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dex(YNDX)将以10亿美元现金收购优步(UBER)在其食品科技、快递和自动驾驶业务中的全部股份。
根据当地时间周二的一份声明,俄罗斯互联网巨头Yandex将拥有Yandex.Eats、Yandex.Lavka和Yandex.Delivery三大业务100%控股权,以及一家经营汽车和无人机的初创企业的全部股权。
据了解,两家公司的董事会都批准了这笔交易,预计交易将于今年年底之前完成。
一年多来,新冠疫情刺激了俄罗斯外卖和食品服务市场的快速增长,Yandex则一直在寻求收购优步的股份。该行业吸引了来自各行竞争对手的大量投资,包括在线零售商Ozon Holding Plc(OZON)和俄罗斯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Yandex还将把其与优步共同运营的以叫车和拼车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合资企业持股比例从66.5%提高到71%。这家俄罗斯公司还将获得为期两年的看涨期权,以最高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优步在该业务中的剩余权益。
Yandex在声明中表示:“Yandex希望通过更紧密的服务整合和简化管理流程,加快在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和食品科技领域的业务发展步伐。”
2018年2月,优步将其在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业务与俄罗斯互联网巨头Yandex合并,这些业务的估值在当时达到38亿美元。自交易达成以来,这家合资企业将业务扩展到了送餐、快递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其他领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7月下旬的一纸文件,令教培板块应声暴跌。“双减”政策下,行业投资逻辑一夜生变。
在资本市场一通“泥沙俱下”的暴跌过后,时隔一月有余再回过头来审视“双减”政策,其实过度悲观已大可不必。诚然,校外学科类教育已是明日黄花,但在政策挤出效应之下,“一鲸落,万物生”,素质教育、成人教育、智慧教育乃至智能教育硬件等代表“新”方向的细分领域,均有望涌现出更多的机会。
而落到具体标的上,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认为网易有道(DAO)或将成为第一批转型成功的智能学习企业。就公司的基因来看,与其他以销售服务为导向的在线教育公司不一样,网易有道更像是一家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这一点从公司的产品结构亦可以得到印证,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科类课程外,公司还有素质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网易有道词典等学习工具类APP和有道词典笔等智能硬件产品。
而从网易有道日前公布的Q2业绩来看,亦印证了公司上述业务的增长潜力。得益于期内各大业务板块均有所放量,公司净收入达12.93亿元,同比增长107.5%;毛利6.767亿元,同比提升140.4%。
受益多元化业务布局获得市场认可,财报公布后当日网易有道股价高开高走,收盘报12.65美元,涨幅20.71%,资本市场涨声相迎。
两面性的Q2业绩
细观网易有道的此份财报,业绩呈现出预料之内的“两面性”。
一方面,网易有道的收入表现良好,规模增逾1倍,同时毛利亦同向增长,增幅超过140%;另一方面,受居高不下的经营费用拖累,公司期内的经营亏损和净亏损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5.444亿元和5.244亿元。盈利表现差强人意,但整体来看网易有道的业绩瑕不掩瑜,这从财报发出后资本市场的反应上亦能得到印证。
分业务来看,网易有道的收入来自于学习服务、学习产品及在线营销服务三个板块。其中,学习服务依然是公司的主力营收业务,期内该业务贡献净收入9.211亿元,同比增长112.4;学习产品方面,受有道词典笔销售大幅增长的推动,该业务增速达到138.8%,成为期内公司增速表现最为出彩的业务;与此同时,在线营销服务的净收入为1.66亿元,同比增加60.8%,亦对公司整体收入表现产生正面影响。
结合财报数据,不难看出网易有道作为一家产品矩阵丰富的智能学习公司,公司的收入来源并不依赖单一条线的业务。就数据来看,“双减”政策下首当其冲的K12校外培训业务约占公司Q2总收入的41.2%,占比固然不小,但即便剥离该业务亦远未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回看公司的Q2财报,虽然营收和毛利表现可喜,但如前文所述公司的经营亏损和净亏损仍未有收窄。
期内,网易有道的经营费用有所上行,达到12.21亿元,同比增长116.3%。其中,销售费用为9.732亿元,研发费用为1.8亿元,一般及行政费用为6790万元,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对公司经营利润和净利润产生扰动。不过考虑到“双减”政策下行业趋于冷静,行业内部营销战已然熄火,未来网易有道的各项费用料将趋于平稳,届时利润有望逐步释放。
多元化业务潜力待释
要论此份财报的亮点,除了营收的扩大以外,公司非学科培训类业务展现出的增长潜力,亦可谓是为网易有道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追溯网易有道的历史业绩,再结合此次财报披露的数据,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认为公司的非学科培训类业务备受外界低估。以公司的学习产品业务为例,近年来该业务的收入规模持续放量,且增速相比于此前大受资本关注的K12学科类培训毫不逊色。
就收入变动来看,2018年-2020年网易有道的学习产品收入由3053万元增长至5.4亿元,累计增速达到1669%;与此同时,该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亦由4.2%增长至17%,成为推动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
进入2021年后,该业务仍然延续良好增长势头。今年Q1期间,学习产品业务实现收入2.019亿元,同比增长279.8%,成为期内公司收入增速最快的业务板块。
据悉,网易有道的学习产品所以能持续交出靓眼表现,得益于公司的有道词典笔销量可观。
实际上,作为家庭学习场景下的刚需,一直以来网易有道的硬件产品都是“低调的实力派”。自2019年8月推出有道词典笔2以来,公司建立起良好的市场口碑及认可度。Q2期内,公司发布了“有道词典笔K3”系列产品,再次获得市场良好反馈。
除了智能硬件以外,网易有道的成人教育、素质教育板块也都展现出了增长潜力。根据披露,期内网易有道的成人教育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21.5%,规模已不可小觑。据悉,《菲常记忆》是成人教育业务中最大的一个门类,同时有道还推出了新课程“全民英语享学营”,升级后的课程根据承认学习特点,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沉浸式教学。升级后的课程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学习场景,集学、练、考于一体,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专注力。此外,中国大学MOOC上有137门课程被教育部认证为国家级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
素质教育方面,作为网易有道正在成长的第三个领域,自2018年公司开始运营STEAM课程以来,该业务一直处于良性增长态势。期内,有道围棋继续稳步增长,净营收环比增长180%,同时公司还推出了小班业务;编程课程第二季度的留存率接近90%,用户粘性可见一斑。另据了解,STEAM教育前景广阔,接下来几个季度网易有道将陆续推出更多课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前结束的网易有道财报电话会上,公司首次提及教育信息化,并已经推出“有道智能学习终端”产品。据华泰证券数据显示,预期2023年教育信息化规模有望超过6500亿元。考虑到赛道长且暂未有实力竞争对手出现,网易有道有望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积累先发优势并优先尝到行业红利。
据网易有道高层介绍,接下来公司将重点关注智能学习产品、素质课程、成人课程和教育信息化四个板块。
利空出尽股价有望迎反转
业绩显露未来增长潜力,多元化业务孕育长期经营看点,回看网易有道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公司的股价在遭受“双减”政策的冲击后,当前已处于明显低估,在利空出尽的背景下未来有望迎来反转。
美股投资网财经APP认为,支撑网易有道股价企稳回升的因素主要有二。其一,短期因素看,除了Q2业绩释放的利好信号以外,公司控股股东网易集团于8月31日宣布的针对网易有道的股份回购计划亦将对公司股价形成支撑。据披露,网易集团计划自9月2日开始,在不超过36个月的期限内,可在纽交所公开购买总金额不超过5000万美元流通在外的有道美国存托股,该举动显示出网易对于有道长期增长的支持与看好。
其二,经营角度看,接下来网易有道将缩减K12学科业务的人员,同时重点关注符合政策方向的成人课程和素质课程,而在学习产品方面亦将继续发挥教育科技和创新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增长。在多元化业务齐头并进的背景下,公司成长远景值得期待。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双减”政策已然落地,但对于本就致力于多元化业务的网易有道而言,过度悲观已不合时宜。在早前结束的财报电话会中,网易有道是唯一一家在电话会中明确说明政策影响和未来策略的企业。放眼未来,股价角度公司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再考虑到公司管理层对于转型方向和未来策略有着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把握,叠加母公司网易集团的支持,现阶段网易有道股票的配置价值已显著提升,公司后市业绩和股价均值得期待。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盘后,CrowdStrike(CRWD)公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Q2营收为3.38亿美元,同比增长70%;净亏损为5731.8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987.4万美元;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为0.25美元,上年同期为0.14美元。
第二季度,订阅营收为3.15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1.843亿美元增长了71%。
截至2021年7月31日,年度经常性收入(ARR)同比增长70%至13.4亿美元,其中本季度新增ARR净额为1.506亿美元。
第二季度,GAAP订阅毛利率为76%,与上年同期持平。Non-GAAP订阅毛利率为78%,与上年同期持平。
第二季度新增1660名订阅客户。截至2021年7月31日,订阅客户总数为13080名,同比增长81%。
CrowdStrike预计,第三季度营收为3.58亿-3.653亿美元;Non-GAAP归属公司净利润为1970万-2500万美元,Non-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0.08-0.10美元。
CrowdStrike上调2022财年指引,预计全年营收为13.912亿-14.094亿美元;Non-GAAP归属公司净利润为1.029亿-1.165亿美元,Non-GAAP摊薄每股收益为0.43-0.49美元。
财报公布后,截至发稿,CrowdStrike盘后跌4.31%,报268.85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伴随着过去十年间大数据、4G、智能机应用等技术方面的成熟,不少金融科技公司推崇全流程AI信贷业务,希望以技术先进性推动效率的最大化。而当人工智能被奉为解决一切信贷问题的神话之时,360数科却在思索,如何在服务中注入人的关怀与智慧,做到人与机器的最佳结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了“双线模式”的想法。
耿毅(化名)在云南瑞丽经营一家家用电器店,主营电视机空调等批发业务。2019年耿毅经营不错,在年底进行新一年的规划时,他垫付了不少货款为2020年备足了货源。但这座边境城市却自春节后这一年半的时间不断经历疫情的震荡与反复。耿毅的业务受到了打击,过去积攒的利润也在救济店铺的过程中逐渐耗散。直到今年8月初的一天,李耐力来到了耿毅的门店。李耐力(化名)是360数科线下顾问团队的一员,这支队伍自2020年组建以来,一年间已成长为1000余人的规模。在了解到耿毅的店面存在潜在资金需求后,李耐力详细咨询了店里的经营状况,根据一直以来积累的经验,给出了合理建议。
8月中旬,耿毅接到了360数科的一个回访电话。电话中,耿毅详细询问了额度、费率、还款周期、注册流程等问题。原本就有借款需求的他在通话结束后决定注册借款。
看似顺畅的电话沟通过程实则凝聚着360数科研发人员的技术功底。这个电话的拨打者是360数科智能营销机器人+人工客服的合体(AI+TA),即机器人负责耿毅前序基础问题的回答,人工客服在其有借款意愿的时候立即介入,解答后续更加复杂的问题。而如何实现机器人与人工客服之间的无感知转换,则注入了360数科自研的机器人原声克隆技术。
根据长期与小微企业主沟通的经验,360数科智能营销机器人平均在三轮交互问答后即能判断用户的意向,从而决定电话是否需转接至人工,或是结束通话。机器人会通过360数科预先设置的9种触发类型,按照触发优先级将筛选出的意向客户推送至人工客服。人工座席可以实时监听机器人与客户的对话,做到无感介入接替对话。
机器人与人工的无感衔接,是360数科机器人原声克隆技术发挥着效用。360数科采用说话人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以及聚类方法,将数据中占比最大的音色音频筛选出来,通过自研MHTTS神经网络结构,让原声克隆业务可用率达98%。该技术能够克隆真实通话录音中的座席端,在面对大量背景噪声、音频无对应文本、表达覆盖率不充分、数据量有限等难点,通过数据去噪、信噪比排序筛选技术,结合自研模型,将大规模标准数据的信息高效率迁移到被训练数据上。
360数科小微金融部总经理卢瑶说:“我们的人机融合创新模式,简单理解就是为真人座席创造相同声音的分身机器人。重复的工作交给AI,专业的沟通交给座席,充分发挥人与机器人的优势特点。介入前后声音相同,客户完全分辨不出来谁是人工谁是机器人。这也是我们发挥专长为小微用户提供高效服务的技术贡献。”
对于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来说,身份核验是反欺诈的首要步骤。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办理贷款手续通常要求面签流程,以确保服务对象是本人。
而无线下网点被认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是360数科这一类不设有线下资质审核网点布局的金融科技公司的特性,服务客户不受地域所限制;另一面,在无线下网点开展借款审核的情况下如何依旧做到风险可控,尤其是针对大额无抵押信用贷的小微客群,考验金融科技公司过硬的风险与技术能力。谁能发挥最大的技术价值,谁将能够更好地做到小微客群的长期可持续服务。
卢瑶说:“我们采用的机器人面审,有两大优势所在,即操作流程规范性以避免日后的纠纷,同时也兼具强大的反欺诈功能。”AI机器人在面审的过程中通过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准确识别出借款申请人是否为本人,并记录下客户的声音特征。在后续机器人与借款人的交互过程中,能够通过声音1秒钟识别操作者是否为本人,实现实时风险评估。机器人面审,因不受时间与地点所限,满足了小微用户7*24小时紧急资金需求。
目前,360数科的用户主要为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辅的年轻小微客群。面对客户来自不同行业并且具有独特的周期特征的情况,360数科不断上线定制化的产品以满足小微用户需求。预计今年下半年,360数科还会不断向农贸市场、建材市场、钢材城、汽车配件、特色农业种植等小微三农集群定向输送专项支持资金。
360数科CEO吴海生表示:“我们今年的发展重心是持续加大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服务力度。作为一家金融科技企业,我们的领先之处在于能够通过技术能力去提升小微服务能力,帮助金融机构能够更加高效地服务到他们。”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市区内涝严重。并且郑州市的私家车,有大量被水泡,成为水淹车,车主损失惨重,保险行业也承担着巨大压力。同时,郑州当地的汽车维修行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忙碌和考验,有汽修店表示,水淹车需要一直修到过年。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7月6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90.15万辆,机动车驾驶人488.84万人。
而据河南省汽车行业商会初步统计,截至目前,郑州市泡水车辆已超40万辆,占总保有量的比例超过8%,此外,河南保险机构共接到理赔报案41.23万件,初步估损约为98.04亿元。
不过,二手车本身信息不对称的行业属性明显,再叠加水泡之后,在利益的趋势下,郑州水淹二手车的黑色产业链,链条更长,波及范围更广。
据《证券时报》报道,郑州大多数泡水车辆经过保险公司定损后,会被下游的事故车处理公司进行拍卖。
此外,也会有部分水淹车被汽车修理厂或者二手车经销商私下收购,没了定损的“官方”痕迹,可操作空间便被无限放大。
业内人士表示,经过保险公司处理过的水淹车,一部分是淹得非常严重的车直接报废,还有一部分会流向二手车市场。
主要对接处理此次郑州特大水灾的车辆处理平台为博车网,保险公司对定出全损的车辆,进行集中保全停放。然后对车辆做出分筛——损伤非常严重、浸泡时间很长、没有维修价值的车辆,以及8年以上残值不高的车辆,会被注销或是拆解报废;有维修价值的车辆,则会被拍卖处理并公示。
据悉,8月中旬以来,博车网、事故车88网以及7车网等网上事故车拍卖平台已经对河南和江浙等地的水淹车进行了大批专场拍卖,拍卖价格从2000元到50多万元不等。
博车网数据显示,被拍卖的水淹车主要流向北京、广州、武汉、大连、太原、昆明等地。
在博车网的河南水淹车拍卖专场,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车辆经过定损之后,往往会给出一口价,并且一些全新车型的水泡价,对比新车非常具有诱惑力。
比如今年3月份上牌的特斯拉Model 3,被全淹之后,博车网给出7.5万元的一口价。而新车的价格则为25万元,落地需要26万左右。同年限正常车况的二手车,售价也在20万元以上。
还有2020年的奔驰C260L,一口价为16.6万;2021年的丰田凯迈瑞一口价10.7万元;2017年的大众速腾,一口价3.7万元;2020年的保时捷Macan S 3.0,一口价28万元。
《证券时报》报道,专门从事旧车翻新生意的某汽修厂合伙人李师傅向其透露,如何给低价收购的水淹车“洗白”身份转手出售。
事实上,全损车并不等同于报废车。所谓全损是保险公司按保额全部赔付,获得车辆的处置权,然后对车辆进行拍卖,达到减少赔付的一种操作。一般来说,全额赔付的车辆在保险记录上会出现“全损车”字样,此后也无法购买车损险。
然而,会有部分水淹车没有经过保险公司处理,被汽车修理厂或者二手车经销商私下收购。
据李师傅介绍,他所在的修理厂就有专业的汽车美容修复一条龙业务,对收购来的水淹车进行专业的拆卸、清洗、晾晒、组装、喷漆等一系列工序后,“美容”成一副新车的样子。
修理厂还对车辆信息进行“洗白”。他们会将水淹车过户到其他地市,同时对机动车登记证进行特殊处理。经过如此包装,很多损坏较小的水淹车摇身一变甚至可以成为没有上过户的“新车”。
“我们收购的这批郑州水淹车已经过户到XX市(河南省内某市),维修翻新之后,再以普通二手车出售,肯定会比卖水淹车赚得多。”
“如果是被水淹的高端车,经过修复之后大多不会马上出手。而是等一两年风头过去再高价出售,规避被定性为水淹车出现折价销售的情况。”
经过修理的低端水淹车由于价格低、外观新,深受农村消费者的欢迎,一辆车至少能赚两万多元。李师傅讲述了黑色二手产业链的主要秘密。
“现在郑州这么多水淹车,修复之后价格比市面上的二手车售价低得多。只要价格合适就有人要,到处都是市场。”
专门从事车辆收购工作的张先生表示,一般来说,维修金额达到车辆实际价值的80%,即可推定全损。但这80%的计算前提是以原厂件修复,如果用副厂件或者拆车件代替,也许30%的费用就能修复好。中间50%的差价就是利润空间。
关于水淹车的危害,就是现在车内电子元器件和线束越来越多,这些电子部件,经过水泡之后,很可能会发生失灵短路的现象,反映到车辆上面,可能是气囊不弹、刹车失灵、行驶中熄火等隐蔽性故障。
而且汽车本身作为一个大件商品,普通消费者不具备专业技能的话,很难对其进行甄别。所以水淹二手车当做正常二手车售卖,具有明确的市场预期。对于那些被套路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掉进了一个大坑。
但是,水泡车并非不能买,但是它应该有个他水淹车的价格,只要消费者觉得价格合适,相关安全隐患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和预防,水淹车也有它的消费群体。然而现状是有不少不法商家,把水淹车当做精品二手车来高价出售,这也是现代消费者谈“水泡车”色变的根本原因。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随着运营商的5G网络全面转向5G SA组网,首批千万5G手机将被淘汰,于是有人提起了当初有手机企业提到的真假5G之争证明它的前瞻性,然而现实比这个更有趣,那就是当前累计销售的3亿多部5G手机除了iPhone12之外都将再次被淘汰。
此前三大运营商建设5G网络的进度远比4G时代缓慢,以中国移动为例,2014年商用4G,同年中国移动就建成了70万座4G基站,而到2020年底中国商用5G一年半时间中国移动才建成30多万座5G基站。
运营商的5G网络建设进展缓慢,在于那时候的5G采用高频频段,中国移动获得的5G频段是2.6GHz+4.9GHz,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获得3.5GHz频段,而4G则采用1.8GHz频段,高频频段导致5G基站的覆盖范围远比4G小,业界预期5G基站数量至少要达到4G基站的两倍才能覆盖全国,巨大的资金压力让运营商难以承受,只能在城市区域建设5G网络,而广阔的农村地区继续依靠4G网络。
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合建700MHz 5G网络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业界预期它们共建的48万座700MHz 5G基站建成后就足以形成一张覆盖全国的大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以2.1GHz建设5G网络,2.1GHz频段相比它们此前的3.5GHz的覆盖效果好得多,同样有助于它们减少5G基站数量,改善5G网络覆盖。
然而当下在售的5G手机当中据笔者了解似乎仅有iPhone12支持700MHz、2.1GHz频段,其他手机大部分5G手机都不支持这两个新增5G频段,也就意味着这些手机将无法在广阔的农村享受到5G服务,在城市区域的楼梯间、厕所等旮旯区域也无法享受到5G服务。
如此一来目前的3亿多部5G手机已经落后了,消费者要享受到畅快的5G服务就只能更换手机企业后续推出的可以支持700MHz、2.1GHz频段的5G手机。
国内市场对真假5G的争论影响深远,首批只支持5G NSA的千万部5G手机由此被抛弃,如今又轮到这3亿部手机成为技术落后的产品,这也导致了今年以来5G手机的销量一度节节下滑,3月份创下2750万部5G手机月销新高纪录之后,到5月份跌至1674万部,6月份也低于2000万,国产手机品牌都没有得到好处。
最终的结果却是国产手机企业都不是赢家,反而证明了苹果才是技术实力最强、最具前瞻性的企业,iPhone12也是全球手机当中支持的频段最齐全的手机款式,这就是国产手机混战却成就了苹果吧。
国产手机企业的这种口水战已日益引人厌烦,厌倦了这种表演的消费者明白了苹果才是最好的选择,让苹果从中国市场赚取了丰厚的收入,这恐怕是国产手机企业们所没有预想到的结果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博通(AVGO)将于北京时间9月3日(美东时间9月2日)公布其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自3月初以来,该股一直保持平稳。该股上周录得4.37%的涨幅,周五收盘报495.94美元,较5月2日结构低点的419.14美元高出18%。
尽管博通目前并非无晶圆厂半导体行业当中的顶级技术表现者,但其基本面和强劲的前期上涨趋势值得关注。
分析师预计,博通三季度每股收益为6.85美元,营收为67.4亿美元,甚至有分析师给出每股收益7.13亿美元的预期。分析师预期高于该公司给出的业绩指引,届时若表现未及预期,可能会导致股价走低。
此外,市场预期全年盈利增长25%,每股收益将达27.58美元;2022年,这一数字将再增长9%,达30.12美元。
博通在过去四个季度的盈利和营收预期都名列前茅;其盈利和营收在过去三个季度中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此外,分析师对该股目标价由此前的470.36美元上调至496.91美元,且自6月2日以来,分析师9次上调目标价,这对该公司的盈利和营收前景而言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
总体而言,无晶圆厂半导体行业在过去三个月中实现反弹。同期,博通上涨了 8.95%,低于iShares 半导体ETF(SOXX)10.41% 的回报率,后者追踪的是由在美国上市的半导体行业股票组成的指数。
博通专门为半导体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软件解决方案,以及基础设施连接应用,其软硬件应用于宽带、无线、数据存储、数据中心等多种场景,服务的行业包括医疗、汽车、太阳能和风能供应商。
研发是博通增长的关键组成部分。该公司活跃于 5G、WiFi6 和人工智能领域,表明其致力于连接和通信市场的下一个增长领域。 此外,公司通过收购不断壮大。2019 年,它收购了赛门铁克(Symantec)的企业安全部门;2018年,它收购了软件公司CA Technologies。这些举措共同构成了博通安全和业务管理产品的核心。
博通股价在2020年录得44.88%的涨幅,今年迄今为止上涨了15.05%。
与往常一样,财报的公布可能会带来利好,也有可能会带来利空。分析师认为,虽然在财报公布之前买入有前景的股票很诱人,但建议投资者保持乐观谨慎,等到市场对财报做出反应之后再做决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根据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统计,8月16日到8月2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共收到11家上市公司提交的15个化学新药、生物制品新药申请。
本阶段,PD-1药物又有新适应症申报上市:百济神州PD-1药物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据《掘金创新药》研究员统计,百泽安的总申报适应症数量已经赶超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6个获批适应症,2个申报中适应症),成为目前获批上市的六款国产PD-1中申报适应症数量最多的一款。
另外,恒瑞医药拟以13亿元引入重磅抗癌药也备受业内关注。业绩困境下孙飘扬回归,能否带领恒瑞医药“二次启航”,重回市值高点,也是投资者和机构所关注的。
一周新药申请
本周上市公司方面,康方生物-B(09926,HK)共申报3个临床申请;恒瑞医药(600276,SH)与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分别申报2个临床申请;舒泰神(300204,SZ)、诺诚健华-B(09969,HK)、康诺亚-B(02162,HK)、泰格医药(300347,SZ)、翰森制药(03692,HK)、远大医药(00512,HK)、开拓药业-B(09939,HK)分别申报1个临床申请;百济神州(06160,HK)申报一个上市申请。
根据披露,按申请类别划分,本阶段申报类别情况如下:
一周热点评论
1、百济神州PD-1再报鼻咽癌上市申请数量暂排国产PD-1首位
近日,百济神州公告称,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已受理其抗PD-1抗体药物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目前,百泽安已获批5个适应症,分别覆盖霍奇金淋巴瘤、尿路上皮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肝细胞癌。此外,4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也已获受理且正在审评过程中,分别覆盖非小细胞肺癌、实体瘤、食管鳞状细胞癌以及上文提及的鼻咽癌。据《掘金创新药》研究员统计,这意味着百泽安的总申报适应症数量已经赶超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6个获批适应症,2个申报中适应症),成为目前获批上市的六款国产PD-1中申报适应症数量最多的一款。
就业绩来说,百泽安目前的表现在百济神州的产品中还算不错,今年上半年销售额约8亿元,同比增长148%。自今年3月份正式进入医保目录之后,销售额和进院数量显著增长。二季度之后的进院数量达到了纳入医保前的约13倍,增长显著。需要指出的是,去年百济神州仅三线霍奇金淋巴瘤、二线尿路上皮癌两项适应症进入医保,今年百济神州方面计划将就一线鳞状NSCLC、一线非鳞状NSCLC、二线肝细胞癌(HCC)3项大适应症进行谈判。如果谈判成功,大适应症纳入医保,百泽安可能会有更强的增长动力。
说回本次申报上市的鼻咽癌适应症,中国一直是鼻咽癌大国,2020年约有6.2万名新增患者,占全球新发病例的46.8%。目前,复发或转移鼻咽癌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预后较差,百济神州也在公告中提及,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约为20个月,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预后3年生存率降至约7%~40%,这表明鼻咽癌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百济神州没有抢到一线鼻咽癌适应症的“头筹”。6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批件,恒瑞医药PD-1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获批新适应症,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一线治疗鼻咽癌。而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一线治疗鼻咽癌的适应症上市申请也在审评审批中。
从临床用药来说,百济神州在PD-1上的研发进度是好消息,但到投资价值上,PD-1对百济神州股价的影响还是有限。
《掘金创新药》研究员仍保持之前的观点,从投资价值来看,当下竞争愈发激烈的PD-1赛道,在经历了“上市竞争”、“产能竞争”、“价格竞争”、“适应症竞争”后,企业也愈发认识到光靠Me-too类创新药已无法维持投资人所期待的高利润。现在的PD-1和其他Me-too类创新药拼规模做大业绩,但同质化竞争或医保降价后的利润确实难以覆盖庞大的研发管线的“吸金能力”。所以企业还是要把重心放到First-in-class。
在8月25日举办的投资者电话会上,百济神州再次强调正在加速发力Fist-in-class以构建差异化的研发竞争壁垒。其同时透露,目前百济的临床前项目超过50项,其中约有一半具备First-in-class。
2、业绩困境尚待纾解恒瑞医药拟以13亿元引入重磅抗癌药
近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拟以自筹资金1亿元认购大连万春布林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万春)的股份,换取在对方不低于2.5%的持股占比;更为重磅的是,恒瑞医药也将以支付首付款加里程碑款总额不超过13亿元的代价,换取大连万春GEF-H1激活剂普那布林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独家商业化权益。
对于恒瑞医药来说,这段时间过得并不顺心,一方面,公司股价在1月8日达到高点97.16元/股后便一路下行,以8月26日的收盘价46.05元/股估算,半年多时间,股价已经腰斩,市值缩水了接近3000亿元;另一方面,恒瑞医药上半年实现营收132.98亿元,同比增长17.58%;净利润则为26.68亿元,同比仅微增0.21%。
孙飘扬在近日举办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恒瑞遇到的问题是几乎所有中国仿制药转型创新药企业都会遇到的问题,即遇到仿制药断崖式下降,创新药逐步增长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恒瑞医药的选择是改变以往几乎全靠自主研发的策略,转而向外投资并购扩充产品线。
恒瑞在公告中介绍,普那布林是一个人工合成的新化学实体,作为一种“First-in-Class”免疫抗肿瘤药物,能够通过激活免疫防御蛋白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H1),加速树突状细胞(DC细胞)的成熟及促进抗原呈递,直接激活T细胞来杀死肿瘤细胞,起到“免疫系统的点火剂”的作用。此外,普那布林还可以阻止由化疗药物诱导的骨髓中性粒细胞的损伤,达到早期保护作用,以一个不同于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机制预防早期CIN(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掘金创新药》研究员认为,面临业绩和股价的双重承压,恒瑞医药选择在此时欲豪掷13亿元加码创新药业务,凸显了恒瑞医药向创新药转型的决心,但短期内能否依靠创新药挽回商业上的颓势仍是一个未知数。恒瑞医药在转型过程中也在转变思路,与大连万春的合作或许仅仅只是开始。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美东时间8月30日,优点互动(IDEX)宣布已达成协议收购VIA Motors International Inc。(VIA),将以全股票交易收购VIA 100%控股权。该公司表示此交易须遵守惯例成交条件,包括优点互动的股东批准。
据了解,VIA公司总部位于犹他州Orem,未来将生产电动商务车,包括2级到5级货车、卡车和公共汽车。公司在汽车电气化市场拥有丰富的经验,并继续与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业车队和经销商发展业务关系。VIA还正在与一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合作,为短途和中英里自动驾驶卡车提供电气化服务。
VIA采用可扩展且灵活的电动滑板平台,适用于2、3、4和5级货车和卡车,并采用模块化车体设计方法,为其平台、驱动系统和车型提供了极轻的单体设计。VIA的知识产权组合扩展到具有嵌入式诊断和远程信息技术功能的专有软件和控制系统,显著改善车队运营成本、正常运行时间和路线,实现卓越的生命周期经济效益。
据悉,该收购协议价值达4.5亿美元。根据协议条款,在实施某些收购价格调整后,VIA股东将以每股2.34美元的价格获得共计1.62亿股优点互动普通股,较上周五收盘价2.29美元高出2.2%。VIA股东预计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25%的股份,不包括潜在的支付款项。优点互动将以VIA发行的有担保可转换票据的形式向VIA提供5000万美元的融资,以支持VIA的增长,这将取决于上述收购价格的调整。
VIA的股东有资格获得价值高达1.8亿美元的潜在收益对价,收益取决于到2026年能否达到预先设定的车辆交付量阈值。潜在收益对价将以优点互动股票进行支付。
优点互动表示,目前该交易有待监管机构批准、优点互动股东批准和其他惯例成交条件,预计将在优点互动股东大会后立即完成。该公司表示该协议得到了优点互动董事会的一致支持。交易完成后,VIA汽车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向优点互动首席执行官和公司董事会报告。
截至发稿,优点互动盘前涨10.48%,报2.530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
据媒体8月30日报道,在今年二月丹佛引擎事故后,美联航几十架波音宽体777客机至少要等到明年初才有可能重新回归市场,主要原因是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在考虑对特定机型提出新的复飞要求。
二月一架配备普惠PW4000型发动机的波音777飞机在起飞后发动机出现故障并爆炸燃烧,这也是近年来第三次出现类似事故。随后FAA果断下令配备该发动机的777客机全部停飞。调查结果显示,发动机内风扇叶片开裂折断后破坏了发动机前部结构,造成事故的原因也与金属疲劳有关。
目前全球配备同款发动机的777飞机总共有128架,大约占全部交付数量不到10%。美联航也是该国唯一保有这类型飞机的航空公司,共持有52架但事故前仅有24架仍在运营。原本随着新冠疫苗接种激发出行热潮,美联航曾希望在夏天复飞这款机型,愿望落空也对公司一系列运营产生连锁影响。
美联航在上个月曾表示,777客机的停飞预计将会造成三季度6%的非燃料成本上升。美联航首席商务官Andrew Nocella表示,由于需要调拨更多的机组满足不断增长的乘客出行需求,对公司纯货运飞机的运能也会产生影响。
FAA局长Steve Dickson在国会曾表示,除了强制检查程序外,该部门也已经要求飞机制造商和引擎制造商加固飞机引擎盖。波音发言人强调公司正在与FAA、引擎制造商等各方面密切合作,确保777重回服务。公司已经完全对设计进行改变,仍需等待FAA批准。此外,报道亦称美联航与普惠开发出一种使用超声波检查发动机叶片的方法,准确率高且方便日常重复使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