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美联储降息、美国大选前后交易活动的激增以及投行业务回升,美国华尔街六大银行刚公布了创纪录的业绩。对华尔街来说,在经理一段平静时期之后,这是一个可喜的回归。包括摩根大通(JPM)、美国银行(BAC)、富国银行(WFC)、摩根士丹利(MS)花旗(C)和高盛(GS)在内的美国大型银行四季度业绩轻松超过预期。
展望2025年,随着特朗普即将于1月20日重返白宫开启第二任期,他承诺减少对大型公司,尤其是对金融巨头们的联邦监管,更宽松的监管可能会刺激交易增加,从而提高银行的手续费收入。而且特朗普并承诺将进一步减税、增加石油产量和严格的移民政策,这些都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和通胀将会走强,这也被视为大型银行股的利好因素。
投行业务全速增长
维持华尔街运转的庞大盈利机器正在加速运转。
此前,由于受到监管不确定性和借贷成本上升的影响,美国企业近年来在收购竞争对手或出售自己时,大多是袖手旁观。
但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Ted Pick表示,这种情况即将改变。Pick和高盛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表示,受对商业环境的信心提振,包括企业税降低和并购审批更顺畅的希望,银行的并购交易积压越来越多。Pick周四表示,摩根士丹利的交易业务是“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来最强劲的”。
在经历了前两年的干旱之后,美国企业日益增长的乐观情绪促使公司发行证券,并承担更多债务来发展业务。Dealogic的数据显示,包括债券和股票发行在内的资本市场活动去年已经开始复苏,较2023年的低迷水平增长了25%。但如果没有正常水平的并购活动,整个华尔街的生态系统就缺少了一个推动增长的关键因素。
Pick解释说,对于像摩根士丹利这样的投资银行来说,数十亿美元的收购处于“瀑布的顶端”,因为它们是高利润的交易,“对整个组织都有乘数效应”。这是因为它们创造了对其他类型交易的需求,比如大规模贷款、信贷安排或股票发行,同时为高管们创造了数百万美元的财富,这些财富需要专业管理。
在已经公布的华尔街大行财报中也体现了这点,得益于投行业务的强劲增长、资产管理业务的扩张以及一项资产负债表押注带来的4.72亿美元意外利得,净利润同比增长105%至41.1亿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也远高于预期。
高盛周三公布的业绩促使摩根士丹利资深银行业分析师Betsy Graseck将其对高盛2025年收益的预期上调了9%。Graseck在一份报告中称,“我们正在讨论资本市场反弹的主题。随着行业交易钱包的增长和投行活动的反弹,预计今年每股收益将超过预期。”
美股IPO市场也在迅速复苏。Solomon周三对科技投资者和员工表示,近年来华尔街另一个增长缓慢的价值创造引擎是IPO市场,该市场也将回升。Solomon早些时候表示“CEO们的信心发生了重大转变。保荐人积压了大量交易,而且在监管环境改善的支持下,交易撮合的胃口总体上有所增强。”
在经历了几年的低迷之后,华尔街的交易撮合者和交易员应该会迎来一个盈利的时期。在全球最大的几家银行公布的第一批第四季度收益报告中,有迹象表明,2025年可能会在高端金融领域出现大量合并、上市交易和其他活动。
其次,市场波动性推高了华尔街银行交易部门的收入。第四季度,随着投资者消化有关美国大选和通胀的消息,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等许多经济指标上下波动。
例如,摩根大通交易业绩从未如此好过,去年第四季度的收入飙升21%,达到70亿美元,而高盛的股票业务全年收入为134亿美元,也创下了纪录。美国银行交易部门连续第11个季度实现增长,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9%;该行表示,这部分业务的收入是10年来最高的。
花旗的交易收入增长了36%,受股票和固定收益市场交易量增加的推动。相同地,股票业务是大摩业绩中最大的赢家,该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1%至33.3亿美元,达到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大摩固定收益业务同比增长42%至19.3亿美元。
此前另一个消息也释放出相同的信号。据了解计划的人士透露,华尔街最大几家投资银行的高管们正在制定计划,向交易员和交易撮合者发放自疫情以来最高的奖金,其中许多部门的奖金将增加10%或更多。众所周知,随着行业在繁荣和萧条之间循环往复,华尔街的年终奖极不稳定。现在,华尔街投行计划加薪,似乎反映出业务好转,以及对未来一年的一些乐观情绪。
净利息收入业务仍具韧性
尽管华尔街高管和投资者对未来一年的交易繁荣感到兴奋,但华尔街银行的业务并非都将迎来强劲的一年。华尔街大行预计2025年净利息收入(NII)不会重现过去几年的强劲增长,但仍有望保持一定的韧性。
NII承压
摩根大通预计,其核心净利息收入(不包括波动性较大的市场部门)将略有下降,从2024年的约920亿美元降至2025年的约900亿美元。富国银行则预计净利息收入将增长1%至3%,其中一部分是由一些更为机械的因素推动的,比如旧投资到期并以更高的利率进行再投资。
银行总是警告说,这些预测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目前,由于美联储预计不会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大幅降息,银行的浮动利率贷款以及到期债券或新增存款带来的现金再投资可能会有一些好处,但这也将使存款成本大幅下降的希望变得渺茫。
摩根大通预计,其核心净利息收入(不包括波动性较大的市场部门)将略有下降,从2024年的约920亿美元降至2025年的约900亿美元。富国银行说,预计净利息收入将增长1%至3%,其中一部分是由一些更为机械的因素推动的,比如旧投资到期并以更高的利率进行再投资。
但重要的是,大银行并没预期贷款会激增,尤其是对更传统的商业借款人而言。例如,摩根大通首席财务官Jeremy Barnum周三对分析师表示,“小型企业客户的基调普遍更为谨慎”,指的是他们已感受到通胀带来的压力。例如,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摩根大通的商业银行贷款(包括商业房地产银行业务和面向中型企业的中阶银行业务)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
其次,华尔街银行信用卡贷款预计将继续增长,但可能不会像2024年那么快。去年,信用卡贷款仍在从疫情中恢复,当时人们异常渴望偿还债务。今年这种正常化效应可能会减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同比增长。例如,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富国银行的信用卡贷款总额同比下降约3%。
而且对美国消费者长期健康状况的担忧依然存在。目前还没有出现危机的迹象,但信用卡拖欠率一直在稳步上升,去年达到了12年来的最高水平。多数银行还报告称,去年它们对拖欠信用卡贷款的冲销也有所增加。
银行家们确实表示,对某些贷款的需求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回升,这是一种反映乐观情绪的滞后指标,而非领先指标。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取决于美国政策方向。更高的利率,或者至少比原先预期的更少的降息幅度,可能会打击消费者等借款人的信心,尤其是购房者。关税也可能打击许多公司的收入和借贷欲望。
但NII预计仍将增长
尽管如此,由于降息周期预计持续,收益率曲线目前正趋于陡峭,美国大型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仍有望继续增长。美联储降息将降低对政策利率敏感的短期利率,而特朗普宽松的财政政策将通过增加债券供应和刺激经济推高长期利率。
标普全球指出,从净息差的角度来看,而曲线趋陡总体上应该是有利的,大型银行净息差应会在2025年及以后继续扩大。而且标普指出,即使是“华尔街一哥”摩根大通预测净利息收入在2025年将下降,但在随后将上升超过2024年的水平,再创历史新高。总的来看,标普全球预测,美国前20大银行整体净利息收入将继续增长。
而且标普分析师还预计,到 2025 年,所有20家最大银行的计息负债成本都将下降,并且大多数银行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将继续呈下降趋势。截至 12 月 12 日,分析师对该集团的普遍预期中值是 2024年为3.32%、2025年为2.64%、2026年为2.35%、2027年为2.23%。
支付和数据公司 Deluxe 的数据解决方案总裁 Kris Lazzaretti 表示,随着存款增长加速且存款成本似乎已达到峰值,银行存款压力正在缓解。不过,Darling Consulting Grou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Matt Pieniazek预计美联储至少需要再降息一到两次,才能进一步加速降低存款成本。
美国银行业显示“马太效应”,华尔街大行有望继续跑赢
另一方面,消费者或中端市场企业的谨慎并不一定会影响华尔街大型银行。交易者可以从所有这些不确定性中获益,有机会押注股票或利率的走向。一些企业客户正转向融资市场,比如从渴望达成交易的私人信贷贷款人那里寻求资金。这有利于银行在华尔街的业务,但不利于商业或消费者银行业务的增长。
其结果是,尽管规模最大、最全球化、最多元化的华尔街大银行今年可能会表现出色,但更依赖实际贷款的地区性或专业贷款银行可能不会如此活跃。许多地区性贷款机构和信用卡贷款机构将在未来几天公布收益。
而且在美国2023年银行危机之后,由于储户担心银行倒闭,进而纷纷涌向“大而不倒”的大银行寻求避险,进而该银行呈现出“马太效应”。因此,在美国中小型银行为了留住储户需支付更高成本之际,大银行也相对受益此。
投资者应该考虑的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这种趋势是否是贷款活动更大、更长期变化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不再是银行借出自己的现金,而是让银行更多地充当投资者资金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流入的渠道。
与此同时,贝莱德周三公布的资产规模达到创纪录水平,截止至去年的总资产约为1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也高于上一季度的11.5万亿美元。这家资产管理巨头最近在非银行私人信贷和基础设施贷款上押下了重注。贝莱德首席执行官Larry Fink也表示创纪录的资管规模“只是起点”。
同样,高盛最近将战略重点放在资本解决方案上的举措——旨在为客户提供一系列融资选择,比如获得私人信贷基金的贷款——是银行如何发展的一个有形指标。
因此,即使到2025年交易撮合的预期激增未能实现,大型投资银行和基金管理公司仍可以从长期转向中介服务中获利。
强劲利润带来高额回购
在获得历史性利润之际,华尔街大行也在提高股东回报。汇编数据显示,美国六大银行2024年通过派息和回购股票向股东返现超过1000亿美元,这是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也是自新冠疫情前以来,这些公司向投资者支付利润的最大比例。
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监管期后,更大规模的回购和股息现在又回到了谈判桌上,此前银行在2021年实现了创纪录的盈利。然而,次年,严格的美联储压力测试在2022年下半年为银行踩下了刹车,对更严格的资本规定的担忧在2023年浮出水面。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官网1月6日发布声明,称巴尔将卸下主管监管的副主席一职,将2025年2月28日生效,或者在继任者确认后更早些时候卸任。巴尔是美版巴塞尔协议III银行监管新规相关谈判的关键人物。
此前曾提到,美联储等美国监管方2023年7月发布的银行业监管新规方案要求,资产值超过1000亿美元的银行必须将资本金增加约16%,其中摩根大通、花旗等八大银行可能面临约19%的资本金增长。上述方案旨在让大银行持有更多资本,以此给未来的损失和金融危机提供缓冲,防止发生银行破产和金融危机。2023年方案出炉后,银行业发起了激烈程度史上名利前茅的游说活动,反对对银行业施行如此高的要求。
2024年9月有报道称,监管机构同意对拟议的一揽子规则进行全面修改,新方案将要求大银行将它们的资本金只提高9%。不过此后有报道称,这种放宽要求的修改遭到监管机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多名董事反对,在五名董事中,至少有三人都反对。
对于美国最大的金融公司来说,目前的情况看起来更加乐观。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以减少或取消迫使银行在账面上持有更多资本的计划的形式带来一波缓解,这应该会释放现金,让银行发放更多贷款,并向股东提供更多资金。
结论
华尔街大行的盈利无一例外地超出了预期,伴随着高管们的乐观基调,拼凑出一个非常非常有利的背景;这也正是银行股本周公布财报后上涨的原因。总体而言,到2025年,大型、多元化的银行可能会表现更好,进一步扩大涨势。多元化的银行可能会从多种收入来源中获得优势。大型银行可能会随着利率的下降而降低存款利率;它们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更高的流动性可以为它们提供缓冲,以保持吸引力和竞争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中国重型卡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商嬴彻科技(Inceptio Technology)正在考虑最早于今年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还以上海嬴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开展业务,计划通过此次IPO募集1亿至2亿美元资金。由于涉及公司内部事务,这些知情人士拒绝透露姓名,并表示相关审议仍在进行中,交易规模和时间表可能会发生变化。
据了解,嬴彻科技成立于2018年,股东包括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食品配送巨头美团以及知名投资公司红杉资本集团(前身为红杉中国)。
截至去年年底,搭载嬴彻科技自动驾驶技术的商用卡车已在中国行驶超过2亿公里(约合1.24亿英里)。根据公司网站信息,其客户涵盖顺丰控股、中通快递(开曼)以及雀巢公司等大型物流企业。
如果此次IPO成功,嬴彻科技将成为继文远知行(WRD)和小马智行(PONY)之后,又一家在纽约上市的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商。
值得一提的是,文远知行自10月上市以来,其美国存托凭证(ADR)已下跌约15%,而小马智行自11月IPO以来,ADR上涨约5%。
目前,嬴彻科技的一位代表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Instagram发布了一款名为Edits的新视频编辑应用,就在同一天,其竞争对手视频服务TikTok因联邦禁令而短暂关闭。不过,1月20日,候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停止执行禁令后,TikTok已经开始恢复服务。
Meta(META)旗下Instagram在TikTok在美国实施新的国家安全法后关闭其服务几小时后宣布推出这款新应用。该社交媒体平台负责人亚当·莫塞里(Adam Mosseri)周日在Instagram上发帖称,这款新应用将于2月推出,将提供“全套创意工具”。Meta发言人表示,用户可以使用edit存储视频草稿、编辑片段,并添加绿屏、叠加和过渡等功能。
由于美国法律要求TikTok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出售该应用程序的美国业务,其长期未来仍然存疑。特朗普表示,他的目标是促成一家合资企业,由新的美国所有者购买该公司50%的股份。
字节跳动另一款很受欢迎的视频编辑应用CapCut也在上周末对美国用户下线。
Instagram被认为是TikTok禁令的主要受益者之一,该公司已有一个类似的短视频产品Reels,在美国广泛使用。在TikTok出现不确定性之际,推出一款新的视频编辑应用可能会吸引视频创作者,他们可能正在寻找一个新的地方以编辑和发布内容。
TikTok一天之间被下架后,Instagram在苹果应用商店投放了广告,搜索“TikTok”的人得到的是Instagram的推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华尔街日报》汇编的统计数据,尽管搜索引擎巨擘谷歌(GOOGL)最近为其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Gemini推出了官方版本的iOS生成式AI应用程序,与ChatGPT争夺C端用户的战役从PC端蔓延到了智能手机移动端,但这家科技巨头在AI聊天机器人的付费用户数方面仍然大幅落后于最大竞争对手ChatGPT,以及另一主要竞争对手Claude。
这一最新统计凸显出科技巨头谷歌虽然在AI基础研究领域堪称先驱者,联合博通打造出TPU硬件体系,并且布局数据中心AI GPU等AI算力基础设施的规模在科技行业处于领军水平,但是谷歌Gemini由于正式推行时间晚于OpenAI与Anthropic等AI科技公司,在生成式AI应用程序领域仍处于“挑战者”姿态,ChatGPT与Claude牢牢占据着主导地位。
该新闻媒体援引Earnest Analytics的统计数据补充道,在购买了AI聊天机器人订阅服务的Gemini Advanced用户中,约有60%用户在注册该服务六个月后仍在继续付费。
据该新闻报道,相比之下,超过70%的ChatGPT Plus用户在注册六个月后仍然保持付费订阅状态,而略高于60%的Claude Pro订阅用户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保持付费订阅状态。Claude Pro由Anthropic开发,Anthropic得到了亚马逊(AMZN)、谷歌等其他几家科技巨头的鼎力支持。
相反,新闻媒体补充道,由Character.AI开发的Perplexity Pro和c.ai+的同时期保持付费比例均低于50%。
Gemini Advanced每月收费19.99美元,是Google One AI Premium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还提供2TB存储空间和其他Google One福利项目。
ChatGPT Plus每月收费20美元,为用户们提供包括GPT-4o以及o1推理大模型在内的ChatGPT所有大模型访问渠道,以及大幅扩展的聊天框字数限制和上传模式限制;标准和高级语音模式;测试新功能的独家机会;以及创建和使用自定义GPT服务的能力。
Claude Pro以及Perplexity Pro每月均需20美元(Perplexity Pro提供200美元的年度订阅服务),而c.ai+每月付费订阅费用为9.99美元。
不过谷歌官方尚未透露有多少用户使用谷歌Gemini 这一生成式AI应用程序,但获得微软(MSFT)投资超百亿美元的OpenAI表示,ChatGPT每周约有3亿用户。包括SensorTower在内的第三方数据研究机构预测,ChatGPT在Android和iOS智能手机端上的下载量约为4.65亿次,相比之下Gemini大约为1.06亿次。
谷歌Gemini作为谷歌所开发的旗舰 AI大模型以及AI聊天机器人,Gemini集成了强大的多模态能力,能够处理文本、图像等多种数据形式,多模态能力也是Gemini相比于ChatGPT与Claude,以及开源AI大模型LIama的最大优势。Gemini 作为原生多模态模型,非常擅长处理视频、图像等多种数据形式。
此外,Gemini在与谷歌云计算平台、Google Docs等谷歌广泛生态系统的整合方面表现突出。ChatGPT与Claude则都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著称,能够进行自然流畅的对话,回答问题,撰写内容,并执行代码生成等任务。Claude强调具备处理大规模输入的能力,支持高达 100K tokens 的上下文窗口,适用于处理长文档或整本书籍。ChatGPT 以极其广泛的实际应用能力著称,并且GPT大模型强大的语言生成能力适合跨学科的多种高算力任务。
谷歌CEO皮查伊近日在内部会议上告诉员工们,他相信该公司Gemini 的生成式AI技术的能力“已超越竞争对手”,希望到今年年底全球有超过5亿用户使用谷歌Gemini 这一生成式AI应用程序。相比之下,最新数据显示ChatGPT每周有大约3亿用户。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1月15日,花旗(C)CFO Mark Mason表示,2025年计划预留6亿美元(较2023年减少14%)作为遣散费、用于新一轮裁员,便有媒体报道,花旗本周进一步裁员。花旗发言人周四指,继去年进行的改革后,作为行政总裁范洁恩(Jane Fraser)削减成本的重组计划一部分,花旗本周将裁减更多职位。报道没有提及具体受影响员工人数。
据知情人士透露,财富业务与技术支持部门的董事总经理将于本周离职。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花旗还将裁掉一个针对花旗客户汇编数据并进行分析的团队。
花旗联席CIO(C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Shadman Zafar,亦是离职员工之一,花旗发言人证实,Shadman Zafar已决定退休。
花旗正在努力精简业务并提高盈利能力,以较竞争对手更具竞争力。去年制定的目标是到2026年底前裁员2万人。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末,花旗员工人数为22.9万人,同比减少1万人。
花旗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管理层变动、退休和有针对性的人事调动,都是经营企业的正常程序。”
花旗的股价去年上升37%,优于其他同业,部分原因是对范洁恩的重组架构行动抱持憧憬。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BMO Capital Markets预计,2025年美国股市将出现动荡,并公布了一份股息增长股清单,称这些股票可以帮助投资者抵御波动。
该公司周三表示,这类股票有助于减轻损失,同时让投资者参与到市场走强中来。
尽管BMO对今年的美股持乐观态度,但它认为投资者在高度关注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发展后,正在转向传统的投资策略。BMO首席投资策略师Brian Belski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与过去两年“轻松”的市场涨幅相比,这一转变可能会带来坎坷。
与此同时,由于强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削弱了对美联储继续大幅降息的预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Belski表示“这显然提高了投资者的焦虑指数,尤其是考虑到估值水平。”
这位策略师表示,与波动性上升时的标普500指数相比,其关注的股息增长股历来显示出稳定的年化回报率
Belski表示“鉴于目前的市场动态,我们相信未来几个月价格波动将变得更加频繁,这需要投资者更加自律和有远见。”目前,BMO对标普500指数的目标价为6700点。
BMO筛选方法的标准包括过去五年没有削减股息和最近一年每股股息增长高于标普500指数的股票。
以下是BMO覆盖的个股和评级
美国家庭寿险(AFL)-不予评级
CF工业控股(CF)-跑赢大市
CSX运输(CSX)-跑赢大市
卡特彼勒(CAT)-不予评级
辛辛那提金融(CINF)-跑赢大市
康卡斯特(CMCSA)-不予评级
迪尔股份(DE)-与大市持平
戴尔(DELL)-不予评级
达美乐比萨(DPZ)-跑赢大市
eBay(EBAY)-与大市持平
联邦快递(FDX)-与大市持平
哈特福德金融公司(HIG)-与大市持平
赫斯(HES)-跑赢大市
慧与科技(HPE)-不予评级
克罗格(KR)-与大市持平
马拉松原油(MPC)-跑赢大市
Nordson(NDSN)-不予评级
A.史密斯(AOS)-不予评级
Steel Dynamics(STLD)-与大市持平
拖拉机供应(TSCO)-不予评级
Allegion(ALLE)-不予评级
Everest Group(EG)-跑赢大市
泰科电子(TEL)-不予评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台积电(TSM)于2025年1月16日下午的美股盘前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截止2024年12月),要点如下
1、收入端量价齐升,屡创新高。2024年四季度台积电收入实现268.8亿美元,再创新高,接近收入指引区间上限(261-269亿美元)。本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4.4%,其中出货量的维度带来影响+2.4%,出货均价的维度带来影响+11.7%。在苹果新机出货以及算力芯片需求的推动下,公司本季度实现量价齐升;
2、毛利及毛利率均价提升,是毛利率主要推动力。2024年四季度台积电的毛利率59%,达到指引区间上限(57-59%)。3nm和5nm占比提升,带动公司产品均价继续走高。均价的提升,完全覆盖了成本的增长,进而带动公司毛利率的继续提升。
3、晶圆结构端5nm及以下占比达六成。智能手机和高性能计算,是公司本季度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其中本次苹果新机iPhone16全系列搭载3nm芯片,直接带动本季度3nm收入占比提升至26%。叠加英伟达Blackwell等算力芯片的需求,当前公司7nm及以下的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74%。在苹果和英伟达等美国客户的带动下,公司本季度北美地区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5%。
4、台积电业绩指引2025年第一季度预期收入250-258亿美元(市场预期245亿美元)和毛利率57-59%(市场预期56.8%)。收入端环比下滑4%-7%,主要受一季度苹果手机季节性需求下滑的影响。毛利率端基本能稳住,主要是受3nm及5nm强劲需求的支撑。
海豚君整体观点台积电本季度业绩整体还不错。
公司本季度的收入和毛利率都达到了公司此前指引的上限,主要得益于本季度苹果新机的出货以及算力芯片的持续需求,进而带动了公司的芯片产品在本季度量价齐升。
细分产品来看,公司本季度7nm以下制程占比进一步提升至74%,尤其是3nm和5nm的需求尤为旺盛。在英特尔从对手转为客户以及三星追赶乏力的情况下,当前5nm及以下市场中,台积电基本是一家独秀的局面。
对于下季度,公司本次给出了250-258亿美元的收入指引和57-59%的毛利率指引,看似明显好于市场卖方的一致预期,但与我们看到的核心卖方与市场买方预期(环比-1到-4%的下滑)来看,实际收入指引大约4-7%的下滑幅度指引,并不算得上特别好。
而下滑一个可能原因是受苹果产品需求季节性下滑的影响,一季度往往是公司的传统淡季,另外Blackwell芯片也没有进入大规模生产期。而从本次指引来看,收入下滑幅度不大,毛利率也基本能稳住,公司对算力芯片的需求还是充满信心的。
海豚君认为台积电股价能在美股夜盘中迎来较高的涨幅,主要是电话会中传递的信心
1)划重点对2025年的经营预期在2024年做到30%的同比增长的情况下,公司预期2025年全年营收增速达到25%左右(好于市场20%+的预期),给市场了一颗“定心丸”。此外,公司的2nm推进顺利,预计也将在2025年的下半年开始量产;
2)提升的资本开支公司2025年的资本开支将进一步提升,将达到380-420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380-400亿美元)。2024年公司全年资本开支仅有297亿美元,2025年资本开支额大幅提升,也表明了公司对先进工艺的良好预期,公司将进一步扩大投入;
3)直击市场传言此前市场有公司客户CoWoS砍单以及放慢扩产的传言。而公司本次正面回应,CoWoS整体仍供不应求,客户从CoWoS-S转进CoWoS-L也不代表砍单。
从公司对2025年的增长预期和资本开支看,在打消市场谣言以外,更体现了公司对AI算力需求以及2nm工艺量产的信心,这也有望进一步拉开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整体来看,作为半导体产业的定海神针,虽然一季度指引上稍有瑕疵,但四季度的稳定发挥,以及对于全年的规划和指引足够乐观,还是能有说服资金不去过度放大短期季度性波动,而去看全年规划中所透露出来的乐观判断。
而背后的逻辑核心还是,英特尔和三星势头越走越弱,公司在当前5nm及以下制程代工市场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为公司赢得了优质客户和产业链话语权。而在AI赛道上,当前的GPU和ASIC无论如何争,台积电都是绕不开的“金铲子”。只要算力芯片的需求持续,台积电的业绩增长是最具确定性的。
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收入端量价齐升,屡创新高
台积电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68.8亿美元,再创新高,接近收入指引区间上限(261-269亿美元)。本季度收入环比增长14.4%,主要得益于北美地区苹果新机的出货以及下游英伟达等客户算力芯片的需求拉动。
台积电的季度收入,由于每月经营指标的公布,市场预期已经充分。而本季度台积电收入中,价格和出货量分别如何变化的呢?
海豚君从量和价的维度,来观察台积电四季度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量的维度2024Q4台积电的晶圆出货量3418千片,环比增长2.4%。环比出货量继续增长,主要是苹果新机出货以及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带动。在出货量增长的情况下,公司的资本开支在年底也迎来提升。台积电本季度的资本开支112.3亿美元,虽然就单季度而言相对较高,但2024年合计资本开支297.6亿美元,仍略低于此前公司“略高于300亿美元”的预期。
2)价的维度2024Q4台积电的晶圆单晶圆收入(等效12寸片)7864美元/片,环比提升11.7%。台积电晶圆出货均价上升,主要是得益于本季度3nm和5nm制程占比的提升。本季度公司7nm以下制程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74%。
结合台积电给出的下季度指引,2025年一季度预期实现收入250-258亿美元(环比下滑4%-7%)。公司一季度营收受苹果手机季节性需求下滑的影响,在算力芯片等需求的推动下,公司营收环比下滑幅度不大。
二、毛利及毛利率均价提升,是毛利率主要推动力
台积电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毛利158.6亿美元,环比增长16.7%。毛利端的环比大幅提升,主要是收入和毛利率的双双增长带动。2024Q4台积电的毛利率59%,环比提升1.2pct,略好于市场预期(58.5%),主要得益于3nm及5nm芯片出货增长的带动公司产品整体均价的提升。
市场对台积电最为关心的两项数据便是,收入和毛利率。由于每月经营数据的公布,季度收入基本已被市场预期。而毛利率则是本次季报中,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海豚君将对分析本季度毛利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
“毛利=单晶圆收入-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1)单片晶圆收入(等效12寸)2024Q4台积电单晶圆收入约7864美元/片,环比增加824美元/片。随着苹果手机及算力芯片的出货,本季度3nm和5nm 的合计占比创新高,达到60%,进一步带动了公司产品均价的提升;
2)固定成本(折旧摊销)2024Q4台积电平均固定成本约1543美元/片,环比下降16美元/片。虽然在资本开支的带动下,公司折旧摊销总量继续增加,但产品出货量的较快提升使得单位固定成本出现下降;
3)可变成本(其他制造费用)2024Q4台积电平均可变成本约1682美元/片,环比增加272美元/片。随着3nm及5nm产品占比提升,单位可变成本呈现趋势性提升的情况;
综合以上拆分,2024Q4台积电单片毛利4640美元/片,环比增加568美元。虽然公司产品的单位成本有所提升,但销售均价的增加完全覆盖了公司的成本端,最终公司的单位毛利率继续提升。在本季度中,公司产品的单位价格增加了824美元,而单位成本增加了256美元。
台积电的收入表现市场此前已有预期,而毛利率是主要关注点。随着3nm和5nm的需求增长,继续带动公司产品均价的上涨,公司毛利率也有明显提升。结合公司下季度的指引57-59%来看,虽然苹果方面的需求会出现季节性下滑的情况,但英伟达等算力芯片的需求将公司毛利率继续维持住,海豚君预期公司下季度7nm以下占比仍有望维持在7成以上。
三、晶圆结构端5nm及以下占比达六成
3.1晶圆收入占比(按应用类型)
智能手机和HPC是台积电最大的收入来源,两者合计占比达到88%,是公司下游收入的最大来源。
下游细分应用看,随着本季度苹果新机出货的增加,智能手机业务占比提升至35%。
公司高性能计算的份额本季度依然是最大一项,达到53%。而公司本季度的收入也主要来自于两者的带动,智能手机业务环比增长17.7%,高性能计算环比增长了18.9%。
海豚君认为公司给出的下季度收入环比下滑的指引,主要是受智能手机业务的影响,其中苹果方面需求面临季节性下滑的情况。而高性能计算的需求仍然强劲,主要受英伟达Blackwell、英特尔部分芯片产品等需求推动。
3.2晶圆收入占比(按制程节点)
本季度7nm以下的收入占比继续提升至74%,先进制程端的收入已经是公司的核心来源。具体来看,本季度公司3nm收入占比提升至26%,而5nm的收入占比回升至34%。
在苹果新机iPhone16全系列搭载3nm芯片的情况下,公司本季度3nm占比进一步提升。另外在算力芯片等需求的带动下,公司5nm及以下占比创新高,合计达到6成。
结合公司下季度收入指引看,公司一季度收入环比下滑主要受苹果需求季节性波动影响。而同时英伟达Blackwell产品、高通及联发科的旗舰产品(对N3E的需求),以及英特尔部分芯片产品,也将填补公司相关先进制程的利用率。公司营收虽有下滑,但先进制程仍将保持较高的利用率水平。
3.3晶圆收入占比(按地区)
从各地区收入来看,北美地区仍是台积电最大的收入来源,收入占比提升至75%。这是由于北美地区有苹果、英伟达、AMD、高通等大客户,使得台积电和美国之间有很强的商业绑定关系。除北美以外,中国地区和亚太地区是其余的两大收入来源,本季度占比分别为9%和9%。受苹果新机出货以及英伟达等算力芯片需求的推动,北美地区的收入占比再次提升。
结合各公司和产业链情况,海豚君认为当前半导体市场的需求仍呈现结构性的特征。传统制程受周期影响,未见明显回暖迹象。除苹果新机发售的周期性影响外,当前半导体的需求主要在于算力芯片领域对高端制程芯片的需求。
至于GPU还是ASIC之争,其实两大阵营都是台积电的核心客户。因此,AI算力芯片的制造环节难以绕过台积电,公司依然是算力产业链中最具确定性的。根据公司的预期,2025年公司收入增速有望达到25%左右,而其中增量主要来自于算力领域的需求增长。
本文转载自“海豚投研”公众号,美股投资网财经编辑蒋远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国银行分析师周四将联合包裹(UPS)的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目标价150美元。该行预计货运衰退将在2025年结束,且该公司的定价模式和成本举措可能带来收益。
该行分析师Ken Hoexter和Adam Roszkowski在报告中表示“我们相信,这些收益将抵消潜在的业务量损失,因为亚马逊(AMZN)将其SurePost最后一英里业务的剩余部分从美国邮政服务中外包出去,亚马逊收入持续下滑,以及其高成本的Teamster劳动力合同。”
根据美国银行卡车托运人调查需求指标的专有结果,分析师认为近3年的货运衰退即将结束。该指标周五小幅上涨至59.8,创下约3年来的最高水平。分析师指出“我们的调查历来是运输需求的领先指标,并表明市场正处于增长的风口浪尖。”
此次评级上调的同时,联合包裹维持150美元的价格目标,并预计到2024年第四季度,联合包裹将继续保持成本控制和定价重点的趋势。
美国银行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UPS每股收益(EPS)将同比增长4%,目标为2.56美元,略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52美元。此前六个季度,该公司每股收益平均同比下降33%。
美国银行对联合包裹的前景看好,得益于该公司的Fit To Serve成本削减模式,包括裁员和通过关闭设施实现自动化。报告还指出,联合包裹采取了更激进的动态定价策略,例如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提高低价值中国电子商务卖家的费率。
分析师预计货运活动的改善将有助于联合包裹的业绩,并预测国内货运量将在经历一段下滑之后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长。货运量增长加上成本削减和对收益的关注,预计将帮助联合包裹的国内营业利润率在年底前接近其近10%的目标,2024年第四季度的目标是9.5%。
展望2025年,美国银行预计联合包裹的国内收入达到630亿美元,同比增长5%,并预计国内营业利润率将提高110个基点,达到10.7%。
该银行对联合包裹股票的目标价为150美元,低于联合包裹历史市盈率范围的中点,反映了不断改善的宏观经济环境与公司战略成本合理化和定价重点之间的平衡。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中国智能停车解决方案和设备结构件提供商华谌科技(HCAI)进一步推动了其赴美上市进程。
美股投资网了解到,在8月14日向SEC首次提交了公开募股(IPO)申请后,华谌科技分别于9月13日、12月31日两次对招股说明书进行了更新。
与9月13日更新的招股书相比,最新版招股书有两个明显的不同,其一是发行股份数量大幅下调。据最新版招股书显示,华谌科技欲在此次IPO中发行150万股普通股,每股价格为4至6美元,至多募集900万美元资金。而在上一份招股书中,华谌科技计划发行500万股普通股,这就意味着,时隔仅三个半月,华谌科技欲发行股份数量便大幅下调70%。
其二,最新版招股书对业绩进行了更新。数据显示,华谌科技2024年上半年收入大增184%至2991.3万美元,期内净利润大增157.35%至249.75万美元,可谓是大爆发,这与2023年增收不增利(收入增长63.58%,净利润却大幅下滑63.4%)的业绩表现形成了明显反差。
值得注意的是,华谌科技曾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并于2022年4月12正式摘牌。而此次华谌科技在业绩爆发之际却将发行股份数量大幅下调70%,这或许意味着,华谌科技并不受市场欢迎,其在休整两年后重登资本市场的旅途并不平坦。
设备结构件业务在“以价换量”策略下持续爆发
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5年的华谌科技是我国较早从事停车设备制造的公司之一,多年的沉淀让其在智能停车行业积累了丰富经验。华谌科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综合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并提供配套的立体停车设备,这可有效优化垂直和水平停车位的利用率,从而改善中国城市面临的停车空间有限的痛点问题。
华谌科技的综合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可采用定制化方式,涵盖了智能立体停车库设计、立体停车设备制造、销售、安装和维护。为满足客户不同的停车需求,华谌科技采用升降平移、便捷升降、垂直循环、垂直升降、多层循环等多种工作原理,生产和提供各种立体停车库产品。
目前,华谌科技的停车解决方案的客户包括了政府部门、医院、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公司、机构、住宅社区和其他拥有停车场或车库的企业。
除智能停车解决方案之外,华谌科技还为客户提供设备结构件产品,其中便包括了传送带、供料系统组件、车库结构件、立体停车设备定制钢材和承重等材料,以及铁路配件等。据招股书显示,华谌科技设备结构件的客户主要是工业制造类公司,涵盖了采矿运输机、工业输送机、铁路轨道等其他产品的生产商。
从收入结构上看,华谌科技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其一是立体停车库,其二是设备结构件,其三是维修和保养服务。但各业务的收入占比在近两年之中出现了大幅度的波动。
在2023年中,华谌科技立体停车库业务与设备结构件业务可谓是“背道而驰”。其中,立体停车库业务被房地产行业的低迷所拖累,该业务报告期内的收入腰斩至801.2万美元,2022年同期为1695.73万美元,收入占比从80.92%大降至23.37%。而设备结构件业务报告期内的收入为2552.69万美元,同比暴增662.67%,占公司总收入的比例从15.97%提升至74.47%。
在设备结构件收入暴增的带动下,华谌科技2023年的总收入增长63.58%至3427.9万美元。而设备结构件的爆发主要是因为公司报告期内主动降低产品价格,采取以价换量的方式拓展市场。
但此举也带来了明显的后遗症,即以价换量的模式会降低公司的盈利水平,且再叠加报告期内有两个停车库业务亏损,这就导致华谌科技2023年的毛利率大降至18%,直接降了23个百分点。同时,营业费用随着设备结构件业务规模的扩大而明显增长,这进一步压制了利润释放,因此华谌科技2023年净利润大跌63.4%。
在2024年上半年中,华谌科技的立体停车库业务继续萎缩,期内收入同比下降16.58%至313.62万美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已降至10%。而设备结构件业务持续高成长,同比暴增304.45%,占总收入的比例升至88.87%,这带动华谌科技在2024年上半年的总收入增长184%至2991.3万美元。
设备结构件业务的再度爆发进一步拉低了华谌科技的毛利率,2024年上半年中,华谌科技的毛利率为13%,同比2023年同期的28%下降15个百分点。但由于总收入的暴增,报告期内的毛利仍增长了31%,再叠加营业费用的缩减以及其他支出的减少,华谌科技期内的净利润大增157.35%至249.75万美元。
客户集中度过高带来多个显著弊端
不可否认,在立体停车库业务因房地产的持续低迷而不断萎缩的同时,华谌科技采取以价换量的方式来大力拓展设备结构件业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发展策略,至少在利润表层面,华谌科技的业绩在2024年上半年走出了增收不增利的泥潭,最新业绩的高增长让华谌科技“面子”上更为光彩。
但设备结构件业务的高速发展也是有代价的。事实上,华谌科技所处的设备结构件业务市场竞争十分剧烈,市场玩家众多,华谌科技之所以能实现该业务的爆发式成长,也是以主动降价的销售策略实现的,这并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反这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华谌科技设备结构件业务持续爆发的同时,其客户集中度亦呈加速集中的趋势。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时,华谌科技前四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为43.08%,但至2023年时,其前四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65.5%,其中来自于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更是高达31.21%。
进入2025年上半年,华谌科技前三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高达51%,前两大客户的收入占比高达39%,而2024年同期前两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仅22%。显然,华谌科技设备结构件业务的高爆发是以低价的方向向某几个客户集中出货所完成的。
这样的成长模式弊端十分突出,即华谌科技在整个交易中的议价能力是相对有限的,难以提升自身的盈利水平,且客户集中度过高会让业绩大幅波动的可能性提升,一旦头部客户需求减少或流失,都将对华谌科技的业务经营造成直接冲击。
不止于此,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亦表明了此种发展模式的不足之处。美股投资网发现,截至2024年6月30日,华谌科技应收账款合计高达3934.49万美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高达60%,而在2023年12月31日时,该指标为48.38%。显然,应收账款总金额持续飙升。
大额应收账款不仅让回款减值拨备的风险大幅提升,且会明显影响公司的资金流动,现金流周转会被冲击。由于应收账款的未及时收回,截至2024年6月30日,华谌科技在手现金不足2万美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在手现金不足50万美元。可见华谌科技资金周转的压力已十分巨大。
此外,大额应收账款未及时收回后,华谌科技要加速扩张就必须借钱或融资,这也是华谌科技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负债率上升至55.46%的原因,较2023年12月31日止的50.13%的资产负债率上升超5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华谌科技2024年上半年虽然实现了收入、净利润的双增长让利润表这个“面子”更好看,但资产负债表这个“里子”的根底却不扎实。由于过度依赖头部客户,导致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飙升、在手现金枯竭、资产负债率上升,多个指标均呈恶化趋势,这就使得利润表好似“水中月”。且华谌科技的立体停车库业务短期内因房地产的低迷也难见复苏迹象,这让华谌科技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而加速IPO募集资金缓解压力便成为了华谌科技当前最重要的事。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周四,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表示将向美国司法部提交针对Snap(SNAP)的投诉后,该公司股价收盘下跌逾5%。
FT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委员会的非公开投诉涉及Snapchat的My AI聊天机器人对“年轻用户构成风险和伤害”的指控。该投诉源于FTC在2014年就Snap数据收集方面的公开欺骗指控达成和解后对Snap进行的合规审查。
作为FTC对Snap合规性审查的一部分,该机构表示,它发现了该公司“正在违反或即将违反法律”的可能性。
FTC在其声明中表示“投诉符合公众利益。”
FTC并没有具体说明其投诉的重点是My AI聊天机器人,但该聊天机器人此前曾受到审查。
Snap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反驳了FTC的说法。
Snap发言人表示“不幸的是,在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天,意见分歧的FTC决定投票否决一项不考虑上述任何努力、基于不准确、缺乏具体证据的拟议投诉。它也未能确定任何有形的伤害,并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严重关注。”
该发言人补充道,虽然该公司与FTC一样“专注于确保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深思熟虑发展”,但Snap认为,“投诉将扼杀经济中一个关键且不断增长的部门的创新和竞争”。
Snap于2023年推出了My AI聊天机器人。它由OpenAI和谷歌(GOOGL)的大型语言模型提供支持,使其能够回答用户问题,并提供类似于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聊天工具的提示和建议。
该聊天机器人因提供有问题的回应而受到关注。据2023年的报道称,在与一名假扮青少年的分析师交谈时,该聊天机器人解释了如何隐藏酒精和大麻的味道。在这款聊天机器人首次发布时,Snap表示,My AI和其他AI驱动的聊天机器人一样,“容易产生幻觉,可以被欺骗说任何话。请注意它的许多不足之处,并提前道歉!”
2013年10月,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发布了一份针对Snap的初步执法通知,声称该公司的My AI相关风险评估“没有充分评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数据保护风险,尤其是对儿童的风险”。
尽管FTC表示,它在一次非公开会议上投票决定就其针对Snap的案件发表公开声明,并随后将其移交给美国司法部,但该机构指出,FTC委员Melissa Holyoak和Andrew Ferguson缺席。
FTC还指出了Ferguson的反对声明,据悉,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于去年12月任命Ferguson接替Lina Khan担任FTC下一任主席。
Ferguson指出,这类移交“除非美国司法部或委员会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不会披露”。
他写道“我没有参加批准此事的那场荒谬的闭门会议。”
Ferguson补充道,他反对FTC对Snap的投诉,但他不能“公布对其许多问题的详细分析”,因为该案件尚未公开。Ferguson写道,该投诉对FTC法律的解释是“错误的”,并且“与第一修正案的保障直接冲突”。
Ferguson表示,如果美国司法部提出申诉,他将“就这一对宪法和法治的侮辱发表更详细的声明”。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