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今天下跌的原因是,投资者担忧美国经济衰退和中东局势再度紧张,美股三大指数大跌,以色列星期二对加沙地带发动自1月与哈马斯休战以来的最猛烈空袭,据报造成400多人死亡,此举撕毁双方好不容易才达成的停火协议。
哈马斯指责以色列推翻协议,以色列则称这是对哈马斯拒绝释放更多人质的回应,并誓言将继续加大军事打击。国际社会敦促双方立即恢复停火。
科技七巨头估值回归人工智能ChatGPT推出时。扎克伯格旗下Meta下跌4.5%,原因是,机构Keybanc 将其目标股价从 750 美元下调至 710 美元。最近五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超过8%,回吐2025年稍早涨幅并转跌。特斯拉跌近6%。美国科技股“七巨头”指数目前跌2.1%。
美股再陷抛售潮,三大指数收益均年内转负。特斯拉因竞争加剧大跌超6.5%,过去一个月累跌超36%:
美股在经历上月的大幅抛售后,投资者试图逢低买入,科技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尽管科技七巨头和芯片股盘初普遍走高,反弹势头仍遭遇阻力。
苹果、亚马逊、Meta 和 Nvidia 早盘跌幅均超过 1%,特斯拉更是重挫逾 5%,拖累主要指数承压。市场情绪在震荡中寻求方向,投资者试图在宏观不确定性与市场修复之间找到平衡点。
贸易政策方面,白宫重申 4 月 2 日将正式实施新一轮关税,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寻求更有序的推进方式,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这一举措被解读为特朗普Z府有意改变此前“先宣布、再调整”的混乱模式,转而倾向于在听取业界反馈后再最终定案。市场对此反应积极。
美股近期表现疲软,但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并不认为市场回调值得担忧。他表示,回调是市场正常的调整过程,直线上涨反而是危险信号,会导致金融市场过热。
他以 2006 年和 2007 年的市场情况为例,指出如果当时有人踩下刹车,2008 年的金融危机或许能被避免。他的这番话无疑打消了一部分投资者对Z府可能干预市场的幻想,意味着政策层面可能不会刻意扶持股市。
除了经济层面的变化,市场的另一大关注点是即将到来的美俄高层对话。特朗普总统计划周二与普京通话。特朗普在乘坐空军一号时对记者表示,希望看看是否有机会结束这场战争,虽然无法确定能否达成协议,但他认为机会不小。
截至收盘。纳指收涨 0.31%,标普 500 上涨 0.64%,连续第二日回升,道指则上涨 0.85%。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皇家银行下调了标普 500 指数的年底目标,从 6,600 点调整至 6,200 点,而在此之前,高盛与 Yardeni Research 也已经相继下调预期。市场对于未来走势仍存分歧,尤其是在美联储即将召开的政策会议前
美联储将于周二开始为期两天的会议。投资者预计决策者将在周三下午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但由于经济数据疲软,且过去几周因关税不确定性而波动,市场预期美联储今年将恢复降息,以刺激经济,因为最近的数据可能预示着经济放缓。
英伟达GTC大会看点
美东时间3月17日至21日,英伟达GTC大会拉开帷幕。此次大会将涉及1000场会议、2000名演讲者和近400家参展商。
真正的焦点只有一个——黄仁勋的主题演讲。美东时间3月18日下午1点,黄仁勋将在加州圣何塞SAP中心登台,这不仅关乎Blackwell Ultra(GB300)等新一代GPU的发布,更是对英伟达未来一年增长路径的清晰描绘。市场迫切期待,这场演讲能为英伟达注入新的动能,稳住股价,重新点燃投资者的热情。
GB300性能猛增,但功耗也是考验
毫无疑问,Blackwell Ultra(GB300)是本次大会的最大看点。摩根大通的报告指出,这款芯片的逻辑设计与B200相似,但在关键指标上有大幅提升:HBM3e内存容量直接拉到288GB,采用12高堆叠技术;功耗飙升至1.4kW,热设计压力陡增;FP4计算性能比B200高出50%。更重要的是,出货时间预计在2025年Q3,这意味着市场还得再等等。
GB300的升级不仅是GPU性能的跃升,也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摩根大通认为,电源管理、散热技术、连接器、ODM制造商以及HBM供应商都将从中受益。这一趋势将直接影响英伟达的核心生态,市场会密切关注黄仁勋是否会给出具体的交付计划,以及这些超高功耗GPU将如何适配数据中心和AI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
Vera Rubin超级芯片:下一个技术拐点?
除了Blackwell Ultra,英伟达还将在GTC上展示全新的Vera Rubin超级芯片。这款芯片将集成Vera CPU与Rubin GPU,形成类似于Grace Blackwell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专为AI和高端计算任务打造。市场普遍认为,这类异构计算芯片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而英伟达能否维持领先地位,关键就在于其在高效计算和能耗控制方面的平衡点。
CPO技术:革命性突破还是噱头?
另一大亮点是英伟达的CPO(共封装光学)技术,这项技术理论上能提高带宽、降低延迟,并减少功耗。但摩根大通指出,CPO目前仍面临不小的技术挑战,比如光学引擎的散热、封装可靠性、基板变形风险等。短期来看,CPO可能会先用于英伟达的Quantum(InfiniBand)和Spectrum(Ethernet)系列交换机,而真正普及到GPU端,最快也要等到2027年的Rubin Ultra时代。换句话说,这项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离市场化落地仍有一段距离。
量子计算:“迟到”的战略转向?
就在一个月前,黄仁勋还坚称量子计算至少需要20年才能实用,结果英伟达转眼就在GTC上宣布设立“量子日”(3月20日),这让市场有些意外。这是否意味着英伟达开始调整对量子计算的态度?还是只是一次市场公关,旨在维持英伟达在前沿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机器人、自动驾驶:AI的物理化进程加速?
机器人和自动驾驶也是本次大会的重点。过去几年,英伟达一直在推动AI进入物理世界,试图让人工智能从代码变成真正能执行任务的实体。去年GTC上,黄仁勋曾提出“机器人即将迎来ChatGPT时刻”,这次他很可能会带来更多关于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的进展。
摩根大通指出,市场对物理AI的兴趣正在升温,而英伟达的Cosmos(AI基础模型平台)和GR00T(人形机器人开发平台)预计将在GTC上得到进一步升级。BizLink和Sinbon等供应链厂商或将受益。对于投资者来说,关键问题是:英伟达到底是要做机器人硬件,还是继续扮演AI计算和开发工具提供商的角色?
市场预期:GTC能否成为股价催化剂?
在经历了近期的股价回调后,市场对GTC大会寄予厚望。杰富瑞分析师认为,英伟达的产品发布可能成为新一轮上涨的催化剂,让投资者的目光重新回到技术创新上,而非短期的供应链问题。美国银行则预计,Blackwell Ultra的更新将符合市场预期,同时英伟达可能会提供更多关于推理AI、企业AI、自动驾驶的细节。
目前,部分资金已经开始回流,英伟达的估值接近五年来的低点,市场正在等待一个信号——GTC能否点燃新一轮的上涨行情?黄仁勋的演讲,不仅仅关乎英伟达的技术路线,也可能决定短期市场情绪的走向。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次GTC大会不只是看产品,更是在赌未来的增速还能不能支撑起当前的市场估值。
免费使用AI量化美股分析工具 美股大数据
浏览器打开官网
https://stockwe.com/StockData
中国企业DeepSeek的崛起正在重塑全球AI投资格局,迫使美国科技公司重新评估其AI战略。受DeepSeek和OpenAI新型推理模型的推动,科技巨头预计到2032年将AI年度投资增至5250亿美元,投资重点也将从AI模型训练转向推理能力。
3月17日,据彭博社报道,全球科技巨头正准备大幅增加人工智能投资,2025年,包括微软 (MSFT) 、亚马逊 (AMZN) 和Meta Platforms (META) 在内的超大规模科技公司预计将在AI数据中心和计算资源上投入3710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44%。而到2032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5250亿美元,增速远超Bloomberg Intelligence在DeepSeek走红前的预期。
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对美国科技行业产生了强烈冲击,该公司声称以远低于美国领先竞争对手的成本开发出了具有竞争力的模型,这引发了美国科技行业对其重金投资AI开发策略的质疑,一些领先的AI公司现在开始转向拥抱能在更少芯片上运行的高效AI系统。
彭博分析师Mandeep Singh在报告中指出:
“AI训练的资本支出增长可能远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DeepSeek获得的巨大关注可能会推动科技公司增加投资于推理能力,使其成为生成式AI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
投资重心的转变尤为明显。虽然今年与训练相关的支出预计将占超大规模公司AI预算的40%以上,但到2032年,这一比例预计将降至仅14%。相比之下,推理驱动的投资可能占当年所有AI支出的近一半。
这一战略转变将重塑行业格局。有分析指出,拥有自研芯片的谷歌似乎最有能力迅速完成这一转变,因为其内部芯片可同时处理训练和推理任务。相比之下,微软和Meta等严重依赖英伟达 (NVDA) 芯片的公司可能灵活性不足,面临更大的转型挑战。
当前,科技巨头们正加速将投资重点从AI模型训练转向推理——即在模型训练完成后运行这些系统的过程。这些系统计算用户查询响应需要更多时间,模拟人类思考问题的过程,但也为软件创收提供了新机会,并可能将部分成本从开发阶段转移到模型推出后。
截至2025年1月1日,Citadel管理着650亿美元的资产,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对冲基金之一。在全球金融的大舞台上,Citadel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这家由肯·格里芬(Ken Griffin)掌舵的金融巨头,凭借着独特的运营模式、卓越的投资策略和对人才的极致追求,在华尔街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上刻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印记。
根据其披露的旗下多策略基金的收益情况。数据显示,从2021年初至2024年9月,旗下的三只主要基金Wellington、Kensington和Kensington II合计创造了568亿美元的收益。在2021年初,上述基金的初始资产规模还仅为236亿美元。去除管理费、绩效费,员工薪酬等,投资者仍净赚300多亿美元。如今,Citadel已经成为美国股票的全球最大买家和卖家,并占据了美国股票市场四分之一的交易量。2024年8月,其股票交易量甚至超过了纽约证券交易所。
创业的开始
肯·格里芬的金融之路始于他的学生时代。十几岁的他学会了编程,并创办了一家邮购教育软件的公司。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商业头脑,还为他日后在金融领域运用技术奠定了基础。
进入哈佛大学后,格里芬对金融的热情愈发高涨。他在宿舍里就开始了债券交易,利用自己编写的程序分析市场数据,寻找投资机会。大学期间,他凭借着出色的投资眼光和交易技巧,获得了一些小额投资的成功,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进入金融领域的决心。
1990年,从哈佛毕业不久的格里芬,在芝加哥创立了Citadel。当时的对冲基金行业,大多是由创始人主导的单一管理模式,通常专注于一种投资策略或资产类别,比如乔治·索罗斯和大卫·泰珀等传奇交易员所经营的基金。但格里芬却有着不同的想法,他从一开始就展现出了扩张主义的野心,为Citadel规划了更为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业务扩张与策略演变
创立初期,Citadel以可转债套利为主要业务。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1994年,他带领公司涉足统计套利领域,开启了量化交易的征程。量化交易依靠复杂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算法来分析市场数据,寻找投资机会,这一领域的开拓让Citadel在交易效率和精准度上都取得了显著提升。
2001年,Citadel进军股票投资领域,2002年又涉足大宗商品投资。在不断拓展业务版图的过程中,公司的投资策略也在持续优化。许多策略旨在实现市场中性,通过平衡不同资产的多空仓位,降低市场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
2006年左右,公司在股票投资上遭遇了一段亏损期。通过对投资策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格里芬意识到,要想在股票投资中取得持续的成功,不能仅仅依赖单一的因素,于是要求每个投资组合都要包含不同规模、不同增长模式、不同市场动量和其他潜在因素的公司股票,力求构建一个充满“特质风险”的投资组合,以此来分散风险并提高收益的稳定性。
金融危机的洗礼与转型
2008 - 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金融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Citadel也未能幸免。旗下的大型基金遭受重创,损失高达55%,公司一度濒临绝境。格里芬带领团队积极应对危机,调整业务结构。
危机过后,Citadel开始了转型之路,逐渐从传统的对冲基金模式向一种类似“嵌套式迷你对冲基金”的结构转变。格里芬开设了更多的股票投资部门,每个部门又由专注于特定行业的独立团队组成,这些团队自主管理各自的投资头寸。
同时,公司设立了一个规模可观的“中央投资组合”。这个组合的作用十分关键,一方面,它可以对冲各个团队过度集中的投资风险,比如当多个团队都持有某只股票的大量头寸时,中央投资组合可能会卖出部分该股票来降低整体风险;另一方面,它会对那些被认为有高潜力的交易进行加码,而且通常是在各团队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以此来放大潜在收益。
多元化业务布局
如今的Citadel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业务多元化的金融集团,旗下的两大核心业务——Citadel对冲基金和Citadel Securities(城堡证券)在各自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Citadel对冲基金管理规模超过630亿美元,旗下拥有多只知名基金。这些基金凭借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投资机会,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回报,2017年多策略基金开始兴起,凭借回撤小、波动低、夏普高,成为对冲基金行业发展的新风向标。2018年多经理策略基金的公司发展迅猛,多经理策略基金基于将资本分配给多位投资组合经理(“PM”或“小组”)的策略,每个小组有一名投资经理和最少一名至多七名的分析师组成。每个PM彼此独立地管理这些资本,采用严格的投资组合构建和风险管理框架,侧重于产生一致的alpha值,尽可能减少与市场的相关性并专注于超额收益的挖掘。
Citadel Securities作为全球最大的做市商之一,业务范围广泛,涵盖股票、固定收益、外汇及大宗商品等多个领域。在美国股票市场,它占据了近四分之一的交易份额,每天处理价值高达数千亿美元的交易信息。在外汇交易方面,它也是现货外汇领域的领先做市商,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可定制的流动性方案,在金融市场的交易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4年上半年,Citadel Securities净交易收入增长了81%达到49亿美元远超预期增速。
技术与人才的双重驱动
技术是Citadel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每年都会在技术研发和量化研究上投入大量资金,打造了一套先进的交易和风险监控系统。比如,公司依赖C++系统、高频算法以及先进的风险监控系统,能够精确评估金融产品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价值,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当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时,这套系统可以快速分析风险,并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有效降低损失。
在人才方面,格里芬坚信要招募“人生赢家”。他认为,仅仅在金融领域表现出色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的特质和能力。公司汇聚了全球顶尖的交易员、分析师和技术专家,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这些人才共同组成了一个多元化、富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团队。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Citadel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实习生月薪高达2万美元,还享受包机接送、五星级住宿等优厚待遇,员工平均薪酬超90万美元。同时,公司实行严格的绩效管理制度,“亏损即淘汰”的机制,员工淘汰率65%-70%,虽然近年有所调整,但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绩效要求,激励员工不断追求卓越。
全球布局与业务拓展
近年来,Citadel积极在全球拓展业务。2023年,它获得了中国QFII资格,正式进军中国市场。2024年,又申请设立中国证券公司,显示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长期投资的决心。在中国,Citadel可以借助其先进的投资理念和技术,参与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能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在加密货币领域,Citadel也开始积极探索。据彭博社,Ken Griffin 旗下的 Citadel Securities 正计划成为加密货币的流动性提供商,该公司计划加入多个交易所的做市商名单,并可能首先在美国以外设立市场做市团队。这一举措有望为加密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和变革,同时也为Citadel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美股VIP社群,免费使用AI量化金融分析工具 美股大数据
随着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临近,金融市场屏息以待。在多重不确定性交织的背景下,政策制定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既要评估顽固通胀的演变趋势,又要应对特朗普新政带来的政策冲击波。市场普遍预期,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连续第二次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区间不变,这场"政策静默"或将持续至夏季。
政策僵局:等待数据的迷雾散去
自2022年激进加息周期按下暂停键后,美联储始终在通胀回落与经济韧性之间寻找平衡。尽管2月CPI意外降温带来短暂喘息,但近期能源价格反弹与服务通胀粘性仍令决策层心存警惕。主席鲍威尔在近期演讲中多次强调"耐心"立场,称货币政策需要更多时间显现效果。这种审慎态度在最新经济预测摘要(SEP)中显露无遗——多数官员将今年降息预期从两次下调至一次,长期中性利率预测则上修至2.6%。
特朗普变量:关税幽灵扰动政策天平
不同于以往周期,本次议息会议的特殊性在于美国政治周期的强力介入。特朗普政府重启的关税威胁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令美联储陷入两难困境:若大规模关税落地推高进口成本,可能重燃通胀压力,迫使央行维持高利率更久;反之,若贸易摩擦加剧导致经济失速,又需提前启动降息护航就业市场。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修·卢泽蒂指出,这种政策不确定性已导致FOMC内部难以形成明确共识。
经济韧性VS衰退阴云
美股投资网认为,当前美国经济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劳动力市场持续紧俏,3月非农新增就业30.3万人远超预期,时薪增速稳定在4.1%;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却意外跌至半年新低,零售销售增长明显放缓。这种分化令衰退概率预测出现分歧——高盛将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从15%上调至20%,而摩根士丹利仍坚持"软着陆"基准情景。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最新GDPNow模型显示,一季度经济增长预期已从2.5%上调至3.1%,暂时缓解了硬着陆担忧。
市场博弈:降息时点再定价
利率期货市场显示,交易员将首次降息时点押注从6月推迟至9月,全年降息幅度预期收窄至40个基点。这种预期修正推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重新站上4.3%关口,美元指数则徘徊在104关键位附近。不过,期权市场出现异动——大量资金开始布局美联储"反向操作"风险,即经济超预期走弱迫使央行在7月紧急降息的对冲头寸。
前瞻指引:静默期的战略选择
考虑到4月会议后将进入大选敏感期,本次议息会议可能成为美联储年内最后的关键沟通窗口。分析人士预计,政策声明或将删除"加息可能性"表述,转而强调"需更多证据确认通胀达标"。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面临的尖锐提问将集中在两方面:如何评估特朗普政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以及美联储是否准备好应对可能出现的"滞胀"情景。
在这场充满不确定性的货币政策博弈中,美联储正试图在数据依赖框架与美国政治周期扰动间寻找新平衡。对于投资者而言,或许更需要关注的是点阵图之外的变化——当货币政策工具箱遭遇美国政治冲击波,传统利率路径模型是否仍然有效?这个问题的答案,或将重新定义现代央行政策的边界。
摩根斯坦利观点
大摩指出,近期经济数据显示增长有所放缓,通胀压力出现缓解迹象。然而,短期数据波动远不足以改变美联储的政策航向,未来数据对美联储的政策判断更为关键。大摩认为,在当前政策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美联储3月会议大概率将选择按兵不动,继续以数据为导向,谨慎应对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
免费使用AI量化金融分析工具 美股大数据
浏览器打开官网订阅
https://stockwe.com/StockData
华盛顿(美联社)一群共和党众议员周五提出立法提案,试图阻止中国学生赴美留学。随着美国部分议员以国家安全为由将矛头指向中国。西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众议员赖利·摩尔(Riley Moore)提出了这项可能禁止中国公民获得赴美留学或参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签证的法案,另有五名共和党议员联署支持。
摩尔在声明中称,通过向中国公民发放此类签证,美国已"邀邀请中国人探我们军事机密、窃取知识产权并威胁国家安全'"。"是时候关上阀门,立即禁止所有向中国公民发放的学生签证了。"该法案通过可能性极低,并已引发多个机构和学者批评,担心针对中国学生的敌对政策和言论可能损害美国利益。
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执行董事兼CEO范塔·奥(Fanta Aw)在声明中表示:"任何政策都不应仅以国籍为由针对个人。""让国际学生——美国审查最严格、追踪最密切的非移民群体——成为排外情绪的替罪羊是误入歧途,与我们的国家利益背道而驰。"
中国驻美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表示,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并坚决反对"。他说教育交流合作始终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基石。亚裔学者论坛称此类立法将损害亚裔科学家、学者和研究者的培养渠道,削弱美国在科学与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
尽管法案通过几率渺茫,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研究学者程阳阳表示,该法案"应被视为更广泛压制学术自由、损害美国高等教育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控制教学内容、研究项目方向以及课堂和实验室的准入资格"。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年度报告,2023-24学年有超过27.7万名中国学生在美高校就读,占国际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但近年来在美中国学生数量持续下降,去年印度取代中国成为最大国际学生来源国。
2023年佛罗里达州通过法律禁止州立大学聘用来自中国等七国的学生担任研究生助理和博士后职位,该法律正面临司法挑战。在共和党议员国家安全压力下,多所美国高校已终止与中国院校的学术合作。
中国社交媒体对这项新法案反应不一:部分刚获得美国高校录取的网友表示担忧;一些人则嘲讽其为"Z治作秀";还有网友称这是"新版排Hua法案"。
美股VIP社群,免费使用AI量化金融分析工具 美股大数据
美股 QBTS 量子计算公司今天继续暴涨46%,到10美元大关,原因是公司前天12日宣布,其退火量子计算机在解决复杂磁性材料模拟问题时,性能超越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传统超级计算机之一,标志着量子计算在现实世界问题上的巨大突破。
受D-Wave突破性研究的带动,整个量子计算概念股集体走强。IonQ一度涨15%,Rigetti Computing一度涨26%,根据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板块追踪,量子计算机今天涨幅遥遥领先于其他板块
而我们VIP社群就在两天前,以5美元的价格,布局了QBTS,截图曝光
VIP 们两天收获 73%的 Return
QBTS 【财报后大涨15%】第四季度预订额同比增长 502%,达到 1,830 万美元。2024 年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0.08)美元,低于预期的(0.07),销售额 230.9 万美元,低于预期,下周有,英伟达GTC大会即将开幕,而首个“量子日”也将在3月20日举行,该活动将聚焦量子运算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届时黄仁勋将与D-Wave CEO 、IonQ 执行主席、Rigetti CEO等共同参加小组讨论。
我们美股投资网为什么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踩中风口呢? 这离不开我们每天对海量的新闻和信息进行AI量化分析,挖掘出最最具有价值的,最能影响股价的新闻,我们的科学家团队对海量的文字数据,充分捕捉复杂的市场因果关系。
此前就预测过,美股暴跌后必定大反弹
英伟达 (NVDA) 今天强劲反弹5%
美东时间3月18日,首席执行官黄仁勋预计将在公司年度GTC会议上透露有关该芯片制造商下一代AI图形处理器Rubin的详细信息。该芯片的亮相正值美股科技股持续下跌之际,市场关注GTC大会能否像过去一样提振市场情绪。
英伟达AI GPU即将接受市场检验
Rubin是英伟达下一代芯片的名字,该公司正试图巩固其近年来作为AI硬件领导者所取得的成就。“Vera”将指代英伟达的下一代中央处理器,“Rubin”将指英伟达的新GPU。
此次取得计算优势的Advantage2原型机,已通过D-Wave的Leap实时量子云服务向客户开放。企业和研究机构现在可以直接使用D-Wave的量子计算能力,进行材料科学、物理模拟等实际应用研究。
美股VIP社群,免费使用AI量化金融分析工具 美股大数据
浏览器打开官网订阅
https://StockWe.com/vip
黄金价格涨超每盎司3000美元,市值增加了7万亿美元,现在总市值是20万亿美元。
首先,黄金为什么上涨?通常在经济不稳定、通货膨胀或者地缘政治风险高的时候,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会上涨。最近有没有这些因素?比如中东局势紧张,或者美联储降息预期?可能投资者转向黄金避险,导致需求增加,价格上升。
然后比特币下跌,这有点矛盾,因为比特币有时也被视为避险资产或者对冲通胀的工具。但为什么这次不一样?可能市场对加密货币的信心不足,或者有监管方面的消息,比如某个国家加强监管,或者大型机构抛售。另外,比特币的流动性可能不如黄金,波动性更大,所以在大规模资金流动时反应更剧烈。
提到黄金市值增加7万亿,这可能意味着大量资金流入,而比特币市场相对较小,可能资金被黄金吸走,导致比特币下跌。或者,投资者在预期经济危机时更信任传统避险资产,而不是新兴的加密货币。
另外,宏观经济因素需要考虑,比如美元走势。黄金以美元计价,如果美元走弱,黄金价格上涨。但美元最近是强还是弱?如果美元走强,黄金可能受压,但实际情况是金价上涨,可能说明其他因素更强,比如避险需求。
美股多策略对冲基金正面临自疫情初期以来的最大挑战,市场抛售迫使它们以极快的速度平仓过度拥挤的交易。
据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的多策略对冲基金 Citadel 和 Millennium Management 在 2 月份遭遇亏损,并在 3 月的第一周继续下跌。一些管理这些基金数十亿美元的交易团队已经被“强制平仓”,意味着他们被迫清算或缩减持仓,因为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和顽固的通胀重创了股市。
Ken Griffin 旗下的 Citadel 在 3 月初与其他顶级对冲基金一起下跌,这些基金还包括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 和 Balyasny Asset Management。据投资者透露,Citadel 在 2 月份下跌了 1.7%,创下自 2021 年 5 月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并在 3 月 6 日之前的本月又下跌了 1.7%。
尽管出现亏损,Griffin 仍鼓励他的团队利用市场回调的机会。“让我们进攻吧,”他在本周给联席首席投资官 Pablo Salame 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据知情人士透露。
Millennium 在 2 月份下跌了 1.3%,并在 3 月的前六天继续下跌约 1.4%。该公司专注于指数再平衡的两个交易团队今年损失约 9 亿美元。
Balyasny 在截至 2 月份的今年收益 3.5%,但部分回吐了这些涨幅。据知情人士透露,DE Shaw & Co. 的第二大基金 Oculus 主要进行宏观交易,去年飙升 36%,但截至 3 月 7 日已下跌 4.4%,其中 3 月的第一周就损失 1.6%。其旗舰基金 Composite 目前在 3 月份基本持平,今年以来累计上涨约 1.4%。
市场动荡颠覆了多个对冲基金策略,包括股票和大宗商品交易。尽管这些基金能够迅速解雇表现不佳的交易员并清算头寸,从而帮助公司管理风险并保持稳定回报,但当它们同时进行这些操作时,会加剧市场抛售。
“感觉就像一群大象正试图挤过紧急出口,”Dynamic Beta Investments 创始人 Andrew Beer 表示,该公司专门研究如何复制对冲基金的回报。
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行长 Andrew Bailey 上个月警告称,多管理人对冲基金(又称“分舱交易”基金)正在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
Bailey 在 2 月 11 日表示,在压力环境下,迫使交易团队迅速去杠杆化“可能会放大市场波动”,“在某些情况下,多管理人基金为保护自身而采取的措施,可能会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风险。”
疯狂的星期一(Manic Monday)
美国股市的抛售,尤其是科技板块的暴跌,使对冲基金遭受了严重损失。周一,科技股遭遇自 2022 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纳斯达克 100 指数(Nasdaq 100)市值蒸发超过 1 万亿美元,原因是投资者因日益加剧的经济衰退担忧而抛售长期以来的市场领涨股。
“周一尤其具有挑战性,” Syz Capital 的管理合伙人 Richard Byworth 说道。
他补充道,去杠杆化(deleveraging)主要冲击了专注于医疗保健和科技领域的股票对冲基金分舱(hedge fund pods),以及**指数套利(index arbitrage)和股票再平衡(equity rebalancing)**等策略。
知情人士透露,管理超过 750 亿美元、拥有 340 多个交易团队的 Millennium,正在清算一支由资深投资组合经理 Jonathan Philpot 负责的 10 亿美元金融行业交易组合,以及一支由 Justin Grant 领导的能源行业交易团队。此外,该公司还在 Glen Scheinberg 和 Pratik Madhvani 领导的团队中遭受了损失。
与此同时,Balyasny 也强制平仓了至少两位投资组合经理的头寸。
所有这些公司均拒绝置评,Philpot 和 Grant 也未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多策略基金(Multistrats)
多策略对冲基金因投资者追求更稳定的回报而大受欢迎。
这些基金很少亏损,并在 2024 年实现了两位数的收益,这一年总体上对对冲基金行业来说是相对乐观的一年。
此类基金通过费用转嫁(passthrough fees),将部分运营成本分摊给客户,从而投资于尖端技术,并争夺顶尖人才。
[阅读更多:对冲基金如何通过“无上限”费用获取客户收益]
然而,这些基金对杠杆(leverage)的依赖以及交易集中度过高(trade crowding),让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感到担忧。
因为如果基金大规模撤出这些交易,可能会引发超额损失(outsize losses)。
一只由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发行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专门追踪对冲基金的多头押注(long bets),今年迄今已下跌 6.1%,相比之下,标普 500 指数(S&P 500)下跌 5.3%。
Dynamic Beta Investments 创始人 Andrew Beer 评价道:
“杠杆+交易集中度+动荡市场,始终是一个致命的组合。”
“当前市场正是多策略基金测试风险管理系统的完美环境。”
美股市场流动性在抛售中下降。
标普500指数期货的流动性已降至400万美元以下,这是近两年来的第二低水平。根据高盛的数据(如图所示),标普500 E-mini期货的账面价值深度(Top-of-Book Depth)在过去几周内骤降约80%。市场深度的剧烈下滑意味着即使是中等规模的交易也可能导致价格剧烈波动,从而增加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低流动性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流动性就像市场的“润滑剂”,它决定了投资者能否顺利买卖资产。当流动性下降时,市场就变得“卡顿”,交易变得更难、更贵,同时价格波动也会加剧。具体来说,低流动性会带来以下几个问题:
1. 买卖价差变大,交易成本上升
在流动性好的市场里,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差距很小(也就是买卖价差 Bid-Ask Spread 很窄),投资者可以以接近市场的合理价格进行交易。但当流动性下降时,买卖价差会扩大,想要成交,投资者可能要接受更不划算的价格。同时,市场深度不够的话,交易可能会导致滑点(Slippage),也就是下单的价格和最终成交的价格有偏差,增加了交易成本。
2. 市场深度下降,价格波动加剧
市场深度下降意味着买盘和卖盘的承接能力变弱。在流动性充足的时候,即便有人一次性买卖几百万美元的标普500期货,也不会让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但现在市场深度下降,即便是相对小的交易,也可能造成价格剧烈波动。这样一来,市场容易出现突然的大涨或大跌,投资者很难预测市场动向,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
3. 大资金进出受限,机构交易模式改变
低流动性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比如对冲基金、量化基金等)想要执行大额交易就变得非常困难。如果一次性买入或卖出大量资产,市场可能会瞬间被推高或砸低,导致交易成本大幅上升。为了减少这种影响,机构可能会减少交易量,或者改变交易策略,导致市场流动性进一步降低,形成“流动性-波动性”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