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rna(MRNA)将于明年Q2向韩国供应疫苗,可供2000万人接种
据报道,Moderna(MRNA)已同意向韩国供应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疫苗,剂量足以供2000万人接种。
预计双方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协议的正式签署,供应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开始。此外,Moderna还同意与韩国公司合作,寄售生产疫苗。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Guggenheim:予Facebook(FB)“买入”评级,目标价365美元
华尔街大型资管机构Guggenheim分析师Michael Morris给予Facebook(FB)“买入”评级,目标价365美元,并表示即便在不利的情况下,该标的仍具吸引力。
Morris认为,从长期来看,即时通讯广告和来自出版商的增量机会还没有反映在市场对Facebook的营收预期上。随着时间的推移,Facebook计划在IG/FB商店内完成WhatsApp即时通讯链接的推广,以便与企业进行直接沟通,尤其是那些本地的、基于服务的企业。对于大型出版商来说,Facebook目前为其新闻栏目上的主要媒体提供了收入共享的机会,以提高用户粘性。该分析师将这些渠道视为面向特定用户的营销和Facebook相关盈利的长期增长机会。
在近期的研报中,有33位分析师给出“买入”评级,2位为“持有”,1位“卖出”。华尔街对该股平均目标价为321.06美元,共识评级为“强烈买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Google Pay成劲敌?Piper Sandler重申PayPal(PYPL)“增持”评级,Square(SQ)“中性”评级
Piper Sandler分析师Christopher Donat重申对PayPal(PYPL)的“增持”评级,对Square(SQ)的“中性”评级,并表示Google Pay对这两款支付应用构成了威胁。
在苹果应用商店的金融应用榜单中,Square高居榜首,其次是PayPal的旗下的应用程序Mobile Cash和Venmo,谷歌(GOOG)旗下Google Pay排在第五。
该分析师指出,12月,Square旗下Cash App的下载量同比增速从四月份的近80%降至约12%。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在四月推出了《关爱法案(CARES Act)》以及相关刺激措施。
分析师表示,Square可能会从近期9000亿美元刺激计划中受益,其中包括直接向个人发放的600美元补助。不过,他认为,刺激计划带来的提振可能更多来自交易收入,而非新活跃用户。与此同时,他认为PayPal的下载量的增加可能是因为它在Mobile Cash应用中提供加密货币服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谢幕!微软将永久删除Adobe Flash Player,中国大陆用户:仍可使用
12月28日,微软已确认Windows 10的下一次更新将自动删除Flash Player。
目前,Adobe公司已发布新的弹窗提醒,提醒用户永久删除该软件。意味着盛极一时的Adobe Flash Player迎来了最后的谢幕。
作为曾经互联网的“弄潮儿”为什么难逃退役的命运?为什么只有中国大陆用户不受影响,可以继续使用Flash Player呢?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拼多多(PDD.US)上线两周用户数达到200万,三年用户数破3亿,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年活跃用户数已达7.31亿。2016年阿里(BABA.US,09988)和京东(JD.US,09618)市场占有率86%,拼多多市占仅1%,到了2019年拼多多市占9%,与阿里京东一起占有96%的市场份额。拼多多已经成为电商市场的第三大巨头。拼多多成立三年上市,上市以后市值一度超过京东和百度。
拼多多上市以来一直受到很多争议,且京东和淘宝都针对拼多多开发了有针对性的“京喜”和“淘宝特价版”试图抢夺拼多多的市场,本报告努力解决以下问题:
崛起:拼多多如何在巨头笼罩下寻找到发展的机会成为电商第三极?
壁垒:拼多多如何拓宽护城河?
发展:拼多多面对“淘宝特价版”、“京喜”等针对性的竞争反击,未来进化转型的方向在哪里?
1、拼多多的核心发展逻辑在于LTV(↑)& CAC(↓)。LTV(↑):第一阶段,增用户,第二阶段,提复购,第三阶段,升ARPU;CAC(↓):利用微信流量洼地+玩法创新+平台战略(进攻社区团购)。
2、拼多多在右上角迁移理论下进行低端颠覆式创新(其产品性能通常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但他们拥有一些消费者所看重的其他特性,比如:价格更低、性能更简单、更方便实用等)。平台型电商的GMV=用户量*客单价*转化率。拼多多针对三个方向分别进行了人-货-场的三方创新,创造新需求+新供给+新链接。
(1)由需求端入手,识别出由于现有平台产品性能过度而需求未被满足的用户群体(低端,边缘化),用高性价比白牌满足便宜的需求形成差异化赛道。
(2)由供给端改革,技术升级引导产业升级,绕开品牌和渠道直接合作工厂,节约一切中间商成本,最终根据用户需求批量定制生产(C2M货找人模式,更便宜),逐步转型为供给主导的成熟平台。
(3)重建人与货的链接方式,重用微信场景,在下沉市场普及智能手机以及微信建立支付通道之初,通过微信+小程序的轻结构切入社交流量,用拼团和游戏促销的方式实现货找人完成流量裂变。
3、拼多多追求极致性价比。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是消费升级,而且消费分级让分裂式消费者拥有不同的消费场景:“悦己式消费(大牌,IP, 设计感)“ + ”基本款消费(白牌,刚需,低价)“。百亿补贴的目的在于补贴“悦己式消费品”以提升用户粘性从而提升“基本款消费品”的复购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拼多多的大牌路线依旧是走极致性价比的路线。就算没有百亿补贴,白牌商品依旧物美价廉。
4、从短期来看,面对目前市场的竞争和用户粘性的不稳定性,百亿补贴会持续下去并会扩大补贴品类与数量,完成从一线大牌到低价农副产品的全面补贴,迎合随着用户基数扩大的同时用户画像越丰富的特点。拼多多2020年第三季度的营销费为100亿元,费率71%,占比有下降的趋势。目前拼多多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短期投资合计456亿元,经营现金流健康,GMV14576亿元,同比增长保持80%的速度,人均购买金额 1994元,同比增长保持27%以上,这里面有补贴的品牌单品提高货单价的因素,更多是由复购支撑的ARPU的逐季增长。我们认为拼多多在降低营销率至50%以下时可以持续获得盈利。预计用户数天花板为目前微信活跃用户数9.7亿。
5、拼多多未来实现盈利的发展方向是从复购次数入手提升ARPU,精工细啄用户运营,提升用户的“信任”和“心智“。通过打假提升好货且便宜的平台形象,通过加强物流管理,售后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提升平台规范性。一方面增加仓储设施平衡爆款的需求和库存的压力,一方面提升运输的技术,减少商品损耗。
6、C2M模式布局未来。拼多多的竞争优势在于低价背后的完整且平衡的供销体系。拼多多不会成为第二个天猫,而是贴地飞行:着力低端市场贴合大众需求,用供给侧升级,给低端市场提供价优的正品。理想发展是用需求侧的半计划经济推动供给侧的半市场经济。
7、盈利预测:从现有拼多多增长数据以及市场发展形态的方向进行数据分析,我们预测到2022年Q4,拼多多拥有9.53亿用户,GMV达到30417亿元,人均购买金额3557元,ARPU150元,营收1013亿元,营销费率降至54%,平台可以持续获得盈利。预计2021年目标价格180美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增长不及预期,政策风险,变现率及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业务过度多元化、协同不足,营运资金不足、盈利不达预等。
播思科技(BRQS)宣布向LMFA Financing LLC出售价值约1800万美元债务证券
播思科技(BRQS)宣布,公司已于12月14日与其高级管理人员及LMFA Financing LLC (以下简称:LMFA)签订协议,LMFA承诺将分阶段购买价值最高达约1800万美元的债务证券。交易完成后将基本上消除播思科技与机构贷款的所有债务,而LMFA将购买的债务证券转换为公司的普通股,依据相关规定,该转换股票将作为非限制性证券在交易中发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打架打上《纽约时报》!脸书怼苹果更新iOS“隐私” 指责其薅广告商羊毛
Facebook近日在多家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广告,谴责苹果改变隐私规则,还指出此举将损害数以百万计的依赖定向广告的小型企业。
据悉,苹果(Apple)很快将以“隐私”的名义,对用户iPhone的设置进行更改,这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些设备上的移动广告。这次更新,除了支持新硬件和新增照片功能外,苹果还在App Store中引入了“隐私”信息。
预计这一变化将极大地影响广告商定位广告的能力,因为人们可能不会选择加入。
更热闹的是,Facebook在多家主流媒体的报纸上大肆刊登广告,发布了一个新网站,并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概述了它反对苹果改变隐私的理由。
Facebook在其博客文章中称,苹果的新追踪规则是“为了利润,而不是隐私”,并表示,它认为苹果利用对应用商店的控制,以损害开发商和小型企业利益的方式,有利于自己的底线,是反竞争行为。
该公司在《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上刊登平面和数字广告,称:“为了世界各地的小企业,我们正与苹果对抗。”它还开设了一个新网站,介绍iOS 14即将发生的变化,该变化将影响应用程序如何使用带有苹果广告标识符IDFA的广告跟踪工具。
Facebook的平面广告写道:“如果没有个性化广告,Facebook的数据显示,小企业广告客户平均每花1美元,就能看到超过60%的销售额。”“虽然限制个性化广告的使用确实会影响像我们这样的大公司,但这些变化对小企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增加他们现在面临的许多挑战。”
这则广告将读者引向一个Facebook for Business网站的链接,该网站包括企业主公开反对广告变更的采访视频。它还包括对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的解释,以及一个“工具包”,以标签“#为小企业发声”(#SpeakUpForSmall)的帖子来谈论这一变化。
苹果(Apple)很快将以隐私之名,对用户iPhone的设置进行更改。但据统计,如果没有那些个性化广告投放,不少中小企业将会减少60%的销售额。
它将采取一个以前深埋在用户手机中的隐私选项,并在用户打开应用程序时将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预计这将极大地影响广告商定位广告的能力,因为人们可能不会选择加入这个选项。
Facebook自6月以来一直对这一变化针锋相对,指责苹果将免费、广告支持的互联网转移到付费应用和服务中,苹果可以从中抽取30%的分成,并摧毁小型企业进行个性化广告的能力。
Facebook在其博客文章中还提出了面向消费者的观点,即曾经免费的应用程序和网站可能会开始向用户收取服务费用,或者因为无法再提供由广告支持的免费产品而被迫退出业务。
Facebook广告和商业产品副总裁丹·利维(Dan Levy)在博客中写道:“对富人来说,为内容付费也许没问题,但许多人的预算中没有支付这些费用的空间。”
Facebook向投资者保证,它不会受到苹果转向iOS的严重影响。
“我们会没事的,”Dan Levy星期三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说。他说,该公司已经将这一点纳入了对Facebook整体业务的预期,他称该业务“庞大而多样化”。但他表示,对创造者和小企业的影响将更大。
Facebook还辩称,苹果没有“按照自己的规则行事”,并表示该公司不受其iOS 14政策的约束。苹果的一位发言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向CNBC表示,苹果自己的应用和服务必须遵守苹果的追踪规则,而且苹果自己的广告网络SKAdNetwork对开发者是免费的,苹果并没有从中赚到任何钱。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为我们的用户说话。用户应该知道他们的数据什么时候被其他应用程序和网站收集和共享——他们应该选择允许或不允许,”苹果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iOS 14的应用跟踪透明度并没有要求Facebook改变其跟踪用户和创建定向广告的方法,它只是要求他们给用户一个选择。
Facebook在其博客文章中还表示,它将在Epic Games诉讼中提供相关信息。此前,《堡垒之夜》开发商Epic Games因30%的费用和相关做法与苹果展开了法律战,吸引了不少关注。
Facebook隐私和公共政策主管史蒂夫·萨特菲尔德(Steve Satterfield)表示,该公司支持Epic,并准备提供有关苹果的政策正在如何伤害“数百万使用我们服务的用户和企业”的相关信息。
此外,Facebook最近在欢迎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起草的法律草案时,还指责苹果利用其权力“伤害开发者和消费者”。这些法律为在数字领域扮演“看门人”角色的平台引入了规则,而《数字服务法》(Digital Services Act)的目的是通过要求平台迅速删除非法和有害内容来解决问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硅谷顶级风险投资公司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近期发布了一份新的报告,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过去十年中处于科技领导地位的FAANG们(Facebook、亚马逊、苹果、Netflix和谷歌)正面临潜在的趋势变化。
过去20年,FAANG的发展受益于互联网浪潮和移动应用的大趋势,押注这一趋势的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自2010年以来,FAANG以24倍的回报率跑赢所有主要市场指数,2013年FAANG这一术语推广以来,回报率高达14倍。
尽管FAANG将继续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越来越清楚的是,随着北美互联网渗透率达到饱和点,其增长黄金期已经过去,而分析师对未来几年的预测也越来越保守。总的来说,FAANG股票表现出色的辉煌岁月也将接近尾声。
分析师认为,FAANG最好的增长时期已经过去,这让人们对这些科技巨头未来能否保持领先地位产生了严重质疑。
不过,科技行业仍在不断自我革新,其在全球GDP中的总份额只会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那么,什么将取代会FAANG?下一个像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一样具有影响力,并且能够产生类似FAANG巨头的大趋势是什么?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的答案是:云计算。
云计算将是未来十年的大趋势
科技正在日益推动全球GDP的增长,而软件是科技中增长最快的领域。在软件领域内,云计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渗透率不断提高,未来几年有望成为影响全球GDP的主题之一。
Bessemer-Nasdaq新兴云指数(EMCLOUD)作为公有云软件市场的基准,自2013年以来已增长10倍,复合年增长率达到惊人的37%。
在公有云软件市场中,分析师认为,将有超过12家公司成为长期的市场领导者。其中最具竞争力的分别是Salesforce、Adobe、Shopify和Twilio。
考虑到微软和亚马逊拥抱云计算的速度以及云计算对其发展战略的根本性,它们也是值得关注的公司。
根据Statista的数据,从2019年到2020年,微软旗下的Azure同比增长超过50%,亚马逊旗下的AWS同比增长超过30%。考虑到这些数据,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微软和亚马逊的市值将主要由云业务推动。
因此,Bessemer认为是时候补充FAANG了,在科技股的篮子中引入新股票,重组成顶级科技股的首选衡量标准。这个新组合包括:MT SAAS(即微软、Twilio、Salesforce、亚马逊、Adobe和Shopify)。
MT SAAS将成为下一批领先的科技巨头?
在新组合中,既有专注应有程序的公司(CRM,ADBE,SHOP),也有提供基础架构的公司(MSFT,TWLO,AMZN),既包含现有巨头(MSFT,AMZN),也有超高增长的潜力股(CRM,ADBE,SHOP,TWLO)。
微软:已成为云计算世界的中坚力量,其Azure业务持续同比增长约50%。如今,Azure有25%的数据库在云端,仅次于亚马逊的AWS.Azure已成为混合云的首选供应商,未来将受益于越来越多的云计算转型。
Twilio:定义了云通信,但据摩根士丹利研究,目前只有13%的公司使用通信平台即服务(CPaaS),该公司拥有足够的增长空间。Twilio收购SendGrid和Segment,从战略上扩大了其潜在市场。2016年,Twilio的IPO发行价为每股15美元,如今,该股的交易价格超过362美元,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增长了23倍。
Salesforce:早期软件即服务(SaaS)的代名词,云计算生态领域的首个标志性IPO.Salesforce上市时市值约为17亿美元,如今市值突破2千亿美元,涨超110倍。
亚马逊:FAANG唯一的扛把子,因为它巧妙地将云计算作为其消费类电商平台的关联业务。亚马逊是公有云浪潮中的先行者,2006年推出了AWS,愿景是成为互联网的操作系统。AWS可以让云计算公司将计算、存储和数据库服务外包,并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亚马逊的市值在14年中已从160亿美元增长至约1.6万亿美元,增长了近100倍。AWS年收入超过400亿美元,营运利润率29%,若独立分拆,将有可能是全球最有价值的软件或云计算公司。公司年增长率约30%,短期内似乎不会放缓。
Adobe:过去40年,Adobe一直是数字设计师的首选。但是2013年,该公司向云计算转型,从盒装的Creative Suite软件转向云端部署的Creative Cloud。尽管转型的过程很痛苦,但到2019财年营收超过110亿美元,同比增逾24%,而2012年至2014年期间增长率不到10%。
值得一提是,Adobe在此过程中创造了超过36%的FCF。从2001年到2013年,Adobe的股价主要在30-60美元的窄幅波动,而自从云计算转型以来,该公司股价已飙升至接近500美元。
Shopify:改变了电商模式,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建立在线商店并出售其产品,无论是实体产品还是数字产品。近期,Shopify还对支付进行分层,使端到端流程变得简单易用,适用于全球各地的商家。
Shopify营收规模数十亿美元,年增长率约100%,是增长最快的云计算公司之一。过去四年该公司市值从20亿美元提高到近1500亿美元。分析师表示,未来增长仍将持续,因为疫情加速了该平台的发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12月28日消息,今日早间,美股投资网科技独家获悉,阿里巴巴集团CPO童文红在内部论坛宣布,将取消强制“361”考核制度,不再强制直属领导给10%员工3分-3.25分的绩效评级。
阿里巴巴集团员工向美股投资网科技证实了该消息。美股投资网科技就此向阿里巴巴集团求证,阿里巴巴表示不予回应。
阿里巴巴的绩效考核制度,将绩效评分标准整体按照“361”比重分配:3.75-5分的员工占30%,3.5-3.75分的员工占60%,3分-3.25分的员工占10%。如果员工年终绩效为3.25分或以下,则会被取消年终奖和晋升机会,连续2年绩效评分低于3.25就会面临被辞退。
“361”考核制度近日在阿里巴巴内网引起了讨论,据阿里巴巴内部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童文红在内部论坛表示,不再强制实行“361”考核制度,新的考核标准还是按照“361”分级,但是取消给10%的员工3.25分评分的强制性。
阿里巴巴的强制“361”考核制度,让最低绩效标准“3.25”这个数字被赋予了特殊含义。今年3月25日凌晨,淘宝IOS APP出现大面积bug,时间长达12小时,这次的“325 bug事件”也被网友戏称为程序员对低绩效的“报复行为”,阿里巴巴随后在微博回应称之为“谣言”。
今年7月,阿里巴巴同样通过内部论坛宣布,不再强制员工上交周报。阿里方面称,还要杜绝形式大于内容没有思考的PPT,而且不鼓励低效加班。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外媒称,Facebook已逐步关闭几家爱尔兰控股公司
据外媒报道,Facebook最近公布的文件显示,该公司已经开始逐步关闭几家爱尔兰控股公司,这些公司曾允许Facebook将数十亿美元的利润转移到爱尔兰纳税,因为该国税率更低。
据相关报道显示,Facebook关闭爱尔兰子公司的举措源自美国国税局(IRS)的诉讼,后者将Facebook告上法庭,指控这家社交媒体公司通过爱尔兰转移资金,以逃避美国税收。此外,Facebook还利用这些子公司将数十亿欧元利润从爱尔兰转移回美国。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