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库克接任苹果公司掌门人的十年里,在各种质疑声中,库克一手将苹果发展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截至发稿,2.54万亿美元的总市值,让全球各大科技公司望尘莫及。
据媒体报道,苹果股价在周四收盘时创下153.65美元的历史新高,打破周一创造的纪录。
据悉,苹果股价收盘上涨1.14美元,涨幅0.75%,盘中一度触及154.72美元,离周三创下的154.98美元的盘中高点仅差一点。
为何苹果公司股价能连续创下历史新高,或许这与即将发布的iPhone 13系列密不可分。
此前有消息称,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将于9月14日举行,除iPhone 13系列外,还将带来iPad mini 6等诸多新品。
根据现有信息来看,此次iPhone 13系列将推出四款机型,包括iPhone 13、iPhone 13 mini、iPhone 13 Pro以及iPhone 13 Pro Max。
规格方面,iPhone 13全系将搭载新一代A15芯片,采用台积电第二代5nm工艺,Pro系列将配备120Hz LTPO高刷屏、电池容量增加、全系激光雷达扫描仪。
外观上预计将有四个变动,包括刘海面积缩小、iPhone 13 mini和iPhone 13的后置镜头采用对角排布设计、全系相机模组变大、新增日落金和玫瑰金两种配色。
售价方面,iPhone 13 mini 5499元起、iPhone 13 6299元起、iPhone 13 Pro 8499元起、iPhone 13 Pro Max 9299元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国苹果公司即将发布的新手机iPhone 13传闻可以支持卫星通信功能,引起全球科技媒体的广泛关注。但“手机直连卫星”当真这么容易吗?该消息很快遭到多方质疑。
美国CNET科技资讯网站9月1日称,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测,即将发布的iPhone 13将支持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连接。“即使在没有4G或5G网络的环境下,用户只需打开iPhone 13的卫星通信链接,就通过手机搭载的卫通模块来通话和接发消息。”他还透露,最有可能与苹果公司合作的卫星通信公司是Globalstar,该公司是专注于提供高速互联网和其他服务的卫星网络企业之一,在近地轨道上拥有24颗卫星。号称有实力同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星座分庭抗礼。
然而,美国CNBC网站等多家媒体纷纷对此提出质疑。报道称,Globalstar公司并没有回应iPhone 13变身“卫星手机”的传闻。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该手机的卫星功能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它并不会取代现有通信网络,而只是提供应急功能。比如在荒郊野外或缺乏WiFi和移动信号的环境下,用户可以用有限的卫星通信功能报警求助。
据介绍,关于iPhone 13的“卫星手机功能”,其实是指苹果公司拟推出的Stewie卫星短信工具,界面设计类似“紧急SOS通话”,用户通过它发送的消息将会推送到提前设置好的紧急联系人手机。值得一提的是,即便紧急联系人开启勿扰模式,该消息也会发出紧急提醒。此外,它还能提供用户位置等关键信息,方便应对紧急情况。彭博社透露,新苹果手机的卫星通信功能并非全球均可使用,它将取决于“当地法规是否允许”和“卫星位置是否覆盖”。
一名通信专家9月2日告诉《环球时报》分析师,卫星通信的原理并不复杂,主要是以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微波信号,在多个地面站之间通信,可以实现对地面的“无缝隙”覆盖,现有的海事卫星电话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卫星通信对地面接收器的要求很高,SpaceX公司的“星链”就需要通过专门的卫星接收器才能上网。他举例说,这就相当于要将粗大的海事卫星电话天线整合到小巧的iPhone手机里,在技术上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辉瑞(PE)的关节炎药物托法替布(Xeljanz)的安全问题已在其整个JAK抑制剂药物类别中造成连带伤亡。
FDA认为辉瑞的Xeljanz、艾伯维(ABBV)的Rinvoq和礼来(LLY)的Olumiant具有相似的心脏安全和癌症风险,因为它们属于同一JAK抑制剂药物类别。
FDA周三(9月1日)表示,要求辉瑞的Xeljanz、艾伯维的Rinvoq和礼来的Olumiant提供新的心脏安全和癌症警告。这三种药物都属于同一类药物,JAK抑制剂。目前它们已经带有关于血栓和淋巴瘤的黑框警告。
由于更新警告,FDA正在推后这些药物在治疗顺序中的位置,并将它们在所有批准的适应症中的使用限制在某些已失败或不适合使用TNF阻滞剂治疗的患者。
FDA在审查了Xeljanz的一项大型上市后研究后做出了决定。该研究中,Xeljanz对具有某些心脏风险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严重心脏相关副作用和癌症的风险比传统的TNF阻滞剂例如艾伯维的Humira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Olumiant和Rinvoq遭受了附带损害。在FDA的裁决之前,业界观察者一直在很大程度上期待对Xeljanz的独家限制,因为其他药物在自己的临床试验中没有显示出相同规模的心脏和癌症问题。一些市场观察人士指出,欧洲药品管理局最近批准Rinvoq治疗特应性皮炎是药物的积极信号。
正如FDA承认的那样,Olumiant和Rinvoq没有与Xeljanz类似的大型安全试验,“因此风险没有得到充分评估。”
但由于Olumiant和Rinvoq“与Xeljanz共享相同作用机制,FDA认为这些药物可能具有与Xeljanz安全性试验中看到的相似的风险,”该机构表示。
对于艾伯维的明星免疫学药物Rinvoq,这一消息促使分析师大幅降低了其长期销售预期。Bernstein分析师Ronny Gal周三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他的团队正在将Rinvoq的最高销售额预期从172亿美元降至112亿美元。该团队预计该药物将在IL-23抑制剂和其他药物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之后使用,现在预计在关键的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中的市场占有率较低。
不过也有分析师预计FDA的举动在短期内会产生“有限”的影响,并表示他们不“相信所有JAK都会永远用Xeljanz研究数据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FDA的JAK安全审查期间,该类别中的几种药物的标签扩展审查被推迟。其中包括Rinvoq在特应性皮炎、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方面的上市申请,以及Olumiant和辉瑞abrocitinib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上市申请。【四大Jak抑制剂:遭FDA延迟审查后将迎最终决定?】
该警告不会影响Incyte公司的Jakafi和百时美施贵宝的Inrebic,这两种药物都是用于治疗血液疾病的JAK抑制剂。FDA要求对其标签进行其他更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在电动汽车市场,小鹏汽车继续高歌猛进。9月1日,小鹏汽车公布了8月交付成绩单,当月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7214辆,同比增长172%,连续两个月突破7000辆,其中小鹏P7延续强劲走势,当月交付量达到6165辆,同比增长209%,连续四个月创历史新高。
招银国际证券认为,交付量的增长和P5上市在短期内仍是股价的催化剂,对小鹏汽车维持“买入”评级。光大证券也对小鹏汽车的融资能力、扩大用户结构的战略布局,以及基于软件/算法的全栈自研能力的兑换前景表示看好,维持“增持”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仍只是小鹏汽车的蓄力期,持续增长的销量成绩单也只是“开胃菜”。面对已经到来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拐点,小鹏汽车正通过产品、产能、研发等多方面的前瞻性布局,积极抢占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9月销量有望迎新高
官方消息显示,由于8月处于G3到G3i的生产切换期,老款G3仅有1000辆左右交付,因此小鹏汽车8月总交付量环比略有下降,但随着改款车型G3i在即将进入规模交付阶段,小鹏汽车9月交付量有望迎来新高。
据了解,定位“智·潮都市SUV”的小鹏G3i配备了同级最强的XPILOT驾驶辅助和Xmart OS车载智能系统。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G3i市场反应明显超出我们的初始期望,经过数周调试和生产的切换,我们期望不断在未来一个季度加大规模”。
除了小鹏G3i,小鹏汽车另一款全新车型小鹏P5也将在9月15日正式上市并公布具体价格,10月起正式对外交付,进而支撑销量进一步增长。小鹏P5定位百变舒适智能家轿,是全球率先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
“智能”一直是小鹏汽车之于竞争对手们的关键优势,小鹏汽车成立起,就主打“智能”,并在2017年开始搭建全栈自研体系。据了解,截至目前,小鹏汽车是中国率先自主开发全栈式自动驾驶软件,并在量产汽车上应用该软件的汽车公司。
进入9月,汽车市场将迎来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为了支撑新车型的销售,小鹏汽车也加强了对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布局。小鹏汽车原计划今年底前实现300家销售门店,如今这一目标已经提高至350家。
而小鹏品牌超充站今年底也将建设运营超过500座,并进一步加速拓展非一二线城市的充电布局。截止今年6月底,小鹏品牌超充站数字是231座,这意味着,这个数字到年底要翻番,速度可见一斑。
何小鹏表示,当一个城市布局销售服务网络和超充设施之后,销售规模会在接下来的数月内迅速提高。因此,小鹏汽车下半年将继续提升销售店的覆盖面,加速迎接不断扩大的市场机会。
对于今年三季度,小鹏汽车预计,汽车交付量将为2.15万-2.25万辆,按年增长约150.6%-162.3%,总收入将为48亿-50亿元,按年增长约141.2%-151.3%。
何小鹏介绍,伴随G3i和P5在肇庆工厂相继投产,肇庆工厂已经开始P7、G3i和P5三款车的并线生产,小鹏汽车今年四季度的单月交付量有望达到1.5万辆的月度峰值。
近期,马来西亚疫情导致大量芯片封装测试工厂停摆,这加剧了汽车芯片供应紧张的问题,不少车企因此纷纷宣布新的减产计划。
对于芯片问题,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现在绝大多数供应商都把小鹏汽车放在较高的战略合作位置,因此在芯片供应上的优先级比较靠前。同时,我们目前的交付量还不够大,可以更加灵活地考虑不同车型的排产需求。”何小鹏称。
每年将至少2-3款新车
数据显示,今年6月纯电动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超过10%,超出业界预期,而2020年这一渗透率仅约5.8%。何小鹏认为,国内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拐点已经来临。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竞争既是一场技术战,也是一轮持久战。何小鹏表示:“随着更多车型研发的启动和关键技术创新的加速,将继续加码研发团队的建设。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小鹏汽车的研发团队已经超过3000人,预计2021年底将超过4500人。”
小鹏汽车今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3.99亿元,同比上升121.8%。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表示,今年会加快使用研发的费用,“全年研发支出会达到40亿元。我们会增加市场营销费用和基础设施、品牌建设的费用,以及充电设备的费用,也会交付更多的车辆。”
大幅加码研发的底气来自于小鹏汽车充沛的资金。截至今年6月30日,小鹏汽车现金流为328.712亿元。顾宏地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加上香港IPO筹集的资金,小鹏汽车现金已达到460亿元。筹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和市场的扩张。
强大的研发团队将支撑小鹏汽车掀起更大规模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攻势。从中长期来看,小鹏汽车计划2023年开始每年至少推出2-3款新车型(不包括改款车型),价格区间从现在的15-30万元扩大到15-40万元,进一步向高端化迈进。
在外界看来,小鹏汽车公布雄心勃勃的产品计划,旨在抢占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战略制高点。何小鹏此前预测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渗透率会达到35%的渗透率,超一线城市可能达到60%左右。
面向40万元级市场的高端化攻势则基于何小鹏这一判断:在中国市场,15万-4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是增长最快的,同时这一细分市场也是智能化对传统汽车颠覆最为强烈和迅速的。
不过,高频率的产品投放节奏则需要强大的产能作为依托。目前,小鹏汽车已在广东肇庆、广东广州、湖北武汉三地拥有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40万辆/年。
今年8月,小鹏汽车肇庆工厂已开始每天安排两个生产班次;肇庆工厂二期扩建项目也已启动,预计2022年上半年内,设计产能将提高到每年超过20万辆;广州工厂建设进展顺利,预计2022年三季度可以正式开始量产。
作为头部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面向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布局,不仅着眼于国内市场,更囊括海外市场。何小鹏认为,中国将引领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企也将迎来全球化的最佳机遇。
实际上,小鹏汽车海外布局已经实质性落地。近日,首批出口的超长续航智能轿跑小鹏 P7 在广州新沙港启航,成为率先销往欧洲的中国品牌智能电动轿跑。据了解,此次出口的小鹏P7最快将于10月交付至挪威消费者手中。
据介绍,小鹏汽车2023年起每年推出的新车型,无论是硬件、软件还是服务层面,都将同时支持国际市场。在研发层面,小鹏汽车接下来将会较大幅度增加面对全球化的自动驾驶的软件、硬件、大数据和地图的研发人员,预计在今年底这一团队人员将超过1500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9月2日-7日在北京盛大举行。其中,在位于首钢园区的金融服务专题展上,京东云将携联结产业供应链的第三代数智化金融云,以及在数字人民币试点过程中的供应链+场景+技术的服务实践重磅亮相,沉浸式全方位展示助力金融机构深度联结产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数字化实践。
在位于11号馆S11T022展位的京东金融云展区,京东金融云将展示其作为联结产业供应链的数智化金融云,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可持续增长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以智能客服为切入点,京东金融云带来了全量的金融业解决方案——“数字柜员”矩阵,依托多模态、情感智能、智能打断等一系列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包括自主应答、主动服务、质检与合规、智能工作台、员工培训、客户洞察等全流程服务,实现金融业务场景的全覆盖。
目前,以联结产业供应链的数智化金融云为核心,京东金融云体系已为包括银行、保险、基金、信托、证券公司在内的超780家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了数字化服务。
此次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上京东科技也将在位于11号馆S11T026-2展位的数字人民币展区,以互动化、沉浸式的方式展示其在数字人民币试点过程中的供应链+场景+技术的服务实践。比如设置七鲜超市线下体验区,消费者在展区可体验用数字人民币购物的完整购物流程,还可以在现场领取京东数字人民币立减券,让“用数字人民币上京东”更便捷;现场还将展示数字人民币的toB支付技术解决方案和园区综合解决方案,全面展示京东科技为企业、商户、金融机构接入数字人民币系统具备的专业服务能力,让“接数字人民币找京东”更省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近日,京东公布“2021京东质量月峰会直播”将于9月9日14:00,准时上线。SGS携手京东、品牌方多方代表共谱京东品质生态蓝图,共谋品质消费发展。SGS中国区副总裁李卫先生将作为优秀质检机构代表在峰会上发言。
作为国际公认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机构,SGS在电商质量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行业能力。SGS配合京东在商家准入、产品合规,品质提升和推优等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双方秉持着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抽查等理念,从商家入驻前,入驻后,产品售前,售中,售后以及消费者体验等环节做了大量细致而深入的工作,确保引入合规商家,杜绝假冒伪劣商品,提升优质产品的曝光率,让优质的商家和产品获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2021京东质量月峰会 SGS将携手京东共谋品质消费发展
京东集团自2017年起每年都会举办质量月活动。本次峰会以“融合共升,质胜未来”为主题,特邀请百家品牌与质检服务商共同见证京东品质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创新,还将分享京东全链路品控举措、全面的质量保障防护体系等,为数百万合作伙伴打开增长新空间,让品牌和商家与京东共同成长,携手并肩,质胜未来!
届时,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公共事务部负责人冯全普先生、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先生、以及来自派绅、小熊电器、完美日记等企业方代表将发表讲话,共表品质生态决心,分享京东品质生态共建思路。直播会上还将揭晓百席优质商家/店铺品质奖项。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平台生态部负责人孔祥莹女士还将在会上为大家揭开京东品质生态1234战略的神秘面纱,与大家一起纵览品质生态发展图景。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媒体报道,Troy Teslike发布了一项针对特斯拉车主的大型调查,该调查展示了特斯拉车主对全自动驾驶(Full Self-Driving,以下简称为FSD)软件包的购买率。这对特斯拉来说是一个重要指标,但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季度FSD软件包的购买率非常低。
特斯拉的FSD软件包一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议,最主要的争议是这个软件包实际上并不能实现全自动驾驶。特斯拉承诺未来将更新软件,以实现全自动驾驶。
该软件包的价值仅限于特斯拉从以前的增强型自动驾驶软件包中带来的一些功能:自动驾驶仪导航、自动变道、自动泊车以及召唤功能。然而,特斯拉在美国将FSD软件包的价格提高到了10,000美元。
特斯拉还表示,随着他们发布更多的功能以实现全自动驾驶,该软件包的价格将进一步上调。购买率,即订购该软件包的买家的百分比,表明了车主对特斯拉实现全自动驾驶的信心。
FSD购买率对特斯拉的财务状况也极为重要。无论消费者是否订购FSD软件包,所有的硬件都已经包含在所有的车辆中,因此,多一个人购买该软件包,特斯拉就能获得更高的车辆利润。
现在,这项对超过17,000名特斯拉买家的调查显示,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软件包在上季度的全球购买率仅为11%左右。
在2016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二季度,特斯拉FSD软件包的购买率基本维持在10%-20%左右。2019年二、三、四季度,特斯拉FSD软件包的购买率分别为46%、43%和36%。购买率上的跳跃性变化其实很容易解释。2019年,特斯拉FSD软件包的购买率大幅增长是因为特斯拉将增强型自动驾驶功能转移到全自动驾驶软件包中。
购买率之后大幅减少,主要是因为特斯拉上调了FSD软件包的价格。另外,中国和欧洲的汽车销量增加也可能是一个因素,FSD功能并不实用,而在这些市场上使用真正的全自动驾驶功能比在美国更遥远。
不足为奇的是,Model S和Model X车主对FSD软件包的购买率要比价格较低的Model 3和Model Y高出很多。对各车型FSD软件包购买数据的调查截至2021年7月,当时特斯拉为其全自动驾驶软件包推出了每月订阅服务。
包月服务有助于提高购买率,但真正提高购买率的方式是广泛发布FSD测试版软件,该软件的发布已经被推迟了几次。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最近表示,测试版软件应该会在一个月内发布,该软件的发布应该会大大提高特斯拉的FSD软件包在美国的购买率。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8月31日上午,中国石油与北京大学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加强企校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
根据协议,本着“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务求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将在联合开展基础研究和实施专项项目、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人才交流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表示,北京大学是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是科学研究的前沿、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中国石油把创新作为公司第一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双方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坚持“四个面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当前、引领未来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表示,中国石油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发挥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北京大学将与中国石油紧密合作,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合作典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公司2021Q2营收符合市场预期,Non-GAAP净利润超预期。公司经典游戏基本盘稳定,同时下半年数款重磅新游有望陆续上线并拓展全球市场,游戏业务长期发展动力值得期待,此外公司也将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政策,且未成年人充值贡献对公司财务影响相对有限。“双减”政策下,在线教育业务拓展多元化非K12教育业务,并有望通过产品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业务保持良好发展,云音乐有望受益于反垄断监管下音乐和版权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动力。
▍公司发布2021Q2业绩,营收符合市场预期,Non-GAAP净利润超预期。
公司2021Q2实现营收205.25亿元(vs我们预测206.17亿元,vs彭博一致预期204.65亿元),同比+12.9%,环比+0.0%,整体符合预期。公司2021Q2毛利率为54.5%,同比+0.7pct,环比+0.6pct,毛利率略有提升主要得益于有道业务和创新业务成本优化。
费用率方面,公司2021Q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7%/4.9%/16.6%,同比+1.9/+0.0/+3.4pcts,环比+1.2/+0.3/+1.7pcts,其中期间费用率同比和环比提升主要由于有道和创新业务的市场推广支出提升,以及人员成本和研发投入的增加。
公司2021Q2 Non-GAAP归母净利润达42.28亿元(vs我们预测40.32亿元,vs彭博一致预期40.61亿元),同比-19.2%,环比-16.8%,略超市场预期,业绩端有所下滑主要系期间汇率变动产生的5.92亿元汇兑损失以及费用率的变动所致。
▍经典游戏保持稳定基本盘,下半年数款新游有望陆续上线并拓展全球市场。
公司2021Q2网络游戏业务实现营收145.28亿元,同比+5.1%,环比-3.0%;其中手游/端游营收分别为104.75/40.53亿元,同比+4.8%/+5.8%,环比-3.0%/-0.5%。2021Q2公司网络游戏业务毛利率66.1%,同比+2.3pcts,环比+1.5pcts,受端/手游收入和自研/代理收入占比变化而有所波动。
手游方面,2021Q2公司经典手游《梦幻西游》、《大话西游》、《阴阳师》等基本盘表现基本稳定。
新游戏方面,近期多款新游上线,包括《有杀气童话2》、《无尽的拉格朗日》、《王牌竞速》、《漫威超级战争》等,其中《无尽的拉格朗日》于8月18日上线并于iOS游戏畅销榜逐渐升至前30。同时3A级PC端网游《永劫无间》国服已于7月8日开启不删档测试,并于8月12日全球正式发售;根据公司公告,《永劫无间》在8月上线后登顶Steam热销商品榜榜首,游戏结合了东方色彩的美术设计和3A级游戏质量以及冷兵器吃鸡等创新玩法,付费模式则通过游戏本体买断式付费与英雄皮肤等增值付费结合的方式,未来也有望推出主机版和手游版。
公司后续产品线储备丰富,重磅新品包括《哈利波特:魔法觉醒》(将于9月9日正式上线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官网预约数突破1000万,后续也将海外发行)、《指环王》(官宣于9月23日上线欧美和东南亚地区)、《漫威对决》(于App Store开启预约并预期10月15日发布)、《暗黑破坏神:不朽》(7月15日开启国内先锋测试,暴雪娱乐明年上半年上线),同时未来多款重磅产品有望突破海外市场,游戏业务长期发展动力值得期待。
关于近期未成年人游戏监管问题,网易游戏回应将严格遵守和落实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最新通知,同时根据二季度财报交流电话会,18岁以下未成年人在网易整体游戏充值占比为1%左右,对财务影响预计相对有限。
▍“双减”政策下,在线教育业务拓展多元化非K12教育业务。
2021Q2公司在线教育业务实现营收12.93亿元,同比+107.5%,环比-3.5%,其中学习服务/学习产品/在线营销服务营收分别达9.21/2.06/1.66亿元,同比+112.4%/+138.8%/+60.8%。2021Q2在线教育毛利率为52.3%,同比+7.1pcts,环比-5.0pcts。报告期有道在线课程销售额达10.82亿元,同比+99.7%,其中有道精品课销售额达10.25亿元,同比+124.1%;精品课付费达91.95万人次,同比+129.0%,其中精品课成人课程付费数同比+70.3%。
在“双减”政策出台后,K12教育业务预计将受到监管政策的持续影响,公司将持续拓展非K12教育业务,加强在学习产品(Q2推出有道词典笔K3系列产品)、STEAM素质教育(Q2素质教育课程“有道围棋”收入环比增长180%)、成人教育(Q2推出实用英语课程的升级版)和教育数字化解决方案(与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约合作)四大方向的拓展,适应变化的监管环境,并有望通过产品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创新业务保持良好发展,云音乐有望受益于反垄断监管下音乐和版权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2021Q2公司创新业务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47.03亿元,同比+26.0%,环比+12.1%。创新业务毛利率19.3%,同比+0.8pct,环比+4.9pcts,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成本管控的改善。
网易云音乐保持良好发展,其中2021Q2网易云音乐毛利率首次回正,同时得益于良好的社交功能和88VIP等促销活动,网易云音乐付费会员率实现接近翻倍增长。云音乐业务未来有望受益于反垄断监管下音乐及版权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云音乐亦将深耕多元化音乐社区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码原创音乐扶持,并不断拓展长音频、短视频、直播等模式,探索多元化变现模式和社区生态。
此外,网易严选强化全渠道体系建设,Q2全渠道支付用户数同比+67%,在“618”活动期间,网易严选在京东家居日用品牌榜单销量排名第一。未来创新业务有望保持良好发展。
▍风险因素:
游戏、教育等行业政策监管趋紧风险;新游戏发行时间和表现不及预期风险;在线教育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
公司2021Q2营收符合市场预期,Non-GAAP净利润超预期。公司经典游戏基本盘稳定,同时下半年数款重磅新游有望陆续上线并拓展全球市场,游戏业务长期发展动力值得期待,此外网易也将严格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政策,且对公司财务影响预计相对有限。“双减”政策下,在线教育业务拓展多元化非K12教育业务,并有望通过产品和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业务保持良好发展,云音乐有望受益于反垄断监管下音乐和版权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Non-GAAP EPS预测5.6/6.7/7.7元,当前价对应21/17/15X Non-GAAP PE(Per ADR)。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动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辉瑞公司和默克公司(Merck)周三(9月1日)宣布了开始针对新冠病毒的实验性口服药物新试验,表明除了疫苗之外,开发一种易于给药的治疗方法的竞赛也正在升温。
目前为止,辉瑞、默克以及瑞士制药公司罗氏(Roche)在开发出治疗,或甚至可能预防新冠病毒的口服药物方面取得了最大进展。
辉瑞表示,其最新的中后期试验将招募1140名被诊断为冠状病毒感染的非住院成年人,试验中的患者将服用辉瑞的药丸PF-07321332,以及低剂量的利托那韦(ritonavir),那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治疗HIV感染的传统药物。辉瑞的药物旨在阻断冠状病毒繁殖所需的一种关键酶的活性。
默克表示,其新试验将研究实验性药物莫奈拉韦(molnupiravir),用在与诊断出有症状的感染者同住的成年人中,预防他们也感染新冠病毒。默克和合作伙伴 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 已经在非住院患者中进行后期治疗试验,看看它是否能降低住院或死亡的风险。莫奈拉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旨在将错误引入病毒的RNA,最终阻止其复制。
迄今为止,吉利德科学公司(Gilead Sciences)的静脉注射药物Veklury,通称为瑞德西韦(remdesivir),是美国唯一获得批准的抗病毒治疗药物。
罗氏和合作伙伴Atea Pharmaceuticals在6月份表示,他们的实验性口服抗病毒药物AT-527的早期试验数据表明,它降低了住院患者的病毒载量。
默克公司在6月份表示,如果其药物被证明有效并得到监管机构的授权,美国政府同意为170万个疗程的莫奈拉韦支付约12亿美元。该公司表示,预计最早将于2021年下半年向美国申请莫奈拉韦的紧急用户许可证。
辉瑞于7月开始了另一项针对PF-07321332的不同试验,用于感染新冠病毒的成年人,这些成年人因糖尿病等潜在健康状况而面临重症的高风险。该公司表示,预计该研究会在今年秋季的某个时候获得初步结果。辉瑞在7月份表示,如果PF-07321332试验成功,它将在第四季度申请紧急用户许可证。
新冠病毒的现有治疗药物极少,8月中旬时投行Jefferies预测,若有疗效强大、又方便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一年市值最高将超越10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