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网获悉,由礼来公司(LLY)以Mounjaro和Zepbound品牌销售的新型减肥药物tirzepatide,其近期的临床试验结果不仅在医学界引起了轰动,更在股市掀起了波澜。这款药物不仅在减肥和糖尿病治疗上显示出卓越效果,最新的研究还表明,它能够显著减轻肥胖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状,这一发现无疑为肥胖症和睡眠呼吸暂停治疗领域带来了历史性的突破。然而,这一医学上的喜讯却让相关医疗设备制造商的股价遭受重创。
例如,呼吸机制造商瑞思迈(RMD)的股价在周一下跌了约11%,创下10个多月来的最大单日跌幅。睡眠呼吸暂停植入物制造商Inspire Medical Systems(INSP)的股价更是大跌17%,触及11月以来的最低点。而销售睡眠治疗用品的AdaptHealth(AHCO)也未能幸免,股价下跌8.1%,为12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这一现象与一年前的股市动荡颇为相似,当时糖尿病设备制造商如银休特(PODD)和Tandem Diabetes Care(TNDM)因担心GLP-1类药物的崛起而股价暴跌。2023年,银休特股价下跌约26%,Tandem Diabetes Care更是下跌了34%。
市场分析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花旗集团的分析师将瑞思迈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并指出,随着tirzepatide的疗效逐渐被认可,一部分轻度患者可能会选择放弃传统的CPAP治疗。与此同时,Truist Securities的分析师Richard Newitter对银休特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尽管短期内股价可能会波动,但长期来看,其减重业务仍具有潜力。
据了解,礼来公司在4月公布的tirzepatide初步试验结果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他们正期待着研究的全部细节公布,以便更好地评估其对市场的潜在影响。
Stifel的分析师Jonathan D Block在报告中指出,新的数据为设备制造商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他同时强调,tirzepatide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结果"可能会使GLP-1类药物在治疗模式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tirzepatide的研究成果不仅为肥胖症和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也对医疗设备市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市场认知的提高,这一药物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加拿大卫生部已批准法国疫苗生产商Valneva(VALN)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的基孔肯雅疫苗Ixchiq。
Ixchiq是世界上唯一获得批准的基孔肯雅疫苗。Valneva今年开始在美国商业化该疫苗,并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在加拿大销售首批疫苗。
这是Ixchiq继2023年11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后,第二次获得监管机构批准。
Valneva首席医疗官Juan Carlos Jaramillo表示“第二次获得批准标志着在全球范围内引入预防基孔肯雅病解决方案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次获批基于一项关键的3期研究的数据,该研究显示单次接种28天的血清应答率为98.9%。这种免疫反应在96.3%的参与者中持续了6个月,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同样持久。
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最近也建议批准该疫苗在欧洲上市,正式决定预计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做出。
据悉,基孔肯雅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该病毒出现在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会引起发烧以及持续数年的严重肌肉和关节疼痛。
截至发稿,Valneva盘前涨近6%。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报道,亚马逊(AMZN)正在积极拓展其人工智能领域的版图,最新动向是开发一款名为“Metis”的聊天机器人,旨在与OpenAI的ChatGPT展开竞争。据悉,亚马逊首席执行官安迪·贾西(Andy Jassy)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亲自参与了开发过程。
尽管亚马逊股价在周一尾盘小幅下跌了1%,但这并未影响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Metis项目预计将利用亚马逊自家的人工智能模型“Olympus”作为技术支撑,该模型据称为Titan基础模型的增强版,能够提供更为强大的功能,包括测试和图像答案、共享来源链接、建议后续行动,并通过检索增强生成技术提供最新信息。
Metis的功能不仅限于提供信息,它还能够作为人工智能代理,帮助用户创建旅行行程和其他综合计划,显示出亚马逊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持续努力。
据知情人士透露,贾西最近审查了Metis项目的最新进展,且该产品有望在9月面市。尽管亚马逊对于华尔街的询问未予置评,但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动作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今年4月,亚马逊已经向客户推出了其生成式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Q,该机器人自去年11月首次亮相以来,已展现出编写或修复代码的能力,并能提供多行代码建议。然而,该机器人因产生不准确的输出,即“幻觉”,而受到批评。这被归因于快速推出和使用不太熟练的人工智能模型。亚马逊自那以后一直在努力提高其人工智能能力。
安迪·贾西在4月的公开讲话中明确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被视作亚马逊未来增长的关键动力。他透露,公司在这一领域的业务已经实现了数十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凸显了人工智能对亚马逊财务贡献的重要性。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发布会上,贾西进一步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劲市场需求,表明客户对于利用AI技术以革新业务流程和提升客户体验的渴望。
此外,亚马逊在5月为其Fire TV设备推出了一项创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搜索功能,这不仅展示了公司将AI技术整合到其产品生态中的决心,也标志着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进一步扩张。通过将Alexa驱动的AI功能集成到Fire TV的搜索体验中,亚马逊正与其他主流流媒体设备如Roku Inc.(ROKU)的系列产品以及苹果(AAPL)的Apple TV展开竞争,力图在用户体验上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这些举措,亚马逊不仅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上展现了前瞻性,也在积极构建其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预示着未来可能在智能助手和企业自动化服务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报道,为了绕过美国纽约市的一项规定,优步(UBER)在非高峰时段禁止司机上班,导致司机工作时间减少、工资降低。优步表示,此举源于纽约市一项已实施六年的规定,该规定要求共享出行公司为司机在载客间隙的空闲时间支付报酬。纽约市出租车和豪华轿车委员会(TLC)根据行业平均水平计算了司机(其中包括Lyft和纽约市出租车司机)在没有乘客的情况下获得的报酬。因此,当对Lyft的需求下降而导致司机非载客时间增加时,优步被迫增加非载客时间的司机薪酬。为了弥补这一点,优步现在正在减少司机的非载客时间。
优步发言人Freddi Goldstein则是直接表示“纽约市的规定奇怪地要求优步对Lyft的失败负责。”
优步公司承认有必要实行禁行期,并声称禁行期是根据任何特定时间的乘客需求而定的。如果需求量低于可用司机的供应量,该应用就会暂时将司机拒之门外。但对司机来说,禁行期在一天中会出现多次,有时长达一小时。因此,缺乏稳定的工作对收入产生了负面影响。
优步的这一举措还是为了对抗纽约市日益增多的针对共享出行公司的监管规定。2018年,纽约市官员通过立法,要求共享出行公司向司机支付每小时约17.22美元的最低工资;今年2月,这一标准再次提高了3.49%。优步和Lyft一再反对新的薪酬规定,声称司机的工资上涨将使乘车成本更高,并破坏竞争。
纽约市法律还要求优步和Lyft的司机获得TLC执照,这是一项复杂的法规,要求拥有有效的DMV司机执照,其次是药物测试、体检和大量驾驶课程。此外,由于TLC的使用规定,即使在完成了纽约市的各项监管要求之后,优步仍需等待新司机的加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知情人士透露,KKR(KKR)正为其最新北美私募股权旗舰基金向投资者募集约200亿美元资金。消息人士称,新的KKR基金名为北美基金XIV,本月初开始向投资者推介。该基金的目标是净内部收益率(IRR)至少达到十几个百分点,并且每年稳定投入其积累资金的20%至25%。
截至3月底,KKR管理着5,780亿美元资产,正重返更为艰难的收购基金融资市场。由于高利率使得再融资或将公司再次出售变得更具挑战性,部分投资者从私募股权机构获得的资金回笼较少,因而不愿作出新的承诺。
此次融资将是对KKR投资者如何看待该机构最近在北美地区收购记录的一次考验。据一份监管文件显示,截至3月底,KKR于2017年推出的上一支北美私募股权基金在扣除费用后的内部收益率为20.5%。
相比之下,根据另一份监管文件,凯雷集团(CG)在2018年推出的一只竞争对手北美私募股权基金,截至3月底净内部收益率为8%。根据其投资者之一宾夕法尼亚州公立学校雇员退休系统(Pennsylvania Public School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最新公开披露的信息,截至9月底,贝恩资本于2017年推出的北美私募股权基金的净内部收益率为17.1%。
KKR今年4月表示,其190亿美元的前身基金KKR North America Fund XIII已部署了64%的资本,投资期为六年,目前已过了三年。KKR还表示,在以前的北美基金中进行了稳定的年度部署,在过去七年中,KKR向投资者分配了所获得美洲私募投资的两倍资金。
充满挑战的市场
募资市场的挑战导致整体活动放缓。根据LSEG的数据,2024年第一季度共有90起美国收购筹款活动结束,共吸引了550亿美元的承诺资金,同比下降了57%。
KKR的首席财务官罗伯特·勒温(Robert Lewin)在本月早些时候举行的TD Cowen金融服务峰会上承认形势充满挑战,但表示情况正在好转。
Lewin说“与12个月或18个月前相比,今天在筹资方面的感觉要好一些。”Lewin称,从2022年初到2024年第一季度,KKR从投资者处筹集了约1800亿美元。
KKR还承诺向其北美投资组合公司的普通员工提供所在公司股权,这是传统上企业界仅为高管保留的激励措施。这项基础广泛的员工持股计划由KKR全球私募股权联席主管皮特·斯塔夫罗斯(Pete Stavros)在公司工业领域的投资中发起,随后在北美和全球推广。
KKR表示,该计划为其投资的公司带来了更高的收入、更高的生产率和更低的人员流动率。KKR联合创始人兼联席执行主席亨利·克拉维斯(Henry Kravis)在4月的公司投资者日上表示,该计划已使KKR之前拥有的一家高架车库门企业CHI的每名员工增加了约17.5万美元收入。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丹麦患者安全局周一表示,丹麦医生应限制患者一次性领取诺和诺德(NVO)糖尿病药物Ozempic的数量,因为担心部分患者购买的药物数量超过所需。
对这种广受欢迎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需求激增,因为一些人开始使用这种药物来达到与诺和诺德减肥药物Wegovy类似的减肥效果,这两种药物都是基于相同的核心成分。
丹麦当局敦促医生注意,一些患者可能会囤积比正常用量更多的Ozempic药物,可能是为了转售多余的药品。
丹麦患者安全局表示:“在我们审查的病例中,Ozempic是根据丹麦卫生局的建议用于相关适应症的。”
该机构补充道“然而,开处方的医生并不总是充分意识到这种药物可能会引起患者以外的其他人的兴趣。”
该机构表示,它鼓励医生在每张处方上注明患者每次可以在药房领取的Ozempic数量,以及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多久领取一次。
为了应对不断飙升的药物需求,丹麦药品管理局于5月份下令,自11月份起,医生在给2型糖尿病患者开具Ozempic和类似的GLP-1药物处方之前,先给他们开一些更便宜的药物。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6月21日,康乃德生物(CNTB)股价收跌3.95%,这已是其中国创始团队全面离场的第七个交易日,也是公司股价新一轮下跌行情的第七个交易日。期间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31.86%。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6月12日,康乃德生物宣布其原首席执行官郑伟、总裁兼董事会主席潘武宾双双在6月10日提交辞呈,并在6月12日生效。随后,公司宣布任命Barry Quart, Pharm.D担任CEO兼董事,David Szekeres担任总裁,Kleanthis G. Xanthopoulos担任新任董事会主席。至此,原中国创始人兼技术团队全面退场。
从“市场宠儿”沦落成“被遗忘者”
回顾康乃德的融资史,这家深耕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技术企业不可谓不受资本热捧。美股IPO前,康乃德累计完成6轮融资。2019年1月到2020年8月,康乃德相继完成了5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和1.15亿美元的C轮融资。其中,C轮融资由RA Capital领投,启明创投跟投,另有礼来亚洲、Boxer Capital等机构参投。
2021年3月,康乃德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17美元/股,上市首日股价涨幅8.8%,市值近10亿美元,并在上市后的第5个月股价来到最高29.27美元,市值来到16.13亿美元,就当投资者以为这将是康乃德股价起点时,殊不知已至终点。
康乃德能在美股顺利上市融资,与2019-2021年全球医药行业蓬勃发展期不无关系。但在2021年下半年,在美联储加息叠加新冠相关需求骤降等外部因素干扰下,全球创新药融资断崖式下跌;而在内部因素上,前期因产业投机导致资源过度涌入以及投入产出预期滑落。双重因素影响下,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投资情绪开始趋向理性保守,泡沫随之破裂。
由于康乃德彼时尚无商业化产品,产品研发也没达到关键的NDA阶段,最终因缺乏造血预期导致估值大幅下降。2021年10月和11月,康乃德生物股价分别下跌34.63%和72.54%。
2022年6月中旬,康乃德收到了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警告,被告知公司连续30个交易日盘价低于每股1美元,已不符合纳斯达克上市规则。
为保住其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地位,康乃德股价在同年8月出现“突击上涨”,分别在2日、5日、8日和10日的4个交易日内分别收涨16.11%、17.86%、23.48%和16.20%,一举将公司股价推上1美元。
但此举更像是一针“肾上腺素”此后康乃德生物股价一直围绕1美元这条“生死线”徘徊至今。
“IL4R单抗双子星”走向分水岭
此次康乃德生物宣布高管人事变动的原因是“由于公司进入了商业化的准备阶段”。
公司刚刚上任的董事会主席Kleanthis G. Xanthopoulos表示,“公司核心产品rademikibart在哮喘和特应性皮炎方面产生了高度差异化的数据,这使得康乃德现已成为一家后期公司,并进入了商业化准备阶段。”
从公司的研发管线来看,其旗下核心产品rademikibart的治疗特应性皮炎适应症的中国试验目前正处于关键临床III期,特应性皮炎全球和哮喘试验处于II期。另外,康乃德还具备另一核心产品CBP-307,这是一款口服1-磷酸鞘氨醇受体1(S1P1)小分子调节剂,关于溃疡性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两大临床研究都还处于II期。
从产品研发进度及时间节点来看,目前康乃德所言的“商业化准备”针对的便是进度最快的rademikibart,也就是此前备受争议的CBP-201。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2021年11月18日,康乃德宣布了CBP-201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全球二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但由于康乃德当时仅公布了300mg Q2W组达到显著差异,但是并没有披露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关键疗效指标,即300mg Q4W和150mg Q2W的数据,导致市场对其期望从此前的Me better预期降至Me worse。这也导致康乃德次日股价暴跌57.7%。
实际上,CBP-201作为一种靶向IL-4Rα的单抗,与康诺亚的CM310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但不管是康乃德的CBP-201,还是康诺亚的CM310,瞄准的都是赛诺菲公司(SNY)的度普利尤单抗。
2021年11月29日,也就是康乃德公布CBP-201临床结果的11天后,康诺亚CM310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异性皮炎IIb期临床数据公布。数据显示,高剂量组比例为73.1%,低剂量组为70.6%,明显好于度普利尤单抗,也好于CBP-201。从现在的视角来看,或者正是因为二者的临床结果差异导致了两家公司最终走向分水岭。
由于临床结果符合预期,康诺亚加快了CM310的上市进度。今年4月底,康诺其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同时,CDE官网公示,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拟纳入优先审评,针对适应症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事实上,自去年年底CM310的特应性皮炎适应症申报上市之后,行业便对于该产品在2024年下半年获批抱有乐观预期。
另外,在产销方面,据悉,康诺亚已拥有18600升的产能,足以支持司普奇拜单抗的商业化生产。2023年数据显示,康诺亚总雇员数增长46.33%至897人,增幅为港股创新药企之首。其年报称已快速搭建起商业化核心团队,预计到2024年底规模有望突破250人。
反观康乃德生物,2023年11月下旬,康乃德生物宣布出售Rademikibart的国内商业化权益给一家国内厂商,目前公司仅拥有该产品的海外权益。受到出售核心产品CBP-201消息的影响,康乃德生物(CNTB)在二级市场遭到重创,单日收跌近40%。
不难看出,康乃德股价在近年层级下跌,反映其实是CBP-201从临床结果不佳到出售国内商业化权益一连串负面事件带来的市场情绪变化。
对于目前的康乃德生物来说,公司仅有CBP-201的海外权益,而这几乎成为其短期实现商业化的唯一依靠。然而,目前,全球哮喘/COPD药物市场主要由GSK、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占据。2019年,GSK针对该领域的产品销售收入为85.34亿美元,虽略有下滑,但依然占全球市场的37%,稳坐头把交椅。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则分别凭借其哮喘领域的两款单抗实现了在该领域总销售收入的增长。而赛诺菲凭借度普利尤单抗早在2019年便已挺进前三。
如此市场竞争环境,意味着康乃德生物几乎无法靠自身的力量铺开Rademikibart的海外销售,与MNC合作似乎是唯一的道路。此前的财报中,康乃德生物也提到其尚未进行商业化和分销能力建设,未来考虑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和商业化。
只是除了度普利尤单抗外,阿斯利康、康方生物、荃信生物及恒瑞等多家厂商都在布局IL-4Rα靶点。
并且进度最快的康诺亚CM310在国内同样面临具有先发优势的度普利尤单抗的竞争压力,因此凭借更佳的临床效果转向海外市场对于康诺亚来说,同样是个可选性。届时,康乃德生物或被竞品在海内外两头围堵,生存压力不可谓不大,而核心产品如此处境,康乃德显然也难获市场青睐。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周一表示,苹果(AAPL)应用商店规则违反了欧盟科技规则,因为其阻止了应用程序开发者引导消费者选择替代产品。这一指控可能导致苹果面临巨额罚款。
作为欧盟反垄断和科技监管机构的欧盟委员会表示,在3月份展开调查后,已向苹果发送了初步调查结果。
这是欧盟委员会根据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市场法案》(DMA)提出的首次指控,该法案旨在遏制大型科技公司的权力,并确保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有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欧盟委员会将在明年3月之前做出最终决定。
欧盟反垄断专员Margrethe Vestager提到了苹果新条款的问题。
她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这些新条款不允许应用程序开发者与最终用户自由沟通,也不允许他们签订合同。”
欧盟委员会还批评了苹果通过应用商店帮助开发者获得新客户而收取的费用,称这些费用超出了此类报酬的严格要求。
苹果表示,在得到开发者和欧盟委员会的反馈后,它在过去几个月里做出了一些改变,以符合DMA的要求。
该公司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相信我们的计划符合法律规定,且根据我们制定的新商业条款,估计超过99%的开发者将向苹果支付相同或更少的费用。”
欧盟执委会表示,将就苹果对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商和应用程序商店提出的新合同要求,以及这些要求是否必要和适当,对苹果展开调查。
违反DMA的企业可能面临高达其全球年营业额10%的罚款。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塔吉特(TGT)正与电子商务公司Shopify(SHOP)合作,扩大第三方商家业务。这家大型零售商希望赶上更大的竞争对手沃尔玛(WMT)和亚马逊(AMZN)。
塔吉特表示,使用Shopify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商现在可以申请在塔吉特线上平台Target Plus上销售他们的产品。部分Shopify商家也可以在Target商店销售产品。
塔吉特的首席顾客体验官Cara Sylvester表示,此次合作将有助于扩大该平台的商品种类并加速其增长。她补充说,塔吉特和Shopify将分享对趋势的见解并迅速做出反应,在平台上提供热门商品。
自2019年推出Target Plus以来,塔吉特一直对其提供的产品精挑细选,而亚马逊则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Target Plus只对受邀商家开放,目前通过1200多家商家提供200多万件商品。
相比之下,亚马逊在2022年表示其平台上有200万商家。沃尔玛没有透露商家的数量,但其平台上销售大约4.2亿件商品。沃尔玛和亚马逊分别于2009年和2000年在平台上引入第三方商家。
在过去的一年里,塔吉特的商家和产品数量增加了一倍多,Sylvester称这是该业务增长最快的部分之一。
该公司计划保持邀请模式,并继续审查平台上的商家。她表示,精心挑选商品是一种让塔吉特脱颖而出的策略。她补充说,通过确保只展示优质商品,该公司还将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Shopify开发的软件可以帮助供应商快速建立在线商店和处理付款。该公司表示,它与大约175个国家的数百万商家合作。根据Bloomberg汇编的数据,今年全球购物者将在使用Shopify软件管理的商店上花费2820亿美元。这是塔吉特今年预计销售额的两倍多。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