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Robert

 

美股投资网注意到,自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主流以来,英伟达(NVDA)近两年来一直是市场宠儿。自 2022 年底的低点以来,该股已飙升超过 1000%。

然而,现在看来,该股正逐渐失宠,在宣布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实现双超预期后,该股已下跌近 7%。

英伟达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例如利润率下降、收益转化为现金流的能力较差,更重要的是,已经生效的贸易限制(进口关税)以及可能对该公司产品实施的出口限制。此外,其最新一代产品的表现令人失望。技术分析也表明,该股的下行风险大于上行潜力。

业绩不再“惊喜”

英伟达于 2025 年 2 月 26 日收盘后公布了财报,并宣布了双超预期,这意味着其收入和每股收益均超出预期。英伟达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收入为 393.3 亿美元,而预期为 380.5 亿美元。该公司公布的每股收益为 0.89 美元,比预期的 0.84 美元高出约 5%。

虽然双倍超出预期本身无疑是利好,但在过去几个季度的一个趋势是,每股收益超出预期的幅度正在缩小。2023 年,英伟达的每股收益持续超出预期 18-20%,而在过去几个季度中,每股收益超出预期的幅度从 2023 年的 18-20% 缩减到 2024 年 11 月的 8%,再到 2025 年 2 月的 5%。这一改善意味着未来的盈利增长将更好地反映在股价中。

投资者可能会认为英伟达的业绩指引是导致其股价在盈利后下跌的原因。该公司的营收仅比预期高出约 2%,但其毛利率指引以及因此导致的营业利润率较近期高点下滑可能令人大失所望。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该公司 2025 财年第四季度的自由现金流远低于预期。该公司公布的自由现金流为 155.19 亿美元,而预期为 191.49 亿美元。这些数据很好地揭示了英伟达公布的看似有问题的财务状况。

盈利转化为现金流不佳

首先,投资者需要注意一下英伟达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应收账款项目。按季度计算,英伟达的收入增长了42.49 亿美元,从 350.82 亿美元增至 393.31 亿美元。然而,其应收账款增长了 53.72 亿美元,从 176.93 亿美元增至 230.65 亿美元。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以百分比计算快于收入是不寻常的,但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则更为罕见。同样不寻常的是,库存在同一时间增加了。当通过普通规模的视角来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时,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百分比继续上升。应收账款占销售额的百分比也在增长,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所示,越来越多的收入增长来自于信用销售(应收账款)。

这意味着经营现金流利润率仍然很低,公司赚取的收入并没有像理想情况那样转化为现金流。此外,赊购可能反映出买家对产品的信心较低或卖家过度推销其产品。

贸易限制

特朗普政府给英伟达带来了双重问题,所谓双重,是指国际贸易的两端——进口和出口。

众所周知,特朗普总统已于 2025 年 3 月 4 日起对墨西哥征收 25% 的进口关税。这些措施可能会对英伟达产生负面影响。该公司的供应商富士康最近在墨西哥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工厂,用于组装英伟达 GB200 超级芯片(Blackwell 芯片的一个组件),以提高其最新 Blackwell 芯片的产量。纬创集团运往美国的服务器中有 70% 也来自墨西哥。目前尚不清楚英伟达运往美国的芯片中有多少比例来自纬创,但这将继续给英伟达在美国的客户带来挑战。

这一变化将使英伟达产品对美国客户(尤其是四大超大规模企业亚马逊、META、谷歌和微软)来说更加昂贵。这一转变预计将对英伟达产品的需求产生不利影响。上述客户将不得不减少从英伟达的一些采购,否则他们可能会将几乎所有的运营现金流用于资本支出,此举可能会使他们失去投资者的青睐。

DeepSeek 的出现,紧接着阿里巴巴的 Qwen 也宣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这引发了投资者对美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对英伟达实施出口限制的担忧。

虽然中国可能会找到新方法来规避对英伟达的出口管制,但华为等中国公司也很有可能开始开发自己的芯片,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以应对出口管制。

新产品面临困境

英伟达的AI芯片 Blackwell 存在一些严重的潜在性能问题,但目前还未得到充分讨论。首先,Blackwell AI 芯片早在2024 年 10 月就存在设计问题。黄仁勋当时表示这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然而, Blackwell AI 芯片继续面临过热问题。

其最新 GPU GeForce RTX 5090 和 GeForce RTX 5080 在计算基准测试中一直难以超越其前代产品RTX 4090 和 RTX 4070 Ti。出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英伟达悄悄放弃了对其 Blackwell 架构中 32 位 OpenCL 和 CUDA 平台的支持,导致与现有基准测试工具和应用程序出现兼容性问题。在旧式 CUDA 基础架构上构建的应用程序可能会出现性能显著下降,因为计算任务将恢复为 CPU 处理,而不是利用 GPU 的并行架构。

这两个因素都对 Blackwell 芯片的需求构成了巨大阻力。其中一些情况过去已经发生过,该公司的顶级客户,即超大规模企业 Alphabet、亚马逊、Meta 和微软,已经在 2024 年 12 月推迟/削减了订单。这些问题在得到解决之前(其中一些问题可能难以克服),将继续损害对英伟达芯片的需求。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mRNA疫苗领域领军者Moderna (MRNA)计划在2027年获得其与美国医药巨头默沙东(MRK)合作开发的个性化皮肤癌疫苗的正式市场批准,这是一种针对皮肤癌的个性化精准疫苗,Moderna一名高管在美东时间周三的一场投资者活动上宣布。

然而,作为对比,这一个性化疫苗的推出时间线预期似乎被推迟,可能出于临床阶段安全性与更加谨慎的疗效测试。这家新冠疫苗制造商的CEO斯特凡·班塞尔(Stephane Bancel)去年曾提及,一款针对皮肤癌的mRNA疫苗或有望于2025年上市。

在周三举行的TD Cowen美国医疗健康大会上,Moderna总裁斯蒂芬·霍格(Stephen Hoge)指出,旨在测试该公司皮肤癌疫苗V940针对黑色素瘤疗效的后期阶段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试验入组完成且明确关键临床事件的时间预期后,我们持谨慎乐观的态度。2027年目标是合适的,我们仍按计划加速推进。”霍格表示。此处指代的“关键临床事件”指试验中研究者们需收集的核心临床数据。

2023年,默沙东与Moderna宣布启动首个后期阶段临床试验,旨在评估Moderna所开发的癌症疫苗V940与默沙东的抗PD-1癌症药物Keytruda联用作为黑色素瘤辅助疗法的效果。

在股价方面,Moderna截至周三美股收盘股价大涨近16%至35.210美元,在前一天披露的消息显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ancel于3月3日以美股31.04美元支付价格大举购入公司股票,总价值约500万美元。

公开市场披露操作显示,这位CEO以每股31.04美元的平均价格购入102,821股,价值约320万美元。随后以每股31.53美元购入57,493股,价值大约180万美元。

对于看好Moderna股价前景的投资者们来说,自家公司CEO大举增持无疑将大幅提振市场信心,更重要的是,有投资机构将CEO增持行动视为Moderna管理层看好该公司将在“AI+医疗”超级大浪潮中将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国会山股神”佩洛西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分批买入Tempus AI看涨期权,带动全球投资者们涌向这家“AI+医疗”领域公司。相比之下,Moderna无论整体估值还是业绩基本面均远强于Tempus AI,并且CEO Bancel增持标的为正股,而不是期权,增持规模也远高于佩洛西对于Tempus AI的配置规模。

对于Moderna而言,AI与mRNA旗舰业务全面融合,对于公司业绩与估值存在显著的提振潜力,既能改善产品研发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又能不断开辟全新的市场机遇。人工智能大模型助力之下,Moderna能够更高效地设计和优化mRNA序列,从海量候选分子中快速筛选出更有潜力的疫苗或治疗方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AI还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优化临床试验设计,比如更精确地挑选合适的患者群体,预测疗效和安全性,从而大幅推进试验进度与成功率、加快产品上市步伐。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CrowdStrike(CRWD)的股价发布了一份不及预期的盈利前景展望后迅速下跌,周三下跌约11% ,但华尔街对该股基本持乐观态度。

Wedbush 维持其“跑赢大盘”评级,并将其目标价从 390 美元上调至 395 美元。

以丹尼尔·艾夫斯为首的分析师表示“总体而言,本季度再次证实了我们对 CrowdStrike 的长期乐观看法,因为该公司仍然是网络安全的黄金标准,此次中断大多已成为过去,而 NNARR 增长预计将重新加速。”

分析师指出,CrowdStrike 报告其 2025 财年第四季度收益强劲,营收和利润均超出预期,“但将被华尔街看好的 2026 财年指引所掩盖”,因为该公司将使用更高的非 GAAP 税率来确定非 GAAP 净收入/非 GAAP 每股净收入,以便在 2026 财年及以后的中期报告期间提供更好的一致性。

艾夫斯和他的团队指出,尽管公司在 IT 中断后仍面临持续的影响,但总体而言,CrowdStrike 已开始从去年夏天的事件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交易的完成速度也开始快于预期。

分析师指出,最初人们认为该公司将在此次停电事件的影响下损失大量续约/新业务,但总留存率仍保持在 97% 以上。分析师指出,影响更多地体现在销售周期上,销售周期在结束客户承诺方案 (CCP) 计划的同时继续逐季改善,因为 CrowdStrike 对 2026 财年充满信心,净新 ARR 年度经常性收入 (NNARR) 将在下半年重新加速。

美银证券重申对CrowdStrike 的“买入”评级和 420 美元的目标价。

以塔尔·利安尼为首的分析师表示,“业绩强劲”,ARR/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24%/25%,而华尔街预期为 20%/22%。

然而,分析师也指出了一些薄弱领域,包括——净收入保留率(NRR)继续减速,排除 CCP 的影响,净新 ARR增长率为 -1%,这两者都表明维持上涨势头存在一些困难。

分析师指出,营业利润率指引比华尔街预期低近 400 个基点,部分原因是营业费用增加以及 SBC 会计核算方式的变更。其中一些费用与更大的 Flex 交易和与 CCP 计划相关的费用有关,而会计核算方式的变更使 CrowdStrike 与同行的会计惯例保持一致。

利安尼和他的团队表示,他们已经标记了这些风险因素,但核心基本面依然强劲,他们预计 ARR 增长将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加速。

杰富瑞维持对 CrowdStrike 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425 美元。

以约瑟夫·加洛为首的分析师表示,CrowdStrike 公布第四季度 ARR 同比增长 23%,略高于预期,但由于近期自由现金流 (FCF) 的不确定性以及 CCP 阻力导致的营业收入指引差于预期,导致股价下跌。

加洛和他的团队表示“尽管风险在于客户最终是否真的会为免费模块付费,但我们对 CRWD 的市场地位充满信心,相信它将推动 F2H26 NNARR 加速发展。”

瑞穗重申其“跑赢大盘”评级,但将其目标价从 450 美元下调至 410 美元。

分析师表示,积极的方面包括 CrowdStrike 比他们预期的更早结束了 CCP,分析师认为这为下半年财报的加速铺平了道路。他们补充说,Falcon Flex 的采用也正在发生改变。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肉类加工巨头泰森食品(TSN)宣布将于7月9日在阿肯色州西北部为其风险投资部门举办一场特别活动。第四届泰森演示日将聚焦食品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关注消费者和客户品牌参与、研发创新以及重新构想产品开发流程。

泰森食品首席信息官Doug Kulka表示“今年,我们将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的变革潜力,以增强我们与客户和消费者的联系,设计创新产品,并提供卓越的体验。”

泰森食品欢迎专注于客户和消费者领域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参与活动。这些领域包括客户洞察、消费者反馈整合、先进产品和包装概念和视觉效果、研发效率、个性化服务以及创新分析等。

此次推介活动将由该公司旗下的Tyson Ventures风险投资部门举办。

今年以来,泰森食品股价累计上涨近7%。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微软(MSFT)因交付问题和错过最后期限而放弃了与AI云计算提供商CoreWeave的部分合同。

据悉,微软与CoreWeave签订了许多正在进行的合同,为其提供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双方的合同价值数十亿美元。不过,此前有报道称,微软已开始取消美国大量数据中心的租约,这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对长期AI计算需求前景变得谨慎的疑问。

知情人士称,微软决定放弃与CoreWeave的部分合同,与微软自身数据中心计划的整体转变无关。微软重申,预计在截至6月的本财年将在AI数据中心上支出800亿美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必须维持支出以满足“指数级增长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3月3日,CoreWeave提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招股书,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CRWV”。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计划在一周内公开申请在美国IPO,预计通过此次上市筹集约40亿美元资金,估值目标超过350亿美元。这一举措标志着其将成为近年来AI算力领域规模最大的IPO之一。

随着AI算力需求在2020年开始爆发式增长,CoreWeave开始提供基于英伟达GPU的云端算力租赁服务,服务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场景。数据显示,CoreWeave 2024年营收达19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700%,但净亏损8.63亿美元,累计亏损已达15亿美元(主要因AI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如采购GPU等。

CoreWeave 2024年约77%的营收来自其排名前两位的客户,其中微软贡献了近三分之二的总销售额。对此,投资者正在讨论CoreWeave的增长能持续多久,尤其是如果微软和Meta(META)等大客户减少对外部云服务提供商的依赖,可能会对CoreWeave造成打击。CoreWeave也认为,其与微软的Azure和亚马逊(AMZN)的AWS等云提供商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Satya Nadella曾在去年12月表示,微软与CoreWeave的合同只是“一次性交易”,当时是为了紧急获取足够的数据中心资源。据悉,CoreWeave已与微软签署了约六项GPU服务器租赁协议,这些合同最迟将于2029年到期。如果微软不续约,CoreWeave需要找到其他客户来租赁这些GPU,否则将面临业务风险。

此外,CoreWeave因其与英伟达(NVDA)的亲密关系而为人所知。CoreWeave作为最早大规模采用英伟达GPU的厂商,早在大模型问世之前就囤积了大量英伟达的GPU。在背靠英伟达的情况下,该公司通过享有英伟达优先供应H100/H200及Blackwell架构GPU与其深度绑定等策略的影响,在AI算力方面快速发展,从而获得一众大厂青睐。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3月4日,台积电(TSM)宣布,除了目前在亚利桑那州的投资外,计划在美国再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兴建三家晶圆厂、两家先进封装厂以及一个研发中心。这将使台积电在美国的总投资达到1650亿美元。这一消息在华尔街引发积极反响。

高盛予台积电“买入”评级,台股目标价为新台币1400元,ADR目标价为259美元。

高盛认为,台积电进一步增加在美国的投资并不令人意外。此次决策旨在平衡降低生产集中风险(目前95%的产能位于中国台湾)与满足美国客户需求的双重目标,同时也响应了美国政府提升本土芯片制造能力的政策导向。

高盛强调,更重要的是,尽管在美国增加投资,台积电的长期毛利率指引仍保持在“53%及以上”。

尽管有媒体报道称台积电与英特尔可能成立合资企业,但高盛认为这种合作几乎没有战略价值。台积电的新公告没有提到与另一家公司成立合资企业。台积电强调在美国扩大先进半导体制造和研发的计划,表明该公司致力于保持独立性,并避免参与可能损害其与其他客户中立地位的合资企业。

高盛看好台积电,相信该公司坚实的技术领先地位和执行力使其比同行更能抓住行业的长期结构性增长机会,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高性能计算/电动汽车等领域。此外,估值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摩根大通维持对台积电台股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为新台币1500元。

摩根大通表示,台积电的扩张计划基本与该行此前的预期一致,此举缓解了台积电投资者在过去2-3周内关注的两大风险因素半导体关税升级的风险,以及参与英特尔“救援计划”的潜在运营困境。摩根大通认为这是目前情况下台积电可能采取的最佳行动。

摩根大通预计,台积电的资本支出在2025-2026年可能略有上升,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晶圆制造设备支出不会显著增加。长期来看,到2028-2030年,台积电的年度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700亿至750亿美元,累计支出可能在3500亿美元左右。在这种背景下,摩根大通认为,台积电在美国增加1000亿美元投资并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

考虑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论,摩根大通认为美国芯片法案和投资税收抵免(ITC)面临不确定性。摩根大通认为,如果ITC条款到期,台积电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价格,以证明其在美国的投资是合理的,但利润率可能面临更多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与台积电相比,英特尔等同样依赖于芯片法案补贴的其他供应商可能会面临更大压力,因为它们的成本结构更差。因此,台积电在美国晶圆厂的竞争优势不太可能改变。

摩根大通表示,台积电的扩张计划预计将减少美国对半导体进口的关税威胁,为台积电在美国市场提供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摩根大通还认为,台积电此次大规模投资计划使其参与英特尔“救援计划”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从而减少了运营和管理风险。

摩根士丹利重申对台积电台股的“增持”评级,目标价为新台币1388元。

摩根士丹利也认为台积电扩大在美投资并不令人意外。摩根士丹利曾在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中提到,台积电可能会进一步扩张美国晶圆厂,旨在满足美国客户对降低关税风险的要求。

台积电此前曾提到,海外工厂可能会导致毛利率稀释2-3个百分点,摩根士丹利认为这一影响已经反映在预期中,因此不会对未来的毛利率预测造成额外风险。

摩根士丹利建议投资者进一步增持台积电股票,因为该公司在美国的扩张将缓解投资者对潜在关税和英特尔合资企业的担忧。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云安全公司Okta(OKTA)周一美股盘后公布了超出预期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和指引,展现了增长稳定性和企业客户的持续采用。财报公布后,多位分析师上调了对Okta的评级和目标价。

D.A.Davidson将Okta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买入”,并将目标价从90美元上调至125美元。

D.A.Davidson分析师Rudy Kessinger和Andres Miranda Lopez表示“第四季度当前剩余履约义务(CRPO)同比增长15%,考虑到Okta 2026财年指引较为保守,我们预计2026财年营收同比增长11-13%,而目前的指引是9-10%。随着新产品组合不断丰富、企业客户的持续采用、渠道动力的增强以及销售效率的提升,我们现在认为两位数的增长是可持续的。”

瑞穗证券也将Okta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并将目标价从110美元上调至127美元。

与此同时,Stifel维持对Okta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15美元小幅上调至120美元。

以Adam Borg为首的Stifel分析师表示“总体而言,本季度朝着正确的方向又迈出了积极的一步,鉴于身份安全的持续优先地位、劳动力与客户身份产品组合的不断拓展以及新兴的代理型人工智能机遇等因素,我们相信Okta在未来几年将有诸多机会推动增长迈向更高水平。”

KeyBanc Capital Markets重申对Okta的“增持”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25美元上调至135美元。

KeyBanc分析师Eric Heath指出,“管理执行是我们和大多数投资者最关心的领域,我们认为强劲的第四季业绩是改善投资者信心的重要一步。”

截至周二收盘,Okta涨24.27%,报108.31美元。该股今年累计上涨37%。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高盛此前邀请了意法半导体(STM)投资者关系总监Cedric Pugni参加欧洲技术大会的投资者会议。随后,高盛于3月3日发布研报,介绍了该会议的几个关键要点,包括1)意法半导体汽车业务的能见度仍然较低;2)碳化硅(SiC)业务短期内前景黯淡,但中期仍有重新加速的空间;3)目标是继续增加在中国的产量;4)工业业务继续面临需求疲软和库存高企的挑战,而需求复苏的时间表能见度有限。

高盛维持对意法半导体的“中性”股票评级,目标价为25.50美元。

具体来说,高盛指出,意法半导体汽车业务的能见度仍然较低。高盛表示,意法半导体汽车业务目前面临的挑战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1)近期的监管风险,2025年及以后电动汽车普及率存在不确定性;2)减少投资以支持脱碳趋势;3)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增加(该行认为意法半导体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有限)。此外,该公司汽车业务的能见度仍然很低,直到本季度才有所改善。由于上述因素,以及该公司对需求疲弱的西方汽车制造商的业务敞口较高,该行对意法半导体的汽车业务仍持谨慎态度。

碳化硅业务短期内前景黯淡,中期有望重新加速。意法半导体表示,预计2025年碳化硅业务的增长机会有限,主要是由于客户从单一供应商动态转向多供应来源。因此,该公司无法通过更高的销量来抵消基础市场的疲软(这在单一供应商的情况下是最理想的)。该公司还强调,欧洲的电动汽车普及速度缓慢,而该公司在中国的一些产品设计要到2026年开始才能增加销量(这意味着2025年销售疲软)。尽管如此,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预期以及汽车终端市场以外的多元化(如工业市场),该公司重申了其2027/2028年的碳化硅业务目标。

意法半导体表示,其目标是继续增加在中国的产量。高盛指出,意法半导体管理层强调,鉴于中国本土企业在低端应用领域相对更容易缩小技术差距,该公司正在中国建立一个多方面的战略,以保护其市场地位不受中国本土竞争的影响。该公司的措施包括增加本地生产(该公司已经在中国拥有一家组装厂,并正在通过合资企业或与本地代工厂合作的方式增加产量)。重要的是,该公司强调,中国汽车市场的大部分竞争来自西方厂商,而其目标是在中国的绝大部分销售额来自本地生产。

工业业务继续面临需求疲软和库存高企的挑战,而需求复苏的时间表能见度有限。高盛表示,虽然意法半导体客户的库存基本恢复正常,但该公司在其分销商处仍然看到高水平的库存(约2个月)。此外,该公司表示,目前的积压水平相当低,需求能见度仍然有限。该公司任务,消费工业需求的强劲被建筑工业需求的疲软所抵消,而来自人工智能需求的贡献仍然稳固——尽管相对较小。该公司补充称,工业业务下半年复苏有限,或者整个2025年都将面临需求疲软的局面。

业绩持续低迷

资料显示,意法半导体主要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各类集成电路产品,其产品线涵盖微控制器与嵌入式处理器(例如广泛应用于工业、汽车和物联网的STM32系列),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用于电源管理、数据转换、传感器接口等),功率管理和电源转换芯片,MEMS传感器(应用于运动、环境监测及医疗设备),以及汽车和工业电子等专用芯片产品。意法半导体制造的这些芯片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消费电子和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包括意法半导体、亚德诺以及德州仪器在内的诸多聚焦于工业端以及电动汽车市场的模拟芯片制造商们自2023年以来业绩普遍持续低迷,它们的销售规模因客户们库存过剩而持续遭遇重创,客户订单规模全线放缓,更重要的则是电动汽车与工业制造端需求萎靡态势难以缓解。

意法半导体1月底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下滑22.4%至33.2亿美元;净利润为3.41亿美元,同比下跌68.4%;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37美元,同比下跌67.5%。在2024年四季度,意法半导体所有产品部门的收入同比均出现两位数百分比的下降,其中模拟、MEMS和传感器业务同比下滑15.5%,微控制器业务同比下滑30.2%。

在2024财年,意法半导体营收同比下降23.2%至132.7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2.6%,较2023年的26.7%大幅下降;净利润同比下降63.0%至15.6亿美元。

面对困境,意法半导体正在寻找缩减成本的方法。据报道,该公司正为部分员工制定提前退休计划,并将开始与员工代表讨论一项基于自愿离职的计划。知情人士透露,由于面临工业和汽车领域长期需求低迷,意法半导体正考虑通过提前退休和自然减员的方式将员工人数减少约6%,裁员人数约为2000至3000人,将影响其在意大利和法国的业务。此外,据知情人士消息,意大利政府以业绩以及二级市场价格长期不达预期为核心理由,计划罢免意法半导体的现任掌舵者——即首席执行官让-马克·谢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据一封内部邮件显示,亚马逊(AMZN)已成立了一个专注于代理人工智能(Agentic AI)的新团队,旨在帮助用户和客户实现更多生活场景的自动化。

AWS首席执行官Matt Garman在电子邮件中表示,新团队将由AWS高管Swami Sivasubramanian领导。Garman写道“代理人工智能有可能成为AWS的下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业务。”邮件还透露,此前担任人工智能和数据副总裁的Sivasubramanian将直接向Garman汇报。

代理人工智能旨在为用户自动化任务,从而无需用户手动提示系统执行操作。亚马逊上周在宣布即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向部分客户发布更新版语音服务Alexa时,就展示了部分此类功能。

Garman在邮件中写道“我们有机会帮助客户更快地创新并解锁更多可能性,我坚信AI代理是这一波创新浪潮的核心。”

亚马逊发言人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同样在周二,AWS高级副总裁Peter DeSantis在一封内部邮件中宣布了AWS内部的一系列额外重组。多年来,AWS一直是亚马逊的利润中心。重组包括将人工智能团队Bedrock和SageMaker以及硬件工程部门移至计算组织下,并成立一个结合客户体验和商务的新团队。

DeSantis表示,这些变化将有助于“加速创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美股投资网获悉,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参与者CrowdStrike Holdings Inc.(CRWD)的股价发布了一份不及预期的盈利前景展望后迅速下跌,表明该公司可能仍在努力从去年一次负面影响重大的软件更新失败事故中恢复,该更新导致全球数百万台计算机崩溃,造成影响颇广的“全球蓝屏”这一重大负面事件。

发布最新的季度财报数据以及未来业绩展望之后,该公司股价在纽约盘后交易中一度下跌超9%。

CrowdStrike在周二公布的一份最新业绩报告中表示,预计截至4月30日的三个月调整后每股利润将在64美分至66美分之间,远远低于华尔街分析师们此前预期的96美分。但是2025财年第四财季业绩则显得乐观,在上季度以及财年的多项关键指标上表现超过市场预期。

周二的业绩报告是该公司在2024年7月19日有重大缺陷的软件更新导致全球Windows操作系统崩溃后的第三份业绩报告,该事件几乎影响了所有行业,导致影响极其广泛的计算机中断。

自从那次重大崩溃导致数千次航班取消、大量银行业务中断以及医院推迟医疗程序线上付款以来,该公司已多次发布低于预期的盈利展望,令一直关注复苏迹象的投资者们感到失望。

该公司还面临美国检察官和监管机构所发起的调查,调查其与科技产品分销商Carahsoft Technology Corp.达成的大约3200万美元交易。

尽管发布了令人失望的业绩预期,但是CrowdStrike在2025财年第四财季衡量软件订阅业务的几项关键指标上表现超市场预期。其中,该网络安全公司2025财年度经常性的营收规模总计约42.4亿美元,同比增长23%,超过分析师们普遍预期的41.2亿美元。净新增基准的年度经常性营收规模也超出预期。

第四财季该公司的总营收则同比增长25%,达到10.6亿美元,超过分析师们普遍预期的10.3亿美元;CrowdStrike第四季度non-GAAP准则下的营业利润约为2.173亿美元,而2024财年第四季度则为2.131亿美元。

在第四财季,该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总计2.398亿美元,虽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但高于2.157亿美元的市场普遍预期。

如果去年没有出现影响至全球的“蓝屏事件”,在AI时代之下CrowdStrike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前景可谓非常乐观。股价层面,在“蓝屏事件”之后,CrowdStrike股价耗费了足足四个月的时间才收复这一负面事件造成的全部跌幅。

网络安全领军者CrowdStrike因一次拙劣的软件更新引发全球范围的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短暂崩溃,严重影响全球各行各业,造成航班停飞、医疗程序取消/中断、股票交易等金融服务中断以及重要节目停播等重大影响,导致其股价在2024年创下有史以来最糟糕的连续两日暴跌幅度。

统计数据显示,继2023年暴涨超140%之后,美股“AI大牛股”之一的CrowdStrike的股价在宕机事件发生之前,2024年至宕机事件之前的涨幅已经高达40%,主要因为投资者们预期全球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投资将继续飙升,以及期望将AI技术融入网络安全领域的CrowdStrike估值趁着全球AI投资狂潮持续提升。

在全新生成式AI技术加持下的网络安全服务兼具低技术门槛带来的无与伦比便捷性,以及AI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服务效率指数级提升,这两点对于正在布局AI软件应用的企业来说非常具备吸引力。开发AI软件应用离不开AI大模型以及企业级大数据这两大核心技术的支持,而聚焦低技术操作门槛以及高效率的“AI+网络安全服务”无疑将为这两大技术提供更强大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服务。

CrowdStrike力争将突破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其网络安全平台服务中,特别是通过引入一位名为“Charlotte”的人工智能安全分析师。这一功能旨在为CrowdStrike Falcon®平台的每一位用户赋能,使他们能够快速创建基于生成人工智能帮助下的工作流程。通过向Charlotte这位虚拟的AI分析师提问以及互动,用户们可以快速便捷地以低门槛操作方式调动各大核心模块,实时了解实时网络安全漏洞、威胁因素和其他安全问题,显著增强平台的有效性和用户体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