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周三收盘涨跌不一,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小幅下滑。市场继续关注美国通胀数据与美联储的降息前景。
截至收盘,道指涨幅为0.10%;纳指跌幅为0.54%;标普500指数跌幅为0.19%,报5165.31点。
分析师上调英伟达目标价至新高
英伟达今日收跌1.1%,2024 年到目前为止,该股已上涨 80%。
知名分析师、美国银行证券的Vivek Arya再度力挺英伟达,重申其股票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由每股925美元大幅上调至1,100美元,预示着未来17.9%的上涨空间。这无疑再次是一个乐观且引人瞩目的前景预期。
Arya对英伟达的评价极高,将其誉为“人工智能界的伍德斯托克”,充分彰显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尽管英伟达今年以来的表现已远超同行,但Arya依然坚信,其独特的估值优势和在半导体、信息技术行业的领先地位,使其成为投资者不可忽视的优质标的。
随着通用AI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中心技术可接受市场(TAM)规模正在从1万亿美元向2万亿美元迈进。在这一波澜壮阔的技术变革中,英伟达无疑站在了创新的最前沿。分析师指出,即将召开的GPU技术大会将进一步揭示通用人工智能的巨大影响力,以及重构全球计算基础设施的无限可能。
特斯拉已成市场“弃儿”?
特斯拉股价今日暴跌4.54%,收于10个月来的最低点169.5美元。今年至今,该股已经下跌了32%,与推动标普500指数上涨8.3%的大盘涨势失之交臂。
原因显而易见,特斯拉的高昂估值所承诺的高速增长能力已不再是一种保证。该公司的市盈率仍明显高于其他大型公司,但自去年以来,其营收和利润的扩张速度已明显放缓。
我们此前多次向投资者发出警示-抛特斯拉,买英伟达,正成为主流交易趋势!特斯拉面临的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其市场份额受到严重威胁。
另外在不久前的分析中,我们明确告知了特斯拉股价下行的关键支撑位。
如果特斯拉股价无法在176美元附近实现有效反弹,那么下一个重要的支撑位将位于下行趋势线的167美元附近。
届时,部分做空机构可考虑锁定部分利润,可能会出现小小,就小小的反弹。然后就看特斯拉的造化了,如果跌破167美元就要看前期151的低位支撑。
文章回顾:
抛特斯拉,买英伟达,正成为主流交易趋势!
特斯拉下行重要支撑位!SMCI继续高歌猛进!
华尔街对特斯拉的展望在周三进一步黯淡,又有一位知名分析师针对其销售风险发出警示,指出特斯拉采用的降价策略以提振需求的效果正在递减。
富国银行资深分析师Colin Langan在报告中阐述,这家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其核心市场的增长已显现疲态。他因此将特斯拉的股票评级下调至卖出级别,并预测特斯拉本年度的销量将维持平稳,至2025年则可能出现下滑趋势。
Langan形容斯克领导的公司为一家“失去成长动力的成长型企业”。他特别指出,2023年下半年特斯拉的销量较上半年仅增长了3%,而其产品价格却下跌了5%。
目前,华尔街分析师对特斯拉的前景愈发审慎,看涨评级比例已跌至自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点。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初创公司Fisker的股价盘后暴跌超46%,原因是该公司已聘请重组顾问团队,为其潜在的破产保护申请做前期准备。这一消息进一步加剧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市场动荡。
美众议院通过TikTok法案
美国众议院周三以压倒性以352 票对 65 票通过了一项旨在可能禁止TikTok的法案,即《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的应用程序法案》。
根据该法案,TikTok的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必须在法案生效后约五个月内剥离TikTok应用程序,否则将被禁止在美国的应用程序商店和网络托管服务中运营。
该法案由众议院最高议员迈克·加拉格尔(R-Wis.)和伊利诺伊州民主党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蒂联合提出,并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迅速在众议院全院投票中通过。为了加速法案通过,众议院共和党人采用了特殊投票规则,要求三分之二多数支持,而非通常的简单多数。
法案的支持者认为,此举是为了遏制字节跳动可能构成的国家安全风险,他们担心该公司可能会分享美国用户的敏感数据。
然而,TikTok方面坚决反驳了关于其构成国家安全风险的指控,并对这项立法表示强烈反对。
TikTok发言人批评众议院对该法案的处理方式过于仓促,并警告称,该法案的通过主要基于禁令的考虑,而非全面的事实分析。他呼吁参议院能够审慎考虑,并认识到这一法案对美国经济、700万家小企业以及使用TikTok软件服务的1.7亿美国人的潜在影响。
特朗普作为共和党2024年总统候选人的有力竞争者,是反对该法案的的核心人物。特朗普在会见共和党主要捐助者和TikTok支持者杰夫·亚斯后,表示亚斯在谈话中并未提及TikTok,进一步表明了他对禁令的反对态度。
拜登总统表示,如果国会通过该法案,他将予以签署,并将法案的进一步处理权交给参议院。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参议院是否会提出或审议这项立法。
美股投资网获悉,瑞银(UBS)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周二表示,该行第一季度一直受益于季节性因素,并有望缩小与美国同行的差距。但也指出,该行赶上美国华尔街巨头仍需要时间。
Ermotti表示,该行在2024年前几个月的业绩与其他行业同行对其自身业务运营的描述相差不远。
Ermotti在伦敦举行的摩根士丹利会议上表示“我对客户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感到非常满意。”
另外,他还谈到了瑞银需要加强在美国的业务,并缩小与同行的差距。但Ermotti称,他认为在未来五年内缩小这一差距并不现实。
“我们的成本基础相当于美国一家规模大得多的机构,但我们还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我们的全球特许经营权的产品能力,”他表示。
继去年收购瑞信之后,瑞银已表示,美国将是其增长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与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这家银行在美国的规模仍较小。该行表示,它将寻求向美国客户提供更多的全球投资产品,并使更多的全球客户能够在美国预订投资。
Ermotti表示“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提供更广泛的信贷和存款服务,将我们在美国的关系更好地制度化。然后,我们需要把更多的全球能力带给我们的客户,更好地利用家族理财室业务。”
这家瑞士银行表示,现在将寻求利用瑞信更强大的投行部门的部分业务,为其财富管理客户提供服务。Ermotti表示“我们的财务顾问的人均资产水平是业内最高的,但我们还不够深入。”
Ermotti称“为了让我们真正有所作为,我们需要缩小差距,而不是试图缩小差距,并对缩小差距的速度有完全不切实际的想法。”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特斯拉(TSLA)及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表示,开启自动驾驶模式的特斯拉比美国平均水平安全10倍,比未启用该技术的特斯拉安全5倍。他称,相比之下,有证据表明,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可将追尾事故减少50%,将车辆撞击行人的事件减少30%。
据了解,联邦监管机构正在调查近1000起使用特斯拉自动驾驶的事故。其中一桩民事案件定于下周在加州开庭审理,这将是对特斯拉策略的最新考验,而该公司的应对策略是将撞车责任归咎于未注意特斯拉提醒需关注道路的驾驶员。
特斯拉没有回复请求评论的电子邮件。
据悉,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The IIHS)研究根据其制定的标准对来自9家汽车制造商的14个辅助驾驶系统进行了评级。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U.S.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没有关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正式标准。
“没有联邦法规,也没有好的一致性指导,”Harkey表示。“这就是我们制定这些保障措施的原因。”
具体来说,在IIHS测试的系统中,只有一个公司获得了可接受的评级搭载Advanced Drive功能的Lexus Teammate,去年丰田汽车(TM)的少数豪华雷克萨斯LS混合动力轿车都配备了这款系统。
丰田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丰田汽车不断致力于提高车辆安全。作为这一努力的一部分,丰田汽车在其他方面也考虑了NHTSA的新车评估计划和IIHS的顶级安全选择计划等第三方测试项目的表现。”
此外,通用汽车的Super Cruise和日产的 "ProPILOT Assist with Navi-link",提供在2023-2024年的Ariya电动车上,获得了“边缘”整体评级。
日产表示“我们正在评估首次部分自动化安全保障测试的结果,并将继续在与客户安全相关的所有事项上与IIHS合作。”
同时,通用汽车在一份声明中表示,Super Cruise“旨在作为驾驶体验的增强”,而不是作为安全功能。
该组织还称,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宝马、日产、福特汽车(F)、通用汽车(GM)、现代的起亚品牌和吉利的沃尔沃汽车品牌的不同辅助驾驶系统均获得了“较差”的总体评级,尽管所有系统在IIHS测试的某些方面均获得了“良好”的分数。
梅赛德斯-奔驰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种新的IIHS测试方法并未评估驾驶辅助系统的性能,而是侧重于防止滥用的保障措施。我们非常重视IIHS关于部分驾驶自动化保障评级的发现。”
除此之外,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采用现有技术来提高安全评级,例如驾驶员监控或注意力警告等功能,这些功能在IIHS测试中获得了“良好”的分数,Harkey表示。
特斯拉和其他汽车制造商正在改进他们的系统。IIHS表示,特斯拉在与联邦达成召回协议后修改了其Autopilot软件,IIHS将对更新后的系统进行测试,Harkey表示。
宝马发言人Jay Hanson周一表示“随着我们的车辆和这些系统的不断进化,我们当然会考虑这些测试结果。”宝马目前在美国的某些型号中提供了比IIHS测试的系统更复杂的驾驶辅助系统。
现代豪华品牌Genesis将于今年春季在美国推出的GV80 SUV将是该品牌首款配备驾驶舱内摄像头的车型,以监测驾驶员在辅助驾驶启动时的脸部和眼睛。“这一增强功能也将在未来几个月和几年内推广至更多Genesis产品。”该公司表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由于超微电脑(SMCI)在人工智能(AI)革命中的作用,投资研究机构Hedgeye分析师Felix Wang加入看涨该股的行列。Wang表示,超微电脑最大的上涨动力是该公司与英伟达(NVDA)的密切合作,特别是在构建基于AI GPU的服务器方面。
截至周二收盘,超微电脑上涨逾7%,今年迄今已上涨逾300%;英伟达收涨逾7%,今年迄今上涨近86%。
在人工智能热潮爆发之前,超微电脑的业绩一路高歌猛进,过去两年其营收平均增长率约为42%。
“我们更偏向过多需求追逐过少供应的情景,“Wang补充道。“这种情景正在人工智能服务器领域发生,超微电脑在该服务器领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超级大玩家。”
Wang表示,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不断加速,需要更复杂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这是超微电脑的一个优势领域。
据了解,凭借与英伟达多年来的深度合作优势,超微电脑提供的高性能AI服务器产品可以用于构建人工智能服务器集群、高性能计算集群,以及存储和管理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相关数据。因此,该公司的服务器和存储解决方案对于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Wang预计,超微电脑2025财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35美元,2027财年的每股收益将达到58美元。Wang还预计,超微电脑股价今年将上涨25%,未来两年将上涨45%。
总体而言,华尔街分析师予超微电脑“适度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为956.33美元,较当前水平下降18%。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当地广播公司rbb报道,全球电动汽车领导者特斯拉(TSLA)位于德国格伦海德的欧洲超级工厂于周三恢复电动汽车生产进程。此前,该超级工厂附近的一处电力塔疑似遭遇纵火袭击,导致该工厂停电数日,停产时间超过一周。
“这些生产机器已经以可控和安全的方式重新启动,以便可以恢复工厂的早班轮班。”现场工人委员会的负责人Michaela Schmitz告诉当地的广播公司。
据了解,3月5日,特斯拉位于德国柏林东南部的超级工厂因断电停止生产活动。有媒体报道称,断电的原因可能在于德国当地的气候活动人士对一处电力塔进行纵火。停产期间,每天超过1000辆车无法下线,火灾至少对特斯拉造成了数亿欧元的损失。
近期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工厂所在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都反对特斯拉的大规模扩建计划。气候活动人士也对居民的抗议活动表达了支持。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扩建计划的反对者就在当地开展了各项宣传和动员活动。目前,特斯拉工厂的扩建规划尚待批准。
目前,特斯拉德国工厂的年产能约为50万辆汽车。但特斯拉一直寻求扩建其德国工厂。据悉,特斯拉希望将德国工厂的产能翻一番,达到每年生产100千兆瓦时电池和100万辆电动汽车,从而主导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不过,特斯拉的雄心遇到了阻碍,因为德国格伦海德市的市长表示,该市市民反对特斯拉推倒树木、为扩建工厂让路的计划。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继梅西百货(M)、诺德斯特龙(JWN)后,又有一家百货商店零售商警告今年业绩将面临增长乏力的挑战。周二美股盘前,柯尔百货(KSS)公布了同店销售额低于预期的第四季度业绩,并提供了不及预期的业绩指引。
这家零售商在大约一年前任命首席执行官Tom Kingsbury领导公司,但一直难以推动销售增长。财报显示,该公司Q4同店销售额下降4.3%,为连续第八个季度下降,市场预期为下降3.1%,不过较上一季度5.5%的降幅相比有所改善。
净销售额下降1.1%,至57.1亿美元,但好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下降1.3%,这主要得益于其服装和鞋类的假日折扣,以及丝芙兰(Sephora)门店的美容产品销售强劲。每股收益为1.67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1.28美元。
第四季度,该公司库存下降了10%,帮助毛利率上升了937个基点。
Insider Intelligence高级分析师Zak Stambor表示“虽然柯尔百货通过管理库存和提高利润率推动利润超预期,但由于其营收不及预期,它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展望未来,柯尔百货预计全年每股收益将在2.10美元至2.70美元之间,预期中值低于分析师平均估计的2.61美元。
该公司还警告称,下半年将受到新的信用卡滞纳金新规的影响,并预计净销售额增长将在下降1%至增长1%,而此前的预期为下降0.4%。据了解,联邦监管机构在3月5日最终敲定了一项规定,将大多数信用卡滞纳金限制在8美元以内。
不过,这家零售商表示,预计到2025年,丝芙兰门店的销售额将超过20亿美元,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新增140家新的小型丝芙兰分店。自2020年宣布合作以来,丝芙兰为柯尔百货的门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新客流量。
并且,柯尔百货还宣布与美国母婴用品连锁店宝宝反斗城(Babies R Us)的母公司WHP Global合作,将婴儿用品、家具等带到美国约200家商店。
Kingsbury表示“展望未来,我们非常专注于在2024年实现同店销售额增长。我们的战略举措旨在建立势头并做出更有意义的贡献,我们将与宝宝反斗城合作,有意义地扩大我们在婴儿用品类别的业务,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空白机会。”
财报公布后,该公司股价盘初一度跌逾2%,但随后由跌转涨,截至发稿,该股涨约0.5%。截至周一收盘,柯尔百货股价今年迄今累计下跌5.2%,相比之下,标普小盘股600指数下跌1%。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瑞银(UBS)本周开始在其亚洲私人银行部门裁员,原因是该行在亚洲的财富管理公司的利润下滑令其承压。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将在3月底前裁员约70人,其中包括客户关系经理,主要在中国香港和新加坡。该行发言人拒绝置评。
瑞银此次裁员包括瑞银收购瑞信后,作为整合的一部分从瑞信加入瑞银的银行家。
据了解,瑞银去年第四季度亚太地区的税前利润同比大幅下滑46%,至9700万美元,为其全球所有地区中最低。与此同时,该地区的成本收入比上升到87.7%。截至去年12月31日,瑞银拥有亚洲最大的财富管理团队,共有1101名顾问。
首席执行官Sergio Ermotti上个月曾警告称,2024年将更加困难,因为在瑞银实现盈利之前,收购瑞信的成本会拖累业绩。在去年6月完成与瑞信的交易时,该行的员工人数跃升至约12万人。
在截至去年12月的三个月里,瑞银的主要财富管理部门的全球税前利润为3.81亿美元,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0.7亿美元。不过,该部门的净新增资金达到218亿美元,好于预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在高端人工智能芯片的竞争中迎头赶上,韩国存储芯片巨头三星电子(SSNLF)将采用SK海力士所领导的高端芯片封装工艺技术。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繁荣,对高带宽内存(HBM)芯片的需求激增。不过,与同行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MU)不同的是,三星电子尚未拿下人工智能芯片霸主英伟达(NVDA)的HBM订单。
分析人士和业内观察人士认为,三星电子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原因之一是,该公司决定坚持使用会导致一些生产问题的非导电薄膜(NCF)芯片技术,而SK海力士转向高端封装工艺MR-MUF(Mass Reflow Molded Underfill)方法来解决NCF的缺陷。有分析师称,三星电子HBM3芯片的产率约为10-20%,而SK海力士HBM3的产率约为60-70%。
据知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最近已经下单采购用于MUF技术的芯片制造设备。其中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三星电子必须采取措施提高HBM产量。对三星来说,采用MUF技术是一件有点忍辱负重的事情,因为它最终采用了SK海力士最初就使用的技术。”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三星电子已经在与包括日本长濑(Nagase)在内的材料制造商就MUF材料的采购进行谈判。该知情人士补充称,使用MUF的高端芯片的大规模生产最早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准备好,因为三星电子需要进行更多的测试。
资料显示,NCF芯片制造技术已被芯片制造商广泛用于在紧凑的高带宽内存组中堆叠多层芯片,因为使用热压缩薄膜有助于减少堆叠芯片之间的空间。不过,随着层数增加,制造变得复杂,粘合材料也经常出现问题。三星电子最新的HBM3E芯片就有12个芯片层。
芯片制造商一直在寻找解决这些弱点的替代方案。SK海力士率先成功转向MR-MUF技术,成为第一家向英伟达提供HBM3芯片的供应商。KB Securities分析师Jeff Kim估计,SK海力士今年在为英伟达提供的HBM3及更先进的HBM产品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将超过80%。美光科技上个月宣布,其最新HBM3E芯片将被英伟达采用,应用于将在第二季度开始发货的英伟达H200芯片。
三星电子使用MUF的计划凸显了该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竞争中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根据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数据,在人工智能相关需求的推动下,HBM芯片市场今年将增长1倍以上,至近90亿美元。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HBM3系列尚未通过英伟达的供货资格。三星电子在HBM领域的竞争中落后于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同样表现在股价上。数据显示,三星电子股价今年以来下跌了7%,而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的股价今年以来则分别上涨了17%和14%。
对此,三星电子回应称,其NCF技术是HBM产品的“最佳解决方案”,并将用于最新的HBM3E芯片。该公司表示“我们正在按计划开展我们的HBM3E产品业务。”三星电子还发表了一份声明称“有关三星电子将MR-MUF应用于HBM生产的传言是不实的。”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在一些华尔街投资机构看来,以云计算服务和数据库软件闻名全球的科技巨头甲骨文(ORCL)正式加入全面受益于人工智能的科技巨头行列,这一行列领军者则是英伟达、微软以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周二美股盘初交易中,甲骨文股价一度上涨超13%至129.370美元,其股价一举创下52周新高。
这家云计算巨头周二晨间公布了好于华尔街预期的第三财季业绩,并表示已经签署了一系列由人工智能需求推动的大型云计算服务合约,叠加在截至2月份的第三财季,甲骨文剩余履约义务(RPO,衡量甲骨文销售积压的指标)为800亿美元,大幅超过分析师预期的590亿美元,这表明全球布局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潮对于甲骨文的积极影响远远大于投资者认知。
业绩数据显示,甲骨文截至2月份的Q3营收为133亿美元,同比增长7.1%,符合市场预期;不包括部分项目的每股收益为1.41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1.38美元。第三财季,备受关注的甲骨文云计算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5%,达到51亿美元,略高于市场预期的50.6亿美元。甲骨文高管还透露,将很快与英伟达发布“激动人心的联合声明”。
乘着AI东风,甲骨文近一年的股价涨幅达到40%,近期正在向新高发起冲击,2024年以来涨幅则高达7%,与美股大盘——标普500指数的涨幅几乎一致。在全球科技企业加大力度布局类似ChatGPT的生成式AI技术的热潮之下,甲骨文可谓该热潮的最大赢家之一,其云计算基础设施(IaaS)和云计算应用软件的全球范围客户规模正变得愈发庞大。
从近一年的营收增量来看,近期甲骨文营收规模重拾增长曲线,很大程度上表明这家软件制造商的云计算相关服务正受益于全球企业布局人工智能(AI)的热潮带来的云计算服务需求增长。知名研究机构Wolfe Research曾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需要强大计算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可能会提振全球企业对甲骨文云计算服务的强劲需求。
业绩预期方面,甲骨文高管预计,在截至5月份的第四财季,总计营收将增长约5%,与华尔街预期基本一致;不包括Cerner的云计算服务营收将增长23%,同样与预期一致。 甲骨文高管还预计,本财年的资本支出将高达75亿美元。并且补充表示,随着公司建立更多的数据中心以满足云计算的需求,到2025财年,这项支出将增加到100亿美元,这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约89亿美元。
华尔街欢呼甲骨文加入全面受益于AI的科技巨头行列
来自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师丹•艾夫斯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写道:“我们认为,对于华尔街和云计算行业来说,最重要的数字是高达800亿美元的RPO(同比增长29%),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华尔街对强劲云需求的预期,因为人工智能需求正在推动整个业务的云计算增长。”
该机构还表示“由于人工智能需求正在推动进一步的数据中心建设,至少有40个超过10亿美元的新人工智能项目订单尚未上线,2025年计划有100亿美元的巨额资本支出预算(2024年为75亿美元)。人工智能正在加速云计算服务的需求,这仍然是我们认为的人工智能革命的中心论点。”
Wedbush Securities在甲骨文公布最新业绩后,予以甲骨文150美元的12个月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其他华尔街投资机构也认为,甲骨文极有可能将继续从人工智能相关的云计算服务支出中受益。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分析师布拉德•西尔斯(Brad Sills)写道:“甲骨文云基础设施49%的增长(按固定汇率计算)对我们来说非常引人注目,由于持续的需求和执行力,与第二季度50%的强劲增长(按固定汇率计算)相比,仅略有放缓。”“令人鼓舞的是,新的解决方案,如Azure上的OracleDB和高性能的Alloy产品,正在发挥作用。这对未来的增长趋势是个好兆头。”美国银行对甲骨文的评级为“中性”,但是对甲骨文的目标价从122美元上调至144美元。
瑞穗分析师Siti Panigrahi也提到了甲骨文云计算基础设施业务的强劲表现,称该季度业绩是“显著的反弹迹象”,表明企业端对于该公司的云计算服务的需求“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瑞穗分析师Panigrahi重申了他对于甲骨文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股价从140美元上调至160美元。
此外,Bernstein维持该机构对甲骨文的“跑赢大盘”评级,并将目标股价从147美元上调至159美元;Jefferies维持该机构对甲骨文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股价从140美元上调至150美元;瑞银维持该机构对甲骨文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股价从130美元上调至150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先说结论,英伟达不存在泡沫,股价越涨,反而更便宜了。本期视频将深度解析背后的底层原因,以及分享上周五股价急跌-10%的变盘信号如何捕捉到。大家好,欢迎来到美股投资网。
在2024年1月11日,英伟达股价535美元的时候。其预期市盈率和预期 EV/EBITDA 均在 30 左右,远比2022年,120的超高的市盈率低了近四分之一
而且ChatGPT爆火带动英伟达盈利大幅度攀升,同时市盈率也随之降更低。
当时我们就提示大家买入英伟达,别误会500美元就是顶部,英伟达绝非高估。
2月19 日,英伟达财报前。我们新年没休息,花了几十个小时去调研和整理出英伟达财报的预测,
当时我们再次强调700美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35,只有半年前62的一半。
为什么要看动态市盈率,我们之前的视频深度解析过,简单来说就是因为AI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越来越多公司把AI加入到产品中,会让英伟达未来增长的潜力巨大,所以用动态市盈率更加合适。
对比同行
AMD 173美元,动态市盈率 53;
ARM 128美元,动态市盈率 90;
英特尔43美元,动态市盈率 31;
取一个中间值,60的话,也比现在英伟达35高出近1倍,意味着英伟达的价格到达1500都不为过,这还不纳入投资者的情绪价值在里面。So,英伟达的未来增长潜力还没 Price in,还没被市场完全消化。
现在英伟达870美元,动态市盈率仍旧35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英伟达盈利能力在持续增强,并不断的提高盈利预期,如图看到,股价虽然飙升到974,但未来12个月的远期市盈率却不断下跌。
反向现金流折现模型透视英伟达的未来预期:
我们通过反向现金流折现 (Reverse DCF) 来看英伟达,我们可以根据它现在的股价,推测出市场是怎么看待它未来可能赚多少钱的。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我们不用自己预测它未来能赚多少钱,而是看市场是怎么想的。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了解英伟达的价值,而不是只被股价所迷惑。
为了让当前的股价合理,英伟达在未来十年需要实现以下目标:
每年的收入要增长大约24%。
息税前利润率 (EBIT Margin) 达到 51%
自由现金流(能用来投资和回报股东的钱)每年得增长3%。
这项分析假设了 9% 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ACC)、25% 的税率、稳定的流通股本以及接近历史平均水平的再投资率 (营运资本、固定资本和折旧)。
在我们看来,这些目标完全可以实现。尽管英伟达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其过去十年的平均收入增长率略高于 30%。虽然对于一家大型公司来说,要持续保持如此强劲的增长确实困难(在十年内实现 5600 亿美元以上的收入似乎有些夸张),但考虑到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将以 36% 的年增长率发展,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凭借其市场定位和护城河优势,英伟达一直是,并且我们相信未来也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在营业利润率方面,英伟达在 2024 年踩下了运营杠杆的油门,营业利润率达到了 54%。然而,维持 50% 左右的营业利润率并非易事。竞争不可避免地会给这些利润率带来压力,但英伟达的业务具有可扩展性,并且拥有强大的护城河。因此认为 51% 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所以通过反向现金流折现模型分析,我们发现市场对英伟达的隐含预期比许多人预期的更加合理,并不足以说明英伟达被严重高估。
传统现金流折现模型评估英伟达的公允价值
收入增长: 预计未来十年英伟达的收入将以每年 25% 的速度增长
利润率: 考虑到竞争压力,预计未来十年英伟达的营业利润率将稳定在 40% 多的高位,低于市场预期 (51%)。
再投资和折旧: 由于需要维持营运资本以满足激增的需求,同时还要投资于长期增长产能和产品开发,预计英伟达的再投资和折旧水平将与近期持平。
具体假设如下:
(1) 资本支出占收入的 3%。
(2) 折旧和摊销占资本支出的 80%。
(3) 净营运资本变动占收入的 4%。
基于以上假设、9% 的长期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5% 的税率和 3% 的终端增长率,得出的每股内在价值为 878 美元。
为了评估潜在的波动性,我引入了一个乐观情景和一个悲观情景。基于我们的假设,英伟达还存在一些上行潜力。
如果我们对比基于预计增长率的前瞻性市盈率(未来一年的预期每股收益 (EPS) 来计算的市盈率),英伟达的相对估值看起来就更加合理。
综合上述多方面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前并没有足够充分的证据来断定英伟达被严重高估,出现泡沫。这些分析方法和模型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股价评估,有助于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判断英伟达的投资价值。
AI基建才刚开始,英伟达不是思科
当然,英伟达的股价出现异动下跌,除了期权市场的波动因素外,个股本身累积的涨幅过大也是导致资金存在获利了结需求的重要原因。然而,对于中长期投资者而言,我们并不需要过于担忧。因为英伟达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其营收持续增长,且正处于AI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期。
首先,从营收角度来看,英伟达的表现可谓亮眼。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英伟达的营收也在持续攀升。这种营收的暴涨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在AI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强大的技术实力。这种实力确保了英伟达能够持续推出高性能的产品,满足市场对于AI计算能力的需求。
其次,AI基础设施建设才刚刚开始,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随着AI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想要建立自己的AI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英伟达这个公司,因为他们的技术和产品都很棒,所以很有可能拿到一大块“蛋糕”。现在,那些大公司都在努力建设自己的AI基础设施,想在这个领域里领先一步。这样一来,英伟达就有机会一直赚钱,生意也会越做越大。
麦肯锡的一项高管层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已经在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了,差不多有60%的公司都在用。而且,这些用了人工智能的公司里,有40%的公司还打算投更多的钱进去,28% 的人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已经列入其董事会的议程。
根据Statista 的数据,以下是按行业划分的 2023 年人工智能支出明细。
此外,从历史角度来看,英伟达目前的股价暴涨并未达到泡沫的程度。美国互联网泡沫从1994年12月开始,到2000年3月达到顶峰,时间长度为6年,期间经历了多次回调;英伟达首次上调销售预期是在2022年5月,ChatGPT在2022年11月才被广泛讨论。从时间上看,至少英伟达暴涨到2028年,才会出现泡沫。
另外一点,在泡沫期间的代表性公司思科CSCO,其当时收入增长率达到了59%,而当时其前瞻市盈率高达138倍。相比之下,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如今的英伟达市盈率仅为30倍,但其收入增长率却达到了90%。
此外,摩根斯坦利等机构的预测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他们预计每100美元的云资本支出将转化为30-40美元的AI收入,这意味着未来GPU领域的投资将成倍增加,英伟达等AI芯片制造商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投资领域,任何高涨幅背后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但经过对英伟达估值和隐含预期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股价至少接近其公允价值。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强大的技术实力、广泛的产品线、稳固的市场地位以及良好的盈利能力。虽然英伟达的股价从未处于低估值或合理估值区间,但对于一家优质公司而言,支付一定的溢价通常是值得的。
关于英伟达上周盘中逆转-10%,我们找到很多变盘信号,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点:本来英伟达上周五早盘大涨5%,盘中突然一路下跌,触发大跌的原因是:Bitcoin在美国东部时间10:30分,触碰了70000美元的心理整数关口。
随后比特毕的交易员卖出获利回吐,价格急速下跌,从而影响到美股也开始慢慢下跌,当时也是10:30分,纳斯达克16450点。
注意,英伟达也是在10:30分创下975美元新高后,跌幅高达5%,创下自 5 月 31 日以来的最大跌幅。此次下跌抹去了约 1300 亿美元的市值,跻身美国股市历史上单日市值最大跌幅之列。
很多人好奇Bitcoin下跌关英伟达什么事?我们简单说两点
第一点,挖矿需求减弱。挖矿Bitcoin得靠那种特别厉害的计算机,而英伟达的GPU就是挖矿的好帮手。可要是Bitcoin的价格跌了,挖矿的人就觉得不划算了,那他们买GPU的热情肯定就降低了,这样一来,英伟达卖出去的产品也就少了。
第二点,投资者情绪影响。你想想,Bitcoin和英伟达都是风险较大的投资,都是当下市场最有人气的投资产品。Bitcoin价格一跌,投资者可能就担心英伟达也会出问题,于是就开始卖英伟达的股票,这样一来,英伟达的股价也就跟着跌了。
我们再来深挖一下这个问题,你说这是纯属巧合呢,还是背后有只“黑手”故意砸盘呢?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想英伟达什么时候能见顶,什么时候能跌一下,好让自己上车,但英伟达就一直稳稳当当的,一点坏消息都没有。这下好了,机构们终于逮到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开始砸盘英伟达,想把利润牢牢锁住。
那么这变盘时刻,有没有什么前兆或者信号能预警呢?答案是有的!
在周五10:48分的时候,也就是过了10:30之后的18分钟而已,根据 美股大数据 量化交易终端 StockWe.com 监测,英伟达在短短1秒钟就出现了连续四个3-4亿美元的巨大期权单成交,累计金额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6亿美元!
这样的数据,在平常的交易中几乎难以想象。要知道,上百万的期权订单在市场中已经算是较为显著的异常,而这次直接飙升到单个订单4亿美元,简直是十分罕见,至少去年一整年,我都没有见过。
有机构卖出了720美元的两笔3亿美元的Call,720刚好是财报公布前的区间内价格,应该是他财报前就买入好了,因为未平仓有34612,而成交卖出了13446个合约,而他见到英伟达突破1000有阻力,顺势锁住之前的看涨期权利润,然后获得7亿美元后,立即买入更远期的看涨期权Call,也就是6月21日到期的Call,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英伟达的股价出现了跳水,他自己也被套了。
英伟达股价飙涨后反噬:期权伽马挤压引发市场波动
在英伟达股价飙涨的情况下,大量投资者涌入买入英伟达的看涨期权,这样一来,期权做市商就得不停地买入英伟达股票,因为他们之前卖的看涨期权现在亏钱了,得想办法减少损失。
另一种情况是,周五是期权到期日,很多投资者选择这天卖出看涨期权,做市商为了平衡仓位,就得卖掉手里的英伟达股票,这样一来,导致正股英伟达股价就跌了。
当然这两者因素可能互为强化,可能是做市商先砸盘,引发恐慌。大家一看股价跌了,也跟着卖出看涨期权,结果英伟达股价就一路往下掉。
在期权的世界里,有一种现象叫GAMMA Squeeze(伽马挤压),投资者抢购看涨期权,导致做市商通过购买股票来对冲标的股票,从而推高股票价格。 虽然这可以被视为牛市的催化剂,但也可能在过度投机下引发波动。一旦看涨期权的引伸波幅过高,伽马挤压的过程就会耗尽,从而导致股票大幅下跌。
有网友就指出,英伟达这次的下跌剧本和2月16的SMCI一样,是期权的gamma squeeze导致股价一路飙涨后的反噬,目前英伟达看涨期权的行权价820-850附近堆积大量筹码,最后一天做市商和卖方肯定会疯狂砸盘减少损失。
最后,特别关注英伟达3月18日到21日的GTC 2024,看英伟达会发布重磅产品,再给股价注入新动力,这是历年来GTC大会后,英伟达股价的表现
那么,你是否认为英伟达存在泡沫呢?又该何时进场呢?欢迎留言,咱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