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微信号 StockWe8 客服微信2号 MaxTrades 客服Telegram号 MeiguM 邮箱 buy@tradesMax.com 电话 (626)378-3637

gold 20 virus

新闻快讯

Evercore-ISI:美股IT硬件类股Q1业绩料符合预期-但关税-宏观不确定性或压制Q2及全年指引

作者  |  2025-04-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投行Evercore ISI发布研报称,美国IT硬件及网络类股即将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的披露周期,预计第一季度业绩应该基本符合或略好于市场一致预期,因为大多数与关税相关的波动发生在第一季度结束之后。然而,关税/宏观不确定性,加上目前适用税率所导致的直接关税影响,可能会对2025年第二季度以及全年展望产生负面影响(考虑到关税的不确定性,不排除有公司不再提供全年预测的可能)。

Evercore ISI指出,其调查显示,由于宏观不确定性增加,客户正在缩减项目规模,整体需求环境正逐步恶化,这将影响近期乃至整个2025年的IT预算。因此,该行下调了其覆盖的多数公司的2025年每股收益(EPS)预测,以反映部分关税影响及下行风险增加。该行对营收的预测保持不变,因为汇率环境转好及价格上涨/成本转嫁应能抵消部分潜在疲软(价格上涨对需求的影响值得关注)。尽管局势尚未明朗,该行认为目前的关税状况仍可通过库存囤积、供应链转移、定价和最新的豁免政策来应对(仍等待对行业关税的明确信息)。

在关税之外,Evercore ISI认为,超大规模资本支出趋势将继续是关键关注点,尤其考虑到微软取消数据中心租赁引发的动能放缓担忧,尽管谷歌最近重申其2025年7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目标。宏观环境疲软和对联邦政府咨询支出的审查可能影响那些对政府支出依赖较大的公司(如IBM、CDW等)。

Evercore ISI称,总体而言,美股IT硬件及网络类股第一季度业绩应基本符合预期。展望未来,有多个变量值得关注,包括关税直接影响、宏观逆风、价格上涨(及其对需求的作用)以及潜在的库存囤积是否会造成第二季度需求前移及下半年需求真空。

以下是Evercore ISI覆盖的部分公司的要点

苹果(AAPL)

Evercore ISI认为,苹果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有望超出市场预期(营收940亿美元/每股收益为1.61美元),但焦点将落在第二季度指引及如何计入关税影响。

目前,自中国进口的苹果电子产品的关税为20%,但美国政府仍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子产品设立行业关税。假设苹果在新iPhone发布前不会调价,但其在关税前的库存积累将限制关税对第二季度业绩的影响,因此将第二季度每股收益预测下调7%。苹果在第三季度将必须承担更高的关税成本(若无豁免),因此将每股收益预测下调超过10%。之后,苹果预计将提高新iPhone定价以抵消关税,因此每季度下调每股收益幅度在高个位数。

此外,投资者仍将关注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iPhone收入和服务收入增长。Evercore ISI预计,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将持平或小幅下降(悲观预期为降幅达中高个位数),iPhone营收可能持平或略降,服务业务将维持低双位数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汇率将对苹果构成显著利好,是部分抵消因素。

Evercore ISI表示,短期内,苹果股价将受地缘政治驱动,但预计其可通过多种缓解策略应对关税影响。该行维持对苹果的“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因下调估值和每股收益而调整至250美元。

IBM(IBM)

IBM将于美东时间4月23日盘后发布第一季度财报。Evercore ISI预计,其业绩大致符合市场一致预期(营收144亿美元/每股收益1.41美元),主要受软件与Red Hat业务的带动。

尽管有更广泛的宏观/关税不确定性问题,Evercore ISI认为,IBM相较同行表现更稳健,因其客户主要为《财富》500强公司,且软件/咨询收入具有较高经常性。该行认为,其基础设施板块中的潜在关税影响应可控,但咨询业务可能出现疲软,原因在于联邦政府支出效率改革(约占IBM总营收5%)及宏观环境波动。该行认为,IBM可能会下调其2025年咨询业务增长预测(目前预期为个位数增长),但强劲的积压订单、更有利的汇率背景和AI增长动能可能成为积极抵消因素。

Evercore ISI指出,IBM管理层在2月的分析师日活动上重申了2025年目标以固定汇率计营收增长5%以上,PTI利润率扩张0.5个百分点以上,自由现金流达135亿美元。该行认为,该目标在Red Hat业务强劲表现、主机销售及并购贡献下依旧可达成。该行维持对IBM的“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275美元。

Arista(ANET)

Evercore ISI认为,Arista有望在极低预期下实现营收目标。该行指出,近期该股成为共识性做空对象,年初至今跌幅达34%(同期纳指100ETF跌幅为11%)。看空逻辑在于,其在Meta与甲骨文中失去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后端网络方面。

Evercore ISI认为,市场预期其在2025年仅实现17%的增长,未能实现7.5亿美元AI后端业务目标。而该行更乐观,预计其可实现该目标,并在2025年取得20%以上增长。该行将其加入战术性“跑赢大盘”名单,并认为其制造主要在墨西哥与马来西亚,受10%关税影响较小,故每季度每股收益下调约2%。

Evercore ISI维持对Arista的“首选”评级,认为市场份额流失风险被高估,同时将目标价从130美元下调至100美元,反映每股收益及估值的下调。

安费诺(APH)

安费诺将于美东时间4月23日发布财报,预计将超出市场预期。该公司一向能较好地应对宏观波动,尤其适合在当前关税/宏观不确定性下持有。该行预计,其将在AI增长、Andrews并购(2025年贡献11亿美元营收/0.06美元每股收益)驱动下超出市场预期。此外,IT/数据通信基本面改善,AI加持,军用/航空业务仍强劲,预计将带动增长。

Evercore ISI认为,安费诺一季度表现将由IT/数据通信及军航市场带动,预计其将提供与市场预期相符的第二季度指引。该行维持对安费诺的“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88美元不变。

泰科电子(TEL)

Evercore ISI指出,泰科电子第一季度财报将报告符合预期的有机增长,第二季度的营收预期将略低于季节性水平。投资者将重点关注该公司给出的前瞻指引、以及关税对其和广泛的终端需求的影响上。值得注意的是,美元走软将带来200个基点以上的营收利好。

从终端市场看,该公司汽车业务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强势表现可能弥补欧洲的疲弱;工业市场则存在地理分化;通讯解决方案仍将增长;预计AI将在2025年贡献6亿美元收入。

Evercore ISI总结称,尽管宏观与关税前景不明,泰科电子仍应报告优于预期的业绩,维持对该股的“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为160美元。

Vertiv Holdings(VRT)

Evercore ISI预计,Vertiv第一季度业绩将小幅超出预期,因为围绕更广泛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支出的数据点在整个季度保持相对稳定。该行预计,Vertiv将重申2025年16%-18%的有机增长,以及每股收益3.50-3.60美元的预测,重点在订单增长与积压订单表现,尤其考虑去年同期订单同比增长60%的高基数。该行预计订单动能仍将强劲,但关税可能带来一定扰动。

Evercore ISI维持对Vertiv的长期看好观点,称其具备应对关税风险的能力。该行维持对Vertiv的“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因每股收益下调(约3%)调整至100美元。

CDW(CDW)

Evercore ISI预计,CDW第一季度业绩将基本符合预期,近期关税公告带来的客户提前采购可能带来上行潜力。该行表示,尽管宏观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但预计CDW应该能够维持其低个位数的每股收益增长和毛利润增长。该行认为,CDW可仅凭回购就达成其2025年每股收益目标,但考虑到与关税相关的不利因素,该行仍保守地下调了2025年每股收益预测。

Evercore ISI维持对CDW“跑赢大盘”评级,目标价下调至185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AI代理前景依然广阔-美银证券逆势看涨赛富时(CRM)

作者  |  2025-04-22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美银证券发布研报,维持对赛富时(CRM)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50美元。美银证券仍然看好赛富时Agentforce产品的潜力,但受不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该产品的显著增长预计将推迟至2027财年上半年,而非此前预期的2026财年下半年。

Agentforce允许公司部署自主人工智能(AI)代理来处理各种任务,从而提高生产力和效率。该产品于2024年9月首次亮相。

美银证券估计,“从数据准备到部署代理,整个过程需要六到七个月的时间,在这个阶段,交易量将大幅增长。”

美银证券分析师Brad Sills和Carly Liu在周一的投资者报告中表示“合作伙伴的评论表明,Agentforce 的投资回报率仍在根据用例不断变化。不过,基于目前的用例,每次对话收取0.50到1美元似乎被认为是一个合理的价格(与我们的模型假设0.50到0.60美元一致)。Service Cloud发展的关键用例包括货运跟踪、产品信息检索和续订销售自动化。”

Agentforce的架构基于Atlas推理引擎,该引擎整合了第一方和第三方的大型语言模型(LLM)来帮助人工智能代理理解意图并采取行动。其设计旨在让客户能够自由选择LLM进行推理。

截至周一美股收盘,赛富时(CRM)跌超4%,报236.26美元。该股今年以来下跌29%。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英伟达为什么大跌6%?4.21.2025

作者  |  2025-04-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英伟达再出现利空,富国银行分析师周一表示,根据他们打探到的行业消息,云计算巨头亚马逊(AMZN)也开始推迟部分租赁数据中心的承诺,这也被视为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科技公司支出的最新征兆。今年早些时候微软(MSFT)也被多次传出取消数据中心租约,意味着英伟达的AI数据中心收入将大减。

富国银行的分析师在周一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他们在刚过去的周末了解到,亚马逊暂停了和其他公司一起共用数据中心的租赁协商。亚马逊已经推迟了部分关于新数据中心租赁的承诺,主要在欧洲,这成为经济担忧可能正影响科技公司支出计划的最新迹象:

我们在周末期间从多个业内消息来源获悉,AWS已暂停其部分共址租赁谈判,尤其是国际项目。目前尚不清楚亚马逊暂停的规模有多大。这与我们近期听到微软的情况类似,即两家公司都在收缩部分新项目,但并未取消已经签署的协议。

共址指的是,多个公司共同建设和使用数据中心设施,以分摊高昂的基础设施成本。

而就在本月早些时候,亚马逊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还表示,他不认为公司会减少数据中心的建设投入。AWS发言人未就最新消息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亚马逊数据中心相关的最新消息进一步佐证了外界的担忧——随着企业仍在摸索如何真正利用AI技术来节省时间和成本,AI基础设施的需求可能正在降温。

亚马逊是第二家暂停部分数据中心项目的巨头。此前与亚马逊同为领先的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的微软已经动手:

上个月,TD Cowen分析师爆料,微软放弃了在美国和欧洲的部分新数据中心项目,这些项目原计划消耗2吉瓦电力。分析师将此归因于支撑人工智能运算的计算机集群供过于求。一周前,微软的一位高管表示,公司正在放缓或暂时搁置早期建设计划的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披露,包括Meta和马斯克的xAI在内的其他公司仍在积极推进AI数据中心的建设。这类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电力,而目前电网本就难以满足需求。

亚马逊可能需要更多时间来启用那些尚在建设中的中心。富国银行的报告指出,亚马逊目前已在其现有数据中心设施中拥有9吉瓦(GW)的有效电力容量。

此前多家大公司都在大幅增加资本支出,纷纷宣布计划在获取英伟达GPU和建设新数据中心方面集体投入数千亿美元,以满足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带来的需求。但这是本月初特朗普关税公告发布之前的情况。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大范围关税计划,可能导致进口设备成本大幅上升并拖累经济增长,巨头们开始变得谨慎。

分析师们普遍担心,贸易战以及潜在的经济衰退可能会减缓AI热潮的发展,尤其是像英伟达这样的关键玩家也被牵连其中。如果亚马逊减少新数据中心的投资,也可能进一步打击英伟达芯片的销售。

美股科技股今年普遍承压,年初至今亚马逊股价下跌了25%,微软则下跌了15%。周一,特朗普欲“罢免”鲍威尔引发市场恐慌,美股大跌,亚马逊盘中跌4%,微软盘中跌3%,英伟达盘中跌6%

微软和亚马逊都将在下周公布季度财报。市场将密切关注本财报季AI相关需求的最新动向。

(美股大数据StockWe.com)

 

每次经济衰退前,这8个信号都提前预警了美股大跌!SPY NVDA TSLA AAPL

作者  |  2025-04-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我把我在华尔街工作时,压箱底的八张判断经济是否即将进入衰退的图和大家分享。我保证让你收获满满。

失业率变化

 

经济衰退的趋势是否已成定局?其中一个关键特征是失业率上升,失业率直观地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健康状况。

纵观美国,自1940年代以来的所有经济衰退,无一例外都伴随着失业率上升。图中的红线代表了失业率的变化,而每一段灰色阴影则标示了经济衰退时期。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每次经济衰退,失业率都会有明显的上升,而且这种情况几乎从未例外。不管是70年代的滞涨,还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的大流行。

 

Unemployment

标普500与失业率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这张图,这是从上世纪60年代末到现在,美国失业率和标普500指数(黑色线)的叠加走势。我们会发现一个非常关键的规律——每一次失业率明显上升的周期,几乎总是伴随着标普500的大幅下跌。

SP500-unemployment

然后我们再观察,图中的每一个红圈都标记了失业率的峰值,而几乎每一次,标普500的底部确认都出现在这些高峰附近。

SP500-unemployment-rate

因此,这引发了一个非常自然的推理:如果我们能够判断当前失业率是否显著上升,就能判断是否已经进入经济衰退。而如果我们能确认失业率是否接近历史峰值,那么可以推测标普500已经是否触底?

后面一个问题的推理基础可能在于,失业率达到峰值,意味着大规模裁员已经完成,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都受到了极大打击,经济已经经历了最为痛苦的阶段。这时,股市通常已经消化了这些负面消息,处于过度抛售的状态,因此,股市的底部往往也出现在失业率的高峰附近。

那我们现在来看当前美国失业率数据,20253月,美国失业率上升至4.2%,是自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在历史坐标里看,其实目前处于一个相对偏低的位置。

 

因此,两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明晰:

1、失业率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

2、目前失业率还没有达到历史峰值,因此,股市的底部尚未确认,真正的底部可能还需要几个月才能出现。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本视频对你有帮助,老规矩先点赞再收藏,关键时刻能帮忙。大家好,这里是美股投资网,2008年成立于美国硅谷,由前纽约证券交易所资深分析师Ken创立,专注AI,挖掘美股投资机会,旗下 AI量化美股分析工具-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每天追踪机构主力资金买卖情况,多空情绪。

 

收益率曲线(Yield Curve

现在我在这张失业率图表中添加我最喜欢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那就是收益率曲线这是个非常强大的工具能为我们提供大量关于就业市场状况的额外信息。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收益率曲线与失业率往往呈现同向变动。

yield-unemployment-rate

2023年全年期间,收益率曲线一直处于倒挂状态。

即曲线跌破零线下方,历史上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着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衰退

通常情况下,收益率曲线会出现所谓的陡化,即收益率曲线从倒挂状态恢复,这个信号预示着经济即将进入衰退期,届时失业率很可能随着收益率上升而攀升。

但是最近几个月里,我们观察到收益率曲线再次倒挂,这就意味着陡化趋势已经停止了。

我们把标普500指数加在上面,这时候就会发现,随着标普500指数的下跌,收益率曲线也再次倒挂。这与我们历史上看到的情况截然不同, 当时股市正在消化经济衰退的预期。

yield-unemployment

例如2008年金融危机,美股出现暴跌的同时,收益率曲线也变得更加陡峭。这是非常经典的教科书式衰退期收益率曲线形态。

2001年股灾时也出现了同样情况,随着标普500指数下跌收益率曲线也呈现陡峭话走势

但就目前而言,收益率曲线的反转告诉我们,收益率曲线尚未预期劳动力市场会立即崩溃。

你可能会好奇收益率曲线再次倒挂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参考这几个历史案例,这些时期失业率持续走低,经济也并未陷入衰退,美股在那些时期反而表现相当不错,因此我们对当前整体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经济目前并未陷入衰退。因为当前情况与教科书定义的衰退相去甚远。

劳动力市场

我们再来看目前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3月份美国新增22.8万个就业岗位。而在以往的经济衰退前夕,比如2008年和2001年,我们通常看到每月新增岗位跌至10万以下,甚至转为负增长。但这次并没有这样的迹象,相反,就业市场数据表现出色,这通常预示着股市不会轻易陷入深度下跌。

当然,很有可能是关税加速了经济衰退的进程,迫使未来几个月出现一波裁员潮,使经济陷入衰退。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股市可能会下跌,可能跌幅比我们已经看到的要深得多,也会与此前的2008年和2001年情况相似。

但就目前来看,我们从就业市场得到的数据实际上非常强劲。在每月新增这么多就业岗位的情况下,这通常与股市的强劲表现相吻合。因此,虽然衰退风险依然存在,但当前的就业数据为市场提供了支撑。

尽管如此,标普500指数刚刚经历了自大流行以来规模最大的抛售事件,而在此之前的类似情况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经济衰退——都发生在经济低迷时期。

如果我们改用衡量标普500波动性的VIX指数进行观察,会发现它已经飙升至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此之前是2008年金融危机,再之前是2001年的经济衰退,这些时期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劳动力市场都处于崩溃状态。所以在我们看来市场可能已经消化了大量的坏消息。

从这个角度看,美股接下来可能会有一波反弹,但是这波反弹究竟能走多远,能持续多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税是否会提前导致2025年的经济衰退。如果我们真的要进入衰退,这只是一个更大规模的空头市场的第一阶段。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看不到明确的衰退迹象。

若关税措施真的暂停实施,且贸易谈判能为美国企业争取到有利条件,这将为经济和市场蓬勃发展创造非常有利的宏观环境,这也是我们看到的积极因素之一,它提醒我们保持开放心态,当前可能只是典型的增长恐慌回调,无需像某些新闻报道中渲染的那样急于对衰退感到恐慌。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潜在的风险。目前有一个信号正让我们感到不安,那就是金银比的急剧上升。这个指标在一周内暴涨了15%

金银比 Gold/Silver Ratio

金银比的上涨表明,投资者开始抛售白银,转而购买黄金,反映出市场中存在较大的不安情绪。白银通常被认为是比黄金更具风险的投资品,而黄金则是传统的避险资产。因此,这一变化可能意味着市场对风险的担忧正在加剧。

回顾过去20年,我们只见过几次金银比率像这样在一周内疯狂上涨,一次是在新冠疫情崩盘初期,一次是在2011年市场暴跌20%前夕以及金融危机期间50%暴跌之前。因此当前金银比的变化也值得我们警惕。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当前的政治环境。美国Z府正在推行一系列政策转变,而这些政策在某些领域并不受欢迎,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这张图表展示了密歇根大学的一项调查结果,调查问人们最近从媒体渠道听到了多少有关Z府政策的坏消息。正如我们所见,当前的坏消息数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政治环境可能会扭曲人们对经济的看法。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Z府当前不受欢迎的经济政策就代表着经济疲软。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政治层面的不满情绪,并不一定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

例如,如果我们看看皮尤研究中心这项调查,我们会发现大多数共和党人实际上对目前经济持乐观态度,而民主党人则显得更加悲观。在分析市场时,我们要意识到,这种偏见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高管抄底潮

我们分析市场,不能仅仅依赖表面信息。那些显而易见的新闻标题,很多时候并不能准确反映背后的真正逻辑,甚至可能有意误导投资者的视线。因此,深入挖掘隐藏信号成为了关键。这种深入分析不仅能揭示当前的市场氛围,还能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走势。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高管们的回购潮。

标普500指数在3月经历下跌时,公司高管们反而以16个月来的最快速度回购自家股票。这种趋势在4月仍然持续,根据美股大数据平台StockWe.com的统计,4月的前两周里,已有180位内部人士出手买入,推动内部人士买卖比率攀升至0.40,接近去年年底的高点。

这一信号并非首次出现。回顾历史可以发现,高管买入通常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例如,20158月和2018年底,高管们的集中买入标志了市场的触底反弹。尤其是在20203月疫情导致的股市暴跌中,高管们的精准操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买入行为往往是在市场恐慌情绪最浓厚时,而事后证明,这些时点实际上是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事实上,今年年初的高管行为同样引人注目。标普500指数在2月中旬见顶,而早在1月,高管们就开始大量抛售股票。但随着市场回调,他们在1月底迅速调整策略,重新增持自家股份。这种快速反应表明,他们是在利用对公司价值的深刻理解来提前布局。换句话说,高管们的买入可能预示着市场正在接近一个新的反弹起点。

与此同时,在债券市场上,虽然上周的抛售潮已经缓解,但这场动荡并非无迹可寻。许多分析师认为,这主要是杠杆头寸平仓和现金需求所致,而非市场对美债信心的全面崩溃。

此外,特朗普暂停全球关税的举措虽然未必能彻底扭转经济前景,但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喘息机会。暂停关税释放了一个信号:Z府仍在努力维持市场的稳定,显示出对避免债市进一步波动的重视。

从股市到债市,我们都可以看到,表面的消息往往无法道尽市场的全貌。而真正决定市场方向的,可能是那些隐藏的信号。

最后总结一下,虽然市场的积极因素使我们不必过度恐慌,但金银比的上涨提醒我们仍需保持警惕。目前,我们不认为投资者应该急于抛售,但也没有理由盲目加仓股票。我们将继续密切观察市场的动态,等待更明确的触底信号。一旦确认市场已接近底部,我们才会考虑进一步增加股票配置,做好风险管理。

 

特斯拉(TSLA)大多头再拉警报:马斯克需要离开DOGE

作者  |  2025-04-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再次给特斯拉(TSLA)敲响了警钟,他警告称,在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准备于周二公布第一季度业绩之际,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也面临着困境。艾夫斯周日在报告中表示“马斯克需要离开特朗普政府,大幅减少对政府效率部(DOGE)的参与,并重新全职担任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特斯拉就是马斯克,马斯克就是特斯拉……任何认为马斯克给品牌带来的损害不是真实存在的人……不妨去和美国、欧洲以及亚洲的汽车买家交流一番……在这些讨论之后你会有不同的想法。”

两周前,艾夫斯将特斯拉的目标价下调了43%,理由是马斯克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引发的品牌危机。艾夫斯最担心的是,特斯拉可能会卷入中国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制措施中。该公司去年有超过五分之一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此外,马斯克也成为了特朗普缩减联邦政府支出的代言人,这激怒了特斯拉的关键客户群体——美国的进步派消费者。

艾夫斯周日表示“不幸的是,特斯拉已成为特朗普政府/美国政府的全球政治象征。”他随后列举了几个要点特斯拉股价自特朗普就职以来一直大幅下跌,该公司第一季度的交付数据惨不忍睹,而且针对特斯拉的抗议活动仍在继续。艾夫斯表示“由于马斯克和DOGE造成的品牌损害,特斯拉未来的需求可能会永久性地减少15%-20%。”

自1月17日以来,特斯拉股价已下跌43%。本周二公布财报时,该公司将面临诸多问题,包括2025年销量目标、自动驾驶进展、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网络规划问题,以及关税将如何影响盈利能力。而马斯克在白宫扮演的角色给特拉斯前景蒙上阴影。

艾夫斯表示,他仍然看好特斯拉,维持“跑赢大盘”评级,并称其为“未来几年全球最具颠覆性的科技公司之一”。但他表示,特斯拉需要其“最重要的资产”——马斯克——全职回归公司。

艾夫斯表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岔路口如果马斯克离开白宫,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将遭受永久性损害,但特斯拉最重要的资产和战略思想家将回归,担任全职首席执行官。如果马斯克选择留在特朗普政府,这可能会改变特斯拉的未来/品牌形象将进一步受损。”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恒荣国际(US.TOPW)赴美上市背后:11个交易日累跌超46%,奢侈腕表风光不再?

作者  |  2025-04-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香港奢侈手表批发商恒荣国际(US.TOPW)赴美上市热的背后正暴露出行业“冷象”。

 即奢侈表风光不再。据美股投资网财经 APP 了解,奢侈腕表行情在 2022 年下半年开始一路俯冲。全球二手腕表交易平台 WatchCharts 数据显示,用于评估劳力士腕表在二手市场交易价格的指数在 2022 年 3 月 14 日到达 30199 美元的高点,但截至到2024年 12 月 5 日,该价格指数已经下跌至 20853 美元,与此前高位相比跌超 30%,是 2021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面对上述疲软的市场行情,恒荣国际也顶着业绩下滑压力“勇敢”上市,结果遭到了市场第一盆“冷水”。

 据悉,恒荣国际来自香港,作为一家从事国际品牌豪华手表贸易、分销和零售的批发商,直接或间接地从位于欧洲、日本、新加坡和其他地区的授权经销商、分销商和品牌所有者那里采购奢侈品,并将其出售给客户。公司目前提供 30 多个国际知名手表品牌的选择,包括宝珀、宝玑、卡地亚、萧邦、爱马仕、万国、积家、劳力士、欧米茄和浪琴,目标客户是中高收入者。

 4月2日,恒荣国际完成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4美元,IPO募集1000万美元,同时来自老股东计划后续出售130万股(随行就市),发行市值在9900万美金,上市首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涨幅超过115%,因触发熔断机制还被暂停交易,不过最终并未守住“胜利果实”,股价收跌4.25%至3.83美元。截至4月16日美股收盘,其股价报于2.63美元,11个交易日累跌超46.87%。

市场持续疲软,业绩承压明显

 一直以来,在社交语境里,诸如劳力士这一类的奢侈手表,往往容易被贴上成功和有品味的标签,故此这一类奢侈手表长期处于卖方市场,被许多人视为“梦中情表”。

 然而,在经济增速放缓及消费回归理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奢侈手表在一二级市场也逐渐变得不如从前吃香。

 今年1月,劳力士的年度涨价“如约而至”,以劳力士热销的潜航者绿色钢款(俗称“绿水鬼”)为例,该型号手表价格涨幅约1%,但仍没成功调动市场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与官方调价不同的是,劳力士二手市场的价格却在持续阴跌。对此,奢侈品行业评论家、投资人Danny Younis表示,如今的奢侈腕表二级市场无疑是“买方市场”,预计劳力士在二手市场的价格还将进一步下降。

 这种疲软的市场行情直接反映在数据上——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瑞士手表市场在 2025 年 2 月继续降温,出口额下降 8.2%,出口量下降 7.7%,至 19.8 亿瑞士法郎。尽管 1 月份的出口数据略有改善,但 2 月份的糟糕表现导致 2025 年前两个月整体下降了 2.4%。

 当然,疲软的行情亦会影响腕表批发商。

 据招股书数据显示, 2022年、2023年,恒荣国际业绩还呈增长之势,实现营收1422.52 万美元、1881.44 万美元,同比增长32.26%;实现净利润为7.15 万美元、 19.81 万美元,同比增长177.06%。

 然而,至2024年上,受疲软的市场行情影响,公司业绩下滑明显。期内,实现营收 792.54 万美元,同比下滑31.2%。需要注意的是,营收下滑之际,公司也在2024年上半年遭遇亏损,净亏损为21.86 万美元。据悉,恒荣国际收入波动与销量相关。比如 2024 年上半年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销量大幅下降 41%,但部分被产品平均单价上涨 18% 所抵消。

 除此之外,公司基本面承压还体现在大客户依赖后遗症上。

 2024年上半年,恒荣国际单一客户应收账款占比100%,若客户延迟付款,公司现金流、流动性和财务状况均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这种高度依赖少数客户的结构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尤为脆弱。据悉,至2014年上半年中,公司两个客户收入占比合计为39%,存有一定的依赖少数客户的发展风险。

 由上可以看到,恒荣国际初登二级市场遭受“冷遇”,除了市场行情疲软之外,与自身承压的基本面不无关系。

两极分化+区域重构,如何破局?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奢侈手表在疲软的市场中,主要呈现出两极分化+区域重构的特征,这对于恒荣国际来说,是挑战,亦是机遇。

 具体来看,两极分化上,一方面当前腕表顶级品牌韧性凸显劳力士、百达翡丽等头部品牌凭借稀缺性和品牌溢价,在2025年1月瑞士钟表出口中表现稳健,美国市场增长16.2%。这类品牌通过直营渠道和限量策略,抵御了经济波动,例如劳力士收购宝齐莱后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另一方面则是中高端市场持续承压价格区间在7万-20万人民币的腕表面临销量下滑,主要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消费者转向性价比影响。爱马仕腕表部门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下降18%,反映出中高端市场的疲软。

 区域重构上,则是中国内地与香港持续疲软,2025年1月瑞士腕表对中国内地出口同比下滑29.1%,香港下滑11.7%。恒荣国际核心客户集中在这两个市场(前两大客户收入占比39%),直接导致其2024年上半年收入骤降41%。

 而东南亚与美国则逐渐成为新增长极,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市场因中产崛起和免税政策,奢侈品消费增长显著(泰国手表市场规模达230亿铢)。美国市场则凭借经济复苏,2025年1月瑞士钟表出口增长16.2%,不过恒荣尚未在此布局,也意味着公司暂未把握住这一“新市场”的增长力。

 除此之外,二手市场目前正逐步回暖但价格仍然承压——2025年二手腕表交易量回升,但价格仍低于2022年高点(劳力士二手价格指数较峰值下跌30%)。

 然而,在这样复杂分化的市场环境中,恒荣国际又该如何破局,扭转疲软的业绩和股价呢?

 奢侈腕表行业的分化与区域重构为恒荣国际带来双重挑战短期内需在疲软市场中守住基本盘,长期则需通过东南亚布局和产品创新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其业绩能否触底反弹,取决于客户分散化、二手市场拓展及供应链优化的执行效率,而行业复苏节奏与政策红利释放将成为关键外部变量。后续应重点关注其IPO募资使用效率及东南亚市场的本土化进展。

 对照招股书来看,恒荣国际似乎也正计划丰富产品组合、扩大其在二手豪华手表市场份额及加强零售客户群等方式,强化其业务韧性。

 具体来看,公司计划将此次发行的净收益用于以下方面——约 45%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实施战略营销举措;约 25%用于加强销售团队和拓展新的地理区域市场,包括东南亚市场;约 15%用于建立更强大的采购网络和获取多样化的手表产品。

 综上所述,恒荣国际当前面临业绩波动、客户集中及行业疲软的多重压力,但其IPO募资计划为战略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优化客户结构、拓展二手与新兴市场、推动科技融合及品牌升级,公司有望在行业低谷期构建长期竞争力。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市场动荡如何求稳?华尔街分析师看好这三只分红股

作者  |  2025-04-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尽管市场受潜在衰退的担忧和对关税政策的不安情绪所困扰,但分红股可以帮助投资者稳定投资组合。华尔街顶级分析师帮助识别出那些能够抵御短期挑战并产生稳定现金流、从而持续发放可观股息的公司。以下是由华尔街顶级分析师推荐的三只分红股。

Energy Transfer(ET)

Energy Transfer在美国拥有多元化的能源资产组合,包括超过13万英里的管道和相关能源基础设施。今年2月份,Energy Transfer每股普通股派发了0.3250美元的季度现金分红,同比增长3.2%。该股目前的股息收益率为7.5%。

Energy Transfer计划于5月6日公布其第一季度财报。在对美国中游板块的Q1前瞻中,RBC Capital分析师Elvira Scotto将Energy Transfer列为其在该板块中看好的公司之一。分析师指出,考虑到中游业务高度契约化和以费用为基础的特性,RBC所覆盖的中游股票近期的回调“似乎被过度放大”。

Elvira Scotto认为,Energy Transfer就Waha价格价差(即二叠纪盆地Waha中心与基准Henry Hub天然气价格之间的差异)相关的评论,可能成为一个关键驱动因素。分析师还预计,该公司将从潜在的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相关项目的最新进展中受益。分析师补充指出,管理层就出口市场在当前贸易战背景下的评论也将影响投资者情绪。

Elvira Scotto对Energy Transfer持看涨态度的原因还包括该公司跨多种烃类产品和盆地的多元化现金流来源,其中大部分为基于费用的现金流。分析师预计,Energy Transfer的现金流增长和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将推动对股东的现金回报,并认为该公司估值具有吸引力,下行空间有限。总体上,分析师重申对Energy Transfer的“买入”评级,但由于市场不确定性,将目标价从23美元略微下调至22美元。

威廉姆斯公司(WMB)

Elvira Scotto同样看好另一家中游能源公司——威廉姆斯公司。该公司计划于5月5日公布第一季度业绩。威廉姆斯公司近期将2025年年度分红上调5.3%,至每年2.00美元。目前股息收益率为3.4%。

在Q1财报发布前,Elvira Scotto列出了威廉姆斯公司股价的几个潜在关键驱动因素,包括长期AI/数据中心增长机会、干气盆地活动、营销部门业绩,以及增长项目上线的时间节点。

Elvira Scotto表示“我们认为投资者当前更青睐威廉姆斯公司专注于天然气的业务,因为在经济低迷时期,相较于原油,天然气需求受到的影响更小,而液化天然气出口和AI/数据中心需求则在持续支撑天然气消费。”

Elvira Scotto重申对威廉姆斯公司的“买入”评级,并维持63美元的目标价。分析师预计该公司旗下各业务板块将继续保持强劲的运输量,尽管东北地区可能面临一定的运输量压力。分析师预计,由于天气因素带来的储存机会,该公司的Sequent业务将在本季度表现稳健。

总体而言,Elvira Scotto对威廉姆斯公司顺利推进积压增长项目、强化资产负债表持乐观态度。分析师认为在预测期内,该公司将稳稳维持投资级信用评级,并保持其分红政策不变。

Diamondback Energy(FANG)

Diamondback Energy专注于二叠纪盆地的陆上石油和天然气储备。今年2月,该公司宣布将年度基础分红提高11%,至每股4美元。目前的股息收益率为4.5%。

在Diamondback Energy计划于5月初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前,摩根大通分析师Arun Jayaram重申对该公司股票的“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从167美元略微下调至166美元。分析师预计,Diamondback Energy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将大致符合华尔街预期,预计每股现金流为8.12美元,而市场共识预期为8.09美元。

尽管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分析师预计,Diamondback Energy在短期内不会对其维护性资本计划做出调整,特别是在完成Double Eagle收购后运营仍按计划推进。分析师还指出,Diamondback Energy在2024年上线的项目展现出良好的油井产能表现,为资本效率提供进一步推动力。

分析师预计,Diamondback Energy将产生约14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其中包括每股90美分的季度分红和4.37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分析师表示“Diamondback Energy是勘探与生产公司中资本效率的领先者之一,拥有整个行业中最低的自由现金流盈亏平衡点之一。”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富国银行警示中国市场流失风险-给予英特尔(INTC)“持股观望”评级

作者  |  2025-04-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中美芯片战再掀波澜,美国富国银行最新报告直指英特尔(INTC)本土扩产战略暗藏隐患——其美国本土生产的芯片可能面临中国高达84%的报复性关税,而竞争对手通(QCOM)和AMD(AMD)等通过台积电(TSM)代工的芯片却有望豁免。对此,富国银行给予英特尔“持股观望”评级,目标价25美元。

这场关税风暴的症结在于原产地认定规则。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SIA)明确表示,采用台积电等中国台湾代工厂的芯片可被认定为"台湾省原产",从而规避最高125%的关税。但英特尔等拥有美国晶圆厂的厂商,其本土生产的芯片将被贴上"美国制造"标签,直接暴露于关税火力之下。

CSIA 指出“相比之下,英特尔、德州仪器 (TXN)、亚德诺(ADI) 和安森美半导体 (ON) 生产的芯片可能被认定为美国原产芯片,并可能被征收 84% 或更高的关税,原因是这些企业在美国本土拥有晶圆厂。”

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对英特尔的重要性正持续攀升2022-2023年占比达27%,预计2024年将突破29%。富国银行分析师亚伦·拉克斯警告,关税政策或加速英特尔在华市场份额流失,"持股观望"评级与25美元目标价折射出机构对其战略困境的审慎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全球供应链布局正呈现"本土集中+海外分散"特征本土晶圆厂密集布局亚利桑那、俄勒冈等州,同时在中国、越南等地保留封装测试基地。耗资280亿美元的俄亥俄超级工厂更被视为本土战略的核心支点。

当前,关税阴霾已笼罩财报季。英特尔将于4月24日公布的季度财报,市场预计营收123.1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归零。截至周四收盘,该股收跌1.56%,恰似市场对这场本土扩产豪赌的提前投票。

这场横跨太平洋的供应链博弈,正将英特尔推向战略十字路口坚守本土制造可能巩固政治筹码,却需承受关税重压;若追随对手采用代工模式,则意味着放弃数十年积累的制造优势。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奈飞(NFLX)FY25Q1电话会:利润大幅超预期-下半年内容投入会相对加速

作者  |  2025-04-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近日,奈飞(NFLX)召开FY25Q1的财报电话会。该公司一季度盈利大幅超预期,主要超预期在毛利率上,除了爆剧热度的延续外,与一季度多地涨价、高毛利的广告推进有关。管理层对二季度利润率指引更上一层楼,经营利润率提高至 33%(环比 +1.5pct),但对全年经营利润率指引暂时还维持在 29%,可能处于当下环境变化的谨慎考虑,尤其是压力逐渐体现在下半年。

虽然一季度开始不再披露订阅数,但基于实际收入和各地区涨价情况,大致估算出了该公司不同地区的订阅用户增量。从整体结果来看,一季度订阅收入增长还是靠用户增加驱动(预估净增 450 万用户,高于机构最新调整后的预期区间 300-400 万)。

该公司一季度自由现金流(Non-GAAP)近 27 亿,同比增长 25%。在变现能力因内容周期而处于巅峰状态时,内容投入同比增速放缓。一般按照投入节奏来看,同一年中,下半年会相对加速。但考虑到今年大环境相对动荡,180 亿的内容投入预算,不排除因为谨慎控制而花不完。同行竞对可能也会出现这个问题,但一般而言,这种时候对于当下的龙头也会更有利。

Q&A

Q如何看待奈飞未来 5 年增加内容支出的计划,以及《华尔街日报》报道的奈飞到 2030 年将收入翻倍、营业利润增至三倍的内部目标?

A公司一般回公开信息披露,但偶尔内部讨论内容也会被泄露到媒体。新闻中这些长期愿景并非我们的预测,公司没有 5 年的预测或指引。公司有长远规划——即每天都在努力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打造最受喜爱和最有价值的娱乐公司。

目前公司业务良好,年收入超 400 亿美元,付费家庭超 3 亿,观众超 7 亿,在流媒体观看份额上领先。但从各方面指标来看,公司在可触达市场中占比仍较小,在提供服务的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支出和广告收入中大约占 6%,在用户参与度、收入和利润方面有很大增长空间。

Q这是奈飞首次在有低成本广告套餐的情况下可能进入衰退期,如何看待消费者在此次衰退期与以往衰退期相比更换套餐的行为?

A公司密切关注消费者情绪和宏观经济走向。从目前业务运营情况看,关键指标如用户留存率稳定且强劲,套餐组合和套餐接受率无显著变化,最近的价格调整符合预期,用户参与度保持良好。娱乐行业在经济困难时期通常具有韧性,奈飞也如此。

在最大市场推出低成本广告套餐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该广告套餐在美国和加拿大 7.99 美元,极具娱乐价值,预计娱乐需求将保持强劲。此外,公司专注于提升奈飞的价值,在全球 50 个国家制作原创内容,包括对墨西哥的 10 亿美元承诺和韩国内容的 25 亿美元承诺,对当地经济和文化有积极贡献,受国际风险影响相对较小。

Q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是否会改变奈飞的价格上涨节奏,还是内容优势和用户观看时长增加会抵消这一影响?

A公司调整价格主要依据会员反馈,当投入足够提升服务价值后,再决定是否调整价格以进行再投资。公司会继续遵循这一理念,而非按照预设计划。历史上在不同国家面临经济挑战时,公司也能保持正向循环,说明产品价值与价格之间存在差距,对很多人来说是高性价比选择。公司还在扩大价格区间,包括在广告市场推出低价广告套餐,以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总体上会像过去一样继续努力提升价值和可及性。

Q鉴于第四季度强劲的付费用户增长,会员留存情况如何,是否留住了大部分新增订阅用户,用户流失率趋势如何?

A公司业务的用户获取和留存趋势强劲且稳定,第一季度实现了健康的会员增长。去年第四季度的一些大型直播活动(如保罗·泰森拳击赛、圣诞节的 NFL 赛事和《鱿鱼游戏》相关)带来的新增用户在当季净新增用户中占比小,且这些活动吸引的会员留存特征与因其他热门内容加入的会员相似,目前留存情况无明显变化。

Q鉴于上半年运营利润率表现强劲,能讨论一下导致下半年利润率下降的关键增量成本有哪些吗?这些成本预计在第三季度还是第四季度占比更大?

A公司仍预测全年运营利润率为 29%,主要管理全年利润率。季度间利润率会有波动,主要受内容排期时间影响。内容费用预计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同比增长,因为下半年有重磅剧集回归,且第四季度通常电影排期较多。

销售和营销费用预计在下半年增加,以支持内容排期和广告销售。除了第四季度电影排期通常较多外,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没有显著差异。第一季度运营收入超预期,主要是收入和费用方面的时间性差异,全年支出预计不变。

Q当前宏观环境是否会改变公司对电视广告预售市场的策略?对于预售市场和零散市场的策略有何总体看法?

A公司密切关注市场,但与买家的直接互动未显示市场疲软迹象,临近预售活动还看到了一些积极信号。公司在广告业务中规模相对较小,这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能抵御市场变化。公司正在推出自有广告技术套件,已在加拿大和美国推出,其余 10 个市场将陆续推出,这为广告商提供了新功能和机会。基于目前情况,公司预计 2025 年广告收入将大致翻倍,通过预售、程序化广告扩展和零散市场的结合实现。

Q能更新一下公司的第一方广告技术平台的情况吗?该平台在加拿大的推出情况与预期相比如何?在美国有什么观察结果?

A推出自有广告套件是重要里程碑,目前仍在推进中,加拿大和美国的推出情况符合预期。基于实际运营反馈,公司正在快速学习和改进,未来几个月将分阶段在其余 10 个市场推出。

使用自有广告服务器的最大好处是为广告商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减少了激活障碍,改善了整体购买体验,从而推动销售增长。随着时间推移,第一方广告技术平台将为广告商提供更多关键功能,如更多程序化广告机会、增强的定向功能、利用更多数据源以及更强大的测量和报告功能。

此外,使用自有广告技术栈能更好地控制为会员创造更高质量的广告体验,如提高广告相关性。公司有明确的路线图,将持续迭代改进和创新广告业务。

QNetflix 在解决个性化内容推荐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那么解决广告内容推荐或相关性的关键步骤有哪些,目前处于什么阶段?

ANetflix 希望在广告领域达到与个性化内容推荐相同的成熟度和能力,即让合适的广告匹配合适的受众、观众和标题,这对广告商和会员来说是双赢的。目前这一进程才刚刚开始,第一步是拥有自己的广告平台,已在加拿大和美国推出,未来几个月将覆盖其他市场。

在此期间,已显著扩展了定向投放能力,包括基于 Netflix 独特数据的定向功能,如生活阶段、兴趣、观看情绪等。在美国,还允许广告商对自己导入的受众、Netflix 模型受众以及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受众细分群体进行更精准的定向投放。

展望未来,2026 年将增加更多数据定向能力并推向全球,同时增加所有市场的测量功能;2027 年将对更高级的数据能力进行针对性投资,如基于机器学习的优化和高级定向。此外,拥有自己的广告平台还能更快地创新和开发新的广告格式。Netflix 认为自己能比其他流媒体更快地推进这一进程,因为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数据以及数据科学专业知识和快速的产品创新经验。

Q目前有 UFC、WWE 付费直播赛事、F1 和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这四大体育赛事资源,Netflix 在这些资源上的战略契合度如何?

ANetflix 的直播不仅仅局限于体育赛事,目前暂不评论这些具体机会。我们的直播活动战略不变,仍专注于重大突破性赛事,所参与的赛事必须在经济上合理。

直播在内容支出中占比相对较小,与观看时长相比也较少,大约 2000 亿小时,但直播在话题讨论、用户获取方面有巨大积极影响,对用户留存也有帮助。例如 7 月的泰勒·索伦托复赛,这是美国历史上观看人数最多的女子体育赛事;2025 年 12 月 25 日将再次全天播出 NFL 比赛。目前直播活动主要在美国开展,未来几年计划在全球拓展相关能力。

Q视频播客作为一个类别在 Netflix 上会有良好表现吗?

ANetflix 一直在关注各类内容和内容创作者,播客和脱口秀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希望与消费者喜爱的各类媒体创作者合作。如今播客越来越注重视频形式,Netflix 自身也制作了很多播客用于宣传和推广,有针对特定节目、特定类型或特定明星的播客。随着视频播客的流行,预计会有一些视频播客出现在 Netflix 上。

Q如何打造标志性的动画系列作品,构建具有文化相关性的动画 IP 需要什么,是组建不同的团队、进行收购还是其他方式?

A打造动画 IP 是一个全新且完全创造性的过程,Netflix 有成功也有失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过已经有一些不错的成果,如《穿靴子的猫 2》《海兽猎人》《匹诺曹》(LEO、Seabeast、Gamma DeToro Pinocchio),其中《匹诺曹》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2024 年,前 10 大最热门的流媒体电影中有 9 部是动画电影,说明动画电影需求很大。在动画战略上,Netflix 既想自制也想授权,目前通过与环球、照明娱乐和索尼的输出协议获得了更多授权机会。

动画团队 Hanna 和 Dan 正在努力制作一系列有前景的独家原创动画,计划在 2027 年推出,其中包括将于第四季度推出的《内心的梦想》(Inner Dreams)。

Q未来 5 年,投资者是否可以期待奈飞进军短视频或创作者主导的内容领域,与 YouTube 进行正面竞争?

A从宏观角度看,奈飞一直面临包括 YouTube 在内的强大竞争对手,大家都在争夺用户的娱乐时间。奈飞认为当下最大的机会是争取目前奈飞和 YouTube 都未占据的约 80% 的电视收视时间。在与 YouTube 或类似平台的正面竞争中,奈飞相信自己能为特定类型的创作者和故事讲述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服务,并且在这些内容的货币化方面领先,能为创作者和故事提供比 YouTube 更好的机会。

同时,奈飞正在寻找下一代优秀创作者,认为自己拥有全球最佳的优质故事讲述货币化模式,能帮助创作者触达受众,其模式还能支持创作者更具野心的创作,降低风险。像 Ms. Rachel 在奈飞上每周都进入前十,Kill Tony 受脱口秀粉丝欢迎,奈飞与 Side man 合作推出了 Pop the Balloon。

Q奈飞如何为其创意合作伙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这能产生多大的意义?能否分享一些例子?

A目前创作者对人工智能能为内容创作带来的改变感到非常兴奋。奈飞的创作者正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场景参考、预演、视觉特效序列准备和拍摄计划等,让创作过程变得更好。

以往只有大预算项目才能使用先进的视觉特效,如减龄特效(VFX),现在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小预算项目也能在屏幕上呈现大制作的视觉效果。例如,5 年前《爱尔兰人》使用了非常前沿且昂贵的减龄技术,但仍有很大局限性且给演员带来很多片场困扰;而今年,曾担任《爱尔兰人》摄影指导的 Rodrigo Pieto 为奈飞执导首部剧情长片《Pedro Paramor》时,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实现减龄视觉特效的成本仅为《爱尔兰人》的一小部分,整部电影的预算与《爱尔兰人》的视觉特效成本相当。奈飞的重点是找到让人工智能改善会员和创作者体验的方法。

Q奈飞拥有大量内容,在内容发现方面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平台的用户参与度?是否可以对推荐引擎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性改进?还是需要更多的营销手段?

A即使是最热门、讨论最多的内容,其观看量占比仍不到 1%,所以内容发现和推荐能力对于挖掘全球内容投资的价值至关重要。奈飞认为仍有提升内容发现和推荐体验的空间,从而为会员提供更多价值,让内容获得更广泛的受众。

去年,奈飞开始测试一个全新、更简单、更直观的电视主页,这是十多年来首次进行重大结构调整,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推出,这将显著改善奈飞上的内容发现体验,是一次重大的结构性转变。

此外,奈飞还在开发基于 AI 生成式技术的交互式搜索等新功能,预计也将提升会员的内容发现体验。未来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具体的改进措施,且提升空间几乎没有上限。

Q额外会员账户自推出以来的采用趋势如何?该服务对至今的收入增长有何贡献?是否认为它会对未来增长有帮助?

A额外会员账户是奈飞套餐和定价模式的一部分,为会员提供了灵活性和选择,让会员可以以较低成本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奈飞服务。该套餐的用户留存率和参与度良好,是健康的业务组成部分。但从业务角度来看,额外会员账户并非奈飞业务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其规模仍相对较小,目前增长较为温和。

Q目前在奈飞上反响较好的游戏有哪些类型,以及在哪些方面有机会改善用户体验并提高游戏参与度?

A目前反响较好的游戏类型有以下几类。

一是基于奈飞 IP 的沉浸式叙事游戏,例如《鱿鱼游戏放手一搏》,后续会随着《鱿鱼游戏》新一季推出该游戏的更新内容;还有基于《黑镜》的有暗黑风格转折的电子宠物风格游戏。

二是主流成熟游戏,像《侠盗猎车手》就很成功,未来还会推出更多此类游戏。

三是儿童游戏,能为孩子提供无广告、无内购的安全游戏体验,比如刚宣布即将推出的《小猪佩奇》游戏。

四是社交互动派对游戏,虽然目前数据不多,但很值得期待,可看作家庭棋盘游戏或电视游戏节目的互动进化版。在改善用户体验方面,有很多方面可以提升,从用户体验、游戏发现到开始游玩,以及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游戏都是重点。

在投资和增长方面,奈飞会逐步增加投入,目前投资规模相对整体内容预算较小,会在有更多增量证据时适度加大投资。全球游戏市场(除中国、俄罗斯,不包括广告收入)消费者支出约 1400 亿美元,长期机会很大。

Q第二季度北美预期收入增长重新加速的关键驱动因素是什么,主要是定价因素,还是有广告或订阅用户增长等其他方面?

A第一季度北美收入同比增长 9%,较第四季度的 15% 有所减速,减速主要是由于涨价时间问题,且第四季度有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比赛及其带来的广告收益。第二季度收入增长重新加速,主要是能获得全年定价的完整季度收益(涨价效应),同时广告业务虽占比仍小于订阅业务,但全年持续增长。

Q奈飞预计 2025 年实现 80 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且目标是实现自由现金流增长,历史上在收购方面支出不多,是否可以假设大部分增长的自由现金流会用于股票回购?

A奈飞的资本分配政策多年来保持一致,优先考虑通过对业务再投资实现盈利增长,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这是前两大优先事项,之后将多余现金返还给股东。在保留数亿美元最低现金和用于选择性并购之外,若没有重大并购,预计增长的自由现金流将用于股票回购。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大摩:口服减肥药Orforglipron成股价推动力-礼来(LLY)还能再涨34%

作者  |  2025-04-21  |  发布于 新闻快讯

 

美股投资网获悉,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予礼来(LLY)“增持”评级,目标价为1124美元,较当前股价水平高出34%。礼来最近公布,其口服减肥药Orforglipron在三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该药物在减肥效果上可以媲美甚至超越注射型GLP-1药物,摩根士丹利将这一消息视为礼来股票的积极催化剂。

试验结果显示,服用Orforglipron的患者平均减轻16磅,相当于体重的7.9%。相比之下,安慰剂组减重1.6%。此次试验数据也好于礼来设定的减重目标(低目标4-5%,高目标6-7%)。摩根士丹利最近与投资者的谈话也表明,减重6%以上将被视为积极的结果。

试验结果还显示,Orforglipron整体安全性和已上市GLP-1类药物一致,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恶心等胃肠道反应,未观察到肝安全性风险信号。

市场前景方面,摩根士丹利预计Orforglipron 2033年销售额将达到约70亿美元。

截至周四美股收盘,礼来大涨14.3%,报839.96美元。

资讯来源:美股投资网 TradesMax.com 美股大数据 StockWe.com

 

Copyright© 2008-2025 Tradesmax.com. All rights reserved.