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DJT)计划与Crypto.com合作推出美国优先ETF

作者  |  2025-03-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根据周一发布的声明,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DJT)与加密交易平台Crypto.com签署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协议, 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通过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的金融科技品牌Truth.Fi推出多只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预计这些ETF将追踪数字资产以及“以美国制造为重点、涉及能源等不同行业的证券”。

Crypto.com将通过其经纪交易商Foris Capital US LLC支持后端技术、处理托管并为ETF提供加密货币,其中包括比特币、Cronos以及其他代币。

预计这些基金将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包括美国、欧洲和亚洲。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计划通过自有现金储备投资ETF,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涉及由嘉信理财托管的高达2.5亿美元。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Devin Nunes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创建创新型基金,纳入专注于快速增长、技术创新和加强美国经济的公司,不受无稽之谈和政治姿态的影响。”

周一美股盘后,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涨超9%。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涉操纵华夏博雅(CLEU)股价诈骗2.14亿美元-七人遭美国联邦起诉

作者  |  2025-03-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近日,美国司法部门在一项重大金融欺诈案调查中,正式对7名涉案人员提出刑事起诉。这起案件涉及被称为“拉高出货”(Pump-and-Dump)的股票诈骗手法。调查过程中,联邦执法部门扣押了涉嫌违法所得资金约2.14亿美元。

据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区联邦法院上周四公开的起诉书称,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期间,涉案人员通过误导性宣传和协调性的股票交易操纵了华夏博雅(CLEU)的股票价格。这家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主要提供中国地区的教育服务。涉案人员据称通过社交媒体和通讯平台冒充美国投资顾问,虚假承诺投资该公司股票可获得巨额回报,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市场,推高股票价格。当股价达到一定高点后,这些涉案人员迅速大量抛售所持股票,赚取数百万美元的暴利。随后,股票价格大幅下跌,导致许多普通投资者损失惨重,其中一些投资者几乎赔光了所有投入的资金。

被起诉的7名被告分别为50岁的马来西亚籍人士Cedric Lim Xiang Jie、36岁的中国台湾籍人士Ming-Shen Cheng、57岁的马来西亚籍人士Ko Sen Chai、39岁的马来西亚籍人士King Sung Wong、37岁的马来西亚籍人士Siong Wee Vun、54岁的中国台湾籍人士Chien Lung Ma以及56岁的马来西亚籍人士Kok Wah Wong。他们面临电汇欺诈和证券欺诈的指控,目前尚未被逮捕,法庭已向他们发出逮捕令。

调查期间,美国联邦执法机构已查封了涉案资金约2.14亿美元,目前该笔资金由美国政府监管。芝加哥的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已提交民事诉状,要求永久没收这笔资金,以便最终能够将其返还给受害的投资者。

伊利诺伊州北区联邦检察官代理Morris Pasqual与美国联邦调查局芝加哥分局特别探员Douglas S. DePodesta共同公布了起诉与没收资金的相关消息。案件的调查还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波士顿地区办公室及SEC监察长办公室的重要协助。目前,本案由助理联邦检察官贾Jared Hasten负责诉讼工作。根据美国法律,每项证券欺诈罪名最高可判处25年监禁,每项电汇欺诈罪名最高可判处20年监禁。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沃尔玛(WMT)携手摩根大通(JPM),加快向在线卖家付款速度

作者  |  2025-03-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摩根大通(JPM)和沃尔玛(WMT)正展开合作,旨在加快向沃尔玛线上平台销售商品的商家付款速度。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的嵌入式金融与解决方案主管莉亚·曹表示,此次合作将便于沃尔玛市场平台商家接受和进行付款,同时借助摩根大通的系统管理现金流。

沃尔玛市场平台上有10万家卖家,销售超过7亿件商品,涵盖美容产品、服装、家居用品和电子产品等品类。沃尔玛称,其市场平台第四季度的销售额增长了40%。

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所谓的嵌入式金融软件,直接向客户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麦肯锡的一份报告显示,超过2万亿美元的交易规模将从传统零售商和经销商转向市场平台。

莉亚·曹称,摩根大通将此次合作视为一个增长机遇。她表示,该行在嵌入式金融合作方面已有20多家客户,预计明年这一数字将翻倍。

莉亚·曹还表示,与沃尔玛的合作目前仅面向美国商家,但两家公司正在商讨将该服务拓展至欧洲及其他地区。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摩根大通向地中海风格餐厅Cava(CAVA)投来看涨研报-上调评级至“增持”

作者  |  2025-03-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大通(JPMorgan)的分析师团队近期上调了美国快速休闲餐饮连锁品牌Cava Group(CAVA)的股票评级,并且认为其股价在经历显著回调后可能将大幅上涨。摩根大通的分析师们指出,Cava具有引人注目的长期增长前景和吸引人的估值,因此该机构重申Cava Group高达110美元目标价,意味着在摩根大通看来该股未来12个月潜在上行空间超20%;并且将Cava Group股票评级从此前的“中性”上调至“增持”这一最乐观评级。截至周一美股收盘,Cava股价上涨7.73%至90.330美元。

摩根大通在这份看涨Cava Group股价的研报中表示,Cava的股价从去年12月的历史最高点附近一度暴跌约40%,此次评级上调以及高达110美元的目标价可谓为看涨该股的投资者们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逢低入场投资回报参考标准。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团队对于Cava的乐观预期主要基于其可扩展的核心业务策略以及在地中海风格料理的快速休闲餐饮市场中无比强大的客户需求。

据了解,根据Cava的战略规划,该公司计划到2032年在全美国范围内开设超过1,000家门店,积极扩大其餐厅的覆盖范围。这一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加上消费者们对健康饮食选择日益增长的偏好(相较于传统风格快餐而言),使该品牌有望显著提升其市场份额。

摩根大通分析师团队建议投资者们利用当前的市场剧烈波动,因为鉴于Cava出色的业务经营表现,此次股价下跌只是暂时的。该机构的分析师团队指出,在更广泛的经济不稳定性宏观背景下,Cava凭借忠实的客户群体和持续投入的菜单创新,依然保持了强劲的营收与利润增长。

摩根大通在研报中的评级上调可能将成为推动该股近期上行的重要催化剂,可能促使其他机构投资者或具有代表性的个人投资者进一步调整其市场观点。摩根大通分析师团队还指出,由于消费者们对健康饮食选择的独特偏好,地中海餐饮风格的快速休闲餐厅正在从传统餐饮行业中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市场动态依然积极。

该机构的分析师们进一步强调,Cava独特风格的菜单和品牌定位使其在餐饮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提供了持久的长期竞争优势。这种品牌优势以及消费者外出就餐饮食模式的持续变化,使Cava能够在股价暂时波动的情况下保持业绩持续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Cava Group是一家聚焦于美国市场的快速休闲餐饮连锁企业,专注于提供地中海风味的健康餐食,是美国近年来成长速度最快的独特概念餐饮品牌之一。截至目前,Cava在全美拥有近300家门店,年营收接近10亿美元,与传统快餐公司相比,Cava强调健康饮食,提供丰富的地中海风味菜品,顾客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自由搭配食材,满足个性化需求;此外,Cava实体餐厅善于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进行运营和管理,通过社交软件与年轻顾客群体建立紧密联系,提升品牌忠诚度和客户体验。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大摩:消费者餐饮选择健康化-BellRing(BRBR)即饮营养产品将成增加良方

作者  |  2025-03-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消费者偏好正朝着更健康的食品选择转变,这对BellRing Brands(BRBR)来说是个利好。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梅根·亚历山大·克拉普表示“我们认为,BellRing Brands所处的便捷营养品类极具吸引力,叠加不断增加的创新能力,货架空间拓展潜力巨大,因此该公司在实现营收大幅增长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克拉普首次覆盖该公司,给予其“增持”评级,目标价为84美元,较周一收盘价有14%的上涨空间。

该公司的即饮营养奶昔、蛋白粉和营养棒符合了人们对健康、高蛋白的即食餐食的需求。

此外,该公司未来还有更多增长机遇。BellRing对战略举措的有力执行也推动了其市场份额的提升。占其销售额81%的Premier品牌在过去五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20%。克拉普认为,这得益于品类的强劲增长以及显著的市场份额提升——尽管其分销点仅占总数的13%,但市场份额在五年内从19%增长到了23%。

这其中包括在便利店的增长。BellRing的Premier品牌在便利店的货架空间仅占5% - 6%。相较于竞争对手,其在便利店渠道的渗透率“明显不足”。

克拉普称“假设Premier能够在便利店获得15%左右或20%出头的市场份额,这将为每股收益增长贡献3% - 4%。”

BellRing近期的表现也带来了颇具吸引力的买入机会。今年年初至今,其股价下跌了7%,而摩根士丹利所覆盖的同行股价跌幅为1%。虽然克拉普认为这是市场轮动回归防御性股票所致,BellRing受这一势头逆转的影响,但此次回调为在主要消费品类中买入这一稀缺的成长型资产提供了一个诱人的切入点。

摩根士丹利对BellRing Brands的乐观评级推动该股周一大涨4%,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收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具备多重增加动力!微软(MSFT)获杰富瑞评为“最受欢迎的大盘股”之一

作者  |  2025-03-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投行杰富瑞将微软(MSFT)评为其“最受欢迎的大盘股”之一,称尽管近期表现不佳,但这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买入点。

数据显示,微软股价今年以来下跌6.55%,在过去12个月下跌超过8%。微软在今年1月对第三财季云计算业务Azure的增长预测令人感到担忧。但杰富瑞认为,Azure和M365通信云的基本面是强劲的,这两项业务的营收占总营收的53%。

杰富瑞分析师Brent Thill表示“Azure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AI驱动的订单积压增长(微软2024年第四季度的订单积压增长15%,相比之下,亚马逊为8%,谷歌为7%),以及微软持续从AWS手中夺取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业绩指引已降低风险。至于M365通信云,我们认为Copilot仍将保持强劲但渐进的采用速度,并在2026财年变得更加重要。”

杰富瑞对微软的目标价为550美元,并认为尽管微软正大举投资于AI领域,其利润率仍将持续扩张。Brent Thill表示“尽管自2023财年第四季度以来,自由现金流(FCF)预期已压缩了20%,但我们认为2026财年的预期最终将迎来正向修正,原因是资本支出增长开始放缓,同时 AI业务收入增长。他指出,尽管微软在2026财年仍在增加资本支出,但管理层预计支出增长幅度将有所缓解,并与收入增长更紧密地保持一致,同时预计到2025财年末,AI计算能力将更匹配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杰富瑞之外,Evercore ISI和加拿大丰业银行同样看好微软。Evercore ISI指出,如果软件支出因市场状况而放缓,就企业供应商而言,微软和赛富时(CRM)仍是最具韧性的公司。加拿大丰业银行则予微软“跑赢大盘”评级,部分原因是该公司在AI竞赛中的地位。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木头姐”坚定看涨特斯拉(TSLA)-大胆预测股价将达2600美元

作者  |  2025-03-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依然看好特斯拉(TSLA),并预计该股将在五年内达到2600美元,几乎是目前价格的10倍。

Wood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机器人出租车将在未来五年内占特斯拉价值的90%。她周二补充道,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举措尚未被纳入这一价格预测中。

Wood表示,在给定价格下,特斯拉在续航里程和功率等指标上仍比竞争对手更具竞争力。

根据方舟网站公布的信息,截至3月24日,特斯拉仍然是其旗舰基金ARK Innovation ETF的最大持股,占该基金58亿美元资产的 10%。这一比例低于2024年底的近16%。

方舟在2023年的分析报告中估计,随着特斯拉从传统汽车制造商手中抢夺市场份额,到2027年,特斯拉的股价将达到每股2000美元。去年7月,方舟预测自动驾驶出租车平台将成为特斯拉股价上涨约10倍的催化剂。

相反,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股价今年大幅下跌,尽管在过去四个交易日反弹至每股278美元左右。由于特拉斯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面临政治阻力,特斯拉在欧洲和中国等主要市场的销量和出货量急剧下降。马斯克领导的美国政府效率部削减数千个政府职位,这也引发了美国国内的不满情绪。

在新冠疫情最严重时期,Wood因大胆押注特斯拉、Zoom通讯(ZM)和Roku Inc(ROKU)等热门股而一举成名。她的基金资产在2021年初达到顶峰,超过600亿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Strategy(MSTR)豪掷5.8亿美元加仓比特币!-“售股买币”推动加密市场大反弹

作者  |  2025-03-25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所执掌的Strategy公司(MSTR)通过出售所谓的永续优先股筹集超过7亿美元之后,购买了价值大约5.84亿美元的比特币。此举也被加密货币市场认为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交易价格在近日大举反弹浪潮的核心推动力,塞勒大举加仓比特币风险敞口推动比特币价格从78555美元/枚的一个月内最低点反弹至当前的87500美元附近,同时也推动Strategy股价周一大涨超5%,3月以来则在比特币反弹推动下Strategy股价涨近30%,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与比特币价格。

塞勒的这笔加密货币大手笔购买是自去年10月底以来几乎Strategy公司每周持续增持比特币配置敞口的最新举措,使这家从互联网时代SaaS软件制造商转型为杠杆型“比特币影子股”,该公司所持有的加密货币总价值达到大约443亿美元。

有着“比特币持仓大户”以及“比特币影子股”称号的Strategy(该公司此前名称为MicroStrategy)曾多次在比特币价格暴跌之际果断选择出手买入比特币,告知全球币圈粉丝Strategy力争稳定比特币价格趋势,以及该公司对于比特币的长期坚定持有信心。

人类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行

Strategy联合创始人塞勒在四年前下定决心带领这家多年来徘徊在破产边缘的小型企业软件制造商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荒野生存之路”——即押注比特币价值攀升的道路。在他的带领下,MicroStrategy在过去四年里积累了价值超过400亿美元的比特币。事实证明塞勒赌对了,比特币四年间从1万美元左右上涨至10万美元,期间翻了十倍。

Strategy甚至被一些财经名嘴予以“人类金融史上最成功投行”的称号,从在破产的边缘持续苟延残喘,再到如今在大量比特币持仓带来的投资者狂热情绪助力下总市值超过800亿美元,该公司确实配得上这一称号。该公司当前的总市值远超该公司所持有的比特币市值,此前因持有大量比特币而跟随2024年比特币牛市实现股价“狂飙式上涨”。

据了解,自10月下旬以来,这家由联合创始人兼董事长塞勒控制的科技公司频繁逢低购入比特币。这家总部位于弗吉尼亚州泰森角的科技公司目前持有价值约443亿美元,乃持币规模最庞大的非加密货币交易所类型公司。

售股买币、发债买币

根据周一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最新文件,迈克尔·塞勒所执掌的Strategy公司在3月17日至3月23日期间以平均每枚约84,529美元的价格购买了6,911枚比特币。

自塞勒于2020年开始将公司现金几乎全部投资于比特币以对冲通胀以来,Strategy的股价已上涨约2,350%。同期,比特币价格上涨超过670%,无愧为“人类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行”。

除了发售优先股来为加仓比特币提供所需的“子弹”,发行“可转换债券”也是塞勒所执掌的Strategy公司为加仓比特币持有规模而筹集所需资金的主流金融模式。Strategy也从对冲基金们对于该公司股票以及可转债的狂热交易浪潮中大幅受益,并且这些最顶级对冲基金,一举将“Strategy交易”追捧成为华尔街最热门的交易策略。

对于沉迷于高杠杆的对冲基金们来说,一直在推动对Strategy可转换债券的相当一部分需求,这些债券通过公开募股方式发行,这些对冲基金的交易员们通过买入债券并做空股票的复合交易策略押注标的股票的波动性,通过剧烈波动性来获取基于可转换债券与股票的超额收益。

尽管这种策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可转换债券套利交易者通常会使用对冲来隔离债券的兑换等特征,并将其视为价值与股票波动性挂钩的股票期权。股票价格波动越大,交易获利就越多——而Strategy的波动性一直非常大。

可转债领域的研究机构韦尔斯利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戴维•克洛特表示“如果比特币确实出现大幅度调整,而币圈大户MicroStrategy持有的比特币相对于负债以及整体市值的溢价大幅压缩,那么它将开始影响可转换债券的相关信用价值。现在,这笔围绕MicroStrategy的交易在下跌时似乎有点不对称。”“也就是说,只要波动性仍然较高,比特币交易价格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波动,这些重大的套利机遇胃口可能就会变得难以满足,对冲基金们无法拒绝。”

截至发稿,在周一美股盘初交易中,Strategy股价上涨约5%至319美元,今年以来累计上涨5%。自12月以来,比特币已下跌约6.4%,相比之下Strategy股价表现强于比特币以及标普500指数。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PPI和CPI区别,谁才是股市风向标?

作者  |  2025-03-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这两个经济指标不仅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左右股市走势。

PPI是什么?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反映的是生产端的价格变化,即企业的生产成本变动情况。

PPI上升: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可能提价,影响下游行业利润。

PPI下降:成本降低,有助于企业利润增长,但可能预示需求不足。

对股市的影响:

上游行业(能源、矿产、化工):PPI上涨时受益,股价可能上涨。

下游行业(制造、消费品):PPI上涨可能压缩利润,影响股价。

CPI是什么?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的是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是衡量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

CPI上升: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通胀压力加大。

CPI下降:物价下降,可能意味着需求疲软,甚至通缩风险。

一般来说,CPI涨幅超过3% 表示较高的通胀,超过5% 则可能意味着严重通胀。

CPI过高央行可能加息,股市流动性减少,科技股等成长股受压。

CPI低迷央行可能降息,利好股市,资金流入高估值板块。

PPICPI的关系

PPI上涨是否会推高CPI?不一定!关键看企业能否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PPI涨,CPI也涨(成本转嫁型):企业成功转嫁成本,通胀压力增大。

PPI涨,CPI不涨(利润压缩型):企业无法涨价,只能压缩利润,影响经营。

PPI跌,CPI也跌(利润压缩型):需求疲软,经济可能陷入衰退。

如何运用CPIPPI投资?

PPI上涨:关注上游行业,如能源、矿业、化工。

CPI上涨:关注必需消费品(食品、医药、零售)。

CPI下行:警惕经济衰退,关注避险资产(黄金、公用事业)。

CPIPPI是重要的经济风向标,关注它们的走势,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做出合理的决策!

PPICPI的知识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对这两个经济指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生活和投资中能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我们下期再见!

PPI上涨未必导致CPI上涨

你提到“PPI上涨是否会推高CPI?不一定!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后面的解释可以更具体一点。例如:

在经济过热时,PPI上涨更容易传导到CPI,因为企业有较强的定价权。

在需求不足时,即使PPI上涨,企业也可能无法提价,导致利润被压缩。

PPI下降的解读

你提到“PPI下降有助于企业利润增长,但可能预示需求不足。

这里可以再细化一点,PPI下降的影响取决于原因:

如果是成本下降导致(比如原材料降价),企业利润确实可能增长。

如果是需求疲软导致,反而可能意味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股市不利。

CPI上涨对股市的影响

你提到“CPI过高央行可能加息,股市流动性减少,科技股等成长股受压。

这个说法整体正确,但并非所有科技股都会受压。像具有定价权的龙头企业,或与通胀相关的科技板块(如能源科技)可能会受益。

 

业绩前瞻---Q4营收利润有望双增-能否助力Lululemon(LULU)股价止跌反弹-

作者  |  2025-03-24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Lululemon Athletica(LULU)将于美东时间3月27日(周四)公布第四季度业绩。分析师预计Lululemon Q4营收为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略高于公司指引区间的高端,这一强劲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财季多出一周的时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达到5.86美元,同比增长11%。

Q4财报来袭!哪些主题值得关注?

Lululemon盈利长期以来一直超出市场预期,因此,独立研究公司DM Martins Research创始人Daniel Martins认为,第四季度的业绩对该投资主题影响不大。相反,此次报告将围绕几个关键话题展开,最重要的可能是2025财年的展望。

Lululemon承诺到2026年实现125亿美元的营收。今年的指引可能有助于增强人们对这一目标的信心,也可能引发质疑。

同店销售额也备受关注。目前,Lululemon的门店数量增加了近10%,这有助于提高其营收。但由于美洲地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2%,其中美国市场的表现可能更糟,投资者可能会希望该公司在更大、更成熟的市场的销售额能有更好的消息。

投资者也将关注宏观环境对Lululemon运营的影响,无论是在采购方面还是在需求方面。

据悉,Lululemon的供应链分布在许多国家,尤其是在亚洲。因此,Martins预计贸易战不会对公司供应链造成重大影响。然而,有足够多的证据表明,消费者最近可能对可自由支配的支出更加谨慎。2025年业绩指引应该反映管理团队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Martins认为指引可能偏保守。

从成长股转向价值股

股价表现方面,在过去的12到18个月里,Lululemon的股价走势与长期每股收益增长预期保持一致。这清楚地表明,该股仍受到该公司增长前景的驱动,而该公司的增长前景最近受到了考验。

继去年下跌25%之后,Lululemon今年以来股价下跌了16%。

去年此时,长期每股收益增长预期超过20%,但预期已几乎减半。预期市盈率也从25倍左右降至目前的19.5倍。Martins认为,Lululemon正处于从成长型股票到价值型股票的过渡阶段。

这对Lululemon投资者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市场似乎对Lululemon抱有与该公司鼎盛时期一样的期望。然而,鉴于该公司目前的规模以及其主要地理市场的成熟迹象,利润持续增长20%至30%的预期越来越难以实现。

一旦估值降低到足以吸引价值投资者,叙事可能会发生改变。Martins担心该股可能面临进一步调整的风险,直到它开始看起来更像一只价值型股票。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