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KKR & Co(KKR)和另一家私募股权公司将向一家美国太阳能开发商及其项目投资至少10亿美元。
据悉,KKR将成为太阳能和储能开发商Avantus的主要所有者。KKR和现有的Avantus投资者EIG将成为该开发商的唯一股权投资者,并将帮助为其项目融资。交易的具体条款和KKR的股份规模尚未披露。该交易包括股权和债务融资,包括来自第三方的融资。
这笔交易表明,美国总统乔·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之后,投资者对美国太阳能的兴趣日益增加,该法案包括丰厚的税收优惠。
总部位于加州的Avantus拥有30千兆瓦的太阳能和94千兆瓦时的电池储能项目开发管道,可以为2000万人提供电力,KKR表示。该公司原名8minute Solar Energy,直到2022年更名为Avantus,已经开发并出售了6.5千兆瓦的太阳能和6.3千兆瓦时的太阳能及储能项目。
尽管利率上升使一些太阳能开发商难以为其项目融资,但研究机构BloombergNEF预计,到2030年,美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将从41千兆瓦增长超过40%,接近60千兆瓦。
值得一提的是,私募股权公司KKR此前还对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专家Encavis的收购提议,在欧洲能源行业引起了新的关注。
据了解,由KKR领衔的财团,其中还包括历史悠久的家族企业Viessmann,向Encavis的股东提出了每股17.50欧元的有吸引力的报价,此后股价接近报价并最终以16.95欧元成交。
这一提议是在一个战略上重要的阶段提出的,并通过与Encavis关键股东达成重要协议,证实了该行业的兴趣,这些协议已初见端倪。
Encavis的估值因这一提议达到了2.8亿欧元,这显著高于先前的估计。超过54%的最低接受门槛保持了市场的悬念,也带来了一定的市场不确定性。这一收购建议使一些投资者谨慎行动,这些投资者是在2020年底和2022年中高景气时期的股价发展中投资的。当时达到的大约25欧元的股价与当前的提议形成了鲜明对比。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国最大规模计算机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U)3月21日晨间公布截至2月的2024财年Q2业绩,并且在人工智能(AI)存储硬件需求极度旺盛之势的推动下,公布了出人意料的第三财季强劲业绩展望,总营收与每股收益展望远超分析师预期,在Q2业绩与强劲展望的带动下该公司股价在美股盘后交易中一度大涨近17%。
在全球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纷纷布局AI的这股热潮刺激下,美光存储芯片需求激增,业绩堪称“炸裂”,核心业绩指标大超预期。业绩数据显示,在截至2月29日的第二财季,美光营收同比猛增58%,至58.2亿美元,不计某些项目的NON-GAAP基准下的每股收益为42美分,由此前多个季度的亏损转为盈利。两项数据均远超华尔街分析师普遍预期,营收预期约为53.5亿美元,并且预期每股亏损24美分,相比之下美光的实际业绩可谓全面碾压分析师预期。
此外,美光在NON-GAAP准则下调整后的营业利润同样由亏转盈,数据显示美光Q2调整后营业利润达到2.04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亏损20.77亿美元,第一财季亏损9.55亿美元。华尔街分析师普遍预期则为调整后营业亏损约2.4亿美元。
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美光已经恢复盈利,并比预期提前足足一个季度实现了正向的营业利润率。”
业绩预期方面,美观预计在HBM强劲需求驱动之下,第三财季营收区间将达到64亿美元至68亿美元,意味着同比激增70%到81%,超越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的59.9亿美元。扣除某些项目后,美光预计Non-GAAP准则下调整后的每股收益约为45美分,上下浮动7美分,超越分析师平均预期的24美分。美光预计第三财季毛利率在26.5%,上下浮动1.5个百分点,即范围在25%到28%,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0.9%。
由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需求疲软,存储芯片行业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可谓遭遇行业史上最严重的衰退之一,但随着全球芯片需求2024年逐步迈入复苏周期,美光及其主要存储竞争对手——SK海力士以及三星,业绩均呈现积极复苏态势。
SIA(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总额高达476亿美元,与2023年1月相比增长15.2%。事实上,半导体行业销售额自2023 年末开始因AI芯片强劲需求而明显回升。SIA统计的2023年第四季度销售额约为 1460 亿美元,比 2022 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增长 11.6%,相比于2023 年第三季度销售额环比增长 8.4%。关于2024年半导体行业销售额预期,SIA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ohn Neuffer 在数据报告预计2024 年整体销售额将相比于2023年实现两位数级别增幅。
因此,随着芯片行业踏入复苏周期,存储需求有望大增。更重要的是,随着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刺激HBM存储需求激增,高管们对未来持极度乐观态度。全球企业对于英伟达AI GPU需求激增,势必也将带来无比强劲的与英伟达AI GPU全面绑定的HBM存储需求。
美光最新业绩以及业绩展望数据表明,美光已经熬过整个芯片行业周期的最糟糕时期,并且重新走向盈利模式,人工智能(AI)热潮带来的存储需求激增可谓核心驱动力。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相信,美光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多年来重大机遇的半导体行业最大受益者之一。”
美光管理层表示,2024财年新工厂和设备的预算将维持在75亿美元至80亿美元,并且该公司将继续在中国、日本和印度开展项目。
财报公布后,该公司股价盘后一度暴涨近16%。2023年迄今,该股已上涨13%,至96.25美元,涨幅超过标普500指数。
Mehrotra在业绩会议上向投资者承诺,2024年将标志着存储行业大幅反弹,2025年则将达到创纪录的销售额水平。但这也意味着美光需要加大产能制造足够数量的HBM存储,这需要与英伟达(NVDA)等AI芯片厂商紧密合作,帮助数据中心运营商们加快AI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及开发更多的人工智能软件。
HBM——有望成为美光的“创收新引擎”
HBM是一种高带宽、低能耗的存储技术,专门用于高性能计算和图形处理领域。HBM堆叠的多个DRAM芯片连接在一起,通过微细的Through-Silicon Vias(TSVs)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HBM主要用于高性能图形卡、AI加速、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其高带宽特性,以及极低延迟和高能效比使得处理器能够更快地访问存储空间,大幅提高计算性能和效率。在AI基础设施领域,HBM存储系统搭配英伟达H100 AI服务器系统,以及即将问世的B100和H200等AI 服务器系统使用。
在最近一个季度,美光首次从其推出的名为“HBM3E”最新型HBM存储系统中获得营收,HBM存储系统与英伟达新款AI GPU全面绑定。美光管理层预计,到2024财年,HBM产品将带来“数亿美元”级别的营收,甚至有望比肩第二大业务——NAND业务,并且美光管理层强调,美光已经彻底售罄预计在2024年产能能够生产的所有HBM,预计生产的大部分此类存储在2025年也将迅速售罄。
人工智能软件是基于“数据轰炸”类型的AI训练/推理过程而产生,该过程可能涉及数万亿个参数,并且高度依赖专注于高性能领域的HBM存储系统。为了避免供应瓶颈并保持昂贵的处理器全速工作,美光及其竞争对手开发了比传统存储芯片更快地与AI GPU等基础硬件组件通信的HBM存储。
存储芯片制造商一直在努力进军新的市场,比如数据中心、汽车和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产品,从而减少对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存储的依赖。
美光与来自韩国的存储巨头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和SK海力士在销售为电脑和智能手机提供短期记忆的存储芯片方面展开竞争,如今竞争已蔓延至数据中心HBM存储领域。美光还生产NAND flash闪存系列产品,为这些设备提供更长的存储时间。
美光于 2024 年初(大概2月份)开始大批量生产HBM3E 新型存储产品,并开始陆续交付,同时还透露英伟达是其新型 HBM存储产品的主要客户之一。此外,该公司强调其全新HBM产品受到了整个行业的极大兴趣,这暗示英伟达可能不是唯一最终使用美光 HBM3E 的大型客户。美光显然对 HBM3E 寄予厚望,因为这可能使其能够领从SK海力士以及三星电子手中不断赢得市场份额,以全面提高公司营收和利润。
随着美光陆续向英伟达交付HBM3E存储系统,高盛的分析师们表示,该公司可能将扩展到包括AMD在内的其他客户。高盛的分析师们写道“相信美光在深化与英伟达的合作——即在未来的GPU平台上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以及扩大英伟达以外的客户群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
从市场策略的角度来看,SK海力士凭借作为目前绑定英伟达AI GPU的HBM3存储的唯一供应商,已经在HBM存储市场上确立了领导地位,并且其HBM产能已经预订满2024年。美光则通过其HBM3E产品的能效和领先全球同行的性能优势,尝试在高端内存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并且已经在行业内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兴趣。
截至2022年,三大原厂HBM市占率分别为SK海力士50%、三星电子约40%、美光约10%,由于SK海力士在HBM领域最早发力,早在2016年已涉足这一领域,因此占据着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有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份额分布将与2022年大致相同。美光在HBM领域的发展相对较晚,但是近期HBM行业的动态消息显示,占据HBM仅10%份额的美光欲“后发制人。据业内人士透露,英伟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新款AI GPU以及H200 GPU超级算力体系可能将搭载美光HBM3E。
美光HBM3E 模块基于八个堆叠 24Gbit 存储芯片,采用该公司的 1β (1-beta) 制造工艺制造。这些模块的数据速率高达 9.2 GT/秒,使每个堆栈的峰值带宽达到 1.2 TB/s,比目前最快的 HBM3 模块提高了 44%。与此同时,该公司不会停止其基于 8-Hi 24 Gbit 的 HBM3E 组件。该公司宣布,继开始量产 8-Hi 24GB 堆栈后,计划于 2024 年推出超大容量 36 GB 12-Hi HBM3E 堆栈。
知名研究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数据显示,HBM存储产品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年的约 25.2 亿美元激增至 2029年的 79.5 亿美元,预测期内(2024-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25.86%。
美光财报出炉前夕,华尔街分析师们集体上调目标价! 花旗高喊150美元
由于投资者们乐观地认为存储芯片库存过剩大幅缓解且迈向供不应求,以及全球企业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AI)的热潮驱动存储芯片,尤其是HBM需求激增,该公司股价近一年涨幅高达75%。
随着分析师们强调该存储巨头在人工智能热潮中的重要地位,美光股价在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历史高点。华尔街大行花旗表示,美光位列该机构美股半导体板块的“首选投资标的”,主要因该公司股价势必将受益于AI芯片需求激增带来的无比强劲的HBM存储需求。在美光公布业绩前夕,华尔街大行花旗重申对美光“买入”的评级,并将基于12个月的目标价从95美元大幅调高至150美元。
在美光最新业绩出炉之前,华尔街分析师们可谓集体上调目标价。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TD Cowen在业绩公布前将美光12个月目标价从此前予以的100美元上调至120美元;瑞银(UBS)将美光目标价从95美元上调至120美元;Baird将美光目标价从78美元大幅上调至115美元;Rosenblatt重申此前予以的140美元目标价;巴克莱银行将美光目标价从95美元上调至120美元;Cantor Fitzgerald将美光目标价从100美元上调至120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报道,英伟达(NVDA)计划在其人工智能处理器中使用三星电子(SSNLF)的高带宽存储(HBM)芯片。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英伟达在HBM上“投入了大量资金”。黄仁勋补充说,英伟达正在对三星的芯片进行认证,并计划在未来使用它们。
英伟达本周举行一年一度的GTC开发者大会。该公司已经发布了几项公告,包括推出新的Blackwell GPU平台。
SK海力士周二表示,已开始批量生产用于人工智能芯片组的下一代HBM。SK海力士没有透露其客户,但有消息称,其首批芯片将交付给英伟达。
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MU)在存储领域展开竞争,HBM芯片被视为人工智能加速器的关键,因为它比其他存储芯片更节能,处理速度更快。
美光上月表示,已开始量产其高带宽存储半导体HBM3E,用于英伟达的H200 Tensor Core GPU。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英伟达(NVDA)2024 GTC AI大会于周一拉开帷幕。英伟达在大会上正式推出的名为Blackwell的新一代AI图形处理器(GPU)令人印象深刻。尽管英伟达周二美股盘初走低,但华尔街分析师仍看好英伟达。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表示“从GTC的主题演讲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尽管过去18个月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但英伟达认为,在释放生成式AI的潜力方面,我们仍处于早期阶段。”该分析师对英伟达的股票评级为“增持”,目标价为795美元。
Joseph Moore表示,虽然主题演讲的主要焦点是开发者,但该公司提出了“AI驱动的未来”这一宏伟目标,并将生成式AI视作“新工业革命的基石”。分析师表示“评估Blackwell的业绩需要时间,但如果他们坚持下去,我们的感觉是,英伟达有能力将标准提高这么多,使他们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虽然大多数大型云计算客户仍然致力于替代AI解决方案,但由于生态系统的限制,他们的机架空间都有限。有限的机架空间将导致云供应商选择最高投资回报率的解决方案,我们仍然认为英伟达代表了这一点。”
KeyBanc分析师John Vinh指出,虽然英伟达周一公布的大多数消息都符合预期,但这次大会以及Blackwell架构的更新“简直令人惊叹”。据悉,Blackwell平台能够在万亿参数级的大型语言模型(LLM)上构建和运行实时生成式AI,而成本和能耗比前代改善25倍。英伟达称,Blackwell拥有六项革命性的技术,可以支持多达10万亿参数的模型进行AI训练和实时LLM推理。
John Vinh补充称,所有这些消息都巩固了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相对于AMD(AMD)、英特尔(INTC)等公司的领导地位,平均售价的上涨和性能的提升很可能有助于维持英伟达“超大的盈利增长”。
其他华尔街分析师也称赞了英伟达。Wedbush分析师Matt Bryson重申对英伟达的“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1000美元。富国银行分析师Aaron Rakers在主题演讲结束后将英伟达的目标价由840美元上调至970美元,他指出,人们对Omniverse和数字孪生的关注日益增加可能也同样重要。
Aaron Rakers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虽然英伟达Omniverse 3D渲染/模拟平台的实现速度可能比最初预期的要慢一些,但富国银行仍然认为,英伟达长期的人工智能平台战略/盈利机会中,这是一个被低估的部分。”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人工智能初创公司Inflection AI表示,计划将其技术授权给微软(MSFT),这是这家初创公司转向与企业客户合作的一部分,此前该公司的大部分员工都跳槽去了微软。
报道称,微软已经聘请了Inflection AI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首席科学家兼联合创始人Karén Simonyan以及这家初创公司的大部分员工。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已融资逾15亿美元的Inflection投资者将得到补偿。该知情人士拒绝透露投资者将如何或何时获得回报。Inflection的支持者包括微软、英伟达(NVDA)、比尔·盖茨和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
随着这家初创公司规划新的发展方向,风险投资家、微软董事会成员Hoffman将继续留在Inflection担任董事和联合创始人。新任首席执行官将是董事会成员Sean White,他曾担任Mozilla的首席研发官。
周二,Hoffman在领英的一篇帖子中表示,“对于参与Inflection的每个人来说,这是美好的一天”。他补充道“与微软达成的协议意味着Inflection的所有投资者今天都将获得良好的结果,我预计未来会有良好的增长。”
去年,当投资者对聊天机器人的兴趣激增时,Inflection推出了一款名为Pi的机器人,定位为一种比竞争对手更好、更可靠的个人助理。但在推出后,Suleyman表示,Inflection并没有成功找到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
展望未来,随着向企业业务模式的转变,Inflection将保留其专有技术。在周二的一篇博客文章中,Inflection表示,它已做好为包括微软在内的公司提供服务的准备。该公司表示“我们在培训、定制和提高大型人工智能模型性能方面的成功,使我们处于独特的有利地位,能够成为全球企业的人工智能平台。”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现有投资者将继续持有Inflection的股权,并保留这家初创公司未来任何增长的潜力。Inflection不愿透露交易条款,也不愿透露其70名员工中有多少人将留任。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3月20日,拼多多集团发布截至12月31日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该季度,拼多多集团营收为889亿元,同比增长123%;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经营利润为224亿元。去年全年营收为2476亿元,同比增长90%。
去年是拼多多积极拥抱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围绕该战略展开的助商惠民系列举措不断获得用户及商家的正向反馈与广泛支持。在整体消费稳步回升的大背景下,平台四季度全域消费表现持续向好,消费升级需求推动国货潮品、优质农货供销两旺。
“2024年将是拼多多深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首席执行官赵佳臻表示,“这次的业绩也激励着我们更加积极、坚定地围绕高质量发展进行长期投入,从‘多实惠’和‘好服务’两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助力消费者实现高质量的消费升级。”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驱动。财报显示,拼多多集团去年四季度研发费用为29亿元,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10亿元。拼多多集团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陈磊表示,“今年,我们将保持投入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前沿技术在农业及制造业中的支撑能力。”
助商惠民成效显
去年,拼多多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年核心工作,有效助力消费者得实惠,优质商家多卖货,巩固了平台生态的正向循环。
“平台的营收增长是我们推行有效的促消费举措以及整体消费回升的结果,也是我们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更多价值的结果。”赵佳臻表示。
2023年是消费提振年,全国各地积极施策,恢复和扩大消费。拼多多团队在与平台用户的接触中发现,消费升级的需求不仅广泛存在,且越发旺盛,但同时,消费者也关注如何用更经济、更便捷的方式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
鉴于此,拼多多尤其注重更丰富的优质产品供给,以及更匹配的补贴资源倾斜,促进品质好物与消费升级双向奔赴。四季度,通过11.11、12.12等活动,平台聚焦民生福祉,降低消费升级的门槛,助力消费潜能释放,让更多人更容易过上更好的生活。
除了帮助用户节省开支,拼多多还积极为商家创造更多被消费者看到和认可的机会。以11.11为例,活动期间,秒杀频道为超10万个中小商家提供增量引擎,农货、国货及全球好物等超40个细分类目实现翻倍增长。入驻百亿补贴的农货、国货商家同比增长了2倍以上;全球购业务中,排名前100的品牌中有21个品牌实现同比300%以上的增长,单日销售额过百万的单品达到59个。
除了国内市场,集团去年也加快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市场。目前,多多跨境已进入50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的业务仍然很新,我们始终抱着向消费者学习、向市场学习的真诚态度,探索更多的技术与模式创新。”陈磊表示。
今年将是拼多多深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除了继续提升“多实惠+好服务”的平台能力,陈磊还表示,“我们将精进供应链洞察和技术能力,助力制造业工厂降本增效,打造更多爆款;大力扶持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新农人、新农商,带动当地就业与农民增收;充分发挥‘百亿生态’专项的正向激励作用,支持、帮扶优质商户、品牌及中小企业。”
研发投入再破百亿
在高质量发展策略的引导下,拼多多去年的重点投入围绕技术创新与农业战略。
科技企业,研发为本。继2022年研发费用突破100亿后,拼多多集团2023年的研发投入再度超过百亿,创下历史新高。今年,拼多多还将继续“重研发”,为高质量发展探索技术创新。
农业是拼多多的底盘,也是其去年持续投入的重点板块。四季度,拼多多深度支持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的举办,并对农业高校、科研单位重点研发的科技农产品给予流量和补贴扶持,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去年,拼多多还发起农云行动,深入陕西、四川、山西、云南、湖北、福建、山东、江苏等农产带,为当地商家提供电商运营专场培训及一对一定向运营指导,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与就业增长。该行动在去年底被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评为“全国县域振兴典型案例”。
“今年,我们将加大对农云行动、农研赛事等农业重点项目的投入,继续推动各地打造更具韧性的数字化农产带,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赵佳臻表示。
优质国货是拼多多近年来扶持的另一重点。去年四季度以来,借助多场“国货团建”主题带货直播、国货节等大促活动,拼多多投入大量流量与真金白银补贴,帮助制造业品牌扩大影响力。例如,国货节期间,一款品牌洗衣皂产品的日均销量翻了十几倍,工厂产能从每日4吨提升至40吨,车间工人数量也增长了两倍。
赵佳臻表示,“ 今年,我们将继续为新老国货拓宽新赛道,与中国品牌一起成长,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高质量消费体验。”
除了平台建设,拼多多还主动投入到社会救济中,在去年12月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的第一时间,向甘肃省慈善联合总会紧急捐助2000万元,用于采购御寒、救灾物资及灾后重建工作。
“创立八年来,我们一直专注于电商,勇于尝试创新业务形态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期间,团队快速成长,年轻敢闯的领导者不断涌现,并逐渐承担起更大的责任。”陈磊表示,“我们的组织正因年轻人的创意与活力而生机勃勃,我们有信心持续为最广大的消费者创造独特价值。”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MicroStrategy(MSTR)的投资者购买了这家比特币最大企业持有者的股票,以增加对这种数字资产的敞口,但随着比特币的剧烈波动,这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这么做的痛苦。
本周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公司为购买比特币而部署的杠杆是如何引发爆炸性波动的。MicroStrategy周一下跌近16%,是比特币跌幅的10倍多。周二,由于该数字代币继续从历史高点回落,该股再次暴跌5.7%。这令该股在本周的跌幅高达20%,也是该股自2022年以来最大的两日跌幅,在仅上个月股价就翻了一番后,该股走势突然逆转。
自2020年以来,这家商业软件公司一直在增持比特币,使其股票成为那些想在不直接购买比特币的情况下押注这一最大加密货币的投资者的替代选择。在本月两次出售可转换债券以筹资额外购买比特币后,该公司现在拥有价值约140亿美元的比特币,占将发行的比特币总量的1%以上。
根据计算,鉴于MicroStrategy约240亿美元的市值、其债务以及华尔街许多人赋予这家公司核心业务约15亿美元的价值,其股价相对于其资产负债表上比特币的价值有90%以上的溢价。
Benchmark分析师Mark Palmer表示“它创造了市场上非常独特的金融炼金术。”
对于投资者来说,现在的问题是,这是否是逢低买入MicroStrategy的机会。这是一种押注比特币将恢复攀升的加速押注,而且与购买比特币ETF相比,这也有一定的好处。自今年1月以来,比特币ETF成为了投资者的另一种新选择。
TD Cowen股票研究董事总经理Lance Vitanza表示“我们认为,对于希望投资比特币的投资者来说,MicroStrategy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工具。这也是购买MicroStrategy股票的唯一原因,因为你想拥有比特币。”
考虑到该公司能够出售债券为比特币购买提供资金,除了股票的吸引力之外,另一个好处是,作为一只股票,它不像ETF那样收取管理费。在Vitanza看来,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持有比特币并预计比特币会反弹的投资者来说,由于比特币相对于ETF的这些优势,其股票的溢价是有道理的。他给该股设定的目标价为1560美元,比当前水平高出约10%。
他表示“如果你把这种影响在20年或更长时间内综合起来考虑,并假设比特币的潜在价值将迅速升值,这就大大证明了我们最近在市场上看到的那种溢价是合理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半导体初创公司Astera Labs(ALAB)及其投资者在首次公开募股(IPO)中筹集了7.13亿美元资金,其股票定价高于已经上调的市场定价区间。
根据一份声明称,利用人工智能相关投资的需求,Astera和现有股东周二以每股36美元的价格出售了1980万股股票。Astera的投资者包括英特尔(INTC)和Sutter Hill Ventures。在提高了股票发行规模和目标价格后,该公司将其股票定价为32美元至34美元。
根据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中列出的流通股,以IPO价格计算,Astera的市值约为55亿美元。包括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在内,其完全摊薄后的价值接近60亿美元。
此次上市是今年迄今规模最大的ipo之一。此前一天,社交媒体公司Reddit Inc.高调出售股票,为公司及其员工和股东寻求至多7.48亿美元的融资。
IPO规模超Instacart、Klaviyo
在美国科技公司最近几次大规模IPO中,Astera的上市规模超过了去年9月的Instacart(CART)的6.6亿美元融资和Klaviyo(KYVO)的6.59亿美元融资。尽管这些IPO以及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ARM)52.3亿美元的IPO(这是2023年规模最大的IPO)未能引发上市热潮,但自那以来市场已经回暖。汇编数据显示,在Astera出售股票之前,今年通过在美国交易所的IPO筹集了超过72亿美元。
此次IPO由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牵头,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Evercore和杰富瑞以及其他六家公司担任联席管理人。Astera的股票预计将于周三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开始交易,代码为ALAB。
据其网站介绍,Astera成立于2017年,开发基于半导体的连接解决方案,旨在实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云端的“主流化”。在2022年由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领投的一轮融资中,Astera利用了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乐观情绪,融资1.5亿美元,估值31.5亿美元。
英伟达(NVDA)和其他人工智能相关股票在过去一年中飙升,推动美股股指创下历史新高。
亏损缩窄
根据Astera提交的文件,2023年,该公司将净亏损降至2600万美元,营收为1.16亿美元,而前一年的亏损为5800万美元,营收8000万美元。
该公司的投资者包括英特尔的风险投资部门。其最大股东是Sutter Hill Ventures,上市后将控制该公司12.6%的股票。文件显示,富达旗下基金将持有6.4%的股份。
Astera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itendra Mohan将持有该公司6.1%的股份,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Sanjay Gajendra将持有5%的股份。
此次IPO中约有300万股股票由现任股东出售。Upward Bound Youth集团将出售其中的200万股,其余由C&F Investments和各持股不到1%的投资者出售。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星巴克(SBUX)宣布将从4月1日起对全球领导层进行调整,包括任命Michael Conway担任星巴克北美地区首席执行官。Conway目前担任国际与渠道发展集团总裁一职,自2013年以来便是星巴克的合作伙伴。
星巴克首席执行官拉克斯曼·纳拉西姆汉(Laxman Narasimhan)表示“星巴克的‘双泵三重奏’重塑计划正取得重大进展,该计划重新调整了组织结构,以平衡地域重点与全球可扩展性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星巴克计划将其全球门店数量扩大到55000家,其中每四家新开门店中就有三家开在美国以外地区,因此将增加以下地区领导人
Sara Trilling将继续担任北美地区执行副总裁兼总裁,专注于提升零售合作伙伴的体验,同时发展该地区的门店组合。
Brady Brewer将从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晋升为星巴克国际首席执行官。同时,星巴克表示,将不会撤换Brewer最近担任的全球首席营销官职位,而是将采用各地区首席执行官将获得地区营销支持的制度。
公司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Belinda Wong和联席首席执行官Molly Liu将继续领导星巴克在中国的团队。
Lyne Castonguay则被任命为新设立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和产品官,向Narasimhan汇报工作。据悉,Lyne Castonguay最近曾担任食品饮料制造公司Saputo,Inc的首席运营官。
此外,星巴克打算很快任命一位全球品牌创意负责人,向Narasimhan汇报工作。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报道指出,新日铁执行副总裁Takahiro Mori表示,如果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X)这笔交易成功,新日铁将把其美国总部迁至美国钢铁的总部所在地匹兹堡。这是新日铁为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的一项承诺。
Takahiro Mori是新日铁在这笔交易上的主要谈判代表。他表示“我们不仅将保留美国钢铁的匹兹堡总部(其他竞标者无法做到这一点),还计划将新日铁现有的美国总部从休斯顿迁至匹兹堡。”
去年12月,全球第四大钢铁制造商新日铁宣布,将斥资149亿美元全现金收购美国钢铁,收购价为每股55美元。财力雄厚的新日铁希望通过此次收购扩大其在美国的足迹,加强其全球巨头的地位,并利用海外扩张来应对疲软的国内需求。此次收购还有望令该公司的全球粗钢产能升至1亿吨。
然而,这笔交易交易招致了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议员以及强大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批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敦促监管机构“全面审查”这笔交易,并确定这一合并是否“符合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工人利益”。白宫则表示,鉴于美国钢铁这家公司在美国钢铁生产中的作用,有必要对该交易进行“认真审查”,而美国政府认为钢铁生产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表示,美国钢铁这笔资产应该留在美国国内。而拜登在11月大选中的对手特朗普则承诺,如果他再次当选,将阻止这笔交易。
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文件中,Takahiro Mori表示,新日铁仍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保持联系,并在就业保障、投资和其他方面做出了一些具体承诺。Takahiro Mori重申,新日铁将遵守美国钢铁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之间现有的所有协议,不会裁员、关闭设施或将生产转移到海外。
新日铁表示,计划在9月底前完成交易,将保留美国钢铁的品牌,并已从日本银行获得160亿美元的融资承诺。此外,美国钢铁的股东将于4月12日就合并提案进行投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