飙升的风险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麦格理资产管理公司(Macquarie Asset Management)固定收益全球主管Brett Lewthwaite就表示,“随着流动性枯竭,一些看似特殊的小问题将开始出现。弱势群体正开始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